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管子谭 中(第三十一篇至四十一)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山佳草堂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山佳

澳洲彩虹鹦版主


性别: 性别:男
年龄: 73
加入时间: 2005/09/20
文章: 1343
来自: 中国辽宁
积分: 5347


文章时间: 2015-5-11 周一, 下午1:15    标题: 管子谭 中(第三十一篇至四十一) 引用回复

管子谭 中(第三十一篇至四十一)

(三十一)四称第三十三——管子谭
430、爱国之教育——管子谭 四称第三十三
“昔者有道之君,敬其山川、宗庙、社稷,”从前的有道之君,都是敬山川、宗庙和社稷的。——爱国之教育。
431、比较鉴别——管子谭 四称第三十三
“仲父已语我其善,而不语我其恶,吾岂知善之为善也?”只知其善,而不知其恶,怎样知‘善’之所以为善呢?有比较才有鉴别。
432、用舍行藏——管子谭 四称第三十三
“君知则仕,不知则已。若有事,必图国家,遍其发挥。”国君知道他就出来做官,不知道他就罢了。国家有事,就一定为国家利益而尽其力。后演绎为《论语》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433、忠于国家——管子谭 四称第三十三
“事君有义,使下有礼,贵贱相亲,若兄若弟,忠于国家,上下得体。”若得此人国兴也!首次提出:忠于国家一词。
434、以廉来处事——管子谭 四称第三十三
“义以与交,廉以与处。”以义来交往,以廉来处事。曾经有过......清高孤傲;想象有过......物以类聚。——真君子也!
435、得此忠臣——管子谭 四称第三十三
“君若有过,进谏不疑;君若有忧,则臣服之。”国君若有过错,进谏而不疑;国君有忧虑之事,自己承担起来。若得此忠臣国君无忧呀!
436、奸臣的嘴脸——管子谭 四称第三十三
“委质为臣,宾事左右;执说以进,不蕲亡己;遂进不退,假宠鬻贵。”自下拜为臣以后,就会讨好国君左右的宠臣,总是在用谗言以求升进,而有好事总不忘了自己,利用君宠来显示自己的高贵。。一副奸臣的嘴脸。
437、伪君子可恨——管子谭 四称第三十三
“进曰辅之,退曰不可,以败其君,皆曰非我。”在朝廷说是辅佐国君,退朝后却对国君加以诽议,以败坏国君名誉,遇事推诿说‘与我无干’。伪君子!可恨!!
438、卑劣小人——管子谭 四称第三十三
“不仁群处,以攻贤者,见贤若货,见贱若过。”纠集一群不仁之辈,攻击贤人,对待贵人就象追逐财货一般,对待贱者就象路人一样躲开。此卑劣小人——见到的多了。
439、祸乱国君——管子谭 四称第三十三
“不弥人争,唯趣人诏。......君若有过,各奉其身。”不弥补人们的纠纷,只鼓动人们诉讼,沉溺于酒色,蒙蔽国君,发展私党,祸乱国君,国君一旦有祸,各保其身了。此人不除君之过也!!!

附:四称第三十三原文
桓公问于管子曰:“寡人幼弱惛愚,不通诸侯四邻之义,仲父不当尽语我昔者有道之君乎?吾亦鉴焉。”管子对曰:“夷吾之所能与所不能,尽在君所矣,君胡有辱令?”桓公又问曰:“仲父,寡人幼弱惛愚,不通四邻诸侯之义,仲父不当尽告我昔者有道之君乎?吾亦鉴焉。”管子对曰:“夷吾闻之于徐伯曰,昔者有道之君,敬其山川、宗庙、社稷,及至先故之大臣,收聚以忠而大富之。固其武臣,宣用其力。圣人在前,贞廉在侧,竟称于义,上下皆饰。形正明察,四时不贷,民亦不忧,五谷蕃殖。外内均和,诸侯臣伏,国家安宁,不用兵革。受币帛,以怀其德;昭受其令,以为法式。此亦可谓昔者有道之君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曰:“仲父既己语我昔者有道之君矣,不当尽语我昔者无道之君乎?吾亦鉴焉。”管子对曰:“今若君之美好而宣通也,既官职美道,又何以闻恶为?”桓公曰:“是何言邪?以繬缁缘繬,吾何以知其美也?以素缘素,吾何以知其善也?仲父已语我其善,而不语我其恶,吾岂知善之为善也?”管子对曰:“夷吾闻之徐伯曰,昔者无道之君,大其宫室,高其台榭,良臣不使,谗贼是舍。有家不治,借人为图,政令不善,墨墨若夜,辟若野兽,无所朝处,不修天道,不鉴四方,有家不治,辟若生狂,众所怨诅,希不灭亡。进其谀优,繁其钟鼓,流于博塞,戏其工瞽。诛其良臣,敖其妇女,撩猎毕弋,暴遇诸父,驰骋无度,戏乐笑语。式政既輮,刑罚则烈。内削其民,以为攻伐,辟犹漏釜,岂能无竭。此亦可谓昔者无道之君矣。”桓公曰:“善哉!”
桓公曰:“仲父既已语我昔者有道之君与昔者无道之君矣,仲父不当尽语我昔者有道之臣乎?吾以鉴焉。”管子对曰:“夷吾闻之于徐伯曰,昔者有道之臣,委质为臣,不宾事左右;君知则仕,不知则已。若有事,必图国家,遍其发挥。循其祖德,辩其顺逆,推育贤人,谗慝不作。事君有义,使下有礼,贵贱相亲,若兄若弟,忠于国家,上下得体。居处则思义,语言则谋谟,动作则事。居国则富,处军则克,临难据事,虽死不悔。近君为拂,远君为辅,义以与交,廉以与处。临官则治,酒食则慈,不谤其君,不毁其辞。君若有过,进谏不疑;君若有忧,则臣服之。此亦可谓昔者有道之臣矣。”桓公曰:“善哉!”
桓公曰:“仲父既以语我昔者有道之臣矣,不当尽语我昔者无道之臣乎?吾亦鉴焉。”管子对曰:“夷吾闻之于徐伯曰,昔者无道之臣,委质为臣,宾事左右;执说以进,不蕲亡己;遂进不退,假宠鬻贵。尊其货贿,卑其爵位;进曰辅之,退曰不可,以败其君,皆曰非我。不仁群处,以攻贤者,见贤若货,见贱若过。贪于货贿,竟于酒食,不与善人,唯其所事。倨敖不恭,不友善士,谗贼与斗,不弥人争,唯趣人诏。湛湎于酒,行义不从。不修先故,变易国常,擅创为令,迷或其君,生夺之政,保贵宠矜。迁损善士,捕援货人,入则乘等,出则党骈,货贿相入,酒食相亲,俱乱其君。君若有过,各奉其身。此亦谓昔者无道之臣。”桓公曰:“善哉!”
——
(三十二)侈靡第三十五——管子谭
440、资源破败亏竭——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地重人载,毁敝而养不足,”土地负重过多的人口,使的自然资源破败亏竭而供养不足。管子指出两千七百多年前存在的问题:人类发展与自然资源存在的矛盾,现在日甚一日。
441、扩大内需之最——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兴时化若何?莫善于侈靡。”如何适应时代盛行的变化哪?最好的办法就是“侈靡”。这似乎与管子一贯的治国理念大相径庭,却不然,此处的“侈靡”是管子的一种经济思想,如同当今所提倡的用消费来促进生产之意。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扩大内需的经济学说。
442、管控市场——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不然,鳏寡独老不与得焉。”管子真是了不起呀!在提倡扩大内需的市场中,提出要管控“贱所贵而贵所贱。”不然的话,鳏寡孤老之人就不得生计了。这正是如今还在落实的管控市场统筹兼顾扶贫解困的管子的经济思想。
443、最早的两手论——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管子曰:夫政教相似而殊方。”管仲说:政令与教化的目的相似而方法不同。教化是解决人心的问题;政令则是强力执行的问题。最早的两手论。
444、以身作则——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教之始也,身必备之”。教化的开始,教化者必须具备教化道德的资格,无论贤者、不肖者都同时教化。管子以身作则的教育思想何其现代呀!现代都没解决好呀!!
445、教育神圣——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敬而待之,爱而使之,若樊神山祭之。”对待受教化者要用敬而对待,用爱而教化,要有像祭奠神仙一样神圣的氛围。尊敬学生、热爱学生——教育神圣。当下如何?!管子呀!用心良苦!
446、把握好“度”——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甚富不可使,甚贫不知耻。”管子认为:太富了不便支使,太穷则不知羞耻。似乎在求均富?同时又认为:水平而不流,云平而雨不甚,似乎又在承认差距?关键在于:控制好长短,把握好“度”,否“则危本”呀!当下之计如何呀?!管子把今天的问题都看透了!!!
