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 举着爱的火把 —— 蒲阳河诗歌赏评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星儿叶子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8/03/11
文章: 1403

积分: 4527


文章时间: 2016-7-08 周五, 上午11:11    标题: [原创] 举着爱的火把 —— 蒲阳河诗歌赏评 引用回复

举着爱的火把 —— 蒲阳河诗歌赏评

星儿叶子

诗人蒲阳河的诗歌创作开始于2015年,在很短的时间内,他的创作呈现了井喷式发展态势,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创作了几百首诗歌。他的诗歌以其清新质朴的形式、贴近生活的内容、真挚热烈的情感和明白晓畅的语言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并引起了诗界广泛关注。他的诗歌创作虽起步晚,但起点高,一经进入便已成熟,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谈谈他的诗歌。

蒲阳河的诗歌充满博爱情怀与积极向上的精神

  凌华光在《诗的真谛及其他》一文中说 :从历史上看,“诗言志” 是中国民族诗歌传统的核心价值。“诗缘情” 是对它的补充。一个人没有理想是危险的,一个诗人没有理想是渺小的甚至可悲的。诗是现实的心灵化,诗是情志的強烈释放。人能制造精神产品,而且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思想或理想来制造精神产品的。诗词总会含有人的价值观。的确如此,任何一首诗都一定会表达诗人的情志。尽管诗歌涉及的生活可以很广泛,描写的人事物景可以千姿百态,但诗人投射到作品中的情志是不会变的,那就是诗人自己的精神气质和境界胸怀。人们喜欢什么样的精神气质和境界胸怀呢?当然是善意、美好、愉悦、开阔、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了。阅读蒲阳河的诗歌能够给我们带来这样的美好感受。

蒲阳河的诗歌无论写山川风物还是写家乡人事,无论写古迹遗存,还是写身边景物;无论是气势豪迈的写景抒怀,还是细腻柔美的记事寓意,处处流露出诗人的家国情怀、大爱慈悲和温情暖意,充满了阳光的正能量。文字里的情感是装不出来的,诗歌更加如此。任何一种诗歌的真实都是诗人自己的真实。蒲阳河的诗歌里饱含着对山河壮美的热情赞颂,对历史人事的深刻认识,对百姓生活的深刻体察,对人生疾苦的悲悯关切,对美好事物的热情颂扬。从他的诗歌中我们总能感受到博爱慈悲的情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诗人蒲阳河出生于河北中西部农村,他说“从农村长大,回农村工作,骨子里是农村情结” ,其实这是中国几代人深厚的大地情结和农耕文明情结的体现。多少年来是土地滋养了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文化,直至今天它仍然是非常广阔的根基。诗人创作了大量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诗歌作品,他以深沉的笔触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了农民和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诗人以自己的故乡为叙述空间展开抒写,形象描绘了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客观展现了他们的命运变迁,深刻揭示了他们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从那一首首饱含深情的诗歌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农村、对家乡、对父老乡亲的热爱、理解和关切。这首《刨地的老汉》,就饱含了诗人对中国勤劳朴实的广大农民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刨地的老汉》

一把镐头
千百次的刨问
板结的土地
一个身影
虔诚的一辈子
向脚下躬去
刨地
刨开岁月的僵硬
刨开生活的荒芜
哪怕气喘吁吁
也绝不与野草和解
也要让禾苗长出希冀

走过的路
这些年的温饱
已填平了坑坑洼洼
一茬又一茬
现在的孤寂
却开成地垅上的野花
谷子红薯玉米
把粗粗的日子磨细
寄给远方的牵挂
让孩子们慢慢咀嚼
这块土地上的思絮

