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再谭《中庸》下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山佳草堂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山佳

澳洲彩虹鹦版主


性别: 性别:男
年龄: 73
加入时间: 2005/09/20
文章: 1343
来自: 中国辽宁
积分: 5347


文章时间: 2019-7-25 周四, 上午9:37    标题: [原创]再谭《中庸》下 引用回复

41、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治国理念——再谭《中庸》
《中庸》接着进一步讲九经。“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修身就能确立中庸之道;尊贤就不会感到困惑;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大臣就不会遇事迷惑;体群臣,士人就会竭力报效;爱民如子,老百姓就会忠心耿耿;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方百姓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敬畏了。九经的核心正是《论语》中“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治国理念。《中庸》接着讲。“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要做到:整齐严明衣冠庄重,不符合礼仪的事不做,此是为了约束修身。仪表是心理状态的表现,礼仪是人本性善决定的。仪表礼仪同样是为了约束人的欲望。才能做到“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除去小人的谗言,疏远女色的诱惑,轻财重德,因此,要勉励群臣品行贤良。从来没有亲小人、近女色、重钱财,而能够保持贤良品德的。当下反腐教训深刻。
42、治国九条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思想——再谭《中庸》

《中庸》接着进一步讲九经。“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对亲族不论贵贱要尊重其地位、不论收入多少要敬重其俸禄、不论远近要保持爱憎一致,此是勉励其家庭和睦的中庸之道。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要保证臣子们充分地行使权利发挥作用,此是勉励臣子忠心耿耿;要讲究忠信增加俸禄,此是为了勉励有识之士来为朝廷办事。此均为用臣的中庸之道。“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不误农时、少收赋税,此是勉励百姓努力生产农事。“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经常考核、按劳付酬,此是勉励招纳能工巧匠来努力做工;来时欢迎,去时欢送,嘉奖有才能的人,救济有困难的人,此是为了优待外来能人。“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延续绝后的家族,复兴灭亡的国家,治理祸乱,扶持危难,按时接受朝见,赠送丰厚,纳贡菲薄,这是怀柔之策为了安抚诸侯。总而言之,此治国九条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思想。
43、在世为人处世最终推导到:真诚二字——再谭《中庸》

《中庸》接着讲办事。“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预备,就不会中断;做事先有预备,就不会受困;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在朝办事还需要“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下级得不到上级的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百姓。但是“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要得到在上级信任之道是: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级的信任。又进一步讲“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得到朋友的信任之道是: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再进一步讲“顺乎亲有道:反者身不诚,不顺乎亲矣”孝顺父母之道是:不论你怎么样做,只要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在世为人处世最终推导到:真诚二字。此段推理真是精彩至极呀!可称谓:中庸式的逻辑推理。
44、真诚来源人的性本善——再谭《中庸》

《中庸》接着讲“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为人处世真诚之道是:不明白什么是人本性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真诚来源于人自身的性本善。最可信任的人是:性善之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因为真诚是天之道,所以做到真诚就是做人之道。真诚来源于人的性本善,人的本性善是人类由动物逐渐的演变成为人最重要的心里标志。因此,对后人来说真诚就是天之道。诚之者,自然就是人之道了。“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因为真诚是天之道,所以不用勉强而能做到中庸的人,那么不用思考而就能得到真诚的道理,率性而为就能符合中庸之道,这样的人只有圣人。正因为真诚来源人的性本善,所以做到真诚的人,是属于选择人本性善而执著去实践的人。
45、要做到中庸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再谭《中庸》

《中庸》接着讲为了实现做到真诚的做人之道,“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就需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需要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这已经成为了人生的座右铭,士者格物的座右铭。因此,“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要么不学,要么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学了没有真正学会等于没学,那只是为了装门面而已。学了只懂得一知半解,是为了向别人卖弄;真正学懂了的,反而会说“还没有学懂”。要真正学懂就要问明白“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要么不问,问了没有问懂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自问自想锲而不舍。要真正问明白就要分辩到底“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辩明白,绝不罢休;要么不去做,去做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因此,“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要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要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这样我一定能做到中庸之道,我虽然愚笨也必定聪明起来,我虽然柔弱也必定坚强起来。这又是运用典型的《中庸》的逻辑推理模式得出结论是:要做到中庸之道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46、君王必备的四观与五伦三德构成的当时朝政的“大本”——再谭《中庸》
《中庸》篇从“哀公问政。”到此,在这之前可以说是《中庸》篇在理论上阐述了中庸之道的道理。在此,是《中庸》篇在论述中庸之道在治国中的实践。

首先说明了君王必备的:天命观,“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勤政观“人道敏政,地道敏树。”;修身观“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义观“仁者,人也.......礼所生也。”此处,孔子是在充分阐述儒家的治国理念。那就是:国政就是人政,人政就是仁政,仁政就是人本性“中”的自然要求。人本性“中”就是人的本性“善”。

其次说明了“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也就是天“道”决定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有五项,用来实行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由天“道”决定人的伦常关系,也是由“天命之谓性”区别开来的。智、仁、勇,这三种是用来实现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