447、管子的改革方略——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忽然易卿而移,忽然易事而化,变而足以成名。”在不引人注意中改换大臣而使国政发生改变,又在不引人注意中改变国政而使国家发生变化,如此变化而足以使国君成名。改革家——管子的因时应势改革。
448、改革的两大任务——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承弊而民劝,慈种而民富;应言侍感,与物俱长;”担当改变弊政而人民就会努力,用心关注农耕而人民就会富裕。改革的两大任务——改变弊政与发展生产。当今也正在执行中。
449、当政有责——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斯民之良也,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天之下、地之上的民众都是善良的,如果有民众不善良而怨天怨地,就不是天子所为之事了。百姓无罪,当政有责。
450、阻力来自当政——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民变而不能变,是棁之傅革,有革而不能革,不可服。”民心已变而国政不能适应变革,就好比用木杖去傅皮革,有皮革而不能改变皮革,那是不会说服民众的。改革的阻力来自当政。
451、贫富差距的弊端——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富者靡之,贫者为之,此百姓之怠生,百振而食。非独自为也,为之畜化。”富人奢侈消费,穷人辛苦付出,这样,百姓的生活将懈怠,而依靠百般赈济才有饭吃。这并不是某个人愿意如此所为,而是贫富差距造成的畜化。只是管子指出的,贫富差距的弊端。
452、没有终身制——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用其臣者,予而夺之,使而辍之,”使用臣下的方法应当是:有所赐予又有所剥夺,有所任用又有所免除。没有终身制。
453、外平而内警——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圣人者,阴阳理,故平外而险中。”圣明君主,要善于阴阳变化之道,所以表面平静而内心警惕。因此,表情坚定而内心伤神、为了表现出美的气质而伤其文采、表现出美的气质而适应其名、只有变化出美的气质的者才能适应时势,不能预见时势端倪者灾难将至。
454、保护良臣——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犹傶则疏之,毋使人图之;犹疏则数之,毋使人曲之,此所以为之也。”如果他是出身于亲戚亲族的,则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免使人嫉妒陷害;如果他是出身于疏远卑贱的,则要多多接近一些,免使人挑拨冤枉。这都是用来保护良臣的措施。太有道理了!古今通理。
455、权衡臣坐大——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大有臣甚大,将反为害,”大臣的地位太高了,反容易受人谗言陷害。大臣的地位太高了,是好事还是坏事哪?好事——便与做事;坏事——容易失控。古往今来都在权衡之。
456、扩大内需——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积者立余日而侈......此谓本事。”有积累钱粮的人要拿出多余的大量消费,以此促进农业生产。再提扩大内需之策。
457、市场调节——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积之市,一人积之下,一人积之上,此谓利无常。”有积累钱粮的人应放在市场上积累生利。但有人有时收入则愈积愈少,有人有时可愈积愈多,这叫作营利无常。注重市场调节——管子的价值规律,。
458、流通环节——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利然后能通,通然后成国。利静而不化,观其所出,从而移之。”有盈利然后能流通,有流通然后才能成立城“市”。如果财利呆滞而交易不畅,那就要查出原因,从而转移门路。注重流通环节,真是大经济学家——管子也。
459、何等简单的道理——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视其不可使,因以为民等。”看到不堪使用的官员,就应该削职为民。何等简单的道理呀!两千七百年至今呀!关键在于重私轻公呀。
460、贪官外逃——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大臣得罪,勿出封外,是为漏情。”大臣犯了罪,就不可使之出国,那将泄漏国家的内情。想到了:贪官外逃——要有硬措施。
461、国威大减——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毋数据大臣之家而饮酒,是为使国大消。”不可常在大臣家饮酒作乐,那将使国威大大的消减;犯忌呀!
462、不讲信用——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功成而不信者,殆;”做事成功之后不讲信用,做事前的承诺不兑现,是要受到侮辱的埋怨和再做事的危险。
463、无义之战——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兵强而无义者,残。”军队很强而不讲正义,是残暴的。不义之战都是残暴的。因为,不讲道义就是没有人性,用之战争只能是残暴的。二战中的德日法西斯足见一斑。
464、近待与远征——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不谨于附近而欲求远者,兵不信。”不谨慎的对待近国,而想要征服远国,如此,军队是没有信心的。由此演绎成为以后的《三十六计》之一远交近攻。
465、殡葬文明——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美垄墓,所以使文明也;”看来管子提倡殡葬奢侈消费,因为,装饰堂皇的墓地,所以,才能使雕、画工匠有工作做——殡葬文明。当下考古文明多来自于墓葬。应是有史以来首次提出“文明”一词。
466、民族政策——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享祭而讴吟称号者皆诛,所以留民俗也。”因祭神祭祖的颂词与称呼不求一致,所以,也就保留了民俗。保留了不同地方的祭神祭祖的民俗,也就是保留了多民族的文化。这可能是最早的民族政策吧!
467、名山多寺庙——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陵溪立鬼神而谨祭”。管子提出:在山陵溪涧立庙谨祭鬼神。由此,名山多寺庙吧!
468、清官重大义——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劝臣,上义而不能与小利。”对待高级干部的管理,要注重大义而不能与小利。大义——国之大利;小利——私之大利。对高级干部来讲,重大义者必是清官,重小利者必是贪官。
469、国君要仁慈——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上贤者亡,而役贤者昌。”人君自恃贤能者国亡,而使用贤能者国昌。国君要的是“仁慈”,而不是“能力”,方能抓住大事。如果国君非常有能力,往往会导致独断专行而无人制约。都是相对而言的。
470、与时俱进的思想——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能摩故道新道,定国家,然后化时乎?”只有能善于研究老的道理与新的道理相结合,才能安定国家,然后方能适应时代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故道变新道。管子与时俱进的思想。
471、生产流通消费——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本善而末事起。不侈,本事不得立。”注重了农业而市场的商末业也就会发展起来,不进行侈靡消费,那么农业的本事也会随着站不住脚。生产、流通与消费讲得多么透彻呀!
472、凭实力——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钧则战,守则攻,百盖无筑,千聚无社,谓之陋,一举而取。”双方势均力敌可以战,也可以不战;一方为弱处于守势可以攻战:一方贫穷,思想混乱叫作“破象”,对此可以一战而取之。管子的军事思想——凭实力。
473、成功在不识中——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成功而不能识,而民期然后,成形而更名”。成功在不识不知中,百姓则是期待成功之后,所建立的霸业而正名的成果。真是神不知鬼不觉的高手。
474、要适时应变——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民未始变而是变,是为自乱。”民众虽人有苗头,但是并没开始变乱,而采取认为是已经变乱的应变措施,那是自乱阵脚。要适时应变——还是把握好火候分寸的问题。
475、两个务必——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万世之国,必有万世之实。必因天地之道,无使其内使其外,使其小毋使其大。”天地之道在勤于内政励精图治,而不图外表攀比虚荣;遇事谨小慎微而不好大喜功。想到了:“两个务必”,
476、君轻与国重——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凡轻者操实也,以轻则可使;重不可起轻,轻重有齐。”凡是轻的可以操起重的,因为轻的如秤锤人是可以运用;而重的反不能操起轻的秤锤,因为轻重之间如秤的运用。以此说明君轻与国重的道理。好形象呀!好恰当呀!
477、对强弱之别——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国虽强,令必忠以义;国虽弱,令必敬以哀。强弱不犯,则人欲听矣。”遇到强国,其辞令必须是诚恳而有道义;遇到弱国,其辞令也必须是恭敬而有感情。如此强、弱都不犯忌,则愿意听其言。待人也如此呀!有道理。
478、无私无怨——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明无私交,则无内怨;与大则胜,私交众则怨杀。”表明自己无私交没有偏袒,则内部就不会有怨恨;团结大多数则胜利;有私交偏袒,则会因怨恨而引起杀伐。
479、君臣父子——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君臣之属,道也;亲戚之爱,性也。”君臣的礼仪是天道,父子的情感是人性。人性既人之天道,礼仪就是人感情的外在表现。如使君臣如父子,必须靠君臣真诚也。
480、拜贤者用能人——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贤不可威,能不可留”。对待贤者不可用威胁的手段,圣贤往往是高傲不惧;对待能者不可留而不用,能者不用往往为患。拜贤者,用能人演义了多少春秋史话。
481、化故从新——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天地不可留,故动,化故从新。”天地是不停留的,所以经常变动,从而化故从新。世界就是变化的,要适时应变化故从新——也就是与时俱进。
482、人心与天道——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是故得天者高而不崩,得人者卑而不可胜。”得天道者,居高位而不会倒台;得人心者,居低位也是不可战胜。人性就是人之天道,但是,人心(包括众人之心)有时与天道还是有冲突的,因为,容易受到人之欲望的蛊惑。
483、贞生至信——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故至贞生至信......不动则望有廧。”最真诚可以产生最大的信任,最信任可以产生最深的交情。产生这最高境界自有其道,不求以文采掩盖真情,不求交友多少,君子俨然不动望去如墙一样可依靠值得信任。
484、适时应变——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执故义道,畏变也。天地若夫神之动。化变者也,天地之极也。”坚持过去的礼义之道,就是畏惧变化。而天地就好象神似的在变动,变化乃是天地的最大特征。告诫人们——适时应变。
485、行赏激励之道——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故一为赏,再为常,三为固然。”行赏之事,行一次人们看作“赏”,二次则看作常规,三次则看成当然的事情。——行赏激励之道。
486、非明君难用——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鱼鳖之不食咡者,不出其渊;树木之胜霜雪者,不听于天。”不吃钓饵的鱼鳖,不出深水——难以诱惑;不畏霜雪的树木,不怕天时——无所畏惧。此人非明君难用不可征服。
487、无欲则刚——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不欲,强能不服,智而不牧。”如果人无所求,用强力是不能制服,用智巧也不能治理。无欲则刚。
488、亲近贤臣——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不择人而予之,谓之好人;不择人而取之,谓之好利。审此两者,以为处行,则云矣。”不分功过而赏之,谓之“老好人”——谁还亲近你哪?不分穷富而取之,谓之贪财——谁还接近你哪?明白这两条,并且作为行事准则,就可使人们亲近了。
489、与时往矣——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节时于政,与时往矣。”掌握好时势的变化与国政的关系,就可以与时俱进了。这可能就是最早的,如此明确的提出:与时俱进的思想吧。
490、避世之道——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不动以为道,齐以为行,避世之道,不可以进取。”把不动而为看作是道,不分差别而行事,这种消极的回避世事之道,更谈不上进取。
491、祭天祭神祭鬼——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以时事天,以天事神,以神事鬼”。按照时节的变化来祭天,再按照祭天的变化来祭神,还按照祭神的变化来祭鬼。主要是为了统一思想——民心。
492、阴阳适宜——管子谭 侈靡第三十五
“阴阳之分定,则甘苦之草生也。从其宜,则酸咸和焉,而形色定焉,以为声乐。”管子提出的阴阳适宜的思想。只有如此,方能调和味道、确定形色、声为音乐。其他何尝不是如此?!皆阴阳之数也。

附:侈靡第三十五原文
问曰:古之时与今之时同乎?曰:同。其人同乎,不同乎?曰;不同。可与?政其诛。俈尧之时,混吾之美在下。其道非独出入也。山不童而用赡,泽不弊而养足;耕以自养,以其余应良天子,故平。牛马之牧不相及,人民之俗不相知,不出百里而来足。故卿而不理,静也。其狱一踦腓一踦屦而当死。今周公断指满稽,断首满稽,断足满稽,而死民不服,非人性也,敝也。地重人载,毁敝而养不足,事末作而民兴之,是以下名而上实也。圣人者,省诸本而游诸乐,大昏也,博夜也。
问曰:兴时化若何?莫善于侈靡。贱有实,敬无用,则人可刑也。故贱粟米而如敬珠玉,好礼乐而如贱事业,本之始也。珠者,阴之阳也,故胜火;玉者,阴之阴也、故胜水。其化如神。故天子臧珠玉,诸侯臧金石,大夫畜狗马,百姓臧布帛。不然,则强者能守之,智者能牧之,贱所贵而贵所贱。不然,鳏寡独老不与得焉。
均之始也,政与教孰急,管子曰:夫政教相似而殊方。若夫教者,标然若秋云之远,动人心之悲;蔼然若夏之静云乃及人之体;然若謞之静,动人意以怨;荡荡若流水,使人思之,人所生往。教之始也,身必备之,辟之若秋云之始见,贤者不肖者化焉。敬而待之,爱而使之,若樊神山祭之。贤者少,不肖者多,使其贤,不肖恶得不化?今夫政则少则,若夫成形之征者也。去则少可使人乎?
