<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拉贝故居的发现与纪念馆的建立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慧音的博客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黄慧英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性别:女

加入时间: 2007/12/24
文章: 45
来自: 中国南京市
积分: 43


文章时间: 2013-3-03 周日, 下午2:18    标题: 拉贝故居的发现与纪念馆的建立 引用回复

这是当年扬子晚报上的寻访报道经过。现摘录部分章节。

60年的尘埃,能让沧海变桑田。
半个多世纪以来,当年的小粉桥l号,曾被几十万难民顶礼膜拜的“活菩萨”拉贝的故居,默默地伫立于中山路与广州路口,经受着风雨岁月的冲刷;静静地注视着繁华闹市的车水马龙,世事变迁。没有人来理会,也无人知晓它曾经有过的惊心动魄。
然而,一旦拂去半个多世纪的尘埃,它就像一颗珍珠,重新放射出引人注目的光彩。
《拉贝日记》公之于世后,全国掀起了一股拉贝热。1997年3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记者来南京,追踪拉贝当年的足迹。笔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他们建议,应拍摄一些拉贝当年生活、活动的场所。
宁海路5号,这座国民政府前外交部长张群的公馆,是当年安全区总部。战后曾是美国驻华大使马歇尔公馆,80年代成为文物保护单位。60年过去了,建筑依然清幽华丽,保存完好,里面住着南京军区司令傅奎清将军。
那么,拉贝西门子公司办事处和他的住宅又在何处呢?记者表示,拉贝的住宅是他们迫切需要了解的。
有关专家认为,史料记载拉贝租住的广州路小桃园10号位于广州路与上海路交界处,由于旧城改造,已不复存在。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和拉贝日记中,对拉贝住宅有一些零星记载。
12月17日,拉贝不在家,有15个左右的日本兵闯入他的住宅,有几个攀墙而入,刺刀出鞘,气势汹汹,抢走了拉贝助理员身上的钱币和几种文件。事后,拉贝开具失单,向日军永井少佐抗议,永井被迫写了一幅布告,贴在拉贝的大门上,禁止日本军擅自闯入。但只要拉贝一出去,日本兵即溜进来为非作歹。一天下午6时,拉贝出门归来,见有两个日本兵闯入,其中一个正准备强奸一个大姑娘,拉贝大声斥责,两个日本兵才越墙而去。
12月19日下午6时许,6个日本兵又攀越拉贝的住宅花园围墙,拉贝用手电筒照射一个日本兵,此兵举着手枪,作射击状,后觉伤害一个德国人后果不会太妙,于是悻悻地收起枪,要拉贝打开大门让他们出去,拉贝断然拒绝开门,叫他们从哪里爬进来,就从那儿滚出去。
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拉贝当年的住宅是一座有围墙的二层楼。
笔者在市档案馆一份1948年的档案中,发现了有关的线索。当时拉贝生活陷入困境,南京市参议会发起募捐活动,为拉贝寄钱寄物。其中提到,陷城之际,拉贝在其原住宅院内收容了附近的很多居民,供给衣食,极尽爱护。十多年后,广州路小粉桥一带的居民仍念念不忘拉贝的恩情。拉贝于1938年2月底离开南京,而这些居民仍留居院内,直到l938年6月问才陆续散去。
据此线索,小桃园l0号的位置应在广州路小粉桥一带。而紧邻小粉桥的南京大学南园就有小桃园地名。
3月21日傍晚,笔者和《焦点访谈》记者李卫兵一起,满怀希望,来到南京大学小桃园。附近居民告之,这里只有小桃园5号。
门牌号码不对,只有寻访当地的老人。87岁的王世清老人,精神矍铄,头脑清楚。他连说,知道!知道!老人脚步利索地把我们领到小粉桥l号。老人生于斯,长于斯,一辈子定居小粉桥。南京沦陷时他27岁。他清楚地记得拉贝就住在这座宅院内,院子四周的围墙还是当年模样。院子大门口有西门子公司牌子,当时贴有布告,禁止日本兵骚扰。但老人不能确认房子在南京解放后是否改建过。
这幢楼房目前是南京大学教工宿舍。南京大学日语系主任张国仁就住在二楼,他只知这楼以前是德国人所住,但不知德国人就是拉贝。
我们又走访了住在小粉桥的南京成人教育学院严永泉院长。严院长1956年来到南京大学,他说,此楼未曾动过,南京大学还有几幢风格结构与此相同的小洋楼,至今仍在。
当年81岁的丁永庆老人,当年居住在广州路l0号-l,与拉贝住宅近在咫尺。日军大屠杀时,丁永庆21岁,拉贝的厨师让他躲进小粉桥l号避难。他说楼房还是原样,他称拉贝为艾拉培,译音与市档案馆档案记载相同。
丁永庆老人对拉贝充满了感激之情。他回忆道:“艾拉培是个大个子,待人很好。他在院子内搭有芦席棚,让周围的居民居住,供吃供穿。我在这里住了近一年。”这与档案记载也是吻合的。
沧海桑田,岁月流逝。值得庆幸的是,广州路小粉桥1号这座小楼仍未被岁月的尘土掩埋。据楼内居民说,几个月前,有关部门已对此楼测量多次,列为拆迁对象。
1997年3月2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向全国人民介绍了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同一天,笔者在《扬子晚报》刊登了题为《追踪南京辛德勒的足迹》的长篇通讯,报道了拉贝的生平事迹及住宅考证确认的消息。同时,呼吁留下这座象征和平,见证历史的建筑。
4月1日,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蔡玉华社长等人,前往德国购买《拉贝日记》的中文版权。他们把3月28日的《扬子晚报》带给拉贝的外孙女莱茵哈特夫人,看了报刊上刊登的小粉桥1号房子照片,她说,那就是她记忆中的精神家园。她是外祖父的掌上明珠。l937年南京沦陷前,她到南京住了几个月。当时她年仅6岁,但小粉桥l号的住房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夫人能清楚地记得楼内当年的布局,客厅、厨房、卧室的位置,她都能一一道来,6岁的她常常爬上外公楼顶的小阁楼,极目远眺,观赏故城景色,一直能看到中山陵的蓝瓦灰墙。[1]