诗的第一节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老汉辛劳、勤恳、坚韧的形象和品格,“一个身影 / 虔诚的一辈子 / 向脚下躬去 / 刨地 / 刨开岁月的僵硬 / 刨开生活的荒芜 / 哪怕气喘吁吁 / 也绝不与野草和解 / 也要让禾苗长出希冀”,这是中国广大老一代农民真实生活的写照,诗歌写出了他们对土地的坚守和对生活的韧性,诗行间倾注了诗人由衷的赞颂和敬爱之情。第二节则写出了他们的年老孤寂和对远方儿女的牵挂,歌颂了他们的大爱情怀,也不无隐隐的忧伤。但这就是中国广大老一代农民一生的真实写照,他们以自己的爱和坚韧支撑起了岁月,支撑起了生命,支撑起了生活的大厦。读后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著名诗人商震说,诗人要热爱生活,除了热爱自己的生活还要热爱广大百姓的生活,要像艾青那样“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蒲阳河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他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充满深沉的挚爱,几乎每一处景物,每一个故事,每一位人物,每一个细节都会成为他心灵深处的情思触动和美好记忆。所以,他把它们摄入诗中,尽情展现和爱抚。那些景物人事就是他的亲人,他和他们贴得很近,同呼吸,共命运,同欢喜,共哀愁。诗人已经深入到他们的灵魂深处。《小推车》、《凤凰山下小桃农》、《早春图》、《涞源三菜》等都是非常精彩的诗篇。

他描绘《三月的麦田》,写得诗情画意,充满了希望、欢喜和力量。

《三月的麦田》

返青,努力的
把心底的地气
默默凝聚
任远处的杏花桃花
大声喧嚣
任身旁的各色杂草
肆意骚扰
一顷碧湖
静如止水
不起半点涟漪
有谁看见
春天
已被高高抬起

只需一口清水
六月的金色麦浪
是我给大地的
一个深深还礼

诗人眼中的麦子是有一种精神的,它们凝聚心底的地气,排除各种花花草草的喧嚣和骚扰,如一顷碧湖,宁静而蕴蓄着力量,成为春天最厚重的底色,“六月的金色麦浪”是麦子献给大地的“深深还礼”。 他写的农事既抓住了事物本质来凸现,又充满了诗情画意,蕴含了诗人的美好期冀和对农民如麦子般精神品格的赞美,让人们从诗歌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力量和希望。可以说,没有热爱是做不到的,没有理解也是做不到的,我们不得不敬佩诗人对农村和农民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诗人赞美奉献山村教育事业、为孩子们照亮前行道路的山村教师:他深情回忆,“一脚浅,一脚深 / 一脚轻,一脚重 / 踩着街门口狗的叫声 / 踩着树影里鸟的惊恐 / 去晚自习的路上 / 我们紧紧地拽着 / 你的身影 / 有多少个这样的夜晚 / 已经记不清” 。诗人最后深情告白,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老师,那时你很穷 / 穷得买不起 / 一盏照路的灯 / 老师,现在我很富有 / 这么多年,心中总有一盏灯 / 一个提灯的人,带我前行” 。这既是诗人对自己恩师的赞美,也是对所有山村教师的赞美(《提灯的人》)。
诗人这样描写农村留守妇女的辛劳善良和对爱情的忠诚,以及她们无法言说的某种无奈和悲凉:“已不清楚 / 当年的情话 / 在这棵大柳树上 / 发了几次芽 / 只知道 / 那块头帕 / 包得住月光 / 已包不住 / 这缕白发”(《你若懂我,多好 —— 农村留守妇女》)。

蒲阳河说,我一直以为诗是用来言情,寓理,明志的。诗是社会的良心,时代的呐喊。无论是个人情绪,还是家国情怀,都应表达的是正能量。我在诗里喜怒,哀乐,思索。诗在我心里生动,形象,鲜活。蒲阳河的诗歌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感物咏志”的传统以及“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启蒙传统,诗人怀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良知,与时代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通过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和个性化的抒情,关注现实生活,传达人民心声,呼唤真善美,传达正能量。诗人以自己的诗歌创作践行着自己的诗歌主张。

蒲阳河的诗歌贴近生活,直透生活本质

商震说,生活中无比丰富的现实,仅靠诗人的想象力是无法抵达的,只有在生活中获得真实的感受,才能让诗人的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也才能让我们的诗歌作品有血有肉,有歌有哭有呐喊,有疼痛有欢欣,一言以蔽之:有强大的、属于诗的精神感召力。他还指出,诗人的作品一定要经历具体生活的锻造,汲取人性的、自然界的精髓,并结成生命的晶体;这样,读者在阅读时才会让诗作重新释放现实的能量,才会感受到明亮和温暖。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人间烟火气儿的诗歌,不会是好诗歌;诗人的情感不落到实处的诗歌也不会是好诗歌。