用贫与富,何如而可?曰:甚富不可使,甚贫不知耻。水平而不流,无源则速竭;云平而雨不甚,无委云,雨则速已。政平而无威则不行。爱而无亲则流,亲左有,用无用,则辟之若相为有兆怨。上短下长,无度而用,则危本。
不称而祀谭,次祖。犯诅渝盟,伤言。敬祖祢,尊始也。齐约之信,论行也。尊天地之理,所以论威也。薄德之君之府囊也。必因成形而论于人,此政行也。
可以王乎?请问用之若何?必辨于天地之道,然后功名可以殖。辩于地利,而民可富;通于侈靡,而士可戚。君亲自好事,强以立断,仁以好任。人君寿以政年,百姓不夭厉,六畜遮育,五谷遮熟,然后民力可得用。邻国之君俱不贤,然后得王。
俱贤若何?曰,忽然易卿而移,忽然易事而化,变而足以成名。承弊而民劝,慈种而民富;应言侍感,与物俱长;故日月之明,应风雨而种。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斯民之良也,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民变而不能变,是棁之傅革,有革而不能革,不可服。民死信,诸侯死化。
请问诸侯之化弊?弊也者,家也。家也者,以因人之所重而行之。吾君长来猎君,长虎豹之皮;用功力之君,上金玉币;好战之君,上甲兵。甲兵之本,必先于田宅。今吾君战,则请行民之所重。
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今使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饮野水,孰能用之?伤心者不可以致功。故尝至味而,罢至乐而。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丹沙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富者靡之,贫者为之,此百姓之怠生,百振而食。非独自为也,为之畜化。
用其臣者,予而夺之,使而辍之,徒以而富之,父系而伏之,予虚爵而骄之,收其春秋之时而消之,有杂礼我而居之,时举其强者以誉之。强而可使服事:辩以辩辞,智以招请,廉以摽人。坚强以乘六,广其德以轻上位,不能使之而流徙。此谓国亡之郄。故法而守常,尊礼而变俗,上信而贱文,好缘而好驵,此谓成国之法也。为国者,反民性,然后可以与民戚。民欲佚而教以劳,民欲生而教以死。劳教定而国富,死教定而威行。
圣人者,阴阳理,故平外而险中。故信其情者伤其神、美其质者伤其文,化之美者应其名,变其美者应其时,不能兆其端者,灾及之。故缘地之利,承从大之指,辱举其死,开国闭,辱知其。缘地之利者,所以参天地之吉纲也。承从天之指者,动必明。辱举其死者,与其失人同;公事则道必行。开其国门者,玩之以善言。柰其斝辱知神次者,操牺牲与其珪璧,以执其斝;家小害,以小胜大。员其中,辰其外,而复畏强,长其虚,而物正以、视其中情。
公曰:国门则塞,百姓谁敢敖,胡以备之?择天下之所宥,择鬼之所当,择人天之所戴,而亟付其身,此所以安之也。强与短而立齐国,之若何?高予之名而举之,重予之官而危之,因责其能以随之。犹傶则疏之,毋使人图之;犹疏则数之,毋使人曲之,此所以为之也。
大有臣甚大,将反为害,吾欲优患除害,将小能察大,为之奈何?潭根之毋伐,固事之毋入,深黎之毋涸,不仪之毋助,章明之毋灭,生荣之毋失。十言者不胜此一,虽凶必吉,故平以满。
无事而总,以待有事,而为之若何?积者立余日而侈,美车马而驰,多酒醴而靡,千岁毋出食,此谓本事。县人有主,人此治用,然而不治,积之市,一人积之下,一人积之上,此谓利无常。百姓无宝,以利为首。一上一下,唯利所处。利然后能通,通然后成国。利静而不化,观其所出,从而移之。
视其不可使,因以为民等。择其好名,因使长民;好而不已,是以为国纪。功未成者,不可以独名;事未道者,不可以言名。成功然后可以独名,事道然后可以言名,然后可以承致酢。
先其士者之为自犯,后其民者之为自赡。轻国位者国必败,疏贵戚者谋将泄。毋仕异国之人,是为失经。毋数变易,是为败成。大臣得罪,勿出封外,是为漏情。毋数据大臣之家而饮酒,是为使国大消。三尧在,臧于县,返于连,比若是者,必从是儡亡乎!辟之若尊谭,未胜其本,亡流而下不平。令苟下不治,高下者不足以相待,此谓杀。
事立而坏,何也?兵远而畏,何也?民已聚而散,何也?辍安而危,何也?功成而不信者,殆;兵强而无义者,残;不谨于附近而欲求远者,兵不信。略近臣合于其远者,立。亡国之起,毁国之族,则兵远而不畏。国小而修大,仁而不利,犹有争名者,累哉是也!乐聚之力,以兼人之强,以待其害,虽聚必散。大王不恃众而自恃,百姓自聚;供而后利之,成而无害。疏戚而好外,企以仁而谋泄,贱寡而好大,此所以危。
众而约,实取而言让,行阴而言阳,利人之有祸,言人之无患,吾欲独有是,若何?是故之时,陈财之道可以行。今也利散而民察,必放之身然后行。公曰:谓何?长丧以毁其时,重送葬以起身财,一亲往,一亲来,所以合亲也。此谓众约。问,用之若何?巨瘗堷,所以使贫民也;美垄墓,所以使文明也;巨棺椁,所以起木工也;多衣衾,所以起女工也。犹不尽,故有次浮也,有差樊,有瘗藏。作此相食,然后民相利,守战之备合矣。
乡殊俗,国异礼,则民不流矣;不同法,则民不困;乡丘老不通睹,诛流散,则人不眺安乡乐宅,享祭而讴吟称号者皆诛,所以留民俗也。断方井田之数,乘马甸之众,制之。陵溪立鬼神而谨祭。皆以能别以为食数,示重本也。
故地广千里者,禄重而祭尊。其君无余地与他若一者,从而艾之。君始者艾若一者,从乎杀。与于杀若,一者从者艾若一者,从于杀。与于杀若,一者从无封始,王者上事,霸者生功,言重本。是为十禺,分免而不争,言先人而自后也。
官礼之司,昭穆之离先后功器事之治,尊鬼而守故;战事之任,高功而下死;本事,食功而省利;劝臣,上义而不能与小利。五官者,人争其职,然后君闻。
祭之,时上贤者也,故君臣掌。君臣掌则上下均,此以知上贤无益也,其亡兹适。上贤者亡,而役贤者昌。上义以禁暴,尊祖以敬祖,聚宗以朝杀,示不轻为主也。
能摩故道新道,定国家,然后化时乎?国贫而鄙富,苴美于朝市国;国富而鄙贫,莫尽如市。市也者,劝也。劝者,所以起。本善而末事起。不侈,本事不得立。
贤举能不可得,恶得伐不服?用百夫无长,不可临也;干乘有道,不可修也。夫纣在上,恶得伐不得?钧则战,守则攻,百盖无筑,千聚无社,谓之陋,一举而取。天下有一事之时也,万诸侯钧,万民无听,上位不能为功更制,其能王乎?
缘故修法,以政治道,则约杀子吾君,故取夷吾谓替。公曰:何若?对曰:以同。其日久临,可立而待。鬼神不明,囊橐之食无报,明厚德也。沈浮,示轻财也。先立象而定期,则民从之;故为祷朝缕绵,明轻财而重名。公曰:同临?所谓同者,其以先后智渝者也。钧同财争,依则说,十则从服,万则化。成功而不能识,而民期然后,成形而更名,则临矣。
请问为边若何?对曰:夫边日变,不可以常知观也。民未始变而是变,是为自乱。请问诸边而参其乱,任之以事,因其谋。方百里之地,树表相望者,丈夫走祸,妇人备食,内外相备。春秋一日,败曰千金,称本而动。候人不可重也,唯交于上,能必于边之辞。行人可不有私,不有私,所以为内因也。使能者有主,矣而内事。
万世之国,必有万世之实。必因天地之道,无使其内使其外,使其小毋使其大。弃其国宝使其大,贵一与而圣;称其宝使其小,可以为道。能则专,专则佚。椽能逾,则椽于逾。能宫,则不守而不散。众能,伯;不然,将见对。
君子者,勉于糺人者也,非见糺者也。故轻者轻,重者重,前后不慈。凡轻者操实也,以轻则可使;重不可起轻,轻重有齐。重以为国,轻以为死。毋全禄,贫国而用不足;毋全赏,好德恶亡使常。
请问先合于天下而无私怨,犯强而无私害,为之若何?对曰:国虽强,令必忠以义;国虽弱,令必敬以哀。强弱不犯,则人欲听矣。先人而自后而无以为仁也,加功于人而勿得,所橐者远矣,所争者外矣。明无私交,则无内怨;与大则胜,私交众则怨杀。
夷吾也,如以予人财者,不如毋夺时;如以予人食者,不如毋夺其事,此谓无外内之患。事故也,君臣之际也;礼义者,人君之神也。且君臣之属,也;亲戚之爱,性也。使君亲之察同索,属故也。使人君不安者,属际也,不可不谨也。
贤不可威,能不可留,杜事之于前,易也。水鼎之汩也,人聚之;壤地之美也,人死之。若江湖之大也,求珠贝者,不令也。逐神而远热,交觯者不处,兄遗利夫!事左中国之人,观危国过君而弋其能者,岂不几于危社主哉!