总之,君王必备的:天命观、勤政观、修身观、仁义观的四观,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五伦、及智、仁、勇的三德构成了当时朝政的“大本”,也就是当时政权的性质、本性、本质。当时治国必须遵循的:君王必备的四观,与五伦、三德构成的当时朝政的“大本”,也就是当时朝政的本质“中”。接着讲的“九经”至“择善而固执之者也”等,都是在朝政“大本”之谓“中”的制约下,实现一定“和”的范围内的具体举措的治国之道。

47、只有本性善人方可与天地并列为三——再谭《中庸》

《中庸》接着讲“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天生率性真诚,而明白中庸之道乃天命也,可谓天生性善;通过明白中庸之道的道理,而后做到真诚,可谓后天的教育;真诚就会明白中庸之道,明白中庸之道就会做到真诚。中庸是为人的诚学——为人要真诚,中庸是处事的实学——处事要求实。因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只有达到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其的本性善;只有能充分发挥其本性善的人,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善。真诚来至于人的本性善,只有真诚才能得到众人的拥护,因为,人的本性善。“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能充分发挥人的本性善,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帮助天地培育生命。破坏自然环境就是丧失人性善的恶劣表现,人性论可称谓现代环境保护理论之源。“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能帮助天地培育生命,正可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就可与天地并列为三了——天、地、人了。原因就在于人的本性善——天道也。只有本性善人方可与天地并列为三。
48、人只有达到至诚就可如神一样预知未来——再谭《中庸》

《中庸》接着讲“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比圣人全才次一等的贤人会偏重于某一方面,偏重于某一方面就能做到真诚,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有显著的效果,有了显著的效果就会明白中庸之道真诚的道理。通过实践学习而知之谓贤人。真诚会由人的言行而表现出来的。进而“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明白真诚的道理就会有所行动,有所行动其言行就会与以往有所变化,其言行有所变化就能物化在天下万物万事的变化中。因此,只有达到天下最真诚的人方“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形成天、地、人并列的人。达到“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只有达到了至诚的境界,也就是达到真诚的本性善,不被私心杂念所述惑,一心一意为了社稷的兴亡盛衰着想,就能洞悉“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的前兆,而能够预知未来的吉凶祸福。至诚可预知未来,非常有道理。“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著草可呈现出阴阳进而发展为《易经》可预知未来,还是有些道理的;龟甲成像预知是人们的想象吧!至于“动乎四体”有可能是一种巫术的表演,用来与天地沟通吧!总的都是在说明对国家兴亡抱有至诚。只有对国家的兴亡抱有至诚之心,出现符合人性善的局面,一定会预先知道的;出现不符合人性善的局面,同样会预先知道的。所以人只有达到至诚就可如神一样预知未来。
49、人的真诚总是要表现在对待天下万事万物上——再谭《中庸》

《中庸》接着讲“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真诚无论是天生的圣人,还是后天通过修身受教的贤人,都是依靠自我达到真诚的,而对中庸之道也是要通过自悟而得“道”。真诚悟道是自我内心实现人性善的过程。“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人的真诚,贯穿人对待天下万事万物由始至终发展的全过程;如果人对待天下万物不真诚,人就将会失去天下万物。所以,君子是以真诚为贵。至今也是有很深刻的道理。“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真诚并不是自我实现就可以了,所以要体现在对待天下万事万物上。真诚不体现在对待天下万事万物上,何以知道你是真诚的哪?!人的真诚总是要表现在对待天下万事万物上的。“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能自我实现真诚为仁,能真诚地对待天下万物为智。仁和智是人本性善德的表现,融合在自我实现真诚与真诚对待万物的中庸之道中,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真诚为仁对待万事万物方为智。
50、《中庸》不但是“中”篇同样是“诚”篇——再谭《中庸》

《中庸》接着讲“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所以,要达到真正的真诚是没有终止的。没有终止就会保持对真诚的长久的追求。事物的变化是无止境的,那么,人类的进化也是无止境的,因此。人类对人本性的真诚与真善的追求同样是无止境的。因此“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对真诚保持长久的追求,就会在对真诚保持长久的追求中,对待天下万事万物有所表现,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人的博学与厚德,博学与厚德就会使人站得高看得远。“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一个人因博学厚德,所以可以担当承载万物的重任;一个人因站得高看得远,所以可以担当覆盖万物的重任;一个人因长久追求真诚,所以可以担当保护天下万物的重责。“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博学厚德可以与地相比,高大明亮可以与天相比,长久追求真诚则是永无止境。由此,可见《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道理了。正因为“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达到如此的真诚、真善的中庸之道的境界,不彰显也会对事物起到作用,不用动也会对事物引起变化,无作为也会使事物自然生成。此处可见《道德经》“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了。可见性善真诚就是达到中庸之道的境界。由此可知:《中庸》篇不但是“中”篇“和”篇,同样是“诚”篇。
51、真诚就是承载万事万物的天地之道——再谭《中庸》

