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蒴语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6/07/09 文章: 36
积分: 15
:
|
|
杭州,一个典雅别致碧玉玲珑的名字,一个被诗歌华章堆砌得精妙绝伦的城市,似乎这里总是文人墨客的仙居之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美奂美仑的绝唱,让凡夫俗子怎能抵挡那份无法抵挡的诱惑?
初秋时节,太阳还是无比热情的时候,我拜谒了神往心驰的杭州。
瞩目杭州,小桥流水依然唱着古老的歌谣,而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已撑起了杭州的脊梁。阳光下的杭城奕奕生辉,风格各异的亭阁楼宇交相辉映,白墙青瓦与彩灯霓虹合璧,峭壁飞檐与耸天广厦融通,让人领略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
原以为游览这久负盛名的杭城一定离不开一张地图或找一位导游,可真的置身其中时才发现,几千年来孕育的灿烂文明对杭州人所具有的渗透力是那么深厚和沉实,一些细微的小事便可窥一斑。
“请问小姐,去西湖怎么走?”莫辨东西的我不得不谦和地向一位妙龄女子问路。“从汽车东站上502路车,到湖墅路口下车,走过武林小广场,再到武林大厦转车,你再看一下站牌,有直达西湖的公交车。”小姐的寥寥几语点拨了我对杭城的迷茫,而且回答得耐心细致准确,不急不燥。记得有人曾比较过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地问路的不同遭遇,似乎时下问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收取小费无可厚议,遭白眼倒也没什么,可恶的是被指路人耍弄。相比之下,杭州人的热情令人倍感亲切。
上了公交车,心里也很忐忑,总是担心坐过了站,因此不时向人打听还有几站到湖墅路口。“您别急,到那里会报站的。”果然,每到一站,公交车的语音广播用标准的普通话都会及时提醒乘客:“××站到了。”声音清晰,不象深圳公交车的售票员用话筒报站,在乱哄哄的车厢里常常无法辨听。语音广播还瞩告行人下车后应怎样注意安全通行。
杭城数日,行人、公交车和站牌成了我义务的导游。
杭州的公共场所都使用普通话,为外地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不必为语言不通而烦恼。其实杭州方言柔和易懂,且饱含着江南水乡的风韵。我一直认为,所有方言中,江南一带的方言是最具特色的,委婉,细腻,轻盈,含蓄,不似川贵方言的重,亦无湘鄂方言的硬,也非粤闽方言的难,给人一种说不出的享受。
不远处传来一阵丝竹弦音,侧耳细听,听出是以婉转悲壮见长的越剧。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越剧和淮剧同时打进大上海,越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走进了上层领域,大放光彩,名噪一时。到了八十年代初期,越剧《红楼梦》更以其深情的唱腔、精湛的演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并蜚名海外。巡着耳畔的天籁之音,我走进了一座社区的老年艺术团,但见台上两位中年妇女正在字正腔圆地演唱着《五女拜寿》的片断。随着剧情的进展和艺术的深长,我不知不觉地迷入戏中,如痴似醉,情有所触。曲终人散,我仍沉缅在那回肠荡气的唱腔中不能自禁,边走边哼起了越剧小调。
暮色渐临,秋风爽至,华光溢彩,迷虹闪现,杭城处处晶莹剔透。正贪行于夜色中,手机来了信息。我四处环顾,确信无流窜可疑之徒后,始敢惶惶然中握紧手机给朋友回信息。这是我在南方多年养成的习惯,因南方街头常有飞车一族专以抢劫手机钱包为业,弄得行人不得不小心提防。后来朋友告诉我,在杭州你大可不必那般谨慎,市民的整体素质都较高,虽然不乏外来行劫之人,但杭州的治安力度大,警察保安随处可见,抢劫者根本无处可遁。看来素质提高与强化管制双管齐下,造就了杭州优越的社会环境。
说到杭州的优越环境,这似乎比其古代文明更为杭州人津津乐道。近十年来,杭州已获得二十多项桂冠。自一九九三年以来,杭州的殊荣便接踵而至: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百姓最具安全感城市、大陆投资环境位居榜首……而最近由《福布斯》杂志中文版在北京公布其首次评出的“2004年度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杭州荣登中国内地最佳商业城市的榜首,上海、北京、深圳等知名都市皆列其后。
如果说,自然的巧夺天工斧作了杭州旖旎的风光悠久的瑰宝,那么今日的杭州则是勇立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弄潮儿们用智慧和拼搏谱写出的崭瓣篇章。“天下浙商”被国内外媒体称为“中国的犹太人,可怕的浙江人”,正在引起许多学者们对杭州乃至对整个浙江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这是西湖的写照,也是杭州留给我的深刻印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