利不可法,故民流;神不可法,故事之。天地不可留,故动,化故从新。是故得天者高而不崩,得人者卑而不可胜。是故圣人重之,人君重之。故至贞生至信,至言往至绞。生至自有道,不务以文胜情,不务以多胜少,不动则望有廧,旬身行。
法制度量,王者典器也;执故义道,畏变也。天地若夫神之动。化变者也,天地之极也。能与化起而王用,则不可以道山也。仁者善用,智者善用,非其人,则与神往矣。
衣食之于人也,不可以一日违也,亲戚可以时大也。是故圣人万民艰处而立焉。人死则易云,生则难合也。故一为赏,再为常,三为固然。其小行之则俗也,久之则礼义。故无使下当上必行之,然后移商人于国,非用人也,不择乡而处,不择君而使,出则从利,入则不守。国之山林也,则而利之。市塵之所及,二依其本。故上侈而下靡,而君臣相上下相亲,则君臣之财不私藏。然则贪动枳而得食矣。徙邑移市,亦为数一。
问曰:多贤可云?对曰:鱼鳖之不食咡者,不出其渊;树木之胜霜雪者,不听于天;士能自治者,不从圣人,岂云哉?夷吾之闻之也,不欲,强能不服,智而不牧。若旬虚期于月,津若出于一,明然,则可以虚矣。故阨其道而薄其所予,则士云矣。不择人而予之,谓之好人;不择人而取之,谓之好利。审此两者,以为处行,则云矣。
不方之政,不可以为国;曲静之言,不可以为道。节时于政,与时往矣。不动以为道,齐以为行,避世之道,不可以进取。
阳者进谋,几者应感,再杀则齐,然后运可请也。对曰:夫运谋者,天地之虚满也,合离也,春秋冬夏之胜也,然有知强弱之所尤,然后应诸侯取交,故知安危国之所存。以时事天,以天事神,以神事鬼,故国无罪而君寿,而民不杀智运谋而杂橐刃焉。
其满为感,其虚为亡,满虚之合,有时而为实,时而为动。地阳时贷,其冬厚则夏热,其阳厚则阴寒。是故王者谨于日至,故知虚满之所在,以为政令。已杀生,其合而未散,可以决事。将合,可以禺其随行以为兵,分其多少以为曲政。
请问形有时而变乎?对曰:阴阳之分定,则甘苦之草生也。从其宜,则酸咸和焉,而形色定焉,以为声乐。夫阴阳进退,满虚亡时,其散合可以视岁。唯圣人不为岁,能知满虚,夺余满,补不足,以通政事,以赡民常。地之变气,应其所出;水之变气,应之以精,受之以豫;天之变气,应之以正。且夫天地精气有五,不必为沮,其亟而反,其重陔动毁之进退,即此数之难得者也,此形之时变也。
沮平气之阳,若如辞静。余气之潜然而动,爱气之潜然而哀,胡得而治动?对曰:得之衰时,位而观之,佁美然后有辉。修之心,其杀以相待,故有满虚哀乐之气也。故书之帝八,神农不与存,为其无位,不能相用。
问:运之合满安臧?二十岁而可广,十二岁而聂广,百岁伤神。周郑之礼移矣,则周律之废矣,则中国之草木有移于不通之野者。然则人君声服变矣,则臣有依驷之禄,妇人为政,铁之重反旅金。而声好下曲,食好咸苦,则人君日退。亟则溪陵山谷之神之祭更,应国之称号亦更矣。
视之示变,观之风气。古之祭,有时而星,有时而星熺,有时而熰,有时而朐。鼠应广之实,阴阳之数也。华若落之名,祭之号也。是故天子之为国,图具其树物也。
——
(三十三)心术上第三十六——管子谭
493、心处君位——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心在人体,处于君的地位;九窍各有功能,有如百官各有职务。心的活动合于正道,九窍就能按常规活动。恰如黄帝内经之说。孰前孰后?
494、静乃自得——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不要先于事物的变化而动,以观察事物变化的规律,先动则会失掉为君的地位,静而仔细观察乃可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95、道不远人——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道,不远而难极也,与人并处而难得也。”道,离人不远而难以探其穷尽,与人共处而难以掌握。影响着后来的《中庸》“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496、虚空其欲望——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虚其欲,神将入舍;”虚空其欲望,道之神就将入心。追求智能不如保持心的虚空。圣人就是无所追求的,所以能够做到虚空。直接影响了《老庄》哲学。
497、何谓道德——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虚无无形叫作道,化育万物叫作德。可谓是《道德经》的提纲了。
498、义礼之道——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君臣父子人间之事谓之义,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之体谓之礼,简物、小未一道。”摆正君臣父子这类人间的关系叫作义,尊卑揖让、贵贱有别、亲疏体统叫作礼,如此简单哪怕是最小的事物都是一道也。
499、道可道非常道——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大道可安而不可说。”大道,可以适应而不可说明白。真是:道可道,非常道呀!
500、天虚地静——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天曰虚,地曰静,乃不伐。”天虚而空,地静而有,乃不为之。静中而自然无为,再强也不能到处都是你的,再有智慧也不能把所有变化都预见到。天虚地静——万物自然。
501、名副其实——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当,谓之圣人。”万物各自有其形象,每个形象都有其名称,每个名称都与其形象十分恰当——名副其实,真可谓是圣人之作。
502、无为之事——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故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因天虚地静万物自然,所以,万物的变化必定会知道的而不用言明,都是不用为之之事。然后才懂得道的纲纪。这也就是后来《道德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思想。
503、君子无为——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是以君子不休乎好,不迫乎恶,恬愉无为,去智与故。”所以君子无所嗜好,不惧恶事所迫,安详和悦而无为,除智谋和故技。处事不自以为是——君子无为。
504、有道之君——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因此。有道的君子,其处事就象无知;其待物就象偶遇,这就是静的原因之道也。
505、心有欲者——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夫心有欲者,物过而目不见,声至而耳不闻也。”心里有了嗜欲杂念,那就有东西也看不见——视而不见,有声音也听不到——听而不闻。后来《大学》中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506、无为而制——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故曰: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上离其道,下失其事。心术——就是无为而制。
507、人主立阴——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人主者立于阴,阴者静,故曰“动则失位”。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攸曰,‘静乃自得。’”人主处在阴的地位。阴的性质是静,所以说“动则失位”。处在阴的地位可以控制阳,处在静的地位可以控制动,所以说“静乃自得”。人主立阴——有道理。
508、“道”在身边——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故曰“不远而难极也”。”道就在天地间,大的无外小的无内,包罗当今人们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到的、过去现在的和未来的万象。所以说,就在你我身边,却永远难以认识清楚。管子的哲学思想——道。老庄是传承人呀!
509、虚与人无距离——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虚之与人也无间,唯圣人得虚道,故曰“并处而难得”。”虚与人无距离,但只有圣人能做到虚,所以说“并处而难得”。怪不得佛教那么容易被中国人所接受,那是有历史的思想基础的——虚空。
510、去欲则通——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管子的:去欲则通、通则能静、静则能专一、专一则能独立思索、独立思索则能明道、明道就神了。传承到《大学》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511、道虚其无形——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天之道,虚其无形。虚则不屈,无形则无所位,无所位,故遍流万物而不变,”天道,是使道虚的无形,由于虚则不屈从;由于无形则无固定地位,因无固定地位,所以能遍流于万物之中而不变。那就是水——虚而无形。
512、德就是得——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德是道的体现,其使万物得以生存生长,其使人类得以认识道的精要。所以,“德”就是“得”,所谓“得”就是寻“道”所“得”也——也就是“德”。
513、义出乎于理——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义者,谓各处其宜也......义出乎理,理因乎宜者也。”义就是在不同条件下的当然之事理,义出乎于理,这个理因其适合不同条件下的事物变化,从而说明义的意思。
514、礼出乎义——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故礼者谓有理也。”礼是因人的情感所产生的,但又是缘于义的道理,而规定的礼节制度,所以礼就是有理。因此,礼出乎义,义出乎理,理适合事物变化。
515、法出乎权衡义礼——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法者所以同出,不得不然者也,故杀僇禁诛以一之也。故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于道。”法所以与义、礼同出,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杀戮禁诛要统一标准来实行,凡事要用法来督察,法出乎于权衡义、礼,而权衡义、礼出乎于道。
516、所谓的道——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道也者、动不见其形,施不见其德,万物皆以得,然莫知其极。”管子所描写的道,动起来看不见其形,给予恩惠看不见其德,万物都能得到其的恩惠,然而不知其根本。因此,“不出于口,不见于色,言无形也。”
517、名可名——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执其名,务其应,所以成,之应之道也。”抓住每一种事物的名称,认真研究该事物接受顺合其名称,及所以的道理,这就是“应”的规律。也就是要悟懂某一事物为什么叫这个名。传承到老子那里“道”的名就是:“名可名、非常名”了。
518、名之原故——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因也者,无益无损也。以其形因为之名,此因之术也。”所有的事物所叫的那个名称都是有原故的,其名称对该事物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是以其原形为原故而得名的。这就是其名称原故的道理。所以,名称只不过是用来标记万物的名者也。
519、从实际出发——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感而后应,非所设也”。所谓的原故,就是抛开自己的主观认识而以客观事物的变化为准则。感知事物的变化而后去接受,并不是由自己事先所设定好了的。——就是:从实际出发。
520、过眼烟云——管子谭 心术上第三十六
“故物至则应,过则舍矣。舍矣者,言复所于虚也。”所以,遇到事物则要做好接受顺合,事物一但过去则舍弃,所谓的舍弃,是说又处于虚的境界。恰如过眼烟云。

附:心术上第三十六原文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
道,不远而难极也,与人并处而难得也。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人皆欲智而莫索其所以智乎。智乎,智乎,投之海外无自夺,求之者不得处之者。夫正人无求之也,故能虚无。
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君臣父子人间之事谓之义,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之体谓之礼,简物、小未一道。杀僇禁诛谓之法。
大道可安而不可说。直人之言不义不颇,不出于口,不见于色,四海之人,又孰知其则?