《中庸》接着讲“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简直可以用“真诚”一言来概括:真诚就是对待万物没有不二心,所以天地生育万物多得不可估量。真诚就是天地之道。因此“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天地之道,就是要博学、厚德、高大、明亮、看远、持久的道理。这就是真诚的表现,也只有如此,方能真诚。“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天所说的那个天,原本不过是由一点一点的光明聚积起来的,形成了天的无边无际,日月星辰都维系在其中,世界上的万物都被天覆盖着。天也是由一点点到无穷。“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今天所说的地,原本不过是由一撮土一撮土的聚积起来的,形成地的广博深厚,承载像华山那样的崇山峻岭也不觉得重,容纳那众多的江河湖海也不会泄漏,世间万物也都由地承载着。“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大所说的山,原本不过是由拳头大的石块聚积起来,形成了山的绵延高大,草木在上面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在上面储藏。“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今天所说的水,原本不过是一勺一勺聚积起来的,形成了江海的深不可测,蛟龙鱼鳖等都在里面生长,珍珠珊瑚等有值价的东西都在里面繁殖。因此可以说:真诚就是承载万事万物的天地之道。
52、只有“真诚”方可实现中庸之道——再谭《中庸》

《中庸》篇读到此,不得不问:为什么真诚就是承载万事万物的天地之道哪?这与中庸之道的“中和”是什么关系哪?在下百思悟道:包括天、地在内的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中庸之道的“中和”,是一个事物在其本质“中”的制约下,因其保持一定“和”的范围而存在。那么人类为了在这个事物中生存繁衍,就必须要认识这个事物,认识这个事物,就是要认识这个事物的本质也就是“大本”的“中”,利用这个事物“和”的状态,来有利于人类更好地生存繁衍。那么,如何更好地去认识和利用这个事物哪?为此,人类只有不存私心去对待万事万物。如果人类只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来对待万事万物,那是永远也不会认识到这个事物的本质“中”的,因为这是由于人的私心在作怪,反而会破坏这个事物“和”的状态,而最终会有害于人类自己的生存繁衍。当下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对此,人类只有在人本性善制约人私心欲望的状态下,来对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也就是真诚的对待万事万物,按着万事万物“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自然要求,方能正确的认识到万事万物的本质“中”,从而达到万事万物“和”的存在变化的状态,我们人类才能够更好地生存繁衍在其中。也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天、地、人并列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因此,只有“真诚”方可实现中庸之道。这也就是《中庸》同样是“诚”的道理。

