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再谭《中和》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山佳草堂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山佳

澳洲彩虹鹦版主


性别: 性别:男
年龄: 73
加入时间: 2005/09/20
文章: 1343
来自: 中国辽宁
积分: 5347


文章时间: 2016-9-02 周五, 上午10:24    标题: 再谭《中和》 引用回复

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1、只好再谈一谭——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以前在光明网谭过此题目,但是,总觉得没有谭清楚我所思,近来感觉到又有了新的认识,这就叫做认识的过程吧!认识无止境吧!那就只好再谈一谭了,同时也不敢保证没有再再谭!
2、古今中外的天字号问题——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我们人类从由类人猿逐渐的进化为人类,一直到如今,总是感觉到在冥冥之中有一个什么东西在主宰着我们的世界,都不时的在虔诚与怀疑中问:是天?是神?还是什么哪?这就是古今中外的天字号问题。
3、左右着人类的思想感情——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由古今中外这一天字号的问题,产生了种种的思想、文化、宗教、理论等。由古至今一直在左右着人类的思想感情,左右着人类的社会发展,也一定会左右着人类的未来走向。那么,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哪?!!
4、只好讲规律是客观存在——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现代科学将这个古今中外天字号的问题总结为是:规律。宇宙有宇宙的规律、万物各有各自的规律、人类社会有人类社会的规律等。那又要问是什么在左右着规律哪?那就只好讲规律是客观存在。否则,那就是神在主宰。
5、未免有些太武断了——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用不是“神在主宰”,就是“客观存在”的,来回答这个古今中外天字号的问题。未免有些太武断了,已经是武断到了无理可讲的程度了!否则,又要如何来认识哪?这个冥冥之中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哪?!
6、确实有个“东西”左右着世界——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确实是有一个“东西”在左右着我们这个世界,左右着我们的“天”、天下的万物、人类社会。通过详细的分析不难看出,任何“事、物”只要是脱离了这个“东西”的控制,这个事物就会变化成为另一种“事、物”。如水加热到一定程度,就会脱离了水这个液体形态的那个“东西”控制,而变化成为气体形态了。天下同理。
7、本质制约着“事、物”的存在——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通过水这个液体形态,变化成为气体形态的过程分析,又不难看出,通过加热使得水这个液体形态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变化成为了气这个形态的本质。由此可以认为:任何“事、物”的本质,制约着这个“事、物”的存在。当一个“事、物”失去了其本质的制约,就会变化成为另一种不同于其本质的,另一种本质的“事、物”。
8、本质是“事物”最基本的特性——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事、物”的本质,制约着其“事、物”的存在,决定了这个“事、物”是个什么东西。那么这个“本质”是什么哪?可以说是这个“事、物”最基本的特性,那么,这个最基本的特性该如何普遍的表述哪?如何用哲学的语言来表述这个本质哪?
9、“中”是这个“事物”的本质——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如何用哲学的语言来表述“事、物”本质哪?充满着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的《中庸》给与了准确的回答。“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就是我们这个宇宙及其万事万物各自的本质。各自的“中”分别左右着:“天”、天下的万物、人类社会的变化。用哲学的语言来表述:“中”就是这个“事、物”的本质。
10、具有哲学意义上的“中”——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那么,该如何理解这个“中”哪?首先,这个“中”不应简单的理解为自然科学中间的“中”,而是具有哲学意义上的“中”。在哲学意义上来讲,这个“中”不是神,虽然是无影无踪的、无色无味的、无形无状的,但是可以感觉到的,人人都可以感觉到这个“中”的存在,妇孺皆感觉到。
11、人不可能没有感情表现为表情——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这个“中”普通的如《中庸》所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由古至今解释为: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在下对此解释是有异议的。人的表情是人内心情感的表现,是受到人情感制约的,人除了死亡与睡眠是不可能没有感情,也不可能没有表现感情的表情。如还可有思、虑、忧、愁、恐、惧、哭、笑等,只不过《中庸》是举例喜、怒、哀、乐四种表情而已。
12、喜怒哀乐各自有各自的“中”——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那么,对“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怎么理解哪?在下理解为:喜、怒、哀、乐各自有各自的“中”,在喜、怒、哀、乐各自表情没有发生变化时,可称谓是在喜、怒、哀、乐各自表情的本质“中”的制约下的,喜、怒、哀、乐。