天曰虚,地曰静,乃不伐。洁其宫,开其门,去私毋言,神明若存。纷乎其若乱,静之而自治。强不能遍立,智不能尽谋。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当,谓之圣人。故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殊形异埶,不与万物异理,故可以为天下始。
人之可杀,以其恶死也;其可不利,以其好利也。是以君子不休乎好,不迫乎恶,恬愉无为,去智与故。其应也,非所设也;其动也,非所取也。过在自用,罪在变化。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耳目者。视听之官也,心而无与于视听之事,则官得守其分矣。夫心有欲者,物过而目不见,声至而耳不闻也。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故曰: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故曰“君”。“毋代马走”,“毋代鸟飞”,此言不夺能能,不与下诚也。“毋先物动”者,摇者不走,趮者不静,言动之不可以观也。“位”者”,谓其所立也。人主者立于阴,阴者静,故曰“动则失位”。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攸曰,‘静乃自得。”
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故曰“不远而难极也”。虚之与人也无间,唯圣人得虚道,故曰“并处而难得”。世人之所职者精也。去欲则宣,宣则静矣,静则精。精则独立矣,独则明,明则神矣。神者至贵也,故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焉。故曰“不洁则神不处”。“人皆欲知而莫索之”,其所(以)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修之此,莫能虚矣。虚者,无藏也。故曰去知则奚率求矣,无藏则奚设矣。无求无设则无虑,无虑则反复虚矣。
天之道,虚其无形。虚则不屈,无形则无所位,无所位,故遍流万物而不变,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间之理者,谓其所以舍也。义者,谓各处其宜也。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也,故礼者谓有理也。理也者,明分以谕义之意也。故礼出乎义,义出乎理,理因乎宜者也。法者所以同出,不得不然者也,故杀僇禁诛以一之也。故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于道。
道也者、动不见其形,施不见其德,万物皆以得,然莫知其极。故曰“可以安而不可说”也。莫人,言至也。不宜,言应也。应也者,非吾所设,故能无宜也。不顾,言因也。因也者,非吾所顾,故无顾也。“不出于口,不见于色”,言无形也;“四海之人,孰知其则”,言深囿也。
天之道虚,地之道静。虚则不屈,静则不变,不变则无过,故曰“不伐”。“洁其宫,阙其门”:宫者,谓心也。心也者,智之舍也,故曰“宫”。洁之者,去好过也。门者,谓耳目也。耳目者,所以闻见也。“物固有形,形固有各”,此言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姑形以形,以形务名,督言正名,故曰“圣人”。“不言之言”,应也。应也者,以其为之人者也。执其名,务其应,所以成,之应之道也。“无为之道,因也。因也者,无益无损也。以其形因为之名,此因之术也。名者,圣人之所以纪万物也。人者立于强,务于善,未于能,动于故者也。圣人无之,无之则与物异矣。异则虚,虚者万物之始也,故曰“可以为天下始”。
人迫于恶,则失其所好;怵于好,则忘其所恶。非道也。故曰:“不怵乎好,不迫乎恶。”恶不失其理,欲不过其情,故曰:“君子”。“恬愉无为,去智与故”,言虚素也。“其应非所设也,其动非所取也”,此言因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感而后应,非所设也;缘理而动,非所取也,“过在自用,罪在变化”:自用则不虚,不虚则仵于物矣;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故道贵因。因者,因其能者,言所用也。“君子之处也若无知”,言至虚也;“其应物也若偶之”,言时适也、若影之象形,响之应声也。故物至则应,过则舍矣。舍矣者,言复所于虚也。
——
(三十四)心术下第三十七——管子谭
521、端正形貌——管子谭 心术下第三十七
“形不正者,德不来。”外表不端正的人,是因为德没有养成。一个人内在的修养德性,必然会从其言行显露出来。由表及里么——整饬内德,端正形貌。
522、私者乱天下——管子谭 心术下第三十七
“是故圣人若天然,无私覆也;若地然,无私载也。”圣人总是象天一样。不为私覆盖万物;像地一样,不为私载置万物。管子认为“私者,乱天下者也。”
523、事物的客观性——管子谭 心术下第三十七
“凡物载名而来,圣人因而财之,而天下治。”凡是事物都是带着其相应的名称而来到世间的——是客观的,圣人因其名称的道理而裁定,而天下大治。朴素的唯物思想。
524、专心思索所得——管子谭 心术下第三十七
“能专乎?能一乎?能毋卜筮而知凶吉乎?”能专心么?能专心在一件事上认真思索么?能做到不用占卜而知吉凶么?管子是相信专心自我思索所得,而怀疑占卜。
525、不信鬼神——管子谭 心术下第三十七
“故曰,思之。思之不得,鬼神教之。非鬼神之力也。其精气之极也。”所以说,必须依靠思索,思索不得,鬼神将给予教诲,然而这不是鬼神的力量,而是人自身精气的最高作用。做大事的人都不信鬼神。
526、精神与智慧——管子谭 心术下第三十七
“一气能变曰精、一事能变曰智。”能全神贯注的依据外界的变化而变化,谓之有精神;关注一件事物能掌握其变化的,谓之有智慧。专心关注必有所得。
527、专一——管子谭 心术下第三十七
“执一之君子执一而不失,能君万物,日月之与同光,天地之与同理。”能全神贯注的掌握一件事物变化的君子,专一而不分心。就能掌握万物,就能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理。实际上儒佛道讲的定、空、静都是专一的意思。
528、凡心不安者——管子谭 心术下第三十七
“圣人裁物,不为物使。心安,是国安也。”圣人判断裁决事物,从不被事物的诱惑所支配。所以心安,则国也安。也就是毫无私心的,实事求是的,客观的认识事物,遵循其规律——岂能心不安。凡心不安者皆因私欲作怪。
529、道是永恒的——管子谭 心术下第三十七
管子认为:“道”是若有若无的,实际上人人都在遵循,时世遵循“道”而变化,而“道”的根本是不变的;万物适应“道”而生存,而“道”的根本是不移。——“道”是永恒的。
530、没人做到静——管子谭 心术下第三十七
管子认为:如果一个人要是能够真正的“静”下来,那是:筋肕骨强、体态大方、目如清水、视如日月、德与日新、遍知天下、四方之极、善气迎人、不言如雷、全心之形,明于日月。看来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静”。如果做到了,那就是人们想象中的圣人、佛陀、真人了。
531、真正的平和——管子谭 心术下第三十七
管子认为:人凡是要更好的生存下去,必定要做到真正的平和。之所以失去平和,必是因喜乐哀怒,节制怒莫过于乐的制约,节制乐莫过于礼的制约,遵守礼莫过于敬的制约。人若是外敬而内静,必定会回归于人性。真是儒、道之前辈呀!
532、心理学大师——管子谭 心术下第三十七
“心之中又有心。”此处可品出管子已经有了潜意识的思想。能说出来的心里想的之中还有其潜意识(又有心,下同),潜意识(多为私欲)在说出来之前,就已成形,而后进行思索,思索后方知该不该说出,凡是潜意识成形后,因知道的过多而做过多的思索,就会失去原来的天生之意。此段真是心术呀!——最早的心理学大师。
533、最早的行为学——管子谭 心术下第三十七
“是故内聚以为原。泉之不竭,表里遂通;”因此,只有心里聚德以为源泉,泉源不枯竭,表里才能通达如一——真君子也,所以,“圣人一言解之,上察于天,下察于地。”又是最早的行为学。

附:心术下第三十七原文
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者,心不冶。正形饰德,万物毕得,翼然自来,神莫知其极,昭知天下,通于四极。是故曰:无以物乱官,毋以官乱心,此之谓内德。是故意气定,然后反正。气者身之充也,行者正之义也。充不美则心不得,行不正则民不服。是故圣人若天然,无私覆也;若地然,无私载也。私者,乱天下者也。
凡物载名而来,圣人因而财之,而天下治。实不伤,不乱于天下,而天下治。专于意,一于心,耳目端,知远之证。能专乎?能一乎?能毋卜筮而知凶吉乎?能止乎?能已乎?能毋问于人而自得之于己乎?故曰,思之。思之不得,鬼神教之。非鬼神之力也。其精气之极也。
一气能变曰精、一事能变曰智。慕选者,所以等事也;极变者,所以应物也。慕选而不乱,极变而不烦,执一之君子执一而不失,能君万物,日月之与同光,天地之与同理。
圣人裁物,不为物使。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治也者心也,安也者心也。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民,故功作而民从,则百姓治矣。所以操者非刑也,所以危者非怒也。民人操,百姓治,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非所人而乱。
凡在有司执制者之利,非道也。圣人之道,若存若亡,援而用之,殁世不亡。与时变而不化,应物而不移,日用之而不化。
人能正静者,筋肕而骨强;能戴大圆者,体乎大方;镜大清者,视乎大明。正静不失,日新其德,昭知天下,通于四极。金心在中不可匿,外见于形容,可知于颜色。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不言之言,闻于雷鼓。全心之形,明于日月,察于父母。昔者明王之爱天下,故天下可附;暴王之恶天下,故天下可离。故货之不足以为爱,刑之不足以为恶。货者爱之末也,刑者恶之末也。
凡民之生也,必以正平;所以失之者,必以喜乐哀怒,节怒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外敬而内静者,必反其性。
岂无利事哉?我无利心。岂无安处哉?我无安心。心之中又有心。意以先言,意然后形,形然后思,思然后知。凡心之形,过知失生。
是故内聚以为原。泉之不竭,表里遂通;泉之不涸,四支坚固。能令用之,被及四固。
是故圣人一言解之,上察于天,下察于地。
——
(三十五)白心第三十八——管子谭
534、适当的国政——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建当立有,以靖为宗,以时为宝,以政为仪,和则能久。”建立适当的国政,要以虚静为指导、以适时最佳、以端正为礼仪,以此相和方能经久不衰。也就是:无为、适时、端正——一把手之作为也。
535、顺天和人——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上之随天,其次随人。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随。”首先是顺天,其次是和人。人心相悖不能去应和,天时未到不能去顺从。天时与人心相悖,待人心变。
536、知其名的道理——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原始计实,本其所生。知其象则索其形,缘其理则知其情,索其端则知其名。”要想知道原始的真实的事物,及其产生的根本,就要从知其现象则追索其形体,根据其道理则知其实情,追索到其的始末,就知道其名称的道理了。在简直就是《易经》的推测的“象、理、数”呀!
537、道法自然——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天不为一物在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包藏万物莫大于天地;化育万物莫多于日月;然而天不会因某一物的需要而改变其时节,明君圣人也不因某一人的需要而违背其法度。后来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呀!
538、立法之经典——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名正法备,则圣人无事。”只要事物的名称表达的正确又有相应完备的法度,则圣人就可以安然无事了。同时管子也认为:名称与法度不可不变,也不可总变,要适应变化来确定法度裁断事物,尺度不可偏大则过宽,又不可偏小则局限,因事物是参差不齐的。立法之经典就似说在当下呀!!!真是英明!!!
539、兵不义不可——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兵之胜,从于适;德之来,从于身。”出兵的胜利是由于适时,就是要举义兵;得来的胜利是由于自身,就是骄兵必败。说明了“兵不义不可,”的道理。
540、左生右死——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左者,出者也;右者,人者也。”左边是出——生路也,右边是入——死路也。——左生右死出自于此么?