蒲阳河的诗歌贴近生活,关注人生,充满了人间烟火味道。他把诗歌笔触伸进普通人的生活和心理,进行雕塑般的刻画,使诗歌形象血肉丰满,可感可触,诗歌情感丰实饱满,真切动人。看这首写姑姑的诗歌,读后令人动容。

《姑姑》

正是大寒
一年最冷的几天
已近年关
喜庆气氛刚走到门前
姑姑一声没吭
睡着睡着就到了那边
那么安详那么平静
没有一点牵挂
没有一声抱怨

那天上午
大表姐心梗住院
姑姑像是祈祷又像是长叹
怎么不让我替她
那天午饭
姑姑吃了两嘴年糕
说困就进了房间
前几天她总是嘟囔
现在又不是以前
吃块糕还要等过年
二表姐忙放下手里的活儿
淘米,磨面

要说身体不适
那是今年秋天
八十多岁的姑姑
晚上非要替二表兄守果园
二表嫂走的早
种地,打工,养孩子
都是二表兄一人干
夜里秋风凉
一个旋风刮到跟前
姑姑说看到奶奶正招手
她不由得跟着走了一段
回来后总说累
不愿再走出小院

出殡那天
下起一场大雪
灵车很重走的很慢
村里老人讲
还是不愿走啊
孙女明年就毕业
没找工作没找对象
准想再等一等看一看

《姑姑》这首诗以电影蒙太奇手法进行镜头组接,用几个典型性画面生动表现了姑姑平凡而伟大的一生,这既是姑姑一生的写照,也是大多数普通人生命的写照。普通人是我们生活的基石,平凡的生命在生活的琐碎和牵念中动人和闪光。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英雄业绩,他们一生默默劳作,辛苦付出,把全身心的爱无私奉献给生活和亲人,他们以自己强大坚韧的精神力量支撑了生活,支撑了一代又一代的成长,在岁月的磨砺中,他们已经修炼成佛,成为某种精神的化身,即使最后走了,也是带着爱走的,安详而平静。诗人深谙这种人生的大蕴含,生命的大境界,所以诗人抓住人物精神本质,选取典型生活细节,精准展现人物精神风貌,深切表达怀念和敬爱之情。诗人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姑姑的形象跃然纸上,姑姑的精神平凡动人。诗人平静的叙述,似乎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但震撼人心的力量已经穿透纸背。
自古中国文人有怀乡念亲的文学情结,如李白的《静夜思》便是脍炙人口之作。诗人蒲阳河多年在外地工作远离家乡,思乡怀亲是他诗歌中一个重要主题,他创作了大量这类作品。《暖家》便寄托了诗人的思乡念亲之情。

《暖家》

房前的梯子
爬上爬下的
是童年的调皮捣蛋
屋后的枣树
结了又摘摘了又结的
是儿时就放不下的酸甜
墙头上的那棵狗尾草
被奶奶的惊呼
压的弯了又弯
从没高出过我的笑声
却绊疼了我的思念
老家
跟着村里的老人们
越走越远
每次相遇
都是在异乡的夜晚

它蹲在一壶老酒里
越倒心窝越暖

这首小诗从具体细节写出了对家乡亲人和童年的怀念,摘枣子的细节、自己的调皮、奶奶的惊呼以及墙头的野草都还原了一幅生动鲜活的童年乡情亲情的画面,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深深的思乡念亲之情。最后那一壶老酒该有多少温暖的爱的味道和生活的感慨啊。
蒲阳河的诗歌是真实的,不矫情的,没有拖泥带水,拿腔作调,虚伪浮饰,总是一语中的,直透事物细密纹理和生活本质。诗人对生活采取的是一种不回避的态度,这是一种真实的能力。真实是一种力量,真实是需要能力的,这种能力来源于诗人坦白的胸怀、爱的力量和高超的智慧。所以,他的诗歌具有瓷器般的质地,放在那里敲击会发出堂堂的乐音,清脆悦耳。他面对外部的人事景物时是这样,面对自己时也可以做到这样的真实。《不想接电话》就真实展现了自己的一种情绪状态。