13、这个“中”制约着喜的表情——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如:喜的表情是喜的心情的表现。一定是有可喜之事反映在心里,而表现在表情上。那么,反映在心里的这一喜事,必定是使得心里感觉到的可喜。因此,只有心里感觉到可喜,才能成为了喜的表情的本质,也就是喜的表情的“中”。这个“中”制约着喜的表情。其它“事、物”同理。
14、这个范围就是“和”的范围——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再如:乐的表情同样是在心里感觉到可乐的本质的“中”,制约下的“乐”的表情。但这个“乐”的表情,只能是在“中”制约下一定的范围内方为“乐”,达不到这个范围,也就是失去了“乐”的“中”的制约,也就“乐”不起来;超出了这个范围,同样也就是失去了“乐”的“中”的制约,就会“乐极生悲”,这个范围就是“和”的范围。
15、喜怒哀乐每一种表情的“和”——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正如《中庸》曰“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就是说:喜、怒、哀、乐中的每一种表情发生变化,都要由喜、怒、哀、乐每一种表情的本质“中”来节制,也就是使喜、怒、哀、乐的每一种表情制约在一定范围内,方称谓喜、怒、哀、乐的每一种表情的“和”,由此,方可表现为喜、怒、哀、乐的表情。天下“事、物”同理。
16、失去了“事物”“中”的制约——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综上所述可知:任何“事、物”的本质就是这个“事、物”的“中”。天下没有不变化的“事、物”,在变化过程中,每一个“事、物”都是在其“中”的制约下的一定“和”的范围,方为这个“事、物”。达不到或是超出了这个“和”范围,也就失去了“事、物”“中”的制约,就会变化成为另一种“事、物”,也就是这个“事、物”发生了质的变化。
17、“和”是天下必遵之“道”——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任何“事、物”发生了质的变化,都是因为失去了这个“事、物”“中”的制约,而达不到或是超出了其“和”范围,就会变化成为另一种“事、物”。因此,《中庸》曰“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就是宇宙与天下万物万事,其本身必须遵循之“道”。
18、在其“道”的“中”制约下——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和”是宇宙与天下万物万事,其本身必须遵循之“道”。这个“道”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宇宙有宇宙之“道”,万事万物各有其“道”。各个“事、物”之“道”,就是各个“事、物”在其“道”的“中”的制约下,一定“和”的范围内变化的过程。(关于“道”有专谭从略)
19、“中”是在制约着“什么”——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宇宙与天下万事万物的变化是永恒的,可以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那么其“中”是在制约着“什么”在其“和”的范围内哪?也就是在问是“什么”在影响着宇宙与天下万事万物的变化哪?对此,我们可以从充满着唯物的、辩证的经典著作《易经》中找到了答案。
20、卦“象”体现唯物的思想光辉——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必须为《易经》正名。《易经》中的每一幅卦“象”都是大到宇宙,小到天下万事万物的客观的描绘,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同一幅卦“象”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可以表现不同“事、物”的变化,如乾卦可以表示相对于地的天、又可以表示相对于女人的男人、还可以表示相对于阴的阳等。但是,都是客观“事、物”不同变化的描绘。充分体现了唯物的思想光辉。
21、“阴阳爻”变化充满了辩证法——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事、物”的变化是永恒的,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又是诸多而复杂的,我们的祖先又异常睿智的把影响“事、物”诸多变化因素归纳为“阴、阳”两大因素,分别由“阴爻”、“阳爻”来表示每一幅卦“象”的变化。在由于“阴阳爻”的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卦“象”的变化,所描绘的客观“事、物”的变化中,充满了丰富的辩证认识世界的方法论。
22、“象”是认识世界的理论形式——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由“阴阳爻”描绘的卦“象”,首先是客观“事、物”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是我们伟大的祖先认识客观世界,也就是对天下万物万事的客观地认识的思想方法,又可以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理论形式。至今为止,还没有那一种理论,如同《易经》那样客观的、变化的、全面的、准确的描绘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
23、预测是认识论的一种反作用——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至于对《易经》在以后的传承过程中,转而成为一种预测的方法,这就如同我们现在的理论,不也一样在预测着未来么?!是认识论的一种反作用,又可以说是对未来实践的指导作用。至于一些迷信算命等,那就是不孝子孙对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的糟蹋!!!