541、不卜不筮——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不日不月,而事以从;不卜不筮,而谨知吉凶。”只要遵循“道”,不必选择什么良辰吉日,而事从其愿;不必去求什么问卜占卦,而可知吉凶。又一次的说明管子不信占卜,因此,对《易经》不屑一顾。——大政治家的风范。
542、真君子也——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去善之言,为善之事,事成而顾反无名。能者无名,从事无事。”提出了很多有作用的建议,做出了很多有作用的事情,事成后而仍然返回到默默无名,做了很多有作用的事却显得无所事事。上善若水——真君子也!
543、功成名遂身退——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孰能弃名与功而还与众人同?孰能弃功与名而还反无成?”谁能做到放弃功业与名声而回到普通人的地位呢?谁能做到放弃功业与名声而回到尚无成就的状态呢?后来的《道德经》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544、辩证之法——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日极则仄,月满则亏。极之徒仄,满之徒亏,”太阳到了最高处便走向偏斜;月亮到了最满出便走向亏缺。最高的要走向偏斜,最满的要走向亏缺。老庄传承此辩证之法。
545、比较才有区别——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无以旁言为事成,察而征之,无听辩,万物归之,美恶乃自见。”不要把道听途说当成事实,进行观察与考证,不听信任何巧辩,把万事万物归纳到一起,相互比较之下,美、恶就自然显现出来了。只有比较才有区别。
546、天不坠,地不沉——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夫天不坠,地不沉,夫或维而载之也夫!又况于人?”天不坠,地不沉,这或者正是有个什么东西在维系着天,而擎载着地的吧!何况于人呢?这个东西,管子心中早就有了,那就是——“道”。
547、不作不述——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故书其恶者,言其薄者。”管子认为:由于事物都有其自身变化之道,因此,著书是令人厌恶的,立言是令人鄙薄的。圣人是口不反复的说空话,手不指向无实际的事物,而事物一旦出现给它一个命名就可以了。此处是不作不述,与《论语》的“述而不作”是有区别的。
548、如果要适应——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事有适,而无适,若有适......。”凡是事物都有其适时变化之道,而是人们无法适应,如果要适应,也只有制约人的欲望才能适应,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很深刻!!!
549、还是正中为好——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为善乎,毋提提;为不善乎,将陷于刑。善不善,取信而止矣。若左若右,正中而已矣。”管子认为:由于事物都有其自身变化之道。你做好了,没有什么可显示的;做得不好,还将陷于刑法。好与不好,只取信于国人呀。因此,不能左不能右,还是正中为好。很现实呀!
550、得民心者得天下——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自知曰稽,知人曰济。知苟适,可为天下周。”只知道自己的心愿,并按此行,那是审查众人符合不符合自己的心愿;只有知道众人的心愿,并按此行,那是帮助众人符合众人的心愿。如果知道适应众人的心愿,并按此行,可为天下王。还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551、在于权衡——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思索精者明益衰,德行修者王道狭。”思索越精细的人其懂得的道理越说不明白——越精细问题越多;德行越有修养的人其王道越加狭窄——被道德限制住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么,在于权衡。
552、名进而身退——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名进而身退,天之道也。”名满天下不如早些罢手。因为名进而身退是天之道也。传承到老子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谁又能罢手哪?!
553、相当有道理——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满盛之国,不可以仕任;满盛之家,不可以嫁子;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极盛的国度,个可给它当官;极盛的家族,不可同他结亲;骄倔傲暴之人,是不可同他交朋友的。相当有道理——切记!切记!
554、量力而行——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欲爱吾身,先知吾情,君亲六合,以考内身。以此知象,乃知行情。既知行情,乃知养生。”要珍惜自身,就要先解自身所处的实情,首先是君臣、亲情、周围的实情,由此来检查自身适应的状态。从此知道自己的形象,乃知道可行之事。既知道可行之事,就是懂得如何珍惜自己的一生——量力而行。不可不自量力呀!
555、专一方可悟道——管子谭 白心第三十八
“一以无贰,是谓知道。将欲服之,必一其端,而固其所守。”专一心而无二意,这就叫懂得了“道”。要行其“道”必须由专一开始而固守其“道”。专一方可静心,精心方可悟“道”。

附:白心第三十八原文
建当立有,以靖为宗,以时为宝,以政为仪,和则能久。非吾仪虽利不为,非吾当虽利不行,非吾道虽利不取。上之随天,其次随人。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随。故其言也不废,其事也不随。
原始计实,本其所生。知其象则索其形,缘其理则知其情,索其端则知其名。故苞物众者,莫大于天地;化物多者,莫多于日月;民之所急,莫急于水火。然而,天不为一物在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天行其所行而万物被其利,圣人亦行其所行而百姓被其利。是故万物均、既夸众百姓平矣。是以圣人之治也,静身以待之,物至而名自治之。正名自治之,奇身名废。名正法备,则圣人无事。不可常居也,不可废舍也。随变断事也,知时以为度。大者宽,小者局,物有所余有所不足。
兵之出,出于人;其人入,入于身。兵之胜,从于适;德之来,从于身。故曰:祥于鬼者义于人,兵不义不可,强而骄者损其强,弱而骄者亟死亡;强而卑义信其强,弱而卑义免于罪。是故骄之余卑,卑之余骄。
道者,一人用之,不闻有余;天下行之,不闻不足。此谓道矣。小取焉则小得福,大取焉则大得福,尽行之而天下服,殊无取焉则民反,其身不免于贼。左者,出者也;右者,人者也。出者而不伤人,入者自伤也。不日不月,而事以从;不卜不筮,而谨知吉凶。是谓宽乎形,徒居而致名。去善之言,为善之事,事成而顾反无名。能者无名,从事无事。审量出入,而观物所载。
孰能法无法乎?始无始乎?终无终乎?弱无弱乎?故曰:美哉岪岪。故曰有中有中,孰能得夫中之衷乎?故曰功成者隳,名成者亏。故曰,孰能弃名与功而还与众人同?孰能弃功与名而还反无成?无成有贵其成也,有成贵其无成也。日极则仄,月满则亏。极之徒仄,满之徒亏,巨之徒灭。孰能己无乎?效夫天地之纪
人言善亦勿听,人言恶亦勿听,持而待之,空然勿两之,淑然自清。无以旁言为事成,察而征之,无听辩,万物归之,美恶乃自见。
天或维之,地或载之。天莫之维,则天以坠矣;地莫之载,则地以沉矣。夫天不坠,地不沉,夫或维而载之也夫!又况于人?人有治之,辟之若夫雷鼓之动也。夫不能自摇者,夫或摇之。夫或者何?若然者也。视则不见,听则不闻,洒乎天下满,不见其塞。集于颜色,知于肌肤,责其往来,莫知其时。薄乎其方也,韕乎其圜也,韕韕乎莫得其门。故口为声也,耳为听也,目有视也,手有指也,足有履也,事物有所比也。
“当生者生,当死者死”,言有西有东,各死其乡。置常立仪,能守贞乎?常事通道,能官人乎?故书其恶者,言其薄者。上圣之人,口无虚习也,手无虚指也,物至而命之耳。发于名声,凝于体色,此其可谕者也。不发于名声,不凝于体色,此其不可谕者也。及至于至者,教存可也,教亡可也。故曰:济于舟者和于水矣,义于人者祥其神矣。
事有适,而无适,若有适;觿解,不可解而后解。故善举事者,国人莫知其解。为善乎,毋提提;为不善乎,将陷于刑。善不善,取信而止矣。若左若右,正中而已矣。县乎日月无已也。愕愕者不以天下为忧,剌剌者不以万物为策,孰能弃剌剌而为愕愕乎?
难言宪术,须同而出。无益言,无损言,近可以免。故曰:知何知乎?谋何谋乎?审而出者彼自来。自知曰稽,知人曰济。知苟适,可为天下周。内固之,一可为长久。论而用之,可以为天下王。
天之视而精,四璧而知请,壤土而与生。能若夫风与波乎?唯其所欲适。故子而代其父,曰义也,臣而代其君,曰篡也。篡何能歌?武王是也。故曰:孰能去辩与巧,而还与众人同道?故曰:思索精者明益衰,德行修者王道狭,卧名利者写生危,知周于六合之内者,吾知生之有为阻也。持而满之,乃其殆也。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名进而身退,天之道也。满盛之国,不可以仕任;满盛之家,不可以嫁子;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道之大如天,其广如地,其重如石,其轻如羽。民之所以,知者寡。故曰:何道之近而莫之与能服也,弃近而就远何以费力也。故曰:欲爱吾身,先知吾情,君亲六合,以考内身。以此知象,乃知行情。既知行情,乃知养生。左右前后,周而复所。执仪服象,敬迎来者。今夫来者,必道其道,无迁无衍,命乃长久。和以反中,形性相葆。一以无贰,是谓知道。将欲服之,必一其端,而固其所守。责其往来,莫知其时,索之于天,与之为期,不失其期,乃能得之。故曰:吾语若大明之极,大明之明非爱人不予也。同则相从,反则相距也。吾察反相距,吾以故知古从之同也。
——
(三十六)水地第三十九——管子谭
556、哲学家——管子谭 水地第三十九
“地者,万物之本原。......水者,地之血气,”地,是万物的本原。水,则是地的血气。论天、地、水的人都是哲学家。
557、水之仁也——管子谭 水地第三十九
“夫水淖弱以清,而好洒人之恶,仁也;”水柔弱但清白,而善于洗涤人的秽恶,谓之仁。柔弱清白利人——水之仁也。
558、水之义也——管子谭 水地第三十九
“唯无不流,至平而止,义也”。水没有什么地方不可流的,一直到流布平衡而止,这是它的义。无出不去平而为止——水之义也。
559、水卑之道——管子谭 水地第三十九
“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卑也者,道之室,”人皆攀高,水独流下,这是水的谦卑。谦卑是“道”的所在——水卑之道。
560、水之神也——管子谭 水地第三十九
“是以无不满,无不居也,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水没有不可以被它充满的东西,也没有不可以让它停留的地方,它可以聚集在天空和地上而包藏在万物之中。无处不在——面无感觉,无时不在——内感深切——水之神也。
561、玉有九德——管子谭 水地第三十九
管子提出:玉有九德,“玉温润以泽,仁也;”为首。孔子的十德说,说文解字的五德说皆出于此吧!
