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龙窖(药姑)山瑶族千家峒母性文化遗存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放眼世界、天下见闻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张九紫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7/04/29
文章: 187

积分: 688


文章时间: 2016-7-17 周日, 上午7:31    标题: [原创]龙窖(药姑)山瑶族千家峒母性文化遗存 引用回复

龙窖(药姑)山瑶族千家峒母性文化遗存
以生殖与医道为特点的南方生命文化
张九紫 著


张九紫,原名张红标,男,生于1962年,湖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多年从事成人教育,中学高级教师。著有《天药传》、《天欲歌》、《天龙舞》(天医六部曲系列,已完成前三部)等。另有短诗二百余首,被多家报刊选用。《大理》是一部融风俗、民情、风水、历史、哲学、宗教、政治、军事、生物、物理、化学于一体,叙说人类生殖进化到现在和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长散文;《大文论》是一部结合历史、宗教、哲学、文学、医学、命理学的文学理论专著;两文结集成《大理·大文论》出版。


封面
著名千家峒研究专家宫哲兵教授为本书做序:
中国龙窖山瑶族千家峒运动分析;
著名女书研究专家李庆福教授为本书作评:
独特的母性视角大胆的南方文化结论

龙窖(药姑)山瑶族千家峒母性文化遗存 / 张九紫 著. - 香港:香江出版社有限公司,2016.7
ISBN 978-988-77381-2-1 $38.00



龙窖(药姑)山瑶族千家峒母性文化遗存

作 者:张九紫
策划编辑:田绪清
责任编辑:孙玉红

出版发行:香江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九龙塘达之路80号
又一城LG2楼29号铺
网 址:www.xjcbs.com
投稿邮箱:tougao@xjcbs.com

规 格:32开本,5.5印张
版 次:2016年7月第1版
印 次:2016年7月第1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988-77381-2-1
定 价:38.00元

版权所有,请勿翻印。
&copy; XIANG JIANG PRESS CO.,LIMITED

目 录
内容提要-------------------------------------- -----5
序言、中国龙窖山瑶族千家峒运动分析------------------------5
序言、独特的母性视角大胆的南方文化结论------------24
一、世界瑶民寻找龙窖山千家峒------------------------30
(一)、峒的概念---------------------------------32
(二)、龙窖山千家峒-----------------------------33
(三)、瑶族兴盛的千家峒-------------------------35
(四)、苗、瑶、黎、畲等民族共同的桃花源---------40
二、龙窖山处在特殊的地理文化环境中------------------43
(一)、处在水陆交通交汇的中腹点上----------------44
(二)、处在四季气候、四方文化相通的北纬三十度附近-46
三、瑶族母性文化发展形成经历的三个阶段---------------48
(一)、史前三苗集团文化基因的孕育期--------------49
(二)、西周到春秋战国吴楚越文化环境的生发期------51
(三)、瑶汉杂处时瑶族文化的成形期----------------70
四、龙窖山的母性药道文化特质------------------------109
(一)、 龙窖山是一座母(女)性文化山-------------110
(二)、龙窖山名称体现出母性生养特性-----------132
(三)、龙窖山改称药姑山体现母性医道文化-------136
五、龙窖(药姑)山彰显瑶族母性生殖文化------------174
(一)、龙窖(药姑)山的山型具有生殖形义------179
(二)、花果和动物的生殖魔力------------------181
(三)、风俗节日的生殖意义--------------------183
六、结论:龙窖(药姑)山千家峒遗存的是中华南方生命文化-------------------------------------------------189
(一)、盘古开天地神话为创世生化文化-----------190
(二)、伏羲女娲神话反映人类的生殖文化--------193
(三)、炎帝生命文化体现在水稻和草药的生殖上--198
(四)、湖南沅陵盘古洞及传说佐证母性生殖文化--207
参考文献---------------------------------------219
后记-------------------------------------------219





【内容提要】本文以龙窖(药姑)山区瑶族为出发点,展开对瑶族千家峒文化的论述。论述千家峒的形成,为苗、瑶、畲等西南少数民族的千家峒。千家峒文化为无剥削、无压迫的大同世界,这种文化与中华其他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却着独特母性文化特点。从地名探究积淀,从南岭瑶族追溯渊源,从湘江苗族探其变化,从节日探求风俗,总之一句话,龙窖(药姑)山瑶族千家峒是以生殖与医道为特质的母性文化遗存。
【关键词】龙窖(药姑)山;瑶族;千家峒;母性文化;生殖;医道