24、一颗无与伦比的璀璨明珠——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关于《易经》还要再多说两句的是:在1973年初,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周易》,已经证明了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存在,《周易》在中国文化史上所占有的地位是罕与伦比的,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颗无与伦比的璀璨明珠。
25、主动为“阳”、被动为“阴”——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那么,“阴、阳爻”是如何通过自身与相互的变化来描绘客观世界的哪?我们的祖先睿智的把影响天下万物万事的诸因素,均分为两大类。基本上是把影响每一个“事、物”的诸因素分为:主动的因素归为“阳”;被动的因素归为“阴”。又可以根据不同的“事、物”分为:积极与消极、前进与后退、强大与弱小、福与祸、天与地、男与女等等。
26、本质制约了“阴、阳”的变化——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阴、阳爻”是如何通过自身与相互的变化来描绘客观世界,同时又是通过在变化中的相对均衡来决定着每一个“事、物”的本质的,也就是决定这个“事、物”是个什么东西。那么,这个“事、物”的本质,就制约了影响这个“事、物”的“阴、阳”两大类因素的变化。
27、“阴阳”在“和”的范围内——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每一个“事、物”的本质就是这个“事、物”的“中”,在“中”的制约下,影响这个“事、物”“阴、阳”两大类因素只能在一个“和”的范围内的变化,这个“事、物”方能保持是这个“事、物”的本质。还如:液体的水相对的本质是液体的“中”,只有在液体这个“中”的制约下的一定“和”的温度内方是液体的水。否则,不是固体的冰,就是气体的水蒸气。
28、“阴阳”失去“中”的制约——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如果影响每个“事、物”的“阴、阳”两大类因素的变化,打破了“和”的范围,也就是失去了这个“事、物”“中”的制约,那么,这个“事、物”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本质,变化为另一种“事、物”,也就是质的变化。同样如:水温升高使得“阳”因素迅速的提升,就会失去了液体水本质“中”控制为水本质的“和”的范围,成为了相对为气体本质的水蒸气了,反之同理,宇宙同理。
29、只有达到“中”制约下的“和”
——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只有影响这个“事、物”变化的“阴、阳”两大类因素,在其“中”制约下的“和”的范围内变化,这个“事、物”方能存在、发展。否则,这个“事、物”就会因发生了质的变化而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变化为另一种“事、物”了。因此,《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只有达到“中”制约下的“和”才有了天地万物。
30、以此来进一步解释两大问题——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影响每个“事、物”变化的“阴、阳”两大类因素,在其“中”制约下的“和”范围内的变化之道。是否回答了在冥冥之中有一个什么东西在主宰着我们的世界,这个天字号的问题哪?还需要以此来进一步的解释如下两大问题:一是宇宙是怎样形成的;二是人类是怎样产生的。
31、“道”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要回答宇宙是怎样形成的,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道”,要拜读《老子》“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道”可是这个道路的“道”,并不是那条永恒不变的平常道路的道,而是天地万物变化之“道”,“道”的这个名字,可是这个“名”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字,只不过是没办法只好借用这个道路的“道”字作为“名”呀!由此可见“道”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32、原点相对我们宇宙来说是唯一——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还是要拜读《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先来解读“道生一”,由于在“道”的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我们这个宇宙的唯一,那就是宇宙大爆炸前的原点,这个原点相对于我们宇宙来说,那是唯一的。
33、归纳为“阴、阳”两大类因素——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相对于我们宇宙来说,大爆炸前的那个原点是唯一的。再进一步解读“一生二,”这个唯一的原点同样是在变化中的,影响这个“原点”变化过程的诸因素,基本可以归纳为“阴、阳”两大类因素。这就是“一生二”。
34、“原点”本质“中”的制约——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影响“原点”变化的“阴、阳”两大类因素,在“阴、阳”永恒的变化过程中,始终受到称其为“原点”的本质“中”的制约下,控制着“阴、阳”两大类因素在“原点”“和”的范围内变化。此时“阴、阳”的比重并不是平均的,而是“阴”大幅度的超过“阳”,因为“原点”相对于爆炸后的宇宙膨胀而言是属于“阴”性的。
35、“原点”“失和”的大爆炸——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当随着影响“原点”变化的“阴、阳”两大类因素,在变化过程中“阳”因素的增长过大的超过了“阴”因素的增长,这种“阳”因素过大的增长程度一旦失去了“原点”本质“中”的制约,就会使得“原点”“失和”,而引起“原点”的大爆炸,使得“原点”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过程就是“二生三,”的过程。由“阴、阳”“二”的变化,而产生的不同于“原点”本质“一”的宇宙大爆炸过程的“三”。
36、“阳”迅速的超过“阴”——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由于宇宙的大爆炸,使得我们宇宙膨胀的形成。宇宙膨胀的过程,就是影响宇宙的“阳”因素的增长迅速的超过“阴”因素增长的过程。由此,产生了宇宙中所有的一切,也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所称的:天下万物万事。“三生万物”了。大爆炸的这个“三”产生了万物。
37、质变的瞬间是客观存在的必然——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二生三,”为什么把“三”理解为是宇宙的大爆炸哪?其因有:首先是当任何“事、物”“阴、阳”两大因素的变化,打破其事物“和”的范围时,都会使其发生质的变化,而变化成为另一种“事、物”。这一质的突变虽然是很短很短的一瞬间,但是其必然存在于客观,如同爆竹爆炸的瞬间一样,这一瞬间既不是变化以前的“事、物”,也不是变化以后的“事、物”,而是由于“阴、阳”“二”因素突变新产生的第“三”种现象。所以,理解为“二生三”是顺理成章的。
38、“三”有着质变爆发的意义——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其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三”有着质变爆发的意义。如:当众人一起用劲的时候,会一起喊:一、二、三!而一起发力;再如:事不过三的成语,同样的事连作三次,就会有质的变化;还有:再一再二不能再三等都说明“三”既是一个变化的临界数,又是一个不能再多了的意义。