《不想接电话》

调至静音,任手机震动
无所谓视而不见亦或掩耳盗铃
抠掉电池,把手机放进包中
不管是骑驴找驴还是一种惯性

风声雨声,鸟叫虫鸣
海啸山崩,天摇地动
给耳朵戴上一副墨镜
把声音的线条屏蔽禁行

让听觉只接通自己的心跳
那是来自最幽深最纯净的神经

手机里还是爬着一只蝉
羽翼在不停地颤动

诗人都有一颗纯净的心在他的灵魂深处隐藏,那是他最爱的那个自己。就像他不想接电话,他只想和自己对话。这是诗人最想放松、也最放松的时候吧,“让听觉只接通自己的心跳 / 那是来自最幽深最纯净的神经”。人生在世,每个人都被外物缠绕着,都不得不忽略那个最爱的自己。可是,有时候我们很想静下来爱抚和安慰一下它,就像诗人不想接电话的时候。

戴达奎在《现代诗“陌生化”的美学意义》一文中说:“作为极致,感性全息陌生化是诗人怀着原始感受性之纯净心境,不以别人的目光或自己第二次见到的目光打量事物,而是以第一次见到的目光打量自己内在和外在的生活,唯有这样,诗人才有可能进入人与世界及其关系的本真状态中去,抵达汩汩的生命本源,从而获得比高峰体验更浓重的原初体验。”其实无论概念怎样变化,人们强调的就是诗人在诗写中抵达生命的本真状态。蒲阳河的诗歌处处闪耀着这种本真的动人之美,它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比如《心锁》写一位捡垃圾的老人靠近自己的汽车,自己就下意识地按了一下遥控锁,其实老人只是去捡一片靠近汽车的垃圾。诗人最后反思说,一个人锁进了车里。这是一首很透彻地揭示人性的小诗,显示了诗人直面自我的精神。任何的直面都是自我的反思和警醒,也是对他人和社会的反思和警醒。

《愁》这首小诗很朴实,很真实,它揭示的人生很透彻。人生就是不断的相逢、转身、回忆、再遇、心慌,面对纠结,感叹无奈。面对他人,面对自己,面对时光流逝,面对生活强加给我们的一切际遇。一首几十字的小诗写尽人生种种复杂情绪,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源于诗人真实的体验和发现。诗歌虽然写的是友情,但诗人没有回避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可我的沧桑见到我的年轻 / 又拿什么礼物来奉送” 。这种真实反而显示了诗人的赤诚之心,从而拓展了诗意的空间,增强了诗歌深度和厚度。

《愁》

电话里老兄很激动
说一九九六年嶂石岩培训
曾经同学十多天
这些年东奔西走没联系
偶然翻出老照片
睡着的往事被唤醒
想送来合影叙叙旧
问哪天有时间定一定

我一时语塞有些慌
二十年,一个多大的漏洞
多少过往被掏空
一个身影,多年的兄弟
失而复得很庆幸
可我的沧桑见到我的年轻
又拿什么礼物来奉送


海德格尔有过这样的著名论断:诗是给存在的第一次命名,是给万物的第一次命名。的确,诗人永远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发现者。

蒲阳河的诗歌具有朴素的生活哲理和清新脱俗的禅意理趣。

有人曾说,诗与哲理的关系是大有研究价值的。 而诗化的哲理或哲理的诗化, 乃是美的极致和智慧的花朵。生活哲理和禅意理趣是诗人智慧的结晶,诗人已经从生活表象上升到理性思考,它是诗人生活阅历、经验体悟和智慧的集中体现。蒲阳河诗歌之所以耐人品味就因为他的诗歌中含有给人启发和思考的东西,能够感召精神,启迪人生,照亮生命。这除了诗人学识渊博、境界高远之外,主要是生活阅历的丰厚积累所致。