序言(1)中国龙窖山瑶族千家峒运动分析
——在临湘市委中国龙窖山瑶文化旅游开发专题会的讲演
(代序)宫哲兵
(宫哲兵简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瑶族千家峒研究,发现都庞岭瑶族千家峒圣地,主持召开湖南江永县瑶族千家峒学术座谈会、广西灌阳瑶族千家峒研讨会、湖北通城瑶族早期千家峒学术座谈会。作为中国瑶族代表团的五名成员访问法国瑶族,曾
到美国、加拿大、泰国等举办瑶族千家峒展览或调研开会,曾受国际瑶学会会长邀请,到香港中文大学做瑶族千家峒问题讲学,代表作有《妇女文字与瑶族千家峒》、《千家峒运动与瑶族发祥地》等。曾任广西瑶族研究会常委理事,目前担任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前言
龙窖山发生了一次瑶族千家峒运动。千家峒运动就是以寻找千家峒为旗帜,追求民族的振兴、迁徙与现代化的运动。龙窖山的人民希望通过寻找千家峒的运动实现富裕,建设开发,过上比现在更好的生活。
目前千家峒运动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不能像都宠岭千家峒运动那样转化为政府大资金投入,实现快速建设与富裕。当地政府与企业家都有一定的困惑。第一,这里是不是元代瑶族逃离的千家峒?有没有考古学与历史学的根据?第二,如果是,它与都庞岭千家峒(2)是什么关系?能取代它吗?第三,如果不是,它是否瑶族古老的发源地,能否称它为“早期”千家峒。
我的答案是:这里不是元代瑶族逃离的千家峒圣地(3),而是宋代或更早的千家峒祖地。元代千家峒圣地政府已经认定在都庞岭,龙窖山是瑶族古老的祖地,可以称为“早期”千家峒。
一、认识神秘的独特的瑶族
1、世界性的迁徙性民族。瑶族目前有360万人口,其中60万在东南亚与欧美。这是一个迁徙性的民族,至迟宋代从南京、江浙、武昌府、洞庭湖,向都庞岭移动。从北向南,从东向西,瑶族到了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后来到了东南亚,越南,泰国,缅甸等。又到了美图,加拿大,法国等欧美国家。
2、无根的山区性民族,与汉族共生。瑶族失去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与汉族共生。汉族一般住平原,瑶族住高山。住在近山的成为平地瑶,熟瑶,住在高山的称过山瑶,高山瑶。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租住汉族的山地,维持最简单的生活。
3、迁徙性民族的千家峒情结。散居性的民族,要靠一种文化与信仰来维系他们的民族性,不被同化。这种信仰就是盘王信仰,这种文化就是千家峒情结。千家峒代表他们的早期生存空间,原始居住地,代表自由,富裕的生活,代表美好的理想。
4、《千家峒古本书》(4)。这种情结通过《千家峒古本书》的各种版本加以传播,瑶族人一听到千家峒眼睛就发亮了。海外瑶族回国也到处打听千家峒的下落,充满对千家峒的崇拜与向往(5)。《千家峒古本书》讲了瑶族起源千家峒,讲了千家峒的富裕生活,讲了元代大德年间官府血洗千家峒,瑶族被迫逃离千家峒的悲惨故事。
5、千家峒祖地与千家峒圣地。我提出千家峒祖地与千家峒圣地两个概念。千家峒祖地代表瑶族信仰中的早期发源地。千家峒圣地代表元代瑶族被迫逃离的美好千家峒,被作为圣地崇拜。《千家峒古本书》的作者是元代千家峒圣地逃亡者,书中描述的是元代都庞岭的千家峒。
二、认识瑶族千家峒运动
1、奔富裕与争平等的迁徙信号,建设新生活的兴奋剂。千家峒运动,不代表一个地理学,历史考古学的概念,而代表一个民族学的理想与信仰。历史上当瑶族感到某一个地方太穷,太受压迫,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理想的美好的千家峒。一旦认为在某地找到了,大家都迁过去,建设那个地方。这成为了一种迁徙信号,成为了一种生活与建设的动力。
2、自发性的千家峒运动。广西荔浦县,赵德标一家三代人寻找千家峒。上世纪八十年代,赵德标在都庞岭中寻找千家峒。江永县大远乡的赵顺德赵顺旺兄弟也因为乡里生活太困难,外出寻找千家峒。两兄弟带赵德标来到大远乡,赵德标认为大远乡就像千家峒,他千方百计地将一家人迁入大远乡。
3、有组织的千家峒运动。上世纪三十年代,湖南江华人在广西柳州石碧洞发现了“千家峒”。他们带信给家乡,家乡人成百成千的迁往石碧洞,建设千家峒。但是那里自然条件不好,种的庄稼都被野猪吃了,最后撤回家乡。上世纪五十年代,广西恭城县某乡瑶族选了几十名代表,外出寻找千家峒。他们在都宠岭中走了十几天,认为湖南江永县大远乡很像千家峒。回来后全乡瑶族筹备迁到千家峒居住。这个事件被打成民族地方主义运动,属于反革命性质, 为首的几人判刑十多年。
4、武装性的千家峒运动。1941年金秀瑶族起义,口号是杀回千家峒。他们认为千家峒在南京,成百上千的瑶族人拿着大刀长茅,向南京方向迁徙。国民党误认为他们是农民起义,在荔浦一条河边将他们包围起来,为首的三人逮捕关进监狱,不久后枪杀。其余的跟从者强令各自回家。
5、认同性的千家峒运动。凡有寻找千家峒的地方,已经被汉族同化了的瑶族,强化了瑶族意识,要求恢复瑶族成分。例如江永与道县,很多汉族(历史上的瑶族)强烈认同瑶族,要求恢复瑶族成分。这些群众往往以村庄为单位,向政府打报告,反复上访,形成了一种运动。(6)
三、认识龙窖山千家峒运动
1、瑶族学者们发动了这次千家峒运动。这次是由瑶族学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寻找千家峒祖地,发起的运动。千家峒祖地等同于发源地,是民族学意义上的,得到了广西瑶学会的认证。整个龙窖山都沸腾起来了,从政府到百姓,每个人都关心着瑶族文化,千家峒文化。
2、龙窖山是瑶族在宋代及宋代以前的祖地。认证书(7)上特别提到了这里是“早期千家峒”,早期千家峒就是祖地,不是元代千家峒圣地。瑶族领袖们认证的早期千家峒,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个地方的文化结构与民族结构,支持这个地方的旅游经济的发展,要特别的珍惜这一能量。都庞岭千家峒是元代瑶族的聚居地与圣地,带有传奇色彩。龙窖山时代更早,在瑶族文化中它过去不出名。但由于它是祖地,将来会发出异彩。
3、湖北首次发现瑶族祖地。这里是目前已知瑶族最北的发源地,这里是湖北已知唯一的瑶族聚居地。过去说瑶族人口,瑶族地域,都是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现在增加了湖北。湖北省民委已认定通城县内冲村是瑶族文化村,这有重大的意义。
4、运动成果。提高了龙窖山的知名度,石梯、石屋、石墓等石文化,成为省级和国家级的文化保护项目。建立了二省四县的联合开发龙窖山的组织机构。对龙窖山的历史与文化进行了大量的考察与研究,增加了对发展旅游经济的信心。
5、部分汉族人改为瑶族成分。千家峒运动一般都伴随着瑶族的民族认同问题。龙窖山原来没有瑶族人口,但由于千家峒运动的原因,在湖南临湘市与湖北通城县涌现了很多汉族人要求改为瑶族成分。现在这两个地方各有一个村子,政府已经批准了大约百名汉族人改为了瑶族成分。
四、龙窖山千家峒运动遇到困难
1、千家峒缺乏政府的认定与投资。广西瑶学会认定了这里是千家峒,有一定的权威性,但不够。如果政府接着也认定,改地名,下文件,才有更大的权威性。江永千家峒的认定,是先由专家学者开会,起草了决议。然后报省政府,后由国务院批准,大远乡改名为千家峒乡,湖南省地图上有了千家峒瑶族乡的地名了。
龙窖山周边的政府为什么当时没有认定千家峒呢?或许因为考古与文献的资料没有能够支持这里是千家峒。或许因为湖南永州有一个千家峒,没有弄清楚这两者的关系之前,就不能轻易认定。2014年到2016年,笔者多次考察通城龙窖山,配合县委县政府召开了“通城瑶族千家峒问题座谈会”。会后中共通城县委办公室下发【2014】9号文件:“关于通城瑶族千家峒问题座谈会纪要”。(8)这在某种程度上县委县政府对于早期千家峒的是认定的,具有重要意义。
2、龙窖山只是民族学意义上的千家峒,缺乏考古学的充分根据。从广西瑶学会认定之后,临湘市与通城县花了很大的精力查阅历史资料和进行调研,出了研究著作,整理了资料。一个民族的领袖们认定了这里是早期千家峒,这里就是民族学意义上的千家峒祖地。但是坦率地说,能够从考古学的角度加以论证的资料几乎没有。古代地图上、史志上、家谱上、出土文物上、古今地名上都没有发现“千家峒”三个字。相反在都庞岭,这些证据都有,很丰富(9)。
3、与都庞岭千家峒的关系不明确,是取代它或者是时间前后关系?有些运动的热心人,上个世纪有取代都宠岭千家峒的意思,龙窖山这里是真正的千家峒,都庞岭那里搞错了。但是取代不了,因为在这里找不到考古根据,找不到瑶族人口。几年以后,千家峒运动几乎停止了。近年来湖北通城的千家峒运动搞起来了,带动了整个龙窖山的开发。通城千家峒运动开始不久,我去了那里,发现当地人试图论证这里是元代千家峒圣地,他们寻找《千家峒古本书》上描写的地形、地貌、地物、地名,讲《千家峒古本书》上的故事。
我提出龙窖山千家峒与都庞岭千家峒的关系是前后关系。都庞岭是元代的千家峒圣地,龙窖山是宋代或更早的千家峒祖地,也就是瑶族早期千家峒(10)。其实广西瑶学会的认定书上就说是“早期千家峒”。早期千家峒应该更有价值,因为它更古老,但是早期也意味着它更分散,更落后,还没有很大的影响。
4、点火后缺乏当地瑶族的跟进燃烧,因为当地没有瑶族人口。这里缺乏大量瑶族民间寻根人士的参与,只是少数瑶族学者的寻根活动。千家峒运动往往让千千万万的瑶族人激动,兴奋,往千家峒迁徙,燃起建设与开发的热潮。各地各国的瑶族也来参与考察、参观、投资,有一种民族振奋的感觉。
千家峒运动往往是各地瑶族的互动,往往是大量瑶族人口的迁入,往往有大量当地汉族人口转变为瑶族。这里缺乏这个动力。为什么呢?史志上有记载,这里的瑶族在宋代末往南迁徙了(11)。
宋代末离现在近千年了,运动前这里已经没有瑶族了。这里有认同型的千家峒运动,有的整个村子要求改为瑶族。但是他们的瑶族意识虽然存在,但相对薄弱。政府对于这种整村要求改正民族成分的现象,还不能理解,根据政策也不能批准。为了运动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了解龙窖山的历史,必须给龙窖定位:早期千家峒。
五、龙窖山历史:瑶族及其先人的祖地
1、黄帝到大禹时代的三苗居地。龙窖山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交界之处,在洞庭湖、鄱阳湖与长江三水之间。这个地方是黄帝至大禹时代三苗族群生活的地域。瑶族是三苗的后裔,龙窖山一带,三苗与瑶族一脉相承。《尚书.吕刑》郑玄注云:“苗民即九黎之后,……又在洞庭逆命,禹又诛之。”《战国策.魏策》记载吴起对武侯说:“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三苗古代居于中国长江流域,尤其在中游。其后裔在西南者称百濮,在东南者称百越。留在长江中游本地者称荆蛮,百越与荆蛮都是瑶族的先民。
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越、荆蛮居地。春秋战国时期,龙窖山居住的是百越族群中的扬越,又称扬粤。《史记.楚世家》载:“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奶兴兵伐庸、扬粤,至于鄂。” 此扬越在今鄂东与赣北交界之龙窖山一带。《后汉书.南蛮传》载:“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控制了龙窖山以及洞庭洞地区。楚国不断南侵,扬越向南迁徙到岭南,荆蛮占据长江中游,包括龙窖山地区。荆蛮是一个大的族群,遍布南方楚国,其中包括信仰盘瓠的蛮夷。
3、两汉时期的长沙蛮、江夏蛮居地。在龙窖山、洞庭洞与长沙一带,两汉时蛮夷人口众多,他们是瑶族的先民。《后汉书.两粤传》记载南越国“西北有长沙,其半蛮夷。”《后汉书.郡国四》载:东汉时长沙郡辖临湘等十三城。东汉末长沙蛮起义频繁。如《后汉书.桓帝纪》载,永寿三年冬十一月,“长沙蛮叛,寇益阳。”益阳在洞庭湖之南。洞庭湖之西为武陵山区,武陵蛮不断起义,影响到了龙窖山。武陵蛮精夫(大首领)名相单程,在建武23年(公元47年)起义。武建24年,相单程攻下临沅。老将马援请行,从12郡调集4万余人增援,曾停驻下隽某山(今龙窖山)。清同治《通城县志》载:“马援征蛮兵屯下隽洪上等处。”下隽县,汉高祖五年置,辖巴陵(含临湘)、通城、崇阳,属长沙国(后为长沙郡),在长江南、洞庭湖东,因隽水得名。
东汉时江夏蛮活动频繁。江夏蛮的活动区域,长江北在今黄冈一带,长江南在今咸宁通城崇阳一带。江夏境内,蛮夷多汉人少。《后汉书.黄琼传》载:“江夏大邦,而蛮多士少。”江夏蛮不断反叛朝廷。《后汉书.灵帝纪》载:建宁二年,“九月,江夏蛮叛。”又光和三年,“夏四月,江夏蛮叛。”
4、魏晋南北朝时的西阳蛮、义阳蛮居地。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于鄂东与赣、皖地区者,称西阳蛮,又称五水蛮。活动于鄂东及豫南地区者,为义阳蛮。《宋书.豫州蛮传》:“西阳有巴水、蕲水、希水、赤亭水、西归水,谓之五水蛮。”五水在今大别山之南的广大地区,五水蛮会到达长江以南的江夏。三国魏晋时,龙窖山这一带是江夏蛮与庐江蛮的交接之地,山越遍布其间。
西晋时这一带有义阳蛮张昌起义。张昌起义军攻占江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等几十个城市,最后在通城被俘杀。义阳蛮是莫瑶的先民之一。南蛮刺史陶侃打败张昌义军,张昌逃至下隽,次年永兴元年,公元304年秋被俘处死。张昌避险和遇害的地方是下隽县龙窖山中,当时的下隽辖崇阳、通城、临湘等地。
六、龙窖山定位:瑶族早期千家峒
1、隋唐时期莫瑶居地。《隋书.地理下》载:长沙郡“杂有夷蜒,名曰莫瑶。”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冬,大诗人杜甫客居岳州(今岳阳),写下了《岁晏行》一诗,其中“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凉,莫瑶射雁鸣桑弓”,是对洞庭湖、龙窖山一带莫瑶生活的真实写照。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也写有莫瑶诗:莫瑶自生长,名字无符籍。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木客。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夜渡千仞谿,含沙不能射。唐代著名诗人的诗作中,有专门描写莫瑶的作品,这说明莫瑶已经人口众多,地域广泛,活动频繁,在当时社会上很有影响了。
2、宋代山瑶的居地。宋代杨幺起义,湖南从北到南大量莫瑶(又称山瑶)参加,失败后大量瑶人躲进了龙窖山。清同治《通城县志》卷5载:“宋高宗绍兴初,杨幺倡乱,勾诱衡,宝、永、郴山瑶(猺),恣肆虏掠。迨岳忠武平杨幺,而山瑶残孽窜伏大山密箐通城地界相连之龙窖山,尤为窟穴。”宋人马子严撰写的《岳阳甲志》载:“龙窖山,在巴陵北,山实峻极,上有雷洞,有石门之洞,山徭居之。自耕自食,自织而衣。”清乾隆《通城县志》载:“元代前,通城为汉瑶杂居地,后因战乱,瑶民渐入湖南。”从宋末至今,龙窖山瑶族不多,渐至全无。
3、瑶族的祖地即为千家峒。瑶族学者中有些人认为,千家峒是瑶族祖地。哪里发现早期的发源地,那里就是千家峒。(12)从文献与史志记载看,龙窖山从黄帝大禹时代就是三苗居地,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居住着瑶族先民扬越、荆蛮、西阳蛮、义阳蛮等。
隋唐有莫瑶居住,宋代有山瑶居住。这里是瑶族的祖地与发源地,按照瑶族人对千家峒的理解,可以认定这里是千家峒。为了与都庞岭千家峒圣地相区别,这里可以称为千家峒祖地,或早期千家峒。
4、广西瑶学会认定龙窖山为早期千家峒。2001年9月,广西瑶学会在临湘市召开了瑶族研究专题研讨会。10月,广西瑶学会发出了《龙窖山千家峒认定意见书》说:“千家峒是瑶族同胞传说居住过的理想家园,瑶族同胞和瑶族研究者都在矢志不渝地寻找千家峒的下落。”
“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深入调查,科学论证,认定龙窖山无论是从有关史籍记载内容,还是从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地名与遗俗,以及大量的瑶族先民的遗址等方面来看,都与瑶族文献《千家峒歌》和民间传说千家峒相吻合。”“确认龙窖山千家峒能与瑶族传说中的千家峒相印证,是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13)
“早期千家峒”,瑶族学者与领袖们在认定书中早就为龙窖山定位了。它不是元代的千家峒圣地,而是宋代甚至更早的千家峒祖地。“瑶人出世武昌府”,龙窖山就是瑶族出世的“武昌府”祖地。
七、早期千家峒与瑶族文献《过山榜》(14)
1、《过山榜》与免徭役。早期瑶族称“莫瑶”,为什么呢?相传盘瓠是瑶族的祖先,这个祖先曾对朝廷有功,朝廷发有官印文书,批准盘瓠后代瑶族免赋税免徭役。《隋书.地理下》载:莫瑶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过山榜》正是传说中的官印文书,它的主要内容是朝廷给瑶族人免税赋免徭役。围绕《过山榜》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历朝历代,瑶族人会拿出《过山榜》要求统治者免税免徭,而且都有一定效果。传说解放前瑶族拿《过山榜》找蒋介石,要求减免赋税。解放后江华瑶族代表向毛泽东赠《过山榜》,果然中央政府同意江华成立瑶族自治县,免税免徭。
2、《过山榜》宋代宋理宗颇发。瑶族有三大文献系统,《千家峒》、《过山榜》、《盘王大歌》。我们这里是早期千家峒,当然要重视《千家峒》文献系统。但是千家峒文献是元代中后期经过千家峒事件逃亡后的瑶族人写的,不太适合于龙窖山。龙窖山的瑶族活跃在宋代甚至于更早,宋代以后就逃亡到了湖南南部,所以《千家峒古本书》里讲的故事应该与龙窖山关系不大。《过山榜》又名《评皇券牒》,据权威学者们考证,它是宋代的作品。这与龙窖山瑶族的可能有关系,因为年代大体符合。《过山榜》上面写是宋代皇帝宋理宗签发的文件,签发地点在南京,这是对的,当时南宋的都城在南京。岳飞镇压湖南瑶民起义,正是宋理宗时期的事,这也是吻合的。
3、《过山榜》与《千家峒》地名比较。《过山榜》记载,盘护被封在南京会稽山,在浙江绍兴一带。盘护的十二个儿女,被皇帝封了十二姓,还被封王或封地,封的地方全国都有,浙江、江西为多。如藤州(山东),赣州((江西),瑞州(江西高安),饶州(江西),信州(江西上饶),韶州(广东韶阳),兖州(山东),虎州(广东惠阳)等。
龙窖山是湖北、江西、湖南三省交界之处,是洞庭湖、鄱阳湖与长江之间,《过山榜》以上这些地名与龙窖山都不远,长江流域的较多,但湖南、广西的较少。《千家峒古本书》的地名湖南、广西多,大都在都庞岭周边。如道县,灌阳,永明、恭城、江华,富川等。地名很集中,区域性的。江永是湖南、广西、广东三省交界之处,是在岭南都庞岭一带。从地名相比较,龙窖山与《过山榜》的关系超过《千家峒古本书》。
4、宋理宗与岳飞镇压杨幺起义。南宋时有名的杨幺起义军,其中有大量瑶族人。杨幺不少战将后来投降于岳飞,参加了抗金战争。也有许多杨幺的士兵在起义失败后躲进了龙窖山。这次起义发生在宋理宗时代,宋理宗是颁发《过山榜》的皇帝,这两件事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人大胆地假设,也许是杨幺起义让皇帝给予让步,签发了免除瑶族徭役的《过山榜》文书。也或许这个时期某人制作了《过山榜》文书,假冒皇帝的名义广泛宣传,并流传到瑶族中。
5、瑶族离开龙窖山可能与税徭有关。龙窖山的山瑶,本来是无赋税的。宋人范致明所撰《岳阳风土记》载:“龙窖山在县(临湘)东南,接鄂州崇阳县雷家洞、石门洞,山极深远。其间居民谓之鸟乡,语言侏离,以耕畲为业,非市盐茶,不入城邑,亦无贡赋,盖山徭人也。”吴六六可能开创了收瑶族赋税的制度。
内冲村吴氏祖先吴六六,是个奇特的人物。传说他是岳飞部下一位将军,曾参与镇压杨么起义。据当地《吴氏宗谱》记载,南宋理宗宝庆三年,他与兄长吴六二一起从平江县迁入龙窖山居住。朝廷任命吴六二为千户长,统制龙窖山的瑶族。吴六二死后,因儿子“庸弱”,由其弟吴六六继承千户长,统制瑶族。他治理瑶族的方法是以夷治夷,能服从千户长又能制服众瑶人者,任命为隘长。众隘长中最出色者,任命为整个瑶洞的洞长。它制定了瑶族纳税规定,瑶族按人丁每年每丁上交大米二升。明一统志记载,龙窑源村每年上交十六石人丁米税,这个定制就是从古瑶族人开始的(15)。这段家谱的记载,很可能无意透露了宋末瑶族集体逃离龙窖山的原因。瑶族因崇拜《过山榜》,相信自己祖先对朝廷有功,是无须向朝廷交税粮服徭役的。一个地区的朝廷命官强行向瑶族收税粮,瑶族只好一走了之。集体出走的时间大约是吴六六掌权时的宋末理宗时期。关于吴六六还有一个传说,他娶了一个瑶族女子,这样他的后代有了瑶族的血统。今天通城县内冲村的吴姓,有一些是瑶族,他们是吴六六后裔的一支。(16)
八、早期千家峒与瑶族文献《盘王大歌》(17)
1、内容与时代。《盘王大歌》是一部瑶族民间的诗歌总集。它鲜明地塑造了伏羲、刘王、盘王、唐王、竹王、暖王、鲁班、刘三、李广等人的形象。内容有神话、传说、族史与生产、生活、风俗、宗教等,号称瑶族的百科全书。 2014年11月11日,盘王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盘王大歌》产生于唐宋时期,比元代《千家峒》文献要早些。《千家峒》文献受了盘王大歌的影响。生活在龙窖山的瑶族,是唐宋时期,他们有可能接触到《盘王大歌》,他们的瑶歌也许收藏到《盘王大歌》。《盘王大歌》里有《千家峒歌》,值得我们特别重视。
2、千家峒歌.盘古开天又立地,又造江河又造田,&nbsp;
刘三歌曲慢些唱,先唱瑶人出世歌&nbsp;
瑶人出世武昌府,满目青山到处游,&nbsp;
龙头山上耕种好,老少乐业世无忧。 ……&nbsp;
祖先住在千家峒,四面高山团团圆;
峒中良田几万亩,山林茂密土地肥。
耕山种地五谷收,生活过得好富华;
瑶人住有千把家,歌堂不断真逍遥;
后来官家打进去,逼得纷纷四处逃;
辛巳年岁到道州,逢山过山又过河。&nbsp;
有的逃到广西地,有的跑到贵州北;&nbsp;
有的逃到交趾国,有的又去广东游。&nbsp;
《盘王大歌》中有另外一种版本:瑶人出处武昌府,漂流过海到千家。
3、武昌府与龙头山
“瑶人出世武昌府”,武昌府在古代范围比较广,包括今天的通城、崇阳、鄂州等地,部分龙窖山在武昌府管辖之下。以《盘王大歌》为根据,龙窖山就是瑶族出世的地方之一。龙头山据湖南李本高先生考证,因为“窖”的瑶音与“头”的汉音极其接近。因此龙头山就是龙窖山。虽然改了一个字,转了一个弯,但仍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盘王大歌与过山榜一样,地名是全国性的。有武昌府,龙头山,三江口,广南(云南文山),乌南(贵州),南安(福建);连州(广东),南京(浙江)闾山(锦山)阳州(扬州)。《盘王大歌.千家峒歌》唱道:“爱吃香茶进山林,爱吃细鱼三江口。”三江口这个地名在龙窖山可以找到,现在是临湘市龙源水库的大坝处,古时候是古微水与桃林河、新墙河交汇之处,所以叫“三江口。”
4、一些地名起源于瑶语。《盘王大歌。千家峒歌》唱道:“日头出早白石岭,千家峒头百样青”,“日头出早白石岭,半边着日斗边阳”。龙窖山中部有一白石岭,左右是莽莽山岭,鳜鱼港从山下流过,山前是一马平川的稻田和流水清清的龙源河。白石岭是东西村寨的分水岭,东有漆坡、朱楼坡、畲家山、古塘、梅池等村寨,西有宴家山、鲁家山、李家山、冯家坑、黄泥冲等村寨,所以有“日头出早白石岭,半边着日半边阳”之说。一些地名保持了瑶语。龙窖山有微水,微与汶一音之转,瑶语名水为“汶”,故“微水”乃是以瑶语命名。又龙源水库大坝下有地名“文白”。这是用汉语记瑶音,瑶语称“埠头”“码头”为“文白”。“文白”在三江口处,是当年瑶族使用的码头或埠头。(18)
总之,我们要在认识瑶族与千家峒、认识龙窖山千家峒运动的基础上,正视这一运动的成就与困境,给龙窖山恰当地定位于“早期千家峒“。都庞岭千家峒属于元代瑶族人逃离的千家峒圣地,龙窖山属于从古以来的千家峒祖地。这有一定民族学与地名学的依据。在唐宋的瑶族文献《过山榜》、《盘王大歌》中也能找到一些相关证据。
2001年,广西瑶学会在临湘市认定龙窖山是瑶族早期千家峒,但未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认定。2014年,宫哲兵代表武汉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在通城县认定龙窖山是瑶族早期千家峒,得到通城县委县政府的进一步认定,中国新闻通讯社向全世界发布了这一信息(19)。2016年,临湘市委与市政府高度重视千家峒旅游,组织了全市三级干部会议,这些对于龙窖山的千家峒运动与旅游开发,是很大的正能量,相信一定会成功。