39、天、地、人为“三”——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还有,“三”在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意义非同一般,就是天、地、人的代表数,也就是说“阴、阳”“二”的突变产生了天、地与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天、地、人为“三”。以当时人类认识水平来看,天下万物都是产生于“天、地、人”,以此,“三生万物”再自然不过了。
40、宇宙膨胀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三生万物”,宇宙中的万物,都是宇宙大爆炸这个“三”膨胀到一定的程度上的产物,因为,宇宙大爆炸本身就是大膨胀。当今的科学只能模糊的证实宇宙的年龄约为137亿年,大约50亿年前太阳系从原始星云中诞生,之后46亿年前可能有了地球,人类的起源的估计是在1400万年以后的事。此时,又想到了佛学“缘”的深奥的哲学思想。(有再谭从略)
41、“膨胀”是主宰宇宙的“中”——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当今的宇宙是在如何变化的哪?又是什么在主宰着当今的宇宙哪?同任何事物一样,当今宇宙的存在,也就是当今宇宙生命的本质就是:膨胀。失去了“膨胀”当今的宇宙就不存在了,这就是当今宇宙的最基本的特征,也就是当今宇宙生存的本质“膨胀”是左右、主宰当今宇宙的“中”。
42、“膨胀”作用的因素为“阳”——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当今的宇宙相对于属于“阴”的那个大爆炸前的原点属于“阳”的状态。因此,影响当今宇宙膨胀生存本质的“阴、阳”两大类因素是:起到“膨胀”作用的因素为“阳”;起到“收缩”作用的因素为“阴”。
43、“收缩”作用的“阴”因素——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得力于当下人类自然科学的发现,与逐渐的证明,在下想象:一切发热、发光、发亮(包括反射)具有离心力能力的星体、星系等都可视为起到“膨胀”作用的“阳”因素;那么,一切反之的如:黑洞、暗物质、暗能量等具有吸收能力的,都可视为起到“收缩”作用的“阴”因素。
44、使宇宙保持“和”的范围内膨胀——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影响宇宙变化的“阴、阳”两大类因素,始终是在当今这个宇宙的本质,膨胀“中”的制约下变化着的。在“中”的制约下,“阳”的增长速度始终保持着一定比例的超过“阴”的增长速度,方能使宇宙保持在“和”的范围内膨胀,使得当今的宇宙得以生存。
45、瞬间内形成整体的再次大爆炸——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一旦当今影响宇宙变化的“阴、阳”两大类因素,失去了这个宇宙的本质,膨胀“中”的制约。就要出现两种可能:一是过度的膨胀,当“阳”因素过大的超过了“阴”因素增长的极限,就会使得宇宙失去了“阴”因素的制衡,过度的超速的膨胀起来,就有可能破坏当今宇宙“和”的存在范围,如同首次大爆炸前的原点一样的成为一个更大的圆点,在一瞬间内形成整体的再次大爆炸,那也就是难以想象的当今宇宙的毁灭,和另一个新宇宙的诞生。
46、瞬间内又回到大爆炸前的原点——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一旦当今影响宇宙变化的“阴、阳”两大类因素,失去了这个宇宙的本质,膨胀“中”的制约的第二个可能是:“阴”因素的增长过大的超过了“阳”因素增长应有的比例,就会使得宇宙失去了“阳”因素的制衡,从而使过度的收缩能力过大的,同样有可能破坏当今宇宙“和”的存在范围,会在一瞬间内形成大坍塌、大收缩又回到大爆炸前的那个原点,同样是难以想象的当今宇宙的毁灭,和另一个新宇宙的诞生。
47、宇宙膨胀“和”的最佳范围——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宇宙与天下万物的变化是永恒的,变化中的否定之否定同样是永恒的。当今的科学模糊的证实我们宇宙的年龄约为137亿年。那么,这是当今宇宙膨胀的初期?中期?还是末期哪?这是需要科学来证实的。但是,从哲学的角度来推测:因为人类的产生,当今宇宙有可能是膨胀“和”的最佳范围,也就是中期。
48、人类的产生是必然中的偶然——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当今宇宙有可能是膨胀“和”的最佳范围,为什么如此推论哪?因为,当今的科学已经证实:宇宙在稳定的膨胀;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等都是相对稳定的;能够认识到的星系同样是相对稳定的。在如此稳定“和”的条件下,成熟的地球产生了我们人类这样的“精灵”,这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宇宙膨胀变化的必然中的偶然。
49、人类是宇宙膨胀的产物——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宇宙与天下万物,都是宇宙大爆炸后膨胀到一定的程度上的产物,人类的产生同样如此。人类逐渐进化的过程,是在当今影响宇宙膨胀的“阴阳”因素的变化,在其膨胀本质“中”制约下的“和”的最佳范围内。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中的偶然。
50、这就是人的“天命”——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当今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天下万物的一切,在宇宙的“原点”中就存在着其因素,只是宇宙大爆炸膨胀到一定的程度上的产物,这就是人产生的的客观性、必然性,这就是人的“天命”。具体到地球的形成过程中产生了人,那就是必然中的偶然了。
51、“天命”观是实践论的理论基础——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如此的“天命”观,绝不是有神论、唯心论的的理论基础,而恰恰是变化论、实践论的理论基础。人是在宇宙膨胀的变化实践中逐渐产生的。那么,是什么东西在实践中变化哪?那只有是当今命名的叫“物质”的东西在变化实践了,这就是唯物论。意识、精神只不过是人这个物质的功能,就如同人会走路一样的功能而已。
52、地球为人类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宇宙的膨胀过程,为包括银河系在内的星系提供了形成的条件;银河系的变化为太阳系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太阳系的变化又为地球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地球的演变又逐渐的为人类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由此一个宇宙膨胀过程中的“精灵”(但愿不是唯一的)——人类孕育成熟了。
53、整个过程可称谓宇宙之“道”——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由此可回答:主宰宇宙膨胀的本质就是宇宙本身的存在,这是宇宙的“中”。宇宙本身存在的“中”制约着影响宇宙膨胀的“阴阳”因素,在“和”的范围内变化,使得宇宙本身存在的本质“中”,表现为宇宙膨胀的适“中”,这个整个过程可称谓宇宙之“道”。否则的话,就是失“中”离“道”,当今的宇宙也就不复存在了。
54、走对了“道”就是条活路——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我们人类的进化与宇宙膨胀的变化是同理,我们人类的祖先类人猿为了适应生存,要在茫茫大地上走出一条生存、进化、发展之“道”。走错了“道”就是条死路;走对了“道”就是条活路,就是一条生存进化之“道”。人类在经过无数次的选择中,不知不觉的走在那人类生存、进化、发展的“道”上。正可谓:“道可道,非常道”呀!