53、人间的礼仪就是圣人之德之道最真诚的体现——再谭《中庸》
《中庸》接着讲“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诗经》说:唯有天之道,是那么的深远而又无穷尽,这就是天之所以为天的吧!哎呀!又是那么的不自我显示,这恰如文王的品德纯一样纯真!这就是文王之所以被称为文王的吧!纯真的品德也是无穷尽的。接着讲“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後行。”伟大的圣人之道啊!宽阔无边无尽,繁衍养育着万物,崇高直达于天。真是多么的美好壮观恢弘呀!由此形成人世间的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有侍众人遵循实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所以说,如果没有达到极高的德性,就不能真正的懂得、做到中庸之道。此段说明,圣人惟天之命,与天地并列,其德就是就是人性善最真诚的体现,因此,圣人之德就是天德天道。人间的礼仪就是圣人之德之道最真诚的体现。
54、面临无道要明大势通道理——再谭《中庸》
《中庸》篇接着讲“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因此,君子只有尊崇真诚的德性,而又追求中庸之道的学问;达到学识广博而又格物精微,达到极高的境界,明了极深道理,方能真正的懂得、奉行中庸之道。所以要“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所以只有温习已有的知识,才能从而获得新知识,正如上文所讲,知识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只有诚心诚意的真诚,才能崇奉礼仪,正如上文所讲,人间的礼仪就是圣人之德之道最真诚的体现。因此, “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国家有道,其言足以兴国;国家无道,其沉默足以留在朝中。正如诗经所云“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此段联系起来体会:君子要尊德崇礼,身在国家有道,要尽量发挥作用以兴国;面临国家无道,要明大势通道理,即要看清国家无道的本质“中”的作用,又要以沉默来应对无道,但绝不可助纣为虐,以保其身在朝里随时待王命,尽量发挥积极促变的作用。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因此,“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正因为如此,孔子说:愚昧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行。孔子总结得真好!真是如此呀!自以为是正是愚昧的特点;而独断专行又恰恰是卑贱的特点。都是小人反中庸独有的特征。
55、我与以往对《中庸》的理解最重要区别之三——再谭《中庸》
《中庸》篇在此引用诗经所云“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以后演绎成为: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再加上对“中”错误的理解为走中间道路,对“和”错误的理解为和事老。如此,使得对中庸之道产生了自保之道的错误理解。使得两千多年来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庸之道,背上了沉重的消极包袱,产生了负面的消极影响。以上在下对中庸之道的“中和”哲理,已经作了详尽的论谭在此就不多谭了。只是再把 “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这句话的典故出处再详谭,以此,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庸之道正名。其典故出处于:周宣王为了防御西北各部族的进攻,命令仲山甫到齐地去筑城。这时,大臣尹吉甫写了一首诗送给仲山甫,诗中赞美一仲山甫的品德和才能,当然也对周宣王任贤使能,使周朝得以中兴作了一番歌颂。这首诗就是《诗经·大雅》里的《烝民》,它一共有八章,其中第四章有两句写道:"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它是赞美仲山甫优秀的品德和才能的。第四章:"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此段其意思是说:天子之命很严肃,大臣仲山甫奉命就要启程。国家社会当前的状态,山甫大臣眼里看得清楚心里很明白。仲山甫是既明确大势又通达道理的大臣,能够做到保其身随时待王命,昼夜操劳而不懈怠,竭诚辅佐周宣王。由此可看:完全没有以后演绎成为: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走中间道路当和事老的思想。这是我与以往对《中庸》的理解最重要区别之三。
56、这是孔子只有遵从周礼的原因——再谭《中庸》
《中庸》篇接着讲“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此处的“反古”从上下文来看,不应理解为:“返回或者是回复到古时去”;而应理解为:生于今世,而反对古圣贤的中庸之道。这样做灾祸就一定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如此,与《论语》“信而好古”的思想相一致了。正因为生于今世,而反对古圣贤的中庸之道,这样做灾祸就一定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所以,“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不是天子就不要议订礼仪,不要制订法度,不要考订文字规范。现代也是如此,礼仪、法度、文字是国家大事。地方、或更甚者私人决不可僭越。如现代的迎宾礼炮、阅兵;宪法;文字等。“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现在天下车子的轮距一致,书写的文字统一,言行的伦理道德相同。大一统国家的基本要求,绵绵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保证。“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虽有相应的地位,如果没有相应的德行,是不敢制订礼乐制度的;虽然有相应的德行,如果没有相应的地位,也是不敢制订礼乐制度的。礼乐是人真诚本性善的外在表现,有位无德必然无视礼乐。“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孔子说:我谈论夏朝的礼制,夏的后裔杞国已不足以验证了;我学习殷朝的礼制,殷的后裔宋国也只是残存着;我学习周朝的礼制,现在还在实行着,所以这是孔子只有遵从周礼的原因。与上述“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的意思相连贯。
57、国家的礼、法是制定、执行者真诚性善之德的体现——再谭《中庸》
《中庸》篇接着讲“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治理天下能够做好议订礼仪,制订法度,考订文字规范这三件重要的事,也就不会有什么大的过失了吧!礼仪、法度、文字要在国家的国情、性质上体现中庸之道,方可国泰民安。但是往往是过之与不及。因此,“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在上位的人,也就是礼仪、法度的制定者,虽然真诚性善,但如果没有经过言行的验证,也就是没有经过礼仪、法度的验证,就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国家礼仪、法度的制定者的真诚性善之德,一定会在制定的礼仪、法度上有所表现。而“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在下位的人,也就是礼仪、法度的执行者,虽然真诚性善,但如果不自尊,有不遵守礼仪、法度的表现,也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使人信服,老百姓就不会听从。国家礼仪、法度的执行者的真诚性善之德,一定会在执行礼仪、法度上有所表现。此段是说明了:国家的礼、法是制定、执行者真诚性善之德的体现,也就是中庸之道在治国中的实践。
58、真正的君子是:远望威严、近处亲切——再谭《中庸》
《中庸》篇接着讲“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徵诸庶民。”所以君子治理天下之道,应该以自身的真诚性善之德为根本,并从老百姓的言行中得到验证。“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因此,从老百姓的言行上,来考查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做法而没有谬误,立于天地之间而没有悖逆,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猜疑,百世后的圣人也没有疑惑。 “质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感,知人也。”质询于鬼神而没有猜疑,这是知道天理;百世后的圣人也没有疑惑,这是知道人意。因此,“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所以君于的一言一行,能世代为天下人遵守之道的礼仪,所作所为能世代为天下人共同遵守的法度,语言能世代为天下人行为的准则。因此,君子为人在远处有威望,在近处也不使人厌恶。远感威望近感亲切。正如“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正如《诗经》说,“君子在远处没有人憎恶,在近处没有人厌烦;日夜操劳,才能永保君子的名誉。而早早的就誉满天下了。真正的君子是:远望威严,近处亲切。
59、中庸大德的典范,育人的至圣先师——再谭《中庸》
《中庸》篇接着讲“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孔子从先祖尧舜开始讲述,以文王、武王为育人的典范,上遵循天时的要求,下符合地理的实际。就像天地那样没有什么不承载,没有什么不覆盖。孔子之育人天覆地载,“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孔子育人天覆地载,就好像四季的交错运行,日月的交替光明,使万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具体的小德如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天道的大德给天地之间带来了丰厚的物产。这就是如天地一样的伟大之处啊!《中庸》在将要结束的此段赞扬孔子为中庸大德的典范,育人的至圣先师。
60、圣人的真诚能与天地相匹配——再谭《中庸》