注释:
(1)临湘市委中国龙窖山瑶文化旅游开发专题会,于2016年6月12日召开,市委市政府三级干部200余人参加。临湘市委书记李美华主持并讲话。咸宁市龙窖山瑶文化旅游开发促进会领导杨浩会长率16人参加。专家宫哲兵、李庆福、袁泉分别讲演。
(2)都庞岭千家峒,主要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宫哲兵发现,宫哲兵多次召开全国瑶学专家现场会得以认定。江永大远乡经湖南省政府与国务院批准,改地名为千家峒瑶族乡。
(3)《千家峒古本书》记载,元朝时官兵围剿千家峒。逃离前,十二姓瑶族将一只牛角据成十二节,每姓保存一节,约定500年后回千家峒相认,以牛角为凭证。逃离后的瑶族将千家峒作为圣地般崇拜。
(4)《千家峒古本书》也称《千家峒源流记》或《千家峒》,流传在湖南江永、江华、道县、广西灌阳、恭城、富川等地。手抄本,民间流传,我收集到几十本这类手抄本。有些手抄本附录一份藏宝图,说瑶族逃离千家峒前将无数金银财宝藏于石童子山下,此处有什么地理地物特征。
(5)江永县千家峒乡多次接待美国瑶族寻根代表团。我去江永千家峒调查时恰好遇上,他们在美国,世代传说千家峒是他们的圣地。
(6)参见笔者学术著作《千家峒运动与瑶族发祥地》,武汉出版社,2000年。
(7)广西瑶学会在本世纪初多次组织专家到临湘开会,会后实地考察。我有幸参加了会议与考察。2001年10月8日,通过了“龙窖山千家峒认定意见书”,认定龙窖山为瑶族早期千家峒。
(8)“关于通城瑶族千家峒问题座谈会纪要”的结论部分是:
“千家峒在湖南江永县、道县和广西灌阳县交界的都庞岭,是瑶族的发袢地。2001年在湘北临湘市、鄂南通城县交界的龙窖山发现了瑶族早期千家峒,是瑶族发源地之一。这次座谈会进一步论证了通城乃千家峒故地、瑶族发源地之一。”
(9)参见笔者连载论文:“从千家峒文献考证瑶族逃离千家峒事件”《广西民族研究》1998年3期。“论都庞岭千家峒是瑶族发祥地之一”《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1期。 “从县志与碑文考证千家峒在都庞岭”《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3期。“从地图、地名与族谱考证千家峒在都庞岭”《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4期。
(10)“宫哲兵教授在通城瑶族千家峒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记录”,通城县委办公室打印,未公开发表。
(11)清乾隆《通城县志》载:“元代前,通城为汉瑶杂居地,后因战乱,瑶民渐入湖南 。”
(12)黄钰、李本高《瑶族“千家峒”辨析》《民族论坛》1987年第四期。又宫哲兵、欧阳锡盛、陈嘉文、熊定春《瑶族“千家峒”再辨析》《民族论坛》1989年第二期。
(13) “龙窖山千家峒认定意见书”,李本高《龙窖山千家峒》民族出版社,2015年。
(14) 《瑶族过山榜选编》,《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民族出版社2009年06月。
(15)通城《吴氏宗谱》记载:“迨彪公等从岳飞平么,瑶人散窜鄂岳山谷中,既汉人避差徭者,复逃匿其中,间出劫掠。有司以吴氏素为瑶人慑服,秦世职千长,吴六二徙通铃辖。六二卒,因其子庸弱,六六袭千长,制驭苗瑶,命官铃辖。苗瑶干力汉民曰隘长,隘长辖苗瑶中能服众者曰洞长。每苗瑶丁米二升,……今龙窑源山粮十六石即古瑶丁米是其验矣。”
(16)这个传说,我从通城吴眠女士听道,她本人就自称是吴六六的后裔。
(17) 黄海,邢淑芳《盘王大歌》《贵州人民出版》1970年。
(1Cool郑德宏、李本高等《瑶人经书。盘王部为书》,岳麓书社,2000年。
(19)通城县委“通城千家峒问题座谈会记要”,冯金陵编撰《龙窖山瑶族文化实录》。