蒲阳河写作的大量历史题材的诗歌集中体现了诗人高超的把握历史与现实关系的能力。他的诗写非常有深度和厚度,显得大气宏阔,深沉厚重,富有人文情怀和哲理情思。这类诗歌在诗人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行走涞源》组诗是一组雄浑大气的描写山川古迹的作品,是他这类诗歌中的代表作。诗人处理历史题材手法高超,把历史、现实和感悟交融在一起来写,既有对过往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追忆感叹,也有对现实的连接和感悟,把历史的时空感和现实的在场感不露痕迹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们在一种时空交叠中去感悟历史、社会与人生。诗人的精神脉络始终清晰贯穿其中。还有一系列组诗如《涞源乡村记事》组诗、《涞源三岭》组诗、《涞源三宝》组诗、《拒马河三日谈》组诗、《家山印象》组诗等等都写得非常精彩,值得专章研究。
这首《清西陵》是写山川古迹非常出色的一首短诗。诗中历史与现实、宏阔与细微融合自然有度,浑然天成,使我们看到了景物的变换、历史的变迁、人物命运的变化。诗歌以短小篇幅容纳了悠远的时空和婉转的情思,塑造了如真似幻的诗意境界,令人产生无尽的想象和回味,诗歌意境深远,意蕴深厚。

《清西陵》

从雍正到光绪
大清的易水河
越流越孱弱

马萧萧,风瑟瑟
都被社鼓神鸦
叼成碎枝,做了窝
永宁山下
苍松矗立,翠柏沉默
猎猎战旗,已换成
酒旗招展,一派祥和

从白山黑水走来
三百年的兴与衰
坐在街头巷尾
成为道不尽的功与过

导游说,她姓何
卖过粮油,办过农家乐
先祖是镶黄旗的赫舍里
在大清朝应该称格格

诗人如此描绘人到中年的感受,充满了人生哲理。

《麦子黄了》

返青拔节灌浆
稍不留神
麦子就黄了
放眼望去
华北平原上
一面刚出土的铜镜
泛着青光

毕业结婚生子
人生也是这样
感觉还是少年
还是春天
手中那朵桃花
就已经隐没
只有一抹幽香
偶尔羞红梦乡

麦子黄了
人生的五月
要走上打麦场
风雨,汗水
多沉,多重
岁月面临一次考量

全诗以麦子在五月的成熟寓意人到中年的成熟,麦子成熟的画面是如同一面泛光的铜镜,富于魅力,这个比喻形象贴切,充满活力动感。而人生的五月也已经走入成熟期,虽然如花的少年还在梦中,但人生的考场已经展开,无论风雨沉重都要去经历考量。诗人是清醒的,认知明白,情绪平淡从容。显示出大度开阔的人生境界。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充满希望和进取精神,心情却平和从容。诗人人生历练已达化境,那一种醇厚老酒一样绵长的芳香很是醉人。
禅意理趣也是蒲阳河诗歌中一个亮点,应该说禅意理趣是生活哲理的进一步升华,它显得更加超拔和圆融,美感更强烈,艺术意味更加浓烈。新禅诗代表诗人雷默说:“禅学的精髓只在于对日常生活和一般事物获取一种新的观点,在发现和创造中捕捉流动的生命之光”,在这一点上,禅和诗的追求是一致的。蒲阳河写作了不少这类智慧灵光闪烁、充满美感的禅意诗歌。《花与果》这首小诗轻巧而朴素,却于不经意间揭示了自然和生命的规律。诗人并未对结了果或者飘落的花儿做出价值评判,只是对生命的过程做了一种客观呈现,自然和生命的禅意便蕴含其中。正如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在他的名作《松树的树冠》一诗中所说,万生万物的生存状态“我们知道什么”呢?《春渡青虚山》抒写春已渡,万物生机,自在欢喜,小诗清新自然,诗意饱满。《春到佛光寺》、《雪落佛光寺》是深受大家喜爱的富有禅意的诗歌。佛光寺在诗人的家乡顺平,诗人可能身临其境有所领悟吧,诗中表现了一种宁静中的生机,静美而生气流动。

在《这里的声音叫宁静》一诗中,看诗人如何写山野杏林劳作之美,可谓机锋意趣,神来之笔。

《这里的声音叫宁静》

远方的山坡上
趴着山鸡的叫声
深处的杏林里
挂着鸟雀的飞鸣
陷入包围的
是收音机里
播评书的袁阔成
他正排兵布阵发号施令
红色白色黄色紫色
各种小野花没名没姓
手执消音的小喇叭
奏着不同颜色的曲调
漫山遍野的围拢
十面埋伏,静待冲锋