《中庸》篇通过赞扬孔子后接着讲“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圣人才能做到:聪明、睿智能面临天下万物万事的变化;宽裕、温柔能包容天下万物万事的变化;奋发、刚毅能决断天下万物万事的变化;威严、中正能使天下万物万事敬重;明理、细察能辨别天下万物万事的区别。因此,天下最真诚的圣人,“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天下最真诚的圣人,其智慧广博、深厚如同泉涌一样时常的会表现出来;其智慧广博如天、深厚的如同泉涌形成的深渊一样,表现在言行作为上,百姓无不敬佩,表现在言谈中,百姓无不信服。表现在行动上,百姓无不喜悦。“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这样的好名声广泛流传在中国,传播到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凡车船行驶的地方,人力通行的地方,总之凡天所覆盖,地所承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降的地方;凡有血气的生灵,没有不尊重亲近他们的,所以说圣人的真诚能与天地相匹配。这是因为:最真诚的圣人就是中庸之道的典范。
61、唯有最真诚方能真正的懂中庸——再谭《中庸》
《中庸》篇在论述了最真诚的圣人能与天地相匹配后讲到:“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圣人,才能治理天下万物万事的经纬;确立天下“大本”的中庸之道;明白天地间万物的生息繁衍。那么,“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那么天下最真诚的圣人所依靠的是什么哪?那就是他那真诚的仁善啊!他那深厚的智慧呀!他那浩浩如天的大德啊!因此,“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所以,如果不是具备聪明智慧、通达天下仁德的圣人,还有谁能知道天下只有真诚方能中庸的道理哪?!此段,《中庸》篇在论述了最真诚的圣人能与天地相匹配后,明确的指明:唯有最真诚方能真正的懂中庸。
62、君子中庸不动而敬不言而信——再谭《中庸》
《中庸》最后连续引用诗经作为结尾。“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经》说:身穿锦绣衣服,外面罩件套衫。这是为了避免锦衣花纹大显露,所以,君子之道,虽然深藏不露而却日益彰明;小人之道,则显露无遗而却日益消亡。有意显示的不是真诚。君子之道平淡而有意味,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进入真诚的仁德境界了。真诚行中庸之道本来就是很平常的。因此,“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经》说:潜藏虽然很深,也会表现的很明显。所以君子通过自我反省而无愧疚,无恶念存于志向。君于的德行之所以是一般人所达不到的,大概这就是一般人所看不见的地方吧?这就是“慎独”的境界吧!所以“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经》说:君子独自在室内,也能做到无愧于神明。所以,君子没做什么事也是让人尊敬的,没有对人说什么话也是值得信任的。“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诗经》说:进言感神明。肃穆无争执。所以君子不用奖赏而百姓也会努力,不发怒而百姓也会畏惧。君子因真诚方可中庸,不需有意的显示,也会表现的很明显,因此,不动而敬不言而信呀!
63、君子真诚的中庸之道犹如“空气”的境界——再谭《中庸》