序言(2):独特的母性视角大胆的南方文化结论
李庆福

(李庆福简介,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曾任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国家民委派驻湖南石门县联络员,任石门县委常委、副县长。现为中南民族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处长,老年大学校长,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硕士生导师。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基地副主任,特聘研究员,女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广西瑶学会副会长。)

龙窖山是个天然药库,是五岭山系幕阜山余脉,位于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交界处。群峰绵亘,山势高峻,涧深洞长,蜿蜒百里,最高峰海拔1261.1米。由于龙窖山有着大量的瑶族文化遗存,2001年,中国(广西)瑶学会认定为这里是瑶族早期千家峒,是瑶族发源地,是近400万瑶族同胞的精神家园。我作为瑶族后代,前后10余次分别从湖南临湘、湖北通城上龙窖山考察,并和地方瑶族文化研究专家交流探讨,通城教育中心张九紫老师是其中一位。2016年6月5日—6日,我们还利用周末的两天时间一起从湖北通城穿越了整个龙窖山,经湖南临湘,到达湖北赤壁的羊楼洞,全程40余公里,我们俩一直走在穿越队伍的前面。途中休息间隙,他拿出已经写好的《龙窖(药姑)山瑶族千家峒母性文化遗存》这部著作给我看,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觉得是一部很有特点的专著。
这部著作主要探讨以生殖与医道为特质的龙窖山母性文化,主题上就与我研究的女性文字——女书相一致。而且龙窖山又叫药姑山,却是来源于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多年前,从外地来龙窖山结庵居住的李氏三姐妹,喝泉水,食野草,箬叶遮身,故又名箬姑山。后来一种叫“打摆子”(疟疾)的病在湘鄂交界地流行,李氏三姐妹在龙窖山上遍采百药,反复研制配方,亲口尝试其药性药效,找到一味“有病治病、无病防灾”的药剂,挨家挨户免费送到当地百姓家中,使人们免遭疾病的困扰。百姓对李氏三姐妹的善行感激不尽,把她们视为下凡神仙,在家中设立牌位,天天烧香,顶礼膜拜。三姐妹的治病救人的行动感动了上天,王母娘娘把她们升天成仙,封为司药女神,专司人间百草,此山就此称药姑山了。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也到龙窖山采药。山上还有李氏三姐妹升天成仙的遗址三仙坛。这个故事居然和女书之乡——江永花山庙的传说故事很相似。
1931年7月由和济印刷公司印、曾继梧编的《湖南各县调查笔记·花山》(上册)也记述这种情况:“花山,在层山岭之麓,石玲珑若花然。相传唐时,谭姓姊妹学佛修真,入山采药,相与坐化于此,土人于山顶立庙祀之。石既罗列有致,加以崇林美荫,磴道缘石罅以出,升降忘劳。每岁五月,各乡妇女焚香膜拜,持歌扇同声歌唱以追悼之。其歌扇所书蝇头细字似蒙古文,全县男子,能识此种文字者余未之见。”相传唐时,允山社有户谭姓人家,世代行医,医术深得大家信赖。生下姊妹两个,在父母的培养下,不仅女红做得好,医术也继承下来,热心为民众治病,岭南各地都慕名前来向她们求医。五月的一天,天朗气晴,姊妹俩上山采药,天黑了仍不见归。族人集体上山寻找未果。过了五六天,众人再次上山,在花山看到两尊美丽的石雕像和药娄刀具。大家认为是谭氏姊妹受到观音点化被王母娘娘领去做义女了。为感谢谭氏姊妹的恩德,族人在花山建庙祭祀。每到五月初十,江永允山镇的花山庙附近,便有大批妇女聚集,祭拜谭氏姊妹,诵读女书,有女书作品《花山庙颂歌》为证:
警水人家小儿女 年年五月上花山
男男女女去烧香 花山庙神风景好
山青水秀好地方 四面青山多秀色
美妙神堂姑婆家 两边树木铺左右
小路弯弯挤女娘 面前戏台遮风水
七色红灯挂满堂 背底青山乘凉树
面前石街步步平 年年庙会多闹热
花笛遥遥称你身 花山姑婆舍下女
她的真身落灌阳 姑婆爷娘疼惜女
去到灌阳接女身 姑婆归家几多日
灌阳再来背走啦 爷娘听得忙不住
再想将女接归回 花山姑婆真灵显
夜间送梦给爷娘 女儿出身姓谭女
我的真身落灌阳 女不离乡女不贵
火不烧山地不肥 奉请爷娘不虑女
皇帝制出女离乡 姊妹双双深深拜
叩谢爷娘养育恩 真身虽在灌阳县
父母不必挂念深 灌阳亦是风景好
鼓乐箫笙伴女儿 面前小河如玉带
草木开花万里香 姑婆爷娘哈哈笑
不觉一梦天亮了 一梦惊来想念女
娘想女儿梦中来 爷娘说出旁人听
我儿夜间送梦来 人人都说姑婆好
万古千秋远传名 妒尽姑婆真福气
能受香烟万万年
可见,花山庙曾是江永及周边地区女书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新中国成立前“每届端午后五日”便是花山庙的庙会,为期三天,届时赶庙会的妇女们,将自己的心愿用女书写在纸上、扇上或巾帕上,供奉姑婆神,乞求赐福、消灾。
我们且不说龙窖山药姑的传说和江永花山庙谭氏姊妹的传说有没有联系,仅从传说的时间、主角、内容、结果就会让人浮想联翩。江永花山庙赶庙会的主要是当地和附近的瑶族妇女,祭祀的女书文字也主要瑶族妇女使用。这种女书文字既有苗瑶文化底层,也有古越文化、楚文化遗迹。张九紫老师《龙窖(药姑)山瑶族千家峒母性文化遗存》从巫师文化、鸟图腾崇拜、民间歌舞等各方面,论证了龙窖山瑶族文化遗存的这些特点,同时论证了瑶族千家峒文化为无剥削无压迫的大同世界,带有母性文化的特点,最后把它归结为中华南方生命文化的代表,其独特的写作视角让人拍案称奇。
龙窖山作为瑶族祖居地,不仅有大量的古瑶文化遗存为证,也有文献资料记载,张九紫老师这本著作中也辑录不少,如唐代《元和郡县图志》:“潭州(今长沙等地),春秋时黔中郡地,楚之南境……自汉至晋并属荆州,(晋)怀帝分荆湘中诸郡置湘州,南以五岭为界,北以洞庭湖为界。汉晋以来亦为重镇。今按其俗,杂有夷人名徭。自言先祖有功,免徭役也。”又如:唐代张守节释注《史记/苏秦传》说:“楚黔中郡……皆盘瓠之后也。”清人魏祝亭的《荆南苗俗记》载:“荆南辰州,崇冈万壑,绵亘二百余里。中悉为苗窟,苗系出盘瓠。”这些文献资料对龙窖山古瑶文化考证都有很大帮助。张九紫老师还在著作中大胆提出:“现在平江、通城、修水、临湘、崇阳等地方言,与现在江永瑶族语言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是瑶族语言遗存下来的活化石。楚地瑶族的语言是楚地方言之一,秦汉统一中国以后,这种语言在幕阜(龙窖)山区通过瑶人汉化的人群保存在这个地域。瑶族女性掌握的女书极有可能就是楚国鸟形文字的形状,应是汉字统一前的形态之一。它不是单独的瑶族文字,是汉字前身的变形传下来的楚瑶体。”这些思想内容都具有创新精神。
当然,著作还有很多闪光的火花,恕不一一赘述。就此机会,感谢湖北通城、湖南临湘当地的专家们,他们为挖掘龙窖山瑶族文化筚路蓝缕,不遗余力,也感谢当地政府各级领导和企事业家、人民群众,每次我们前去考察都给我们提供帮助。虽只言片语,也表达了我的一点心意,是为序。


一、世界瑶民寻找龙窖山千家峒
瑶族不仅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中极具特色的民族,还是一个跨国民族,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只有靠口头传唱历史往事。为了生存进行着不断的迁徙,在迁徙中迷失了自己美丽的家园和精神的乐土。瑶族民众通过世代传唱的《盘王歌》,依稀记得千家峒是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圣地:“日头出早照青山,千家峒口雾纷纷。云雾飞散日当照,牯牛犁田早出门”;“人去担禾屋背晒,日落石岭禾回厅”;“日落白石岭背庄,姊妹齐齐过莲塘。莲塘水面白净朵,手捧莲子四行香……。”祖祖辈辈受尽官府打压和欺侮的瑶民用歌声,唱出心中理想的世外桃源。几百年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瑶民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寻找祖先失落的家园,按照祖先的遗愿,相会回归千家峒。凡是迁徙漂泊的民族,都怀念自己的故地,寻根问祖成为永恒的情结。近现代先后发生瑶族同胞返回千家峒的运动。根据武汉大学宫哲兵教授介绍:1831年,湖南省江华县爆发赵金龙领导的瑶民起义,一万多人瑶民占领湖南、广东、广西三省交界处的十多个县。提出打回千家峒的口号,起义军战士唱的千家峒歌,至今流传在宁远县的瑶山中。1941年,广西大瑶山十个县的瑶民,不满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和山主的压迫,掀起向千家峒武装迁徙的运动。金秀县萧成朝为首,利用盘王信仰和道教形式鼓动群众,派出骨干到处宣传:瑶族出盘王了,要我们都回到祖先居住过的千家峒生活。将瑶民按团、营、连、排、班的建制组织,集体寻回千家峒。1957年,广西恭城县、灌阳县在周生隆、周昌和领导下的几十名瑶民代表,寻找千家峒圣地,被错定为反革命事件。20世纪80年代,荔浦县瑶民赵德标继承爷爷、父亲的遗志,寻找千家峒,到湖南江永县大远乡的千家峒瑶乡落户。千家峒故地,瑶族同胞传说不一。有说千家峒在浙江会稽山一带,有说在湖南洞庭湖一带,有说在柳州石碧洞,有说在广西灌阳,有说在广东南海,还有说在台湾附近的岛屿上。随着瑶族的迁徙,千家峒不断南移,最早应在洞庭湖一带,后移到南岭一带。一个民族寻根的动力源于文化的认同,迁徙的瑶族,漂泊是为了寻求更理想的生存空间。千家峒不只一处,不妨碍瑶族人民对理想的追求。千家峒是富裕文明的象征,是兴旺发达的寄托,是人类大同社会的最高追求。那么千家峒在那里呢,千家峒是怎么的地形呢,千家峒里瑶族的生活状如何呢,千家峒有着怎么样动植物呢,瑶族是如何形成一个民族的呢,瑶族的根在那里呢,瑶族又是为何出走千家峒的呢,瑶族在千家峒遗存下怎么的文化呢,等等这些都是大家需要了解的,为此本论文层层向大家论述而来。