万亩杏林,四月旌旗风
只听锄头响,不见人影动
一棵杏树挂满青杏
有谁遥指,这就是
那位满头汗珠的果农

这是一首富于禅意的生活诗歌。诗人深谙生活大道,也深谙禅意为何。诗写到原生态处便靠近了生活本质,诗意就自然流露出来了,诗意就蕴含于生活本身,而生活最本质处就是禅意自现。所以这首诗充满生活气息和神妙禅趣,如真如幻,似虚似实,就如同诗题“这里的声音叫宁静”一样。这里的真实似虚幻,这里的虚幻是真实。这里的生活就是诗,这里的诗就是生活。诗人深谙此中真意,所以他创作出了这样精彩的诗歌。

蒲阳河的诗歌显示出文人诗歌的突出特色,富有文学美感和赏鉴价值。

把生活化的思想内容与诗歌艺术美感完美融合在一起是非常难得的。这可能是诗人蒲阳河生活阅历、文化修养、思想修养综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不自觉的诗歌美学追求吧。这是诗歌很难得的良好际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中国文人诗歌的缺生活化与中国非文人诗歌的缺文化化一直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两种无法克服的缺陷(我暂且这样并不准确地表述某种现象)。客观地说,因为现实的难以两全往往造成诗歌文本的难以两全,可是蒲阳河的诗歌似乎在无意中成就了一种两全。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幽深的书卷香相容相合,扑面而来,读之品之,既给人生活的启迪,又给人文学的熏陶,的确是一种享受。比如《峰泉小学》一诗描写诗人回到自己曾经任教的小学找寻过去的足迹。人到中年的诗人再次故地重游,人生轨迹清晰地回返,那些戴红领巾的少年勾起诗人多少青春的记忆,当天真的孩子们问诗人“来自哪里?” ,诗人无言:“我笑了笑 / 已经不记得 / 哪里来 / 我只是来寻找自已”。 多少人生感慨蕴含于字里行间!整首诗用语朴实,造境真实,言简意深,与贺知章名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诗的技巧考察,蒲阳河的诗歌是精致的。诗人诗艺纯熟,叙事、抒情、绘景,手法利落到位,布局谋篇匠心独具,修辞用语精准恰当。我们欣赏一首他的怀乡诗《雪落故乡》。
诗人的怀乡之作大多充满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一方面显示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沉情感,另一方面也饱含了诗人多年远离故乡的身世之感。因此,他的怀乡诗就有了时空的深度和厚度,耐人寻味,意味深厚。《雪落故乡》就是这样一首感情深沉、诗意丰盈、写景抒情的怀乡之作。

《雪落故乡》

那么多喊过我乳名的人
不再从老屋走出
那么多的陈年往事
都隐于泥土,故乡
瘦了一圈,高了一度

空落落的燕子窝
似乎仍能看到
飞进飞出的影子,在忙碌
枯黄的草丛里
是否还能听到
不厌其烦的虫鸣,在叮嘱

此刻,漫天的飞雪
裹住我进村的脚步
雪呀,下吧
把白云山覆盖住
把蒲阳河覆盖住

那些过往的日子
一旦被认出,它们
会从眼眶里涌出
我按捺不住

“ 雪呀,下吧 / 把白云山覆盖住 / 把蒲阳河覆盖住”,是啊,白云山、蒲阳河是诗人永恒的精神依恋之乡!

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诗意的栖居”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和追求。诗人是举着爱的火把的人,他们用爱的光和热照亮生活,温暖生命,歌唱我们诗意的生活。诗人蒲阳河的诗歌随着岁月的积淀日益丰厚和诗艺的进一步成熟一定会融入更多新的质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的诗歌之花一定会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蒲阳河 姓名:杨文彪,男,1970年出生,汉族,自幼酷爱文学。2015年开始诗歌创作,作品散见于《荷花淀》、《新诗大观》、《当代汉诗》、《辽西风》、《桃源诗刊》、《保定日报》、《保定晚报》并被《长城诗选刊》、《大沽河诗刊》、《现代禅诗欣赏》等多家网刊选用。
星儿叶子,本名胡彩霞,1971年生于河北省涞水县。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作家协会会员,保定作家协会理事 ,涞水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员。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星儿叶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