55、整个过程可谓人类进化之“道”——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那么主宰人类进化的是什么哪?人类进化的本质就是为了本身的生存,就是为了维持生命。人类的生存就是主宰人类进化本质的“中”。人类生存本质的“中”制约着影响人类进化的“阴阳”因素,在“和”的范围内变化,使得人类生存的本质“中”,表现为人类进化的适“中”。这个整个过程可称谓人类进化之“道”。否则的话,就是失“中”离“道”,当今的人类也就不会产生了。
56、“阴阳”在相对此升彼降中变化——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人类生存本质的“中”制约下的影响人类进化的“阴阳”因素,在“和”的范围内变化。并不是“阴阳”各占一半。因为,“阳”因素是代表了有利于人类生存的因素;“阴”因素是代表了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因素。“阴阳”因素总是在相对的此升彼降、或则是此降彼升的状态下变化的。总是在适应与摆脱人类生存的本质的“中”制约下的变化,表现为在“和”的范围内生活;或是打破“和”的范围内的生活。在此矛盾中实现着人类的进化。
57、长期的“和”不利于人类进化——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影响人类进化的“阴阳”因素的两大矛盾此升彼降的变化,并不是永远保持在“和”的范围内,才有利于人类的进化。而是相反,“阳阴”矛盾长期的在适合人类的生存“中”制约下“和”的范围内变化,会使得人类因生活舒适而终止进化。因此长期“和”的范围并不利于人类的进化。
58、有利人生存“阳”因素过度上升——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同时在影响人类进化的“阴阳”因素的两大矛盾此升彼降的变化中,有利于人类生存的“阳”因素比例过度的上升,而不利于人类生存“阴”因素相对的下降,会使得正在进化的人类“不劳而获”,同样会打破人类生存环境“和”的范围。反而,因过渡舒适的生活环境,会使得人类的进化过程发生退化。
59、不利人生存“阴”因素过度上升——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但是在影响人类进化的“阴阳”因素的两大矛盾此升彼降的变化中,不利于人类生存的“阴”因素比例过度的上升,而有利于人类生存“阳”因素相对的下降,会使得正在进化的人类“难以生存”,同样会打破人类生存环境“和”的范围。会因人类不能克服“难以生存”的环境而逐渐的走向消亡。从而人类将不会在地球上出现。
60、“阴阳”在适应与不适应“和”——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因此,只有在冥冥之中,在人类生存这个本质“中”的制约下,影响人类生存的“阴阳”两类因素此升彼降的比例,在适应与不适应“和”的范围内;同时也是在打破与重新适应新的“和”的范围内的变化,才能促进人类的进化。影响人类生存的“阴阳”两类因素,既包括了人类自身,也包括了生存环境。
61、为了生存进化出了认识能力——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人类在逐渐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生存的这个本质“中”,制约着人类必须是群居生活在相对“和”的范围内,同样是在生存的这个本质“中”的制约下,也就是说为了生存,在群居生活的交流中逐渐的进化出了与天下万物不同的特征,那就是认识的能力,也就是思维,因此,而区别于动物称谓“人”。
62、人的认识能力首先产生了人性——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在人类生存的这个本质“中”的制约下,逐渐进化出来的与天下万物不同的人的认识能力的特征。这个特征也是为了制约影响人类生存的“阴阳”因素的变化,使其控制在人类生活的一个“和”的范围内。由此,人这个认识能力的特征首先产生了区别于动物的——人性善。
63、人与人之间相互形成一定约束——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人类在逐渐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生存的这个本质“中”,制约着人类必须是群居生活在相对“和”的范围内。人类群居在“和”的范围内生活,就必然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形成一定的约束,这种长时间相互的约束,又必然的形成了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人性善。这是人类在认识能力的进化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64、人类脱离动物伟大的特征之一——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为什么必然的形成了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人性善哪?我们可以想象这种必然:那就是孟子总结的“四心”在人类群居生活逐渐的进化中,为了生存在逐渐的产生人类认识功能中,首先在相互之间产生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多么善良的本性呀!只有如此才能保持人类群居“和”的范围。这是人类脱离动物最伟大的特征之一。
65、为生存自然而然产生了人性善——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为什么说只有人本性善才能保持人类群居“和”的范围哪?因为,如同动物的欲望,会表现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相互侵犯甚至残杀,会破坏促进人类进化的群居生活。人类为了生存下去,也就是在人类生存的这个本质“中”的制约下,需要“和”范围的群居生活,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人类的本性善。
66、性善的产生就是对欲望的制约——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因此,人的本性善在逐渐产生的同时,也就是形成了对人欲望的制约。制约着人的欲望成为如同动物的欲望,也就是相对于人性善的恶欲,保持了人类能够生活在“和”的范围内。并随着人类逐渐的进化,性善的功能与日俱增,左右着人类的生存和文明进步。(另有《善恶谭》在此从略)
67、失去人性善就失去做人的本质——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性善逐渐的成为了我们地球上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基本反映,成为了人类生存的基本保证。一旦失去了人性善,人类社会的进化就会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就会遭到危机,更谈不上什么文明了。人性善从其逐渐的产生起,就逐渐的成为了人类生存的本质,失去了人性善就失去了做人的本质。