(一)峒的概念
峒,现代汉语词典注解为地名,在湖南。峒,洞同音,古今天混用。实际是先有洞,后有峒。最早的《评皇卷牒》与《过山榜》都写的是洞,后由于汉族统治者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统辖为峒。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南方少数民族按血缘关系,以洞为单位,聚族居住,族长担任首领,有“新吴洞主”、“广兴六洞”、“五溪十八峒”、“千家峒”之称。南方许多山地民族现在还保留这样的称呼,如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镇的白竹峒、务溪峒,湖南道县祥霖铺镇的田广洞,龙山县的拉西峒、榻克峒、热塞峒、水八峒、阿沙峒,贵州天柱县的邦峒、革峒等等,以峒命名的村寨不计其数。龙窖山赤壁的羊楼洞,古籍上确记为羊楼峒。唐宋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建置称州、县、峒,相当于少数民族的乡(村)级行政组织,湖广行省对少数民族地区也称峒,清朝陆次云的《峒溪织志》、吴省兰的《楚峒志略》都称峒。峒为行政地域概念,作为地理概念应为洞。在湘鄂洞庭湖边,习惯称洞的地名通城最多,自古就有“三溪九港十八洞”之称。洞,是指山洞,石洞,即山冲,是群山环抱中有水流出的较宽敞的空间。千家峒是指居住着上千户人家的山间小盆地。四周崇山环抱,中间有地可耕,有水可饮可用,进出仅有穿岩石门相通,形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被全世界瑶人视为圣地。这圣地,不仅是物体形式的活命环境,同时是精神世界的生存境界。千家峒是瑶族独有称呼的精神家园,实际上是中华各民族的理想世界。作为中华大家庭中的一个民族,既有他独特社会形态的文化特质,主导他独特生存的发展轨迹,同时与其他民族有着各种联系,与各民族息息相通着文化内涵,共同博大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特定的价值和意义。本文试就从地理、地质、历史、神话、传说、风俗、民情、宗教、哲学、经济、军事、风水、气候、生物、医学诸多方面,展开对龙窖(药姑)山这一区域文化进行分析,试图探讨中华文化除了书院式、经书式、官方式、科举式形成的正统承传外,还有一种山水式,民俗式、家族式、地域式积淀的田野遗传。本人阅读众多相关于瑶族的风土民情,几年穿行于龙窖山的沟沟岭岭进行考察,写作此书正好符合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创作理念。史载与实证二者相融,才能把握独特的地域文化,写出符合各民族、各人群、各阶层共鸣的文章,因此说明地域文化的研究挖掘,对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很重要。一座山有一座山的文化,一条河有一条河的文化,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文化。每一处都有一个文化柜库,打开、发掘、整理、综合起来,就是一部独具地域特质的中华民族浩瀚的大文化。

(二)龙窖山千家峒
龙窖山是幕阜山脉的一座山峰,同幕阜山一样是一座褶皱、断块山。山脉绵延,山峰多在海拔千米以上,主要由呈东北西南走向排列的燕山期岩浆岩构造组成。根据平江县方初菊先生提供的资料,整理出龙窖山洞的形成历史。距今约8.5亿年前的震旦纪早期,整个幕阜(龙窖)山区是海洋。震旦纪后期,晋宁运动使之从地槽区转化为地台区,形成变质岩低平山。同时,地壳深部引发大量花岗岩岩浆侵入,形成幕阜(龙窖)山基底岩系。到距今7—5亿年左右的奥陶纪初期,海水使幕阜(龙窖)山区又沦为海洋。近1亿年时间,沉积形成近500米厚,以碳酸盐为主的白云岩、硅质岩、含碳板岩,后又沉积形成700米厚的砂岩、页岩和白云岩。到距今4.5亿年左右的奥陶纪后期,幕阜(龙窖)山古陆上升出水面。泥盆纪后期再度被海水淹没,直至石炭纪末期的昆明造山运动,海水退出,船山灰岩和黄龙灰岩广泛剥蝕。到距今2.8亿年前的二叠纪早期,南方发生地质史上最广泛的海浸,幕阜(龙窖)山区第三次沦为海洋。江南古陆成为横贯湘鄂赣的浅海盆地,沉积为400—500米厚的碳酸盐岩层。到距今约1.8亿年左右的三叠纪的晚期,重大构造变革的印支运动,使地势上升,海盆缩小,直至关闭,沉积岩发生普遍褶皱,结束海洋环境。到距今约1.4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发生强烈的燕山运动,江南古陆中段断裂,东西陷落成宽大的洞庭盆地和鄱阳盆地,中间形成幕阜(龙窖)山区正断层台地。受东部自中生代挤压构造环境向新生代伸展,又由于强烈地壳运动,幕阜(龙窖)山区不断隆升和剥蚀夷平。从距今约7000万年的白垩纪晚期开始,山体快速抬升,断陷盆地快速充填,幕阜(龙窖)山雄姿崛起。时至距今约3000万年左右的始新世末期,印度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褶皱升起。强大侧压力,震撼亚洲东部。幕阜(龙窖)山不断遭受东西向主压应力的挤压,出现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山体沿幕阜(龙窖)山大断层的断裂面迅速地抬升,高度达海拔1200米左右,形成幕阜(龙窖)山主体呈东西向隆起的整体。边缘又发生系列断层,主体被分割成若干大断块。特别是主压应力和分压应力所造成的呈南北东西向断层,进一步分割幕阜(龙窖)山主体。发育一系列呈北北东向展布的断裂,某些断裂旁侧又发育一系列次一级断裂。由于断裂的继续性,迁就、利用原断裂并在原有断裂的基础上发展形成,构造幕阜(龙窖)山——瓮江隆起、汨罗——湘阴断陷盆地、平江断陷盆地等。到距今约300万年左右时的喜马拉雅运动后期,地壳运动活跃,继承第三纪时期的早期喜马拉雅运动特征,以差异升降和块断沉陷为主,又使幕阜(龙窖)山出现频繁的大地颤抖,山崩地裂。其挤压应力以东南方向的分压应力为主,使募阜(龙窖)山断层规模增大,切割到基底的花岗岩体,使幕阜(龙窖)山主体沿断层强烈抬升,形成今朝英姿,数十万年来,幕阜(龙窖)山仍在抬升。山体间隙性抬升和各断层不同速度的抬升,决定幕阜(龙窖)山区中部高峻,北方、西南及东南方向低山浅丘,呈“多”字型地形。一个“夕”就是一个峒,二个“夕”就是两峒,多个“多”就是多个峒。龙窖山山岭陡峻,脉络清晰。山脊明显,多呈圆滑猪背状,田垅、山埂、山坡多呈凹形和凸形的虎符状,即山山关锁成峒(冲)。大自然内外营力的雕刻作用,使龙窖山无数“多”字型奇特秀丽的地理景观,融妙趣、奇异、险秀、幽雅、清丽于一山。山体东西走向,由7尖10岭和11座山峰相连组成。褶皱使山势成为龙形走向,断裂便山形裂成谷地空间。龙身谷地构成多处穿岩形的石门峒(洞、冲)。龙窖山的山上、山腰、山下各处峰岭间,形成了众多山环水绕的小盆地,形成地理环境的千处峒,为瑶族生存的千家峒提供地理环境。