《中庸》接着引用诗经,“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经》说:君子不用显示你自己真诚的中庸之德,诸侯们也都来效法。所以,君子笃实恭敬就能使天下太平。中庸之德无为而治天下太平。因此,“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因此,《诗经》说:我怀有真诚的中庸之德,不用厉声厉色。正如孔子所说:用厉声厉色以教化百姓,是最落后的行为。“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诗经》说:德行轻如毫毛。轻如毫毛还是有物可比拟。上天所承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那就是空气,谁能离开空气哪?!君子真诚的中庸之道犹如“空气”的境界,最普通、最普遍、最平庸、最无为;但是,谁也看不见、谁也听不到、谁也摸不着,谁也替不了,谁也离不开;中庸就在你我身边,中庸时刻伴随着你我;每个事物的“中”就是这个事物的大本、本质、性质、本性,“和”就是在这个事物的“中”制约下的一定范围,决定了这个事物的存在。因此,为人于世,只要心怀私欲,另有所图就不可能懂“中和”的道理,就不可能懂中庸,更不可能行中庸;只有真诚方能懂“中和”的道理,懂中庸、行中庸。离中庸就是失败,行中庸就是成功,这就是中庸之道。
64、《中庸》篇“天、命”的哲学思想——再谭《中庸》
《中庸》篇到此结束了,但是“谭”意犹未尽。因为,纵览《中庸》篇全文,是一篇逻辑性很强的哲理。所以,想再总的谭一遍《中庸》的哲理思想。首先,谈的就是:《中庸》篇的“天、命”观。也就是,为什么《中庸》开篇就谭“天、命”?这是因为,五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中“天”的思想,在此,应该明确地指出:这个“天”的思想,绝不等同于西方宗教文化中的“上帝”。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述:这个“天”是客观存在的,就是决定人类生息、繁衍、进化总的生存环境为“天”。正是这个“天”决定了天下万物万事各自的“命”运,也就是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命”运,决定了各个朝代的国家“命”运,同时也就决定了家族、家庭以及个人的“命”运,也就是,决定了人类社会不同层次的人群或是个人的“命”运。因此,五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中,在人类社会不同层次的人群或是个人,如国家、家族、家庭、个人遇到决定其“命”运大事的时候,首先就是祭天,来祈求决定其“命”运的“天”的庇护和保佑。而《中庸》的中心思想之一讲的就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讲的正是这个“天”,决定了天下万物万事各自“命”运的具体过程,也就是决定了人类社会“命”运的具体过程。因此在谭“中、和”观之前,必须首先谭清楚“天、命”观。
65、《中庸》篇“性、道”的思想——再谭《中庸》
《中庸》篇接着谭的是“性、道”观。这个“性”就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性”。既然是“天”决定了天下万物的“命”,如人有命、猴有命、犬有命,牛有命;生物有命、植物有命;也可以说山有命、河有命、沙漠有命;星球有命、星系有命、甚至于宇宙也有命等(从略)。那么万物都有其“命”,但是,区别于其“命”不同的就是其“性”。“天命之谓性,”这句话就是说:“天”决定了天下万物各自“命”相区别的“性”。万物各自相区别的“性”,就是这个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之所以是这个事物的本性、本质、性质,也就是下文所说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的“中”就是这个事物的“大本”(下面还要详谭)。那么,天下万物遵循各自的“性”生息、繁衍,就是天下万物各自的生存之“道”,否则,就是死路一条。正如下文所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如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了水就是死路一条;热带地区的植物,到了寒带地区就不能成活等。这就是“率性之谓道”的“道”。这也就是《道德经》开篇所讲“道可道,非恒道;”的“道”。就是这个“道”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每个事物的生存之道,都是在适应其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又是“天”在决定其“命”,决定其“性”的演变,来适应其“天”,也就是生存环境的变化。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一例(从略)。这同样是“天命之谓性,”呀!
66、《中庸》篇“修、教”的思想——再谭《中庸》
《中庸》篇接着谭的是“修、教”观。这个“修”“教”就是“修道之谓教”的“修”“教”。既然天下万物的“性、命”都是“天”所决定的,为什么还要“修、教”哪?正因为天下万物的“性、命”都是“天”所决定的,那么“修、教”同样是“天”所决定的。正像鸟要学飞一样,如果不学飞,让人驯养成为家鸡了,就不会飞了。野猪不学会捕食,让人驯养成家猪了,就不能再野外生存了。当然了这个“修、教”是针对人类来讲的。就是要“修”人的生存之道。那么人的本质特性是什么哪?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有“思想”,思想中最本质的就是人性善(下面还要详谭)。人的生存之道,就是人类遵循人性善而生息、繁衍的生存之道,也就是人道。因此,要正如《大学》所讲的“修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同样正如《中庸》下文所讲的,只有“修”的人性善所表现的真诚,方能懂中庸,也就是“率性之谓道”的人类生存的中庸之道。那么有“修”就有“教”。因为人们对中庸之道,正如下文所讲“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等。所以“修道之谓教”。
67、《中庸》篇“中”的思想——再谭《中庸》
《中庸》篇在谭“天命”思想正酣时,好像突兀的谈起“中和”思想来了。实际上是非常有逻辑道理的。正是因为“天”决定了天下万物以及各自的“命”,及万物相互区别的“性”。所以要回答“性”是什么?“天”又是怎样决定了这个物“性”的问题来了。这正是在谭“中、和”思想之前,必须谭清楚“天命”思想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天”决定了天下万物,相互区别的“性”,这个物的“性”,就是这个物的本质、性质、本性,也就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也就是这个“中”既是天下万物的“大本”,又是万物各自的“大本”。因为,“天”是相对于“天”所决定的天下的万物而命名为“天”的,所以“天”的“中”就是天下万物的“大本”,就是说天下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本质,天下万物遵循其本质“性”的变化,就是天下万物的存在之道,这也就是地球变化的总道,道就是变化。但是,“天”与天下万物是各有其“道”的。天下万物也就各自有其“中”,各自的其“中”又是天下万物各自的“大本”,就是说天下万物各自相互区别、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存在的本质特性,天下万物各自遵循其本质特性“性”的变化,就是天下万物各自的存在之道。天下万物各自的存在之道,是由天下万物的存在之道,也就是地球变化的总道所决定的,这就是大道管小道的道理。这足以说明了,中庸之道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道理。中庸就是天命、率性、道也,用当今的语言讲:中庸是客观存在的。