1997年3月笔者考证确认拉贝故居前,市政府已决定将拉贝故居所在的小粉桥开辟成一条宽大的马路,包括拉贝故居在内的一侧房屋将全部拆除。一时,拉贝故居变得十分敏感,它似乎妨碍了城市规划。当拉贝日记公布引发的一阵热潮过去后,似乎再没有南京人关注这个小小建筑的命运。甚至有一段时间,这里垃圾成堆,成了算命先生的隐秘基地。媒体忍不住一直在发言,将小粉桥一号重新拉回到人们的视线,一个城市的文明,是和它的历史分不开的。无视历史是非常可悲的!拉贝旧居绝非一个小小的房屋,它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爱国主义教育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
终于,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暂停这条道路的扩建。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修改市政建设规划,将这条新辟道路改道。1999年1月11日,南京有关人士向新闻界公布了这一消息。
又是几年过去了,2003年总统约翰内斯•劳来到南京大学访问,得知拉贝故居的存在,积极推动故居修缮和改建计划的启动。2005年12月6日,南京大学与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西门子公司签订协议,除修缮故居外,并将在故居原址建立“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拉贝国际和平与冲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 。在纪念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的令人揪心的警报声中,修缮纪念馆的工作启动了。
故居考证确认差不多十年之后,2006年10月31日上午,修缮一新的约翰•拉贝故居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正式对外开放。
前来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11月22日,是西方传统的感恩节。75年前的感恩节这天,正是南京国际安全区成立、拉贝出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日子。11月23日,是约翰•拉贝的生日。2012年的感恩节,江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卫泽专程来到小粉桥1号拉贝故居,在拉贝铜像前伫立凭吊,走进小楼参观展览,盛赞拉贝及所有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给世界以和平、给人类以慈悲”的人道主义精神。他在留言簿上写下“感恩”二字以示铭记。如今,南京市正在出资修葺远在柏林的拉贝墓。杨卫泽说,南京人民是感恩的,我们要感恩拉贝及国际安全委员会成员在内的所有人道主义者,永远铭记他们的人道主义善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注:当时南京城定为首都不久,高楼很少。[list=][/list][url][/url][code][/code][intro][/intro][list][/list][quote][/quote][code][/code]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黄慧英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慧音的博客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