(三)瑶族兴盛的千家峒
瑶族一个特殊的民族群体,素有东方吉普赛人之称,是中国一支古老的民族,民风淳朴且剽悍,多居住在山区,有“无山不有瑶”之说。广义的瑶族:包括瑶族和畲族,都有盘王图腾及盘、蓝、雷、钟四大姓,自古以来畲族自称山瑶、瑶家。
关于瑶族的来源,由于年代久远,鲜有史料记载,众说纷纭,无法定论。或源于“山越”,或源于“五溪蛮”,或瑶族来源多元。作者认为主体来源于越族,又有多元相混组合。瑶族古老,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甚至上万年前的远古,根据《盘瓠》、《渡海》、《长鼓》三个神话传说推断,瑶族先民曾是一支较强盛的氏族,蚩尤是瑶族人最为认可的影响最大的先祖。正如《国语·楚语》注中所载:“九黎,蚩尤之徒也。”《吕氏春秋·荡兵》、《战国策·秦》亦称蚩尤是“九黎”之君。最初活动强盛在中国江南地区,即幕阜山脉及周围地区,逐渐向北发展,进入黄河中下游一带。蚩尤部落联盟被炎黄联盟被击败后,酋长被杀害,遗众被迫向四夷边境迁徙,主动退入江淮一带。大分化、大组合地分别汇入南蛮或东夷集团,成为这些集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在江淮地区形成一个大三苗部落,统称南蛮。瑶自称尤绵,绵为蛮的音转。《尚书·吕刑》载:“三苗,九黎之后。盖黎与苗,南蛮之名,今日犹然。”禹统治中原期间,经过长期南征在湘、鄂、赣击败三苗,使得强大的三苗解体。商末,聚居荆山、育水一带的南蛮,由于诸侯兼并、战争频繁,西返于荆江与荆蛮汇合,受楚附属。瑶族从居住地的华中洞庭湖周围山间峡谷一带,缓慢南移,聚居在长沙郡、武陵郡,与当地的土著民族融合,史称“长沙武陵蛮”或“五溪蛮”。春秋战国时期,迁徙分化活动仍在延续。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后,采取迁“谪戍”民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策,从中原派大批汉人进入长沙、武陵蛮地区。西汉时,武陵蛮地区的蛮人按丁计税,后汉仍对蛮族征收“徭税”。永和元年(136),由于“徭税”过重,包括瑶族先民在内的武陵蛮纷纷起义。南北朝时,瑶族先民已分布到“东连寿春(今安徽寿县),西通上洛(今陕西商县一带),北接汝颍(今河南东部及安徽西北部)”的广大地区。蛮族处于南北朝封建势力争夺的要冲,成为两朝相互争夺或征讨的对象,导致瑶族历史上第二次大迁徙、大分化、大融合。瑶、苗先民,为了反对封建分割统治,反对强制同化,拯救民族危亡,又重组合成部落联盟---莫瑶,守居于幕阜山山区,与封建统治进行顽强斗争,使得瑶汉经济文化交往密切。其后人从此地向西南方向迁移,在今湖南、湖北地区与当地土著结合迅速崛起成一个强大部落集团。唐代瑶族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交界的幕阜山及湖南、广东、广西境内的群山里,史称莫徭蛮。宋王朝对瑶族地区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加以控制,部分瑶族地区在土官或土酋的统治下,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元朝时期,官员派人前来征税,当地瑶民热情款待,官员忘了回衙,衙门误以为瑶民杀了征税的官员,派兵前来剿杀,瑶民被迫迁徙分转各地,临行前将牛角分成十二节,由十二姓掌管,相约千年之后再回故地,再兴瑶族强盛之梦。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大约在隋代,居于湖南、湖北一带的瑶族和苗族分化成两个族群。不少瑶族不仅会说本民族的语言,还兼操汉语、壮语和苗语,但瑶族与瑶族之间语言却不全相通,是深有其历史原因的。瑶族各支风俗习惯也有区别,特别是服饰差距较大,说明瑶族的来源不是源于一个氏族,于是以一个为主,会合多个氏族成员,混合后又分开,分开又混合而形成的大族。历史学家何光岳所著《南蛮源流史》所理线索,说明了问题所在:瑶族先民在新石器时代,擅长制作瓦器、陶罐,故最早的瑶族先民称为“窑民”;后来陶罐坯料制作由手工发展为旋转摇动制坯,窑民改称“摇民”;瑶族先民中四大姓的雷氏,来源于发明养蚕缫丝的黄帝之妃方雷氏(嫘祖),故瑶民善养蚕,衍生出“繇民”一称;后蚩尤率领三苗和摇民与炎黄大战时失败,摇人历经夏、商、周征伐,一部分被当成劳役奴隶,称之为“徭役”或“傜役”,即“傜人”(周去非《岭外代答》曰:徭人者,言其持徭役与中国也);此后历代傜人不断反抗封建统治压迫,啸聚山林、不缴赋税,至宋代有“莫徭”之称,意即不缴税赋、不赋劳役之人;到了元代,统治者认为这种不赋徭役、刀耕火种的人群是野人,将徭人的徭字,改为具有侮辱性的犬旁的猺字,谓之“猺民”;新中国成立后,采纳民主人士的提议,征得本民族同意,将美玉旁的瑶字统一名称:瑶族。目前瑶族人口300多万,国内240万,分布在桂、湘、粤、云、贵、赣等16省130个县(市)。世界各地散居60万,主要分布在越南、美国、法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少年代来,瑶人为寻找最早的家园千家峒,演绎出一曲曲悲壮动人的故事。那么什么地方是瑶人生活、生存最理想的千家峒风水宝地呢,什么地方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千家峒世外桃源呢,什么地方是瑶族数次发展壮大的千家峒圣地呢,什么地方是瑶族北问中原、南守故地的千家峒堡垒呢,综上所述,千家峒就是湘、鄂、赣边陲的幕阜山区,就是湘、鄂交界处的龙窖山。再回到方初菊先生提供的资料,分析瑶族数世选择居住,发祥壮大,千年形成千家峒精神家园的原因。地壳运动决定幕阜(龙窖)山区中部高山峻岭,沟壑层叠,穿岩重重,四周低山浅丘,河谷相间。山环水绕的“多”字形的峒(冲),既是天然避挡北方寒冷风吹的宫殿,又是自然防御敌兵攻击的堡垒,是族群居住、生存、发展最理想的地理环境。山体断层纵横,页岩岩层破碎,尤其是距今约200万年左右的第四纪强大冰期活动,极大地剥蚀龙窖山沉积的页岩岩层,极易于太阳高温裂隙。加上本区雨量充沛,丰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严重地浸蚀、冲刷、风化岩层为土壤。龙窖山土层深厚,透气性好。岩石缝隙多,为植物生长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植物的茂盛为虫鱼鸟兽提供了丰富食物,当然是人类刀耕火种最理想的生存之地。对于走过一山吃一山的瑶族来说,是最理想居住生存胜地。2001年4月11日,瑶学会正式认定龙窖山为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即瑶族故里,或瑶族古都。关于瑶人居住于岳州境内的记载有:唐代《元和郡县图志》“潭州,春秋时黔中郡地,楚之南境……自汉至晋并属荆州,(晋)怀帝分荆湘中诸郡置湘州,南以五岭为界,北以洞庭湖为界。汉晋以来亦为重镇。今按其俗,杂有夷人名徭。自言先祖有功,免徭役也。”范致明《岳阳风土记》方言:“龙窖山在(临湘)县东南,按鄂州崇阳县,雷家洞、石门洞,山极深远。其间居民谓之鸟乡,语言侏离,以耕畲为业。非市盐茶,不入城市,邑亦无贡赋,盖山徭人也。”宋马子严《岳阳甲志》:“龙窖山在巴陵北,山实峻极,上有雷洞,有石门之洞,山徭居之,自耕而食,自织而衣。”后来的府、县志书皆有类似记载。诗人杜甫在此留下了“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的诗句。至元末明初战乱之时,开始群迁出境,漂洋过海(洞庭湖)而南徙。明隆庆《岳州府志》有“宋以前有之,今不然矣”的记载。以上材料说明瑶族原是游动耕作民族,是南方苗蛮,即炎帝后裔向北发展过长江,到达中原与东夷部落合并,被黄帝战败后,从长江以北返回南方,来到洞庭湖龙窖山一带。生活方式延续以前的刀耕火种与低温烧陶,后来又从龙窖山继续南迁湘南、广西等地。现探知龙窖山千家峒遗址面积约180平方公里,规模庞大,遗迹众多,内涵丰富,已发现52处文化遗存,500多个文物遗迹单位,是我国南方地区唯一以石构筑物为特征的大型古文化遗址。龙窖山文化遗址为我国少数民族已消逝的石文化传统提供了唯一、仅存、最原始的佐证,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地位和鲜明的民族文化个性,被湖南、湖北两省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苗、瑶、黎、畲等民族共同的桃花源
根据袁珂先生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观点,西南少数民族的祖先是炎帝的后代。在蚩尤部落联盟之前,瑶民来源于哪个氏族呢。炎帝是南方天帝,管理南方世界,是太阳神,是水稻文明的发明者,是西南少数民族的祖先。在更远的史前时代,苗、瑶、畲、侗、黎的共同祖先是谁呢,是盘瓠,再往前推是盘古。因为西南少数民族大多都有祭祀盘古、盘瓠的风俗。盘古、盘瓠神话一直流存到现在,而汉族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是汉朝根据南方少数民族的盘古神话传改造成的。盘古神话,始见于《艺文类聚》所引三国时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和清人马骕《绎史》所引《五运历年纪》,未见于先秦古籍。或许是《山海经》所记烛龙神话的演变,后来吸收南方民族的盘瓠传说,创造出开天辟地的神话人物。明末周游《开辟衍绎》中写,盘古手里加上石斧和石凿,表明石器时代劳动开辟天地的大道理。有关盘古的神话,最早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民间广泛流传。苗,瑶向来崇奉盘古,把盘古看作自己的祖先。壮、侗、仫佬等民族盛传盘古,把盘古看作开天辟地的人类始祖。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在有壮族先民居住的海南一带,就有追葬盘古氏之魂的墓地,特别是当时作为壮族聚居之地的桂林(治所在今柳州市东南),竞立有盘古氏的庙宇,称为祝祀,可见盘古在古代壮族人民的心目中是很受崇奉的形象。桂西一带,今天还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盘古开天辟地歌》:盘古开天地,造山坡河流,划洲来住人,造海来蓄水。盘古开天地,分山地平原,开辟三岔路,四处有路通。盘古开天地,造日月星辰,因为有盘古,人才得光明。茅盾在《中国神话ABC》中大胆认为盘古神话属于中国岭南民族神话。把盘古神话放到西南各少数民族的神话领域去考查,就会发现各民族开辟神话具有更多的相似,有时竟是同一母题神话的异文,如纳西族的《创世纪》,白族的《创世纪》、苗族的《苗族古歌》,壮、布依、侗、彝等族的开辟神话都有类似说法。吴楚之间传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公元前二○七年,秦王朝覆灭,南海郡守将赵佗兼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王国,实行地方割据。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刘彻利用越南政权的内部矛盾,用兵两粤,岭南重归统一。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古代文化,相继传入中原地区,特别是宗教方面。汉高祖平定天下时,下令将各地的巫师们集中到长安,“置祠祝官,女巫”,让他们各自祭祀自己的神灵。当时,由于南越割据,所以诸巫中没有越巫。到武帝平定两越后,于是长安诸巫,增添越巫了。据《封禅书》载:是时既灭两越,越勇之万言:“越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昔东瓯王敬鬼,寿百六十岁,后世怠慢,故衰耗。”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鸡卜是壮族民间所普遍信奉的一种占卜方法,盘古神话通过越巫跳神活动,流传到长安。任昉认为:“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然则生物始于盘古。”盘古神话,反映了原始初民对宇宙、自然万物形成的认识,产生在人类童年时代的南蛮之地,即长江以南地区。瑶族与苗族先民组成强大的蚩尤部落联盟,蚩为苗族自称,尤为瑶族自称。苗民北伐、瑶民西征,抗衡炎黄部落联盟,战于中原涿鹿之野。战败后被逼南迁至江汉水边,周时瑶民就在云梦泽生存繁衍。诗经《小雅·采芑》云:“蠢尔荆蛮,大邦为雠。”此时,部分瑶族先民进入三苗国之内,隶属巴陵郡的龙窖山,生活近两千多年,创造斑斑可考的石文化。传说时代的湖北、湖南、江西地区居住着的是三苗部族,记载三苗居地史资料,首推《战国策·魏策一》载吴起说:“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汶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其他记载,如《史记·吴起列传》:“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韩诗外传》卷三:有苗氏不服者,“衡山在南,歧(当为‘汶’之讹)山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三苗“在彭蠡、洞庭之野。”后受自然灾害和战争之苦,大部分瑶民继续过长江和洞庭,南迁龙窖山。《史记五帝本纪》正义案:“洞庭,湖名,在岳州巴陵西南一里,南与青草湖连。彭蠡,湖名,在江州浔阳县东南五十二里。以天子在北,故洞庭在西为左,彭蠡在东为右。今江州、鄂州、岳州、三苗之地也。”传说高辛王当朝的时候,皇后娘娘患了耳病,三年后从耳朵里挑出一条似蚕子的金虫,耳病随好了。皇后把这条虫装在瓠离里,用盘子盖着,虫子忽然变成一只狗,五色斑斓,毫光闪闪,皇后为龙狗取名叫盘瓠。一年,房王作乱,高辛王说:若有人能斩房王的头来进献,愿把公主嫁给他。一天夜晚,失踪了几天的盘瓠突然衔着房王的头跑回来。高辛王万分高兴,命人以肉酱犒劳盘瓠。盘瓠只闻一下便走到屋角里睡下,一睡就是几天。高辛王问盘瓠:你是不是想娶公主为妻?可是狗不能和人结婚呀。龙狗顿时口吐人言:你只要将我放在金钟里面七天七夜,我就可以变成人。高辛王照他说的做了。到第六天,多情的公主怕他饿死,悄悄打开金钟一看,盘瓠全身变成了人,只剩一个狗头还没来得及变,于是盘瓠和戴着狗头帽的公主在皇宫里结了婚。婚后,盘瓠携妻跑到很远的南山,住在人迹不到的深山岩洞中,生下六子六女,成为我国南方瑶、苗、畲族、黎族的祖先。南山,江南的山。大量史记如康熙《临湘县志》等都记载龙窖山有瑶人居住的历史,《通城县志》记述“元代前通城为汉瑶杂居地,后因战乱,瑶民渐入湖南”。2001年,中国(广西)瑶学会近百名专家学者聚集龙源龙窖山,召开瑶族专题研究会,根据数年实地考察和调查分析,确认龙窖山是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是全球300万瑶胞的精神家园,具有极其少见的瑶族文化遗产。瑶族长期居住在此,繁衍子孙,创造出独特的瑶族古文化。瑶族是受封建统治压迫很深,被迫不断迁徙,吃过一山又走他山的民族。自元代后期,龙窖山瑶民开始离开祖居地,“漂洋过海”,即渡过洞庭湖,从北向南,入湘黔,越两广,寻求幸福家园。到明代末期,瑶民已经全部迁出龙窖山。今天瑶族成为跨国民族,在东南亚及欧美等地广为分布,但在以临湘市羊楼司镇龙源乡为中心的龙窖山,在山埂、山腰、山窝处处留下堆石印记。既有物态化的山水风物、历史遗址、民居建筑和典型的瑶家石头文化,又有制度化的宗教仪式、瑶族风情,还有观念化的歌舞说唱、礼仪禁忌等等,与龙窖山自然环境相融,与汉族文化相依存,遗留下较为完整的瑶族文化区域,形成了独特的瑶文化特质。