68、《中庸》篇“和”的思想——再谭《中庸》
《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那么,“中”表现在哪?首先“中”相对“和”是静态的,就是说在人的“喜、怒、哀、乐“各自未发是相对静止的,而“喜、怒、哀、乐”各自表情的“本质”是存在的,也就是什么是“喜、怒、哀、乐”的“本质、性质”是存在的,这就是“喜、怒、哀、乐”各自的“中”。其次“和”相对“中”是动态的,“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动态的“和”是要在静态的“中”的制约下,达到节制适度的范围,也就是说“喜、怒、哀、乐”在各自静态的“本质”“中”的节制下,各自达到一定适度的范围“谓之和”,方可表现为各自的“喜、怒、哀、乐”的表情。也就是包括“天”在内的天下万物万事各自的“和”,必须在各自这个事物“中”的节制制约下,这个事物才存在;而这个事物的本质,也就是其“中”的这个“大本”,也只有在其“和”的范围内才能表现出来。如,人“乐”的表情,只有在人“乐”的表情的本质,也就是什么叫人的“乐”的静态的本质“中”的制约下,节制在一定动态的“和”范围内的“乐”的表情方为“乐”。否则,过之则是有一句成语,叫做乐极生悲;不及则还有一句成语,叫做皮笑肉不笑。而这两者都不是人“乐”的表情了。天下包括“天”在内的万事万物于此同理。因此,“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也就是说包括“天”在内的,天下的万物万事分别的这个“和”要适其“中”的过程,就是包括“天”在内的天下万物万事所必须遵循的生存之道。因此,“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69、“中和”论决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再谭《中庸》
《中庸》论述了天下的万物万事,分别的这个“和”要适其“中”的过程,就是包括“天”在内的天下万物万事所必须遵循的生存之道。天下万物的各自其“中”又是天下万物各自的“大本”,就是说天下万物各自相互区别、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存在的本质特性、本质,天下万物各自遵循其本质特性“性”的变化,就是天下万物各自的存在之道。因此,要认识天下万事万物各自的变化之道,就是通过对天下万事万物各自存在的“和”的状态地分析研究“格物致知”,来认识制约其存在的“和”的状态的“中”,也就是其天下万物万事各自相互区别、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存在的本质特性、本质、本性。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实事:就是事物各自存在的“和”的状态;求:就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格物致知”;是:就是其“中”。《中庸》的“中和”论决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70、《易经》篇的《中庸》思想——再谭《中庸》
《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那么,这个事物的“中”节制制约这个事物的什么哪?也就是说,包括天在内的天下万物万事各自的“中”,节制制约这个事物的什么,才能使这个事物达到“和”的范围而存在哪?这就是《易经》中的“阴阳”两因素。包括天在内的天下万物万事的变化因素,均可分为阴阳两因素(另有所谭,在此从略)。《易传·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可以说,包括天在内的天下万物万事的变化都有其太极,当今的宇宙也就是“天”大爆炸之前的那个原点,就可成为太极;任何植物、动物包括人在内的阴阳交合之初的那个受精卵同样可称为太极;任何事的变化都有其最初形态同样可成为太极。太极必然生成阴阳两仪,也就是说,影响包括天在内的天下任何事物的变化因素,最终都可分为阴阳两种因素。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直至六十四卦,由阴阳两种因素构成的这六十四卦,推演了包括天在内的天下万物万事的卦象。其中每一幅卦象所推演的事、物,都是在这个事、物的本质,也就是其“中”这个“大本”,对影响这个事物变化的阴阳两大因素的节制制约在一定“和”的范围内而存在。一旦,影响这个事、物存在的阴阳因素“和”的范围,失去了其“中”的节制制约,那就是这个事、物的本质发生变化为另一种事、物的变革。这就是《易经》的变化之道,也就是中庸之道。
71、《中庸》篇“庸”的思想——再谭《中庸》
《中庸》对“庸”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影响最权威最著名的就是 宋.程颐的“不易之谓庸”的解释。对此,“庸”可解释为:1、不变之谓庸;2、不容易之谓庸。首先“中”的不变是相对这个事物的本质,也就这个事物的“大本”是不可变的。但是这只是解释的“中”不变的一面。“中”还有相对可变的一面,那就是,当这个事物存在的“和”的范围,一旦突破了其“中”的节制制约,那就会变化成为另一种事物,随之这个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这个事物的“大本”“中”也就发生了变化,变化成为另一种事物本质的“中”了。对此,《中庸》篇虽然并没有涉及到,但是道理在此。另外在《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段中谈到了“中”发生变化的思想:当君子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当其所处地位的性质“中”发生了变化,处于贫贱的状况了,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等;这样君子无论处于什么环境下,都能遵循所处环境性质“中”的节制制约,而表现出安然自得的“和”的神态,这样的解释绝不是牵强附会,而是有其相联系的道理的。其次,“中和”并不是不容易做到的。正如《中庸》所论:“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充分说明了中庸之道普通男女虽然愚昧也可知其道的思想。历来那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不知道做饭做菜的“中和”思想哪?但是,中庸之道最高深的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因此,中庸的“庸’有:平常、平平常常、普通、普普通通的常态性、自然性、普遍性的意思。也就是说“中庸”的意思就是:事物本质“中”的思想是普通普遍自然的道理。进一步说明了《中庸》篇的“庸”只能是常态、普通、普遍、自然的解释。
72、《中庸》篇“诚”的思想——再谭《中庸》