68、性善成为了制约人类的“中”——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失去了人本性善就失去了做人的本质。人性善就是人的本质,已经成为了制约人类社会在“和”的范围内生存、进化、发展的“中”的作用了。同时因为,我们这个地球上只有一个人类,也就只有一种人性,这就是我们这个地球上不同种族、民族之间能够交流、理解的基础。这样在人本性善这个人的本质“中”的制约下,我们人类社会才能够逐渐的走向和谐、文明。
69、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天命”——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虽然人性善的成熟和发展,都是人类所为。但是,从根本上来认识,这是人类在逐渐地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生存而形成的人性的这个“中”,在人类自觉不自觉的状态下,客观的制约着人类社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的范围所形成的必然所为。这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命”。但是,这绝不是什么有神论,而恰恰是实践论。
70、性善表现为制约恶欲的 “礼”
——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人性是善的,这是人的本质,失去人性善制约的人的欲望,就是如同动物一样的欲望,在人性善的认识下那就是相对的“恶欲”。为了更加有力的制约人的恶欲,人性善逐渐的表现为制约人恶欲的“礼”,人类进化中“礼”的逐渐诞生,标志着人性善在人言行上的规范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管理的制度化;具有人类文明进步的划时代意义。
71、以“四端”为内容的“礼”——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正如孟子对先秦儒学理论重要贡献的“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人类群居生活中,以“四心”为主要内容的人的性善逐渐的表现为制约人的欲望,以“四端”为主要内容的,表现在人的言行上的“礼”。
72、“礼”成为人性“中”的表现——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人性善逐渐的表现为人在言行上的“礼”。“礼”也就逐渐的成为了人本质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人性善的表现形式,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制约人类社会“和”的范围的“中”,也就是人之本也。制约着影响人类社会的“阴、阳”两大类因素,在“和”的范围内变化的“中”。
73、“礼”转化为维护私有的工具——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礼”逐渐的转化为维护私有制等级的工具。虽然,此时的“礼”仍然主要是人性善的表现形式,但也正是如此,私有制的统治者才会利用“礼”制来统治社会,保持私有制的“和谐”社会。正如《论语》的“礼之用,和为贵。”
74、“礼”是制约欲望的主要形式——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由于“礼”逐渐的被私有制统治者所利用,使“礼”不同程度的有了伪善的表现。虽然如此,“礼”仍然是人性善通过规范人的言行,来制约人欲望的主要的表现形式。正如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75、“礼”就会脱离人性善的意义——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由于私有制统治者的利益,往往是与被统治的民众利益相冲突的。因此,为了维护私有制的礼制这个“中”的制约下的“和”的范围内的私有制社会,那其中的“礼”也就会不同程度的逐渐的脱离了人性善的意义,甚至于走向了与人性善相背离的反面,近而成为了人性的枷锁。
76、影响社会存在的“阴阳”因素——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任何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国家,都存在着有利于该国家存在的“阳”因素,与不利于该国家存在的“阴”因素的影响。任何的时候“阴、阳”因素都是相对存在的。因此任何国家的存在,都由“阴、阳”两大类因素,在其“中”制约下的一定“和”的范围内,相互变化而存在的。(另有《阴阳潭》在此从略)
77、当“阴阳”超出“中”的制约——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任何国家都不会有“阴、阳”那类因素占绝对甚至百分之百比例的社会,因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纯粹的,没有纯阳,也没有纯阴。因此,每当“阴阳”的比例超出了这个国家的本质,也就是这个国家存在的“中”的制约,也就会失去了这个国家社会“和”的范围。当此达到一定程度,也就是革命爆发了,就是这个旧国家的消亡,和另一个新国家诞生的开始。
78、“法与礼”成为“中”的表现——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在影响一个国家的“阴阳”两大类因素的变化面前,对其起到制约作用的“礼”的力量,往往会显示出来其相对软弱的一面。因此,“礼”的进一步延伸“法”就会应运而生了,并逐渐的成为了国家的主要内容。“礼”是“法”产生的基础与维护的目的;“法”是“礼”进一步的延伸与强制的表现。因此,“法”与“礼”共同成为了一个国家的本质与存在的表现形式,也就是制约这个国家的社会在一个“和”的范围内的“中”。
79、礼与法成为国家存在的形式——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从国家诞生以来,就存在着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在国家治理上的,以自愿为主要特征的软措施“礼”制;与以强制为主要特征的硬措施“法”制。礼与法相辅相成的成为了国家的本质与存在的表现形式的“中”,共同的制约着影响一个国家存在的“阴阳”因素,在一个社会“和”的范围内变化。