562、管子与内经——管子谭 水地第三十九
“五昧者何?曰五藏。酸主脾,咸主肺,辛主肾,苦主肝,甘主心。”此节可谓《黄帝内经》之要。管子为什么不提《黄帝内经》哪?《黄帝内经》成卷于何时?!
563、察于荒忽——管子谭 水地第三十九
“目之所以视,非特山陵之见也,察于荒忽。”婴孩就生出来后,目就能看,目所能看到的,不仅是山岳丘陵,也能看到荒忽的东西。婴儿能看到的“荒忽”是什么哪?是成人看了模糊的东西么?
564、龟和龙——管子谭 水地第三十九
“龟与龙,伏暗能存而能亡者也。”龟可先知验证祸福,龙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龟和龙是隐伏在幽暗之处,人们是既能看见而又看不见的。看来由古至今凡是解释不清的,只能一是占卜,二是神化。
565、水精与泽精——管子谭 水地第三十九
“牛蟡与庆忌。”蟡是一头两身,它的形状象蛇,是涸川里面的一种水精;庆忌的形状象人,他的身长只有四寸,是涸泽之中的泽精。管子所述的两只水地怪兽。
566、管子的学生所述——管子谭 水地第三十九
“故人皆服之,而管子则之。人皆有之,而管子以之。”所以人人都习惯了水,只有管子能从道理上了解它;人人都占有了水,只有管子能够掌握利用它。这显然是管子的学生所述。
567、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管子谭 水地第三十九
“是以圣人之治于世也,不人告也,不户说也,其枢在水。”因此,圣人治世,不用听信每个人的告诫,不用了解每一户的说法,其关键只在于掌握运用水的道理。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附:水地第三十九原文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官、愚俊之所生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故曰:水,具材也。
何以知其然也?曰:夫水淖弱以清,而好洒人之恶,仁也;视之黑而白,精也;量之不可使概,至满而止,正也;唯无不流,至平而止,义也;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而水以为都居。
准也者,五量之宗也;素也者,五色之质也;淡也者,五味之中也。是以水者,万物之准也,诸生之淡也,违非得失之质也,是以无不满,无不居也,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产于金石,集于诸生,故曰水神。集于草木,根得其度,华得其数,实得其量,乌鲁得之,形体肥大,羽毛丰茂,文理明著。万物莫不尽其几、反其常者,水之内度适也。
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搏彻远,纯而不杀,辞也;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室,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
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三月如咀。咀者何?曰五味。五昧者何?曰五藏。酸主脾,咸主肺,辛主肾,苦主肝,甘主心。五藏已具,而后生肉。脾生隔,肺生骨,肾生脑,肝生革,心生肉。五内已具,而后发为九窍。脾发为鼻,肝发为目,肾发为耳,肺发为窍。五月而成,十月而生。生而目视,耳听,心虑。目之所以视,非特山陵之见也,察于荒忽。耳之所听,非特雷鼓之闻也,察干淑湫。心之所虑,非特知于粗粗也,察于微眇,故修要之精。
是以水集于玉而九德出焉。凝蹇而为人,而九窍五虑出焉。此乃其精也精粗浊蹇能存而不能亡者也。
伏暗能存而能亡者,蓍龟与龙是也。龟生于水,发之于火,于是为万物先,为祸福正。龙生干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蠋,欲大则藏于天下,欲尚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千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龟与龙,伏暗能存而能亡者也。
或世见,或世不见者,牛蟡与庆忌。故涸泽数百岁,谷之不徙,水之不绝者,生庆忌。庆忌者,其状若人,其长四寸,衣黄衣,冠黄冠,戴黄盖,乘小马,好疾驰,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外一日反报,此涸泽之精也。涸川之精者,生于蟡。蟡者,一头而两身,其形若蛇,其长八尺,以其名呼之,可以取鱼鳖。此涸川水之精也。
是以水之精粗浊蹇,能存而不能亡者,生人与玉。伏暗能存而亡者,蓍龟与龙。或世见或不见者、蟡与庆忌。故人皆服之,而管子则之。人皆有之,而管子以之。
是故具者何也?水是也。万物莫不以生,唯知其托者能为之正。具者,水是也,故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何以知其然也?夫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秦之水泔冣而稽,淤滞而杂,故其民贪戾罔而好事;齐晋之水枯旱而运,淤滞而杂,故其民谄谀葆诈,巧佞而好利;燕之水萃下而弱,沈滞而杂,故其民愚戆而好贞,轻疾而易死;宋之水轻劲而清,故其民闲易而好正。是以圣人之化世也,其解在水。故水一则人心正,水清则民心易。一则欲不污,民心易则行无邪。是以圣人之治于世也,不人告也,不户说也,其枢在水。
——
(三十七)四时第四十——管子谭
568、明智圣明——管子谭 四时第四十
“故天曰信明,地曰信圣,四时曰正。其王信明圣,其臣乃正。”顺天“道”相信其是明智的,顺地“道”相信其是圣明的,方可正确的判断四时。国其王只有明智圣明,其臣方可正确的按四时行事。
569、能臣与实情——管子谭 四时第四十
“慎使能而善听信之。使能之谓明,听信之谓圣。”慎重使用能臣和善于听信实情。慎重使用能臣谓之明智,善于听信实情谓之圣明。能臣与实情难得呀!
570、阴阳变化——管子谭 四时第四十
“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因此,阴阳变化是天地之“道”的根本之理,四时运行是阴阳变化的根本过程。者在当时对阴阳是很深刻的认识。
571、东方曰星——管子谭 四时第四十
“东方曰星,其时曰春,其气曰风,风生木与骨。”在《内经》得以发挥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五行春曰木。唯有“东方曰星”没有提到。
572、治国与治人——管子谭 四时第四十
春季三个月,用甲,乙的日子来发布五项政令。一照顾幼弧,赦免罪人。二赋予官爵,授予禄位。三解冻时修治沟渠,添修坟墓。四修平险阻难行的道路,修整田地的边界,清理田间的界限。五不准捕杀幼鹿,不准折花断尊。管子是利用时令以治国,《内经》是利用时令以治人。
573、管子与内经——管子谭 四时第四十
“东方曰星、南方曰日、中央曰土、西方曰辰、北方曰月。”《内经》则对应五行而形成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五时的变通,以产生寒暑燥湿风的五候变化。《管子》与《内经》内容有传承,形式有近似。不愧“圣人之师”。
574、政治要顺时而行——管子谭 四时第四十
“夏行春政则风,行秋政则水,行冬政则落。”如夏天实行春天的政令,则起大风;实行秋天政令,则多水;实行冬天政令,则草木凋落。政治就是治人,人在自然中,因此,政治要顺时而行。
575、有河图洛书的痕迹——管子谭 四时第四十
管子认为地理与季节的关系是:东方风阳春季显著,南方日烈夏季显著,西方风阴秋季显著,北方月寒冬季显著,中央曰土,实辅四时。在此,有河图洛书的痕迹,管子为何不提哪?为何很少提前人思想哪?
576、中央曰土——管子谭 四时第四十
中央曰土,其德和平用均,中正无私,实辅四时:春嬴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春夏秋冬、东南西北、木火金水都关于土。
577、秋多愁善感——管子谭 四时第四十
“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其德忧哀、静正、严顺,居不敢淫佚。”西方是辰,它的时节称为秋,它的气是阴,阻产生金和甲。它的德性是忧虑哀伤平静公正而严肃谨慎,居处不许做淫佚之事。人在自然中也因此秋多愁善感。
578、秋后问斩——管子谭 四时第四十
“北方曰月,其时曰冬,其气曰寒,寒生水与血......断刑致罚,无赦有罪,以符阴气。”判刑定罚,不要宽赦罪人,以适应阴气要求。怪不得有秋后问斩之说。
579、日食月食彗星——管子谭 四时第四十
“是故日食,则失德之国恶之;月食,则失刑之国恶之;彗星见,则失和之国恶之;”管子此时已经明确的提出:日食、月食、彗星。同时与国政相联系以致影响了两千多年。
580、道德二字——管子谭 四时第四十
“道生天地,德出贤人。道生德,德生正,正生事。” “道”产生天地,“德”生出贤人。道产生德,德产生正礼,正礼产生政事。看来管子是运用道德二字理政——政治,传到老子是运用道德二字讲玄学——哲学。

附:四时第四十原文
管子曰:令有时。无时则必视,顺天之所以来,五漫漫,六惛惛,孰知之哉?唯圣人知四时。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不知五谷之故,国家乃路。故天曰信明,地曰信圣,四时曰正。其王信明圣,其臣乃正。何以知其王之信明信圣也?曰:慎使能而善听信之。使能之谓明,听信之谓圣。信明圣者,皆受天赏。使不能为惛,惛而忘也者,皆受天祸。是故上见成事而贵功,则民事接劳而不谋。上见功而贱,则为人下者直,为人上者骄。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刑德者,四时之合也。刑德合于时则生福,诡则生祸。
然则春夏秋冬将何行?东方曰星,其时曰春,其气曰风,风生木与骨。其德喜嬴,而发出节时。其事:号令修除神位,谨祷弊梗,宗正阳,治堤防,耕芸树艺,正津梁,修沟渎,甃屋行水,解怨赦罪,通四方。然则柔风甘雨乃至,百姓乃寿,百虫乃蕃,此谓星德。星者掌发,为风。是故春行冬政则雕,行秋政则霜,行夏政则欲。是故春三月以甲乙之日发五政。一政曰:论幼孤,舍有罪;二政曰:赋爵列,授禄位;三政曰:冻解修沟渎,复亡人;四政曰:端险阻,修封疆,正千伯;五政曰:无杀麑夭,毋蹇华绝芋。五政苟时,春雨乃来。
