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樱花听雨
每日点评他人作品3篇,优先选入《澳洲彩虹鹦》季刊
加入时间: 2006/10/25 文章: 1474 来自: 中国黑龙江 积分: 628
:
|
|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第一次耳闻“于丹”这个名字还是来自于工会女工主任王姐那里,2007年3月7日,王姐给我打电话,让我去她的办公室一趟,她说我的《改变教育方法 做新时期合格母亲》这篇文章,推荐到黑龙江省电力工会,在读书月活动中得了个论文一等奖。
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因为这篇文章在公司内部2006年六月份举办的读书活动征文比赛中已经得过一等奖,这次是同一篇文章第二次获奖,真的是意外的惊喜,因为我事先根本不知道她把这篇文章推荐给省电力工会了,她不但告诉了我这个好消息,同时还借给我一书籍-------于丹《论语》心得,之前于丹对我来说是一个漠不关心的名字,但是从我读完于丹《论语》心得之后,我上网搜索了于丹的所有介绍以及浏览了她的官方网站、百家讲坛中的视频,包括别人对她这部书褒贬不一的评论,于是于丹的名字存档在我记忆里的简介,已经不仅仅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她简直就是孔子第二。
为什么说她在我心里是孔子第二呢?因为她在传承《论语》的智慧中,已经在践行《论语》中点拨的那种人生大道,你看她走红与成名之后的从容:“全世界都夸我,我也不见得就轻飘飘了,全世界都骂我,我也不见得就沮丧了,这是我内心的定力,我已经做好思想准备,该干嘛干嘛,仍然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仍然讲课、研究媒体,仍然陪我女儿玩。”这是一种多么淡定的人生品格呀!
她不愧为大学教授,她就这样轻松、简约、明了地道破了《论语》的真谛与给予我们的生存智慧,她结合网上看到的、书上看到的、禅宗上的故事以及科学实验等具有说服力的例子对论语中的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知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个方便加以诠释与指导,从中给读者注入一种文化品牌的力量,使我们在边阅读边思考中打开了一扇豁然开朗的天窗,指明了一条快乐前行的光明大道。
人生在世,离不开交友,交什么样的朋友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具光彩?心得告诉我们:重益轻损,益者三友: 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不交拍马屁者,两面派者,光会耍嘴皮子者。我们不用从文言文里苦思揣摩,经于丹的解读,许多借鉴与理念如透明的清水缓缓涌来,言简意赅,轻松收益。
这本书就这样在乍暖还寒积雪未融的三月,带着春暖与破土的生机让我汲取孔子的智慧:用十五志于学,三十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轨迹。来启迪现代人的人生价值与意义,以自己内心的定力使生命在人际中、事业中、家庭中,有一个完美的交待,从而欢欣地在生存里,完成生命最为灿烂的光阴,使整个社会处于健康、积极的氛围之中,发扬一种对岗位的责任、敬业与广博的仁爱精神。
正像她开卷语说得那样:“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长。”!
双鸭山发电公司 丁冬梅 写于 3/18/2007 10:18 PM |
|
|
返回顶端 |
|
 |
亦伟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7/01/24 文章: 23
积分: 15
:
|
|
我欣赏于丹的这句话:“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也津津有味地听了她在百家讲坛上谈了她学《论语》的心得,让我收益匪浅。
但因此而称于丹为孔子第二 ,我觉欠妥,原因如下:
于丹〈论语〉心得》,这书我看了一部分,其中序目就是易中天给写的,第一段夸于丹漂亮,第二段夸于丹睿智,第三段夸于丹讲的好。但这位易老师尽管对于丹赞誉有加,尚不敢称她“孔子第二”。于丹接着又讲了《庄子》,她是否又可称“庄子第二”呢?
中国文化的历史天空里,学者繁若星辰,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之后的三千弟子、七十二门徒,和后来的许多大儒家、法家们也均不敢称为“孔子第二”。
于丹因为讲了论语与庄子的一点学习体会,此刻已被众多教授、学者批的体无完肤,你此刻这样为她冠名,不是把于丹放在火上烤吗?
你看:事件的升级是《于丹〈庄子〉心得》推出不久,遭到数名名校博士联名“批判”并呼吁让其退出《百家讲坛》,于是有人呼吁易中天出来:“如今于丹身陷10余魁梧教授的包围,就象单薄的羔羊一样,同是从《百家讲坛》火起来的第一人易中天,你对于丹的“爱慕”该是需要表现的时候了,还需二哥来提醒你吗,既然能品透三国,关公的大刀应该会舞两下子,如果实在拿不动那刀,为于丹来一声张飞式的狮子吼也行啊,难道见了好就龟缩吗?