二、龙窖山处在特殊的地理文化环境中
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环境,即山水、气候环境,滋长出植物环境,孕育出生物环境,最终发育成人类生活、生存环境,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环境。中华民族是一个龙图腾的民族,龙是中国人精神文化的象征。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在于生养的环境是龙的环境。在中国人眼里,山是龙,水是龙,星辰是龙,风雨是龙,人是龙,动物是龙,植物是龙,云雾是龙,那么中华民族的一员瑶族,中华大地山水一方的龙窖山千家峒环境是怎么一个环境呢。

(一)处在水陆交通交汇的中腹点上
风水以山为龙,风水是中国的国粹。龙国度的中国,总龙是盘踞亚欧大陆的青藏高原,总龙腹昆仑山,共生出三条龙脉。北龙伸展到太行山山脉、燕山山脉、大小兴安岭山脉,到辽东半岛为青龙环抱。中龙为秦岭,延伸嵩山到大别山。南龙为云贵高原,延伸到南岭,生出二支,一支为武夷山脉为白虎环绕,一支为罗霄山脉、幕阜山脉,这是中国山脉的大环境。龙窖山,是幕阜山一支西伸到洞庭湖和长江边的余脉,边陲湘鄂两省,跨踞湖南临湘,湖北通城、崇阳、赤壁四县市,蜿蜒百里,紧依幕阜山东北绵延到湖北东部、江西北部的长江、鄱阳湖滨的主脉。幕阜山古称天岳山,主峰位于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东面,为湘、鄂、赣三省边界最高峰,东达江西九江到长江之滨,北临湖北到武汉到长江汉江之畔,西南踞湖南抵长沙湘江之边。幕阜山脉连接九岭山脉、罗霄山脉,横亘湖南、江西、湖北三省,地型上看形如凤凰、大雁、鲲鹏列队南北往返,队列如龙从长江跃起,击鄱阳湖、洞庭湖之水,逆赣江、湘江而南奔。龙窖山在这罗霄山脉、幕阜山脉的中腹部位。总之,龙窖山在长江之南、赣江鄱阳湖之西、湘江洞庭湖之东的曲水的怀抱里。在九岭之西、幕阜山之西、罗霄山之北。在武汉之南、武昌之西、长沙之北。大范围讲处在大别山以南,武夷山以西,南岭以北,云贵高原与武陵山以东的太极圈中。处在中国黄金水道的中段,古代路沿河而修。汉水、淮水南流,湘江、赣水北淌,都流入长江,沿河之道,成了中华人类南北发展通道。长江中国最长的河,西从青藏高原发源,流经数省,注入大海,沿长江两边的修建的陆道,成了中华民族东西迁移的通道。南北、东西的水陆并行交汇的中心地带就是湘鄂赣处的幕阜山。107国道、京广高铁、京广高速公路从龙窖西边穿过。106国道、京珠高铁、杭瑞高速公路从龙窖山东边贯通,换言之,龙窖山是在江南三角地带的中心位置,处于武汉、长沙、南昌三省城经济大三角的中心点处,处于咸宁、岳阳、九江经济雄厚的中型城市小三角的中心点上,更处于崇阳、通城、临湘、赤壁经济兴旺的四县城的里面,是瑶族同胞称之为理想家园的千家峒。关于瑶胞居岳州境内,首见于唐代《元和郡县图志》:“潭州,春秋时黔中郡地,楚之南境……自汉至晋并属荆州,(晋)怀帝分荆湘中诸郡置湘州,南以五岭为界,北以洞庭湖为界。”宋马子严《岳阳甲志》:“龙窖山在巴陵北,山实峻极,上有雷洞,有石门之洞,山徭居之,自耕而食,自织而衣。”至元末明初战乱,始群迁出境,漂洋过海,即渡洞庭湖南徙。因此,明隆庆《岳州府志》有“宋以前有之,今不然矣”的记载,若按周文王的后天八卦方位讲,龙窖山千家峒处在南方离卦、南方五岭的离卦、东南武夷山脉的巽卦、西南云贵高原及武陵山大巴山的坤卦、西边神农架华山的兑卦和中原嵩山大别山的中央五黄之间。
龙窖山是瑶族文明的发祥地。瑶族是人类历史上谜一般的民族,来源扑朔迷离,足迹遍及世界,有着非凡智慧和奇特经历,被称为东方的吉普赛人。在这东、西、南、北水陆交通便利的中腹地区,在这长江流域的中心地带,在这黄河流域的边沿,中华各民族南迁北移的征战、东行西走的交流都要通过这座龙窖山。先是苗族北战南移,后是瑶族西拓南迁,再后是客家人从北南迁,又南向北移,东向西移,最后是汉族从北南迁后,又从东向西迁。所以龙窖山是中华民族的苗、瑶、汉多族必然经过的居留地,或说驿站,或说军民合一型的天然城堡,占居它就可进居幕阜山脉,就可以控制湘、鄂、赣三省,掌握江南,进而北进中原,西图西南,南守岭南,东扼沿海。大家翻开历史,从史前到现代,一次次证明了幕阜(龙窖)山,为历朝历代,各个姓氏家族争居之地。如炎帝北进,黄帝南图,尧舜禹南征,楚秦南拓,汉唐南固,宋、元明清及民国北伐,共和国举事无不以此为兴为进,以此为退为守,具体事件不一一列举。瑶族的历史证明了龙窖山的交通军事的重要性,是一块人类生存、发祥、兴旺的绝胜宝地。到现在为止,瑶族占住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情结最深,向往最久烈。千百年来,瑶族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千家峒,意义极为深远,文化甚为深厚。龙窖山作为瑶族最早祖居发祥地,遗址遍布山上、山腰和山下,遗留有大量石寨、石洞、石井、石台等瑶族原始石群文化遗址。2001年,中国(广西)瑶学会近百名专家学者聚集龙窖山,召开瑶族专题研究会,随后通过数年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分析,形成《龙窖山千家峒认定意见书》,确认龙窖山是瑶族历史上早期发祥的千家峒。

(二)处在四季气候、四方文化相通的北纬三十度附近
中国处于北半球与东半球,北回归线穿过低纬度,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阳光的照射,热量充足。东部、南部海洋的湿润空气,能进入到内陆深处。降雨量足,有夏季锋面带来的雨水,有雷阵带来的雨水,有冬天冷空气南下与湿空气接触凝成的雪冰带来的水量。河流总体从西到东流经中国腹地,长江下游地区雨量特别充足。气候有热带、亚热带,中温带和寒带,动植物就呈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分布。人类活动就呈现出因地域气候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产生的文化就呈现不同特点的地域性特色。我个人认为中国文明从地域环境着手分为三大区域;一,南方热带亚热带水稻文明;二,是中原温带半干旱农耕文明;三,是北方寒带游牧文明。中国人种从猿人进化到现在形成的大中国文化,不是那一个民族单独创造发展而来的,而是多个民族在这块土地共同创造,交流融合于一体的文化文明。中国史前盘古劳动开创历史的文明,伏羲大型瓜果渡洪水之灾和八卦环境孕育人类的文明,炎帝种植野生稻为粮食和尝吃花草治病的医药文明属于南方草木文明,北传中原到江淮一带。后是黄帝尧舜到周朝为中原半干旱农耕的政体、伦理、军事文明,播到南岭南地区。再后来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射武力文明。三种地域文明在碰撞中交流,相融成中华民族的文明,而龙窖山是处在中国最早的文明南方水稻草药文明中,后融合其他民族的文明成份,形成龙窖山地区独特特质和风貌的文明状态。人类文明的奇迹大多出现北纬30度附近,有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和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有著名的长江、密西西比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在这些河畔产生人类文明的古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撒哈拉大沙漠中的“火神火种”壁画,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成都古蜀人创造的三星堆,江西万年县的古稻作。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均在这条黄金线的左右绽放出文明的光彩。龙窖山就座落这条神奇的纬线上,连成峨眉山、神农架、黄山、庐山、天柱山,伴着长江,汇聚众多的大江大河,贯通大湖大泽,必定连通着古老的长江文明。从族群部落居住于龙窖山历史年代来分析,龙窖山居民先为南蛮的岭南蛮和长沙蛮,即苗、瑶族群。苗于史前到炎帝时代最先居住的原始族群,又最先于黄帝、尧、舜、禹渐渐迁居湘西一带。黄帝时代,蚩尤联盟战败后,先迁居龙窖山朝幕阜山蔓延,居住时间最长,到明末最后一部分从龙窖山迁出。苗瑶在黄帝、尧、舜、禹共同杂居于幕阜山两湖地区,同时与汉族杂处于周边。周朝到春秋战国时期,瑶族部落处于楚族部落、越族部落、吴族部落于周围之内里的幕阜山区。秦汉以后瑶族与汉族杂居,处于汉族围环之中,所以瑶族在幕阜山与多个民族交往中,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因素,形成与其他民族既有千丝万缕的姻亲联系,又有独特于其他民族的主体特质。