南方曰日,其时曰夏,其气曰阳,阳生火与气。其德施舍修乐。其事:号令赏赐赋爵,受禄顺乡,谨修神祀,量功赏贤,以动阳气。九暑乃至,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此谓日德。日掌赏,赏为暑,夏行春政则风,行秋政则水,行冬政则落。是故夏三月以丙丁之日发五政。一政曰:求有功发劳力者而举之;二政曰:开久墳,发故屋,辟故卵以假贷;三政曰:令禁扇去笠,毋扱免,除急漏田庐;四政曰:求有德赐布施于民者而赏之;五政曰:令禁罝设禽兽,毋杀飞鸟。五政苟时,夏雨乃至也。
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以风雨节,土益力。土生皮肌肤。其德和平用均,中正无私,实辅四时:春嬴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大寒乃极,国家乃昌,四方乃服,此谓岁德。岁掌和,和为雨。
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其气曰阴,阴生金与甲。其德忧哀、静正、严顺,居不敢淫佚。其事:号令毋使民淫暴,顺旅聚收,量民资以畜聚。赏彼群干,聚彼群材,百物乃收,使民毋怠。所恶其察,所欲必得,我信则克。此谓辰德。辰掌收,收为阴。秋行春政则荣,行夏政则水,行冬政则耗。是故秋三月以庚辛之日发五政:一政曰:禁博塞,圉小辩,斗译跽。二政曰:毋见五兵之刃;三政曰:慎旅农,趣聚收;四政曰:补缺塞坼;五政曰:修墙垣,周门闾。五政苟时,五谷皆入。
北方曰月,其时曰冬,其气曰寒,寒生水与血。其德淳越、温怒、周密。其事,号令修禁徙民,令静止,地乃不泄,断刑致罚,无赦有罪,以符阴气。大寒乃至,甲兵乃强,五谷乃熟,国家乃昌,四方乃备,此谓月德。月掌罚,罚为寒。冬行春政则泄,行夏政则雷,行秋政则旱。是故冬三月以壬癸之日发五政。一政曰:论孤独,恤长老;二政曰:善顺阴,修神祀,赋爵禄,授备位;三政曰:效肢计,毋发山川之藏;四政曰:捕奸遁,得盗贼者有赏;五政曰:禁迁徙,止流民,圉分异。五政苟时,冬事不过,所求必得,所恶必伏。
是故春凋,秋荣,冬雷,夏有霜雪,此皆气之贼也。刑德易节失次,则贼气遬至;贼气遬至,则国多灾殃。是故圣王务时而寄政焉,作教而寄武,作祀而寄德焉。此三者圣王所以合于天地之行也。日掌阳,月掌阴,星掌和。阳为德,阴为刑,和为事。是故日食,则失德之国恶之;月食,则失刑之国恶之;彗星见,则失和之国恶之;风与日争明,则失生之国恶之。是故,圣王日食则修德,月食则修刑,彗星见则修和,风与日争明则修生。此四者,圣王所以免于天地之诛也。信能行之,五谷蕃息,六畜殖,而甲兵强。治积则昌,暴虐积则亡。
道生天地,德出贤人。道生德,德生正,正生事。是以圣王治天下,穷则反,终则始。德始于春,长于夏;刑始于秋,流于冬。刑德不失,四时如一。刑德离乡,时乃逆行。作事不成,必有大殃。月有三政,王事必理,以为久长。不中者死,失理者亡。国有四时,固执王事,四守有所,三政执辅。
——
(三十八)五行第四十一——管子谭
581、六爻的来历——管子谭 五行第四十一
“六月日至,是故人有六多,六多所以街天地也。”每经六个月分别为冬至、夏至,因此,人的卦象有六爻,六爻是可以通乎天地的。如果六多可理解为六爻的话,管子说明了六爻的来历,还是有道理的,与后来的十二辟卦有些关联。
582、十二钟的律吕——管子谭 五行第四十一
“审合其声,修十二钟,以律人情。”审合音声,研究十二钟的律吕,使之反映人情。黄钟、大吕可品出人的情绪。
583、黄帝得蚩尤为相——管子谭 五行第四十一
“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从前,黄帝得蚩尤为相而明察天道,蚩尤通晓天道,所以黄帝用他当掌时的官。管子与《史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何解?
584、司徒祝融——管子谭 五行第四十一
“是故春者土师也,夏者司徒也,秋者司马也,冬者李也。”黄帝用蚩尤为相明天、大常为相察地、奢龙辩东曰春是土师,祝融辩南曰夏是司徒,封辩西曰秋是司马,后土辩北曰冬是刑狱。黄帝、两相、六合、四方、四时、四官管子都提到了。
585、五音顺天道——管子谭 五行第四十一
“昔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黄帝正五钟声,青钟大音、赤钟重心、黄钟洒光、景钟昧其明、黑钟隐其常,五声调整好了,后定五行正天时,再定五官正人位。五音顺天道,天地之美。
586、以农为本——管子谭 五行第四十一
“日至,睹甲子木行御。”冬至后从遇到甲子日开始,要按照木德行事。以农为本传承至今,每年之始《中央一号文件》现已成为重视农业工作的专有名词了。
587、环境保护法——管子谭 五行第四十一
“出国,衡顺山林,禁民斩木,所以爱草木也。”走出城市,让国家官吏巡视山林,禁止砍伐树木,这是为爱护草木而要求的。春苗的根部要培土充足,不杀雏鸟,不害幼糜幼鹿。最早的环境保护法——天道使然。
588、春游四方——管子谭 五行第四十一
“君子修游驰,以发地气。”君子游乐驰马,以发泄地气。春游四方,通好于各国,草木发奋。一年之计在于春呀。
589、君子与农夫——管子谭 五行第四十一
“君子之静居,而农夫修其功力极。”此时君子宜于静居,而农民在农田里则需极力的出力。草木蕃育生长。五谷蕃实秀大,六畜牺牲齐备,百姓足财,国家富有。真是: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590、保卫秋收——管子谭 五行第四十一
“白露下,天子出令,命左右司马(衍)组甲厉兵,......所以待天地之杀敛也。”白露已下,天子就要下令,筹措销甲兵器,组织军队,加强备战,这乃是为了准备天地秋时所行的杀戮。保卫秋收,备战备荒。历来如此。
591、冬季狩猎——管子谭 五行第四十一
“令民出猎,禽兽不释巨少而杀之,所以贵天地之所闭藏也。”令百姓出猎野生禽兽,不放过任何大小一律捕杀,这正是贵在适应冬季天地闭藏的要求。冬季狩猎古来有之,应天时之道。
592、五行时令之道——管子谭 五行第四十一
从甲子之日开始,按木的德治事、经丙子之日,按火的德治事、经戊子之日,按土的德治事、经庚子之日,按金的德治事、到壬子之日,按水的德治事,分别各是七十二日,计三百年六十日,分别对应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这就是管子的一年五行时令之道。

附:五行第四十一原文
一者本也,二者器也,三者充也,治者四也,教者五也,守者六也,立者七也,前者八也,终者九也,十者然后具五官于六府也,五声于六律也。
六月日至,是故人有六多,六多所以街天地也。天道以九制,地理以八制,人道以六制。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开乎万物,以总一统。通乎九制、六府、三充,而为明天子。修槩水上,以待乎天堇;反五藏,以视不亲;治祀之下,以观地位;货曋神庐,合于精气。已合而有常,有常而有经。审合其声,修十二钟,以律人情。人情已得,万物有极,然后有德。
故通乎阳气,所以事天也,经纬日月,用之于民。通乎阴气,所以事地也,经纬星历,以视其离。通若道然后有行,然则神筮不灵,神龟不卜,黄帝泽参,治之至也。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得大常而察于地利,得奢龙而辩于东方,得祝融而辩于南方,得大封而辩于西方,得后土而辩于北方。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大常察乎地利,故使为廪者:奢龙辩乎东方,故使为土师,祝融辩乎南方,故使为司徒;大封辩于西方,故使为司马;后土辩乎北方,故使为李。是故春者土师也,夏者司徒也,秋者司马也,冬者李也。
昔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钟,一曰青钟大音,二曰赤钟重心,三曰黄钟洒光,四曰景钟昧其明,五曰黑钟隐其常。五声既调,然后作立五行以正天时,五官以正人位。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日至,睹甲子木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师内御。总别列爵,论贤不肖士吏。赋秘,赐赏于四境之内,发故粟以田数。出国,衡顺山林,禁民斩木,所以爱草木也。然则冰解而冻释,草木区萌,赎蛰虫卵菱。春辟勿时,苗足本。不疠雏鷇,不夭麑,毋傅速。亡伤襁褓。时则不调。七十二日而毕。
睹丙子火行御。天子出令,命行人内御。令掘沟浍,津旧涂。发藏,任君赐赏。君子修游驰,以发地气。出皮币,命行人修春秋之礼于天下诸侯,通天下遇者兼和。然则天无疾风,草木发奋,郁气息,民不疾而荣华蕃。七十二日而毕。
睹戊子土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司徒内御。不诛不贞,农事为敬。大扬惠言,宽刑死,缓罪人。出国,司徒令,命顺民之功力,以养五谷。君子之静居,而农夫修其功力极。然则天为粤宛,草木养长,五谷蕃实秀大,六畜牺牲具,民足财,国富,上下亲,诸侯和。七十二日而毕。
睹庚子金行御。天子出令,命祝宗选禽兽之禁、五谷之先熟者,而荐之祖庙与五祀,鬼神享其气焉,君子食其味焉。然则凉风至,白露下,天子出令,命左右司马(衍)组甲厉兵,合什为伍,以修于四境之内,谀然告民有事,所以待天地之杀敛也。然则昼炙阳,夕下露,地竞环,五谷邻熟,草木茂实,岁农丰年大茂。七十二日而毕。
睹壬子水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使人内御。御其气足,则发而止;其气不足,则发撊渎盗贼。数劋竹箭,伐檀柘,令民出猎,禽兽不释巨少而杀之,所以贵天地之所闭藏也。然则羽卵者不段,毛胎者不贖,孕妇不销弃,草木根本美。七十二日而毕。
睹甲子木行御。天子不赋不赐赏,而大斩伐伤,君危,不杀太子危;家人夫人死,不然则长子死。七十二日而毕。睹丙子火行御。天子敬行急政,旱札,苗死,民厉。七十二日而毕。睹戊子土行御。天子修宫室,筑台榭,君危;外筑城郭,臣死。七十二日而毕。睹庚子金行御。天子攻山击石,有兵作战而败,士死,丧执政。七十二日而毕。睹壬子水行御。天子决塞,动大水,王后夫人薨,不然则羽卵者段,毛胎者贖,孕妇销弃,草木根本不美。七十二日而毕。
——
(三十九)势第四十二——管子谭
593、败势——管子谭 势第四十二
“小事不从,大事不吉。战而惧险,此谓迷中。”小事不顺,大

_________________
山佳——詩是:自釀自飲的美酒 越飲越醉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山佳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275685513 雅虎讯息通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山佳草堂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