此时,我是多么期望易中天应和于丹盘膝面对,就象郭靖和黄蓉一样,秘练降龙十巴掌,扇,扇,扇,用来对付不怀好意的“东邪西毒”,谱写现代版的射雕英雄传!”
综上所述,此时此刻,说于丹是“孔子之二”不仅不妥,岂不正是火上加油吗? _________________ 一苇 |
|
|
返回顶端 |
|
 |
樱花听雨
每日点评他人作品3篇,优先选入《澳洲彩虹鹦》季刊
加入时间: 2006/10/25 文章: 1474 来自: 中国黑龙江 积分: 628
:
|
|
首先非常感谢亦伟的用心回复,在此文中我特别强调了“为什么说她在我心里是孔子第二呢?”这句话,我只是说她在我心里,没说在别人心里,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不能把自己心里存放的东西或者人强加给别人,让别人也来认同。只因为于丹现在非常火爆,就像这句:“人怕出名,猪怕壮,猪一壮了,屠夫拿着刀就得来宰它。”,不管她在别人眼里如何,总之我看完了她书,她在我心里就这样定格了。而这种定格不是把我引向歧途,而是使我的人生有了更正确的定位目标,这恐怕也是学者与圣人传承文化的最终极致吧?
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
|
|
返回顶端 |
|
 |
中尉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7/25 文章: 1758 来自: 深圳 南山 积分: 9030
:
|
|
《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我是看过了,总体感觉不错,她是结合现代的一些理论来阐释论语的某些章句。
上一次由中尉于2007-3-23 周五, 下午7:58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
|
|
返回顶端 |
|
 |
亦伟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7/01/24 文章: 23
积分: 15
:
|
|
时下,青少年中的追星族、发烧友、粉丝比比皆是,当然他(她)们崇拜的
偶象,别人也无须横加干涉,正如宗教信仰可以自由,你可以在房间卧室贴
满画像而顶礼膜拜,这也是自己的事。我亦无意褒贬之。
但是文章发布在公众关注的论坛上,大家也就可以指指点点、说句客观的公
道话了。我认为当今百家讲坛中:易中天评三国、王立群说史记、于丹讲论
语、讲庄子等等,反映了百花齐放的社会和谐之风,特别是为如何“古为今
用”开了先河,我也举双手赞同。
至于对于这些教授们在讲坛发表高论之后,即冠之于“某某第二”,的确有
点言过其实,因为这本身没有可比性,他们只是在学习古人的著作后,联系
到当今社会,谈了一些独到的体会和理解。我们不能因此而称:易中天是罗
贯中第二、王立群是司马迁第二……若如此推论,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当然,我也有一说:联想到60年代的“活学活用”,我想这些讲解、体会古
人或他人著作的高知们,充其量也只能列为活学活用、古为今用、理论联系
实际的“学习标兵或先进积极分子”吧。 _________________ 一苇 |
|
|
返回顶端 |
|
 |
樱花听雨
每日点评他人作品3篇,优先选入《澳洲彩虹鹦》季刊
加入时间: 2006/10/25 文章: 1474 来自: 中国黑龙江 积分: 628
:
|
|
看来我把于丹视为孔子第二有点委屈她了,我应该把她在我心中的形象树立得更高一些,这样才开心吗?!哈哈~~~~~ |
|
|
返回顶端 |
|
 |
亦伟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7/01/24 文章: 23
积分: 15
:
|
|
是的,最好你牵头成立一个《百家讲坛》古为今用学习模范表彰基金会,
对讲的天花乱坠的文化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其经费来源渠道,由丁冬梅
著作稿费中支付(按稿费总收入百分之一提成)。这样,比你发给他(她)
们一个空帽子戴要实惠得多。  _________________ 一苇 |
|
|
返回顶端 |
|
 |
樱花听雨
每日点评他人作品3篇,优先选入《澳洲彩虹鹦》季刊
加入时间: 2006/10/25 文章: 1474 来自: 中国黑龙江 积分: 628
:
|
|
返回顶端 |
|
 |
刘强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11/06 文章: 1201 来自: 中国湖南 积分: 8753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