《中庸》篇阐明中庸之道在为人处世的社会实践中,虽然“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但“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虽然“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但“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的理论观点之后。提出了一个中庸之道,在为人处世的社会实践中,非常重要的思想,那就是“诚”的思想。“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就是说中庸之道在为人处世的社会实践中,人的真诚,是天命赋予人性善所表现出来的“率性之谓道”的“道”。能努力做到真诚的人,就是在遵循天命的人道。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中庸,不用思考就能有所得,自然而然地遵循中庸之道,这样的人是圣人。这样的圣人也是在为人处事的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而通过自身的努力做到真诚,是选择了人性善的人道而执著追求的人。这里提出的第一个重要的思想是:要做到中庸之道必须为人真诚。因为,正如前文所讲:只有为人真诚的君子,才能实事求是的,无过无不及的,随时做到适“中”处事,因而中庸篇也可称为“诚”篇;而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心怀私欲,不可能真诚为人,不可能实事求是的处事,而是为了私欲不是过之,就是不及,专走极端肆无忌惮。这就是“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的道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真诚哪?只有选择人性善的人道而执著追求。
73、《中庸》篇“善”的思想——再谭《中庸》
《中庸》篇在阐明要做到中庸之道必须为人“诚”的思想。具体的提出“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又深一步的提出了一个中庸之道,在为人处世的社会实践中,非常重要的思想,那就是“善”的思想。对此,在下与历来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此“善”的思想,绝不是美好的、好的、可以等的意思。如文中提到孔子说舜时“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孔子说颜回时“择乎中庸,得一善,”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等都是指人性善、善心的意思(前面已谭过,从略)。那么为什么《中庸》篇没有明确的提出人性善哪?原因可能有二。一是,《中庸》在论中庸之道的社会实践中,主要提出的是“诚”,人只有真诚方能懂中庸之道。“善”只是人“诚”心的内在的人性。而没有必要更多的去论述。二是,子思作《中庸》时,孔子的学说虽然已经有了人性善的思想,但是多把人性善的理解停留在“仁、义”的认识上。据说是由曾参传子思,子思再传孟子。子思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学。因而孟子提出"性善论"。后来发展为“四心”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进一步的阐明了人性善的主要内容。虽然如此,《中庸》篇还是多次的提到了人性善。尤其是孔子说舜时提到的“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思想是:舜能避开其的丑恶的一面,弘扬其的善良的一面。掌握人们两方面不同的意见,采纳其弘扬善良的一面,也就是人“中”的“大本”,就是人本性“善”的道理,用于百姓。这充分的说明了《中庸》篇“善”的思想。
74、《中庸》篇主要讲了“中和”与“诚”这样两个问题——再谭《中庸》
《中庸》篇实际上是就讲了两个问题:一是,“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中和”思想;二是,“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的“真诚”思想。“中和”的思想决定了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真诚”的思想是“人性善”的表现,只有如此,才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自觉自愿的自然而然的遵循中庸之道的思想。
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已经形成为中华民族的根本思想,是中华文化最显著的基本特征之一。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DNA”,中国人的标准之一就是“中和”。每个中国人的一生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践行着“中和”的思想,不论你个人承认与否。只不过是:“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尤其是中国的知识份子更是如此。由此产生的中华民族“和为贵”的思想文化。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知道了和平的可贵;地球环境的污染使人类知道了环保的可贵。——“和为贵”人类社会的“和”,人类与自然的“和”,已经成为了全人类的高度共识。
中庸之道的“真诚”思想,也就是“人性善”思想所产生的“忠恕、仁义”的中华传统文化。自然的就形成为中华民族的又一根本思想,是中华文化又一最显著的基本特征之一。人的本性善就是天命决定的人性,其表现就是“真诚”。人的本性善逐渐的进步与完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类为了更好的适“中”生存环境,而不知不觉的“真诚”的遵循中庸之道的客观要求。这种客观要求是人类在充满矛盾中逐渐认识到的。有的正在认识中,还有至今尚未认识到而执迷不悟,但终会认识到的。否则就是失败、动乱、灾难直至死路一条。
随着孔子学院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中庸之道的“中和”与“真诚”这两个最显著的基本思想,必将对世界不同思想文化产生无与伦比的影响,近而形成具有独特的又不可缺的价值。将左右着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整个世界的“和谐”发展。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趋势,人类共同体的思想已经日益深入人心。经济决定了政治及其意识形态。那么,经济的融合化,必然导致政治的融合化、意识形态的融合化、思想文化的融合化。具有无与伦比的又独具特色的,“中和”与“真诚”的中庸之道的,中华文化必将在世界的大融合中大放异彩,《中庸》篇至今仍是人类的指路明灯。
二零一九年四月十五日

于调兵山下

_________________
山佳——詩是:自釀自飲的美酒 越飲越醉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山佳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275685513 雅虎讯息通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山佳草堂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