80、“礼与法”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礼与法”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国家的表现形式,但始终都是在人性善对私有欲望制约的矛盾中不断的进步史;都是人性善逐渐进化的成熟史;都是人类文明长期的进步史。但其主导始终都是人性善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只不过是因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人性善对人欲望的制约程度不同而形成了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与当今具有中国 特 色的社 会 主 义 社会。
81、“礼与法”不同地域的表现形式——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礼与法”虽然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国家的表现形式。但是,从历史走来的每一个国家除了有着各自的民族烙印之外,共同的特征都是人性善对私有欲望制约矛盾中的表现形式;都是人性善逐渐进化成熟的表现形式;都是人类文明长期进步的表现形式,其主导始终都是人性善的不同表现形式。只不过是因各地域环境不同、各民族习惯不同、各发展历程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礼与法”。
82、强行特定国家本质的理论——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因为各地域环境不同、各民族习惯不同、各发展历程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礼与法”,成为了制约各地域影响不同国家存在的“阴阳”因素在“和”的范围内变化的“中”,也就是构成了这个国家本质的“礼与法”。因此,以一个特定国家的本质的“中”的理论,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中强制推行。其结果只能是:失去了这个地域、国家、民族的性质的“中”的“礼与法”,从而搅乱了影响其存在的“阴阳”因素的变化,近而破坏了其存在的“和”的范围。美国在一些国家,尤其是在非洲、中东等的行为,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83、黑、黄、白人的人性都是善的——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虽然,因为各地域环境不同、各民族习惯不同、各发展历程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礼与法”,当今的世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的地球村。但我们的地球村毕竟只有我们一种人类,不论是黑人、黄人、白人的人性都是一致的,都是善的。人性善就成为制约影响我们全人类进化的“阴阳”因素的变化,使人类在地球村“和”的范围内相互交流、共同生存、不断发展的“中”。
84、回答古今中外的天字号问题——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谭到此可总结一下:如果我们再把从大到小的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万物、人类、社会、国家、团体、家庭、个人等所有的“物”与其变化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的“事”都简称谓“事、物”。就可以通过“事、物”的变化,来回答感觉到在冥冥之中有一个什么东西在主宰着我们的世界,又不时的在虔诚与怀疑中问:是天?是神?还是什么哪?这个古今中外的天字号问题了。
85、主宰每个“事物”的是其“中”——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首先,主宰我们这个世界的就是:每个“事、物”的本身,也就是这个“事、物”的本质,就是《中庸》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的“中”。这个“事、物”如果失去了其本质,也就是“失中”了,那么这个“事、物”也就不存在了,而变化成为了另一种“事、物”。这就是所谓的“天”,这就是所谓的“神”。
86、“阴阳”决定了“事物”的本质——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其次,影响我们这个世界的就是:影响每个“事、物”变化的“阴、阳”两大来因素。基本可以分为有利于这个“事、物”存在的,为“阳”因素;不利于这个“事、物”存在的,为“阴”因素。“阴阳”两类因素不同比例的变化决定了这个“事物”本质的变化。
87、需要“阴阳”在“和”的范围内——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再其次,我们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任何一种“事、物”,需要的都是“和谐”的存在。需要影响这个“事、物”的“阴阳”两类大因素在一个“和”的范围内变化。这也就是《中庸》的“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的“和”。
88、“中”制约“阴阳”于“和”——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最后,我们这个世界需要主宰的是:回到了首先,那就是每个“事、物”的本身,也就是这个“事、物”的本质,就是这个“事、物”的“中”,制约着影响这个“事、物”的“阴阳”两类大因素在一个“和”的范围内变化。这个“事、物”才称为是这个“事、物”。否则的话,这个“事物”本质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也就是“失中”了,那么这个“事、物”也就不存在了,就会变化成为另一种事物了。
89、庸 有 和、 平、 实、 诚、 愚 之 意 思——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中 庸” 二 字的 “庸” 字 不 论古 今 中 外有多少 解 释,在下怎 么 琢 磨怎 么 感 觉到 这个 “庸” 字 有 “和” 的 意 思、有 “平” 的 意 思、有 “实” 的 意 思、有 “诚” 的 意 思、有 一 个 人 大 智 若 愚 的 意 思。因 此 《中庸》篇 就 是 中和 篇、平 常 篇、 求 实 篇 、真 诚 篇 。一 个 人 只 要 心 怀 真 诚 ,就 一 定 会 是 实 事 求 是 的, 在 平 常 的 生 活 中 一 定 会 保 持 中 和 的 大 智 若 愚 的 为 人 处 事 的 。