三、瑶族母性文化发展形成经历的三个阶段
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不是一产生就能形成独特特质,它要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酝酿、产生、发展到成型,比如诗词、散文、小说、戏剧、绘画、建筑、宗教等等都是如此.作为一个民族的单项文化如此,综合整体的民族文化更是如此,中外各民族文化如此,那么瑶族作为人类社会里的一个有独特风貌的民族同样如此。综合多方面的资料,理出瑶族母性文化的产生到形成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史前三苗集团文化基因的孕育期
据专家的研究,苗族在原始初民社会,女姓为首领,采集渔猎为生,树叶为衣,岩洞或树巢为家。从一些地区的亲属称谓制度中,还能看出从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从血缘婚到对偶婚的演变痕迹。在若干万年以前,远古羌人南下,迫使苗族先民,少昊氏后裔的部分,从发源地的今四川雅磐江、岷江、巴江、嘉陵江的上中流域地带,沿长江向东迁徙到长江中下游。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和江汉平原与北上的南方炎帝古越族即瑶族先民冲突,战后相融,联合定居于江南幕阜山左右,强大后朝北进展,直达黄河下游与东方天帝太昊氏后代畲族先民联合。按袁珂先生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谈到中国神话系统:西方天帝少昊氏,南方天帝是炎帝,东方天帝是太昊。西南少数民族来源西方古苗族少昊氏后裔、南方炎帝古越族后裔和东方天帝太昊氏古畲族后裔,理所当然,苗、瑶、畲三族亲源结盟九黎集团和三苗集团。瑶族来源于三方氏族部落中,战败后成为奴隶的手工制陶人员,主要是古越族成分。只要破译盘瓠故事,就恍然大悟了。皇后的耳轮就是烧陶器的窖窑,盘瓠就是陶器,龙犬实为奴隶主的家奴,金钟也是陶器,明显地说明盘瓠就是制陶器的后人。由于有丰富的鱼兽捕猎和果实采集水平,加上科技发展,水稻文明形成,势力越来越强大,距今6000多年,号称九黎大集团,社会文明等同于黄河流域的华夏集团。屈家岭文化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稻谷、稻壳或用稻秆拌泥作建筑材料,说明水稻种植文明程度很高。同时制陶业相当发达,大量不同规格的陶纺轮,满足精纺、粗纺的不同需要。石器和玉器制作工艺,明显高于同期的黄河流域。因此,社会分工与交换比中原更为发达。社会财富积累、掠夺战争频繁、社会变革都同等于黄河流域,某些文明因素的成果还走在前面。中国最早的一批城堡出现在屈家岭文化中。生气勃勃、兴旺发达的联合部落在长江中游、黄河中下游崛起,这时诞生的联合首领蚩尤,勇敢善战,制造多种青铜兵器,军事力量强大,主动参与中原逐鹿,与黄河流域部落首领黄帝,夺取有利于南下发展的交通要冲。起初黄帝九战九败,后大战于涿鹿之野,蚩尤战败被杀,身首异冢。从此九黎族各部与黄帝族斗争很长时期,终因群龙无首,屡战屡败,大部长途跋涉,退回原居地的洞庭湖、鄱阳湖与江汉之间及长江下游。蚩尤死后(蚩,苗族自称;尤,瑶族自称)。至今苗族还广泛流传蚩尤的传说,始终信奉蚩尤为始祖。贵州关岭一带有《蚩尤神话》,远古时,苗族居住在长江边上,共八十一寨,首领蚩尤为民除掉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安居乐业,后来妖婆的三个妖娃请来了赤龙公和黄龙公(即炎帝和黄帝)复仇。蚩尤率领苗族人民英勇作战,多次打败赤龙和黄龙二公。赤龙、黄龙二公联合起雷老五(即雷公),水淹苗兵,擒杀了蚩尤,焚毁了八十一寨,剩下的各部族被迫回原居地,在洞庭、彭蠡之间辛勤耕耘,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经过长时间休养生息,渐渐强大。唐尧惧怕三苗、共工、欢兜和鲧等,故到舜即位,马上“分北三苗”,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强大的三苗部落联盟从此分化瓦解。被流窜到三危的一支,斗争不止,直到夏禹时才初步归顺,后经过大雪山,渡过浑水河的黄河,步步迁移,过甘肃、青海,经产牦牛、骆驼的藏彝走廊,沿金沙江到川南、滇东北和黔西北为苗人。被放逐到崇山的一支欢兜,近距离迁移,即由崇山往东,达到今湖南常德一带,后又沿水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居住为瑶人。往东逃迁的一支,在东海岸边定居为越人,部分离开海边,逐步往西归迁回到长江中下游为后来的吴人。到禹伐三苗后,中原文献不再有三苗的记载。荆楚、楚荆、荆蛮、南蛮等不同的呼唤,泛指原苗族,即水稻民族共同体。东下长江的少昊氏后裔蚩部落的苗族,全部退出洞庭湖、鄱阳湖之间,迁移到长江南边、云贵湘之间的山里,西进中原太昊氏部分后裔的吴族移居长江下游的江淮。三苗集团在幕阜山区产生的文化既留存给了北上幕阜山区,居住于龙窖山的越族炎帝后裔的瑶族,同时带到了现在的苗族居住地。如种植水稻的文化,如草药文化,如现在湘西苗人的反抗压迫的勇义精神,石墙、石基、石屋、石梯田的垒石文明,如从赶蚩尤之魂回家,发展到赶在外战死的尸体回乡的赶尸招魂遗留下的招魂风俗,如放盅念咒的咒人咒语的巫术。龙窖山瑶族文化是在三苗集团产生的文明基础上,即由三苗文化的血脉宫床孕育,经过近几千年历史的发育生长,在洞庭湖、鄱阳湖之间,创造出独特形式的文化特质。

(二)西周到春秋战国吴楚越文化环境的生发期
文化生成要有合适的环境因素,木不能无根生长,文化同样不能无根孕育生成。瑶族母性文化的根在哪里,瑶族母性文化的种又在何处呢。瑶民是南越炎帝后裔的一部分,瑶族母性文化的根种自然有南越文化成分,组成的三苗集团失败后,北上的石家河文化退出南阳地区,失去对南阳交通要冲的控制,从而失去北上中原争雄的机遇,文明停滞不前,被兴旺发展的中原称为南蛮,如能烧陶器的瑶民一直只能烧低温陶,而中原文明到达之处,能烧高温陶,发展到烧瓷器。后周王朝视为三苗后裔为隐患,宣王“乃命方叔南伐蛮方”,战国时吴起发武力“南并蛮、越”,占有洞庭、苍梧等蛮、越之地。中原河南龙山文化进入南阳地区,北方民族南下通道打开,牵动南方民族的迁徙,促进民族大杂居的融合,以及文化的大交流、发展。华夏、苗蛮部族界限逐渐打破,苗蛮集团的先祖盘古、伏羲、盘瓠、炎帝、蚩尤列入华夏帝王世系,还被搬移到黄河流域,改成了中原文明,填补黄帝以前的史前文明。
百越文化为瑶族文化长芽的根苗。越族是生活在长江以南的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北起江苏省,南到越南的广阔地带。《汉书·地理志》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现在浙江、安徽、江苏、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到云贵地区,分别称作于越(杨越)、东越(东瓯)、闽越、南越、瓯越(西瓯)、骆越(今越南北部)和滇越等,共称越,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使用双肩石斧、有段石锛和几何印纹陶器,从事稻作农业和渔猎,住干栏式房屋,尚铜鼓,精于剑,熟水性,善舟船,有凿齿断发和纹身的习俗。广西壮族是典型岭南古越族后裔,他们的远祖是西瓯越和骆越部落。越人范围广大,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各个支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成为庞大共同体,同一族称:越或粤。夏朝称于越;商朝称蛮越或南越,周秦时期的越,除指越国外,还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故称百越,黄现璠在《试论百越和百濮的异同》中有记述。
古越族最先进的是雄踞长江下游,春秋战国时敢于抗衡强楚争霸中原的越国,终被强楚所吞并,后代或被同化,或迁徙南方。华南两广的南越族,在百越中较落后,直至春秋战国时还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向青铜器和铁器时代过渡,南越族的民族共同体在春秋战国才逐渐形成。根据文献和考古学材料,南越族及先民早在尧舜时代与中原华夏族有交往。《大戴礼记·少间篇》云:“虞舜以天德嗣尧,……南抚交趾。”在《逸周书·王会解》中提及商王朝东边的断发纹身的“沤(瓯)深”和“越沤”向商王进贡鱼制品和利剑。又讲到“正南瓯、邓、桂国……,以珠玑、玳瑁、象齿……短狗为献”,“瓯”、“桂”人是指岭南地区的南越、西瓯和骆越人。据考古,中原地区商文化中出土有南方的几何印纹陶,华南地区出土的几何印纹陶中的夔纹陶和青铜器和铁器,受中原文化影响十分明显,百越民族史研究汇编《百越民族史论集》中有记载。秦统一岭南,建立番禺、桂林、象郡,加速华南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汉初,大致在秦代三郡的范围内,以南越族为主体(包括今广西西南部的西瓯和越南北部的骆越),由中原汉人赵佗建立臣服于汉中央王朝的南越国,促进南越族主体的汉化。通过历史、考古和民族学家的综合研究,以南越族为主的华南古越,在衣食、住行等人类生活,对中华民族文化有重要贡献。衣着方面,容观琼在《释‘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兼谈南方少数民族对我国古代纺织业的贡献》中记载:华南古越族及其后裔的今海南岛黎族等南方少数民族,为用木棉、芭蕉、竹子等植物纤维织布的发明者;钦食方面,古越族饭稻羹鱼,是栽种稻谷(早稻、水稻)的先行者;居住方面,古越族是干栏式住房的创造者;交通方面,古越族是舟船的初创者。
黄河流域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迄今仍未见八千年前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而华南地区自旧石器时代就有“马坝人”、“柳江人”等古人类生息繁衍,发现多处新石器早期洞穴文化遗址。丘立诚等在《广东阳春独石仔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中记载:年代最早的是广东阳春独石仔遗址上文化层,距今一万五千年。丘立诚等在《广东黄岩洞洞穴遗址发掘》记有与此年代相近的有广东封开黄岩洞遗址,广东省博物馆在《广东翁源青塘新石器时代遗址》记载:广东英德(原属翁源)青塘墟朱屋岩、仙佛岩、吊珠岩、黄门岩等遗址。周国兴在《白莲洞遗址的发现及其意义》里记有:在广西则有柳州白莲洞遗址上文化层,距今一万三千年。这些遗址的共同特点是叠压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层之上,打制砍砸器与磨制石斧、石锛并存,以打制石器为主,磨制仅及刃口,有大量的螺丝壳和兽骨堆积。其中英德青塘遗址还发现火候不高的夹砂粗陶和泥质软陶片,手制,施绳纹、编织纹等纹饰。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室在《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的试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在《石灰岩地区碳14样品年代的可靠性与甑皮岩遗址的年代问题》中记载:距今八、九千年前的广西桂林有甑皮岩洞穴遗址。江西省文管会在《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试掘》记载:江西万年有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甑皮岩与仙人洞遗址相距数千里,文化内涵颇有很多相似,打制与磨制石器并存,均有火候不高的夹砂粗陶片,有穿孔砾石,有螺丝壳堆积等,表明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全新世初期,我国南方已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黄崇岳在《华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领先性与滞后性初探》谈到过渡的动因,是人类从采集经济向早期的园圃和刀耕火种的农业过渡,开始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华南古越族的先民,得天时地利,成为步入新石器时代的先驱。
考古材料证明,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都逐渐孕育出农业文化。农耕与制陶是中华民族先民的发明创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使中国成为农业之国、陶瓷之国和丝绸之国。黄河流域发展的是粟作文化,如仰韶文化遗址所见。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则发展的是稻作文化,古代楚人与越人活动地区,是农史界确认的最早从野生稻发展到人工栽培稻的稻作农业起源地。浙江省文管会在《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记载: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距今七千年前的稻谷遗存,正是古越族先民对早期稻作文化的重要贡献。裴安平在《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记载;在湖南澧县彭头山发现距今八千多年前的稻谷遗存。湖南、湖北、江西是传说中三苗活动地区,以后的楚人和越人与三苗均有渊源。华南古越族地区,无疑是稻作文化的起源地。著名农学家丁颖在《中国稻作之起源》就提出中国稻作起源华南说。全国野生稻资源考察协作小组在《我国野生稻资源的调查与考察》写到:华南地区从更新世晚期到21世纪,都有全国最丰富的野生稻分布。这些野生稻成为古越族先民在新旧石器时代交替时期,从事采集经济的重要来源,进而发展为刀耕火种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张九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放眼世界、天下见闻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