90、中华文化的显著特征——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儒学最高智慧的“中和”,是中华文化的显著特征,是中国人的“DNA”,是中国人的标准之一。每个中国人一生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践行着“中和”的思想,不论你个人承认与否。只不过是,“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尤其是中国的知识份子更是如此,否则,不是失败就是灭亡。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证明如此,过眼如云的英雄豪杰证明如此......(从略)。
91、鲜明的“中和”的烙印——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伟大的 毛秉承“五四”运动以来,终生“反儒”。但是,在其丰功伟绩中有着鲜明的“中和”的烙印,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如在对“西安事变”中 蒋的态度上,以毛为首的我 党从民族大义出发不计前嫌(4、12的杀 戮、和5次围 剿等)。在一致抗日这个本质“中”的制约下,拥护 蒋 领导全国的抗战,保持即不是一切通过统一战线,又不是完全脱离统一战线,而是在统一战线内保持相对的独立的“和”的局面,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着正可谓是“执两用中”的中庸大智慧。
92、含在骨子里的“中庸”之道——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在四 九年革 命 胜利以后的建 国中,在建 设一个什么样的国 家这个本质“中”的制约下,这个国 家既不能是社 会 主 义的,更不可能是资 本 主 义的,而是含有资 本 主义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和”的范围内的,新 民 主 主 义 经济制度的国家。这是一种符合中国 国 情的成功的社 会 制 度,这又是毛含在骨子里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庸之道的杰作。
93、当代中国顶天的中庸之柱——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如果说毛 是当代中国的神,那么周 就是当代中国的圣 人。周 终生是在为 党、为 国、为 民这个本质“中”的制约下,忍辱负重、坚韧不拔、大公无私、顾全大局、奋斗终生保持了 党在“和”的范围内,领导 全国人民取得了 革命的胜利,并保持全国在“和”的范围内的建设。还可以说如果毛是 当代中国的天,那么周就是当代 中国顶 天的中庸之柱。
94、“中庸”大智慧的滋养——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英明 邓的“中和”之道。浸透着儒家思想“中庸”大智慧的滋养。以结束“文 大”后的中国事态为例。以邓为首的我 党对“文 大”用“悲剧”来评价;同时又肯定毛的思 想是我们党的集体智慧。对中国的未来即不走资 本 主 义的道路,也不走所谓的社 会 主 义的道路,而是走有中 国 特 色的社 会 主 义道路,又可谓是“执两用中”的中庸大智慧。
95、中国、中华之所以称为“中”——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我们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称为中国、中华,其“中”是有着深刻的人文意义的。我们的民族至古以来就多居住在、融合在、凝聚在、交流在、向心在黄河南北的四方之中,崇尚允执厥中以制约四面八方达到“和”的范围。形成了中华民族“中和”的性格,与大一统天下太平和谐的思想。方称中国、中华民族。
96、为什么当时圣贤没有明确——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谭到此,为什么当时近百家圣贤,以至后来的大儒都没有如此完善的系统的将“中和”的哲学思想明确的提出来哪?原因恐怕有三:一是年代、地域所限;二是资料遗失所限;三是时代发展所限;四是历代歪曲的利用;再就是:在下所谭就是胡说。但是,历代还是有在一定范围内的完善的。
97、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此篇《再谭中和》是不是胡说,在下是经过一再的思索所感、所得。再说了两千多年前没有人说清楚的,两千多年中又没人说清楚的,今天就不能说清楚么?我们可以运用马 克 思论来看当今中国,为什么不能用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和”论来看当下的中国哪?!而且比马 克 思论更高明,更符合中国的国情,为什么不能进一步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哪?为什么不能把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成为当下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哪?!在下就是如此不知高低的谭了一把。
98、具有独特又不可缺的普世价值——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随着孔子学院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中华文化的“中和”这个最显著的基本特征,必将对世界不同思想文化产生无与伦比的影响,近而形成具有独特的又不可缺的普世价值。将左右着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整个世界的“和谐”发展。
99、在世界大融合中大放异彩——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经济决定了政治及其意识形态,那么,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经济的融合必然导致政治的融合、意识形态的融合、思想文化的融合。具有无与伦比的又独具特色的“中和”文化必将在世界的大融合中大放异彩。
100、都在其“中”呀!——再谭《中和》
全文:http://blog.gmw.cn/blog-45156-760003.html
再谭《中和》谭到此,在下感觉冥冥之中清晰起来了,感觉到:自在了、自由了、自然了。都在其“中”呀!
二零一五年八月十一日
于调兵山下

_________________
山佳——詩是:自釀自飲的美酒 越飲越醉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山佳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275685513 雅虎讯息通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山佳草堂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