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走进《老子》(全文)下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山佳草堂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山佳

澳洲彩虹鹦版主


性别: 性别:男
年龄: 73
加入时间: 2005/09/20
文章: 1343
来自: 中国辽宁
积分: 5347


文章时间: 2021-12-16 周四, 上午10:38    标题: 走进《老子》(全文)下 引用回复

61、珍惜当下积“上德”是长治久安之道——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治国理政上感叹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思想。紧接着在本章指出了遵循“上德”在治国上的重要意义。“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老子指出:治理百姓要遵循天道,没有比珍惜更重要了。唯有珍惜包括自己身心在内的天下、邦国、百姓、万物、万事,等当下面临的一切,可以称作是在早作准备;早作准备,最重要的就是积“上德”;不断地积“上德”就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了;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那就不知道还有什么做不到得了;达到了天下没有做不到的地步了,就可以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了。有了担负起治理国家重任的能力了,就等于这个国家有了根本的保障,那真是好比国家之母呀!这个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了。这就是国家根深祗固,长治久安之天道
老子深刻的指出:珍惜当下积“上德”是根深袛固长治久安之道。
62、治大国若烹小鲜皆因上德之道也——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深刻的指出:珍惜当下积“上德”是根深袛固长治久安之道。接着本章继续论上德治国之道。“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老子继续论上德治国之道:治理大国,就好像烹熟小鱼一样,两者同“道”。用“道”治理天下,鬼也起不了神的作用了。不是鬼起不了神的作用,而是,神是不伤人的。也不是神不伤人,圣人也是不伤人的。这样,鬼神和圣人都不伤人,这是因为人遵循了上德之道呀!
老子提出了著名的论断:治大国若烹小鲜皆因上德之道也。
63、大小邦国和谐相处的以“静”为“下”之道——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提出了著名的治国论断:治大国若烹小鲜皆因上德之道也。在本章进一步的提出了大小邦国的外交之道。“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老子提出的大小邦国的外交之道:大的邦国要处于江河的下游,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那里,这就是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安静守定而胜过雄强,这就以“静”为“下”之道。所以,大的邦国对小的邦国要采取安静谦下的策略,就可取得小邦国的依赖;小的邦国对大的邦国要采取安静谦下的姿态,就可取得大邦国的信任。因此,或者是大邦国对小国安静谦让以取得小邦国的依赖,或者是小邦国对大邦国安静谦让而取得大邦国的信任。大邦国都不能过分的想兼管小邦国,小邦国也不能过分的想顺从大邦国,这就是两方面各得所求,其中大邦国更宜安静谦下之道。
这就是老子提出的:大小邦国和谐相处的以“静”为“下”的上德之道。并着重指出关键在于大国的以“静”为“下”的上德之道。
64、设立天子和设置三公是上德善道也——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提出的:大小邦国和谐相处的以“静”为“下”的上德之道。并着重指出关键在于大国的以“静”为“下”的上德之道。在本章老子明确指出“道”与“德”在立国中的意义。“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老子指出:“道”是万物各自的奥妙深奥之源,是具有上德善良之人的宝贝,就是不善良之人也会受到它的保护。美好善良的言辞可以得到市上的尊敬;美好善良的行为可以成为市人的榜样。即使不善良的人,又怎能舍弃他们哪?所以在天下要设立具有上德的天子、和设置同样具有上德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公来管理。天子与三公虽然有手拱玉壁在先,乘坐驷马在后的礼仪,不如坐进此“道”中遵循善良的上德而行。自古以来,人们为何把上德之“道”看得这样宝贵哪?不能不说是,由于求宝贵的上德之“道”的保护,就一定可以得到满足;就是犯了罪过,也可免除造成邪恶的后果吗?就因为如此,天下人才如此视上德之“道”为最宝贵的。
老子在此章很明确的指出:设立天子、设置三公是上德善道也!
65、圣人遇事看重困难是上德无为之道——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针对治国很明确的指出:设立天子、设置三公是上德善道也!在本章进一步指出,在治国中要:“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认为:有为要从无为开始;做事要从无事开始;品味要从无味开始。这就是大从小开始,多从少开始的道理。同样是要用善念质朴的上德无为来回报恶意无事找事有为抱怨的道理。同样,要解决难题需从其容易的地方入手,要做大事需从其细微的地方入手。因此,要解决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其容易的地方做起;要做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微的部分开始。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做其大,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因很少能够兑现,而失信的;同样,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势必遭受更多的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很看重困难,所以始终没有难事。
老子精辟的认为:因为,天下万物万事是各有其“道”的,想人为的改变,是很困难的。所以,圣人遇事看重困难是上德无为之道。
66、老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思想——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精辟的认为:因为,天下万物万事是各有其“道”的,想人为的改变,是很困难的。所以,圣人遇事看重困难是上德无为之道。紧接着在本章老子进一步明确指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明确指出:在局面安稳时容易把持,在局面没有出现祸乱迹象时容易图谋;这就是事物脆弱容易消碎,事物细微容易散失的道理;同样,做事情要在其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祸乱要在其尚没发生以前就处理掉隐患。同样的“道”理,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如果违背这些“道”理,随着人的欲望有所作为的必将会招致失败,任其欲望有所固执行事的必将会遭受损失。因此,遵循“道”的圣人,自然无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失。这就是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的“道”理。所以要慎重对待任何事物变化之道的始末,则无失败的道理。因此,遵循“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敢妄加作为。
这就是老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思想。
67、玄德就是与私欲正相反的即深奥又深远的上德——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提出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思想。本章进一步提出治民之玄德。“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老子指出:古时心怀上德善念遵循“道”的圣人,不是教导人们明白为了满足私欲的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们顺其自然的淳厚朴实。人们之所以难于治理,乃是因为他们为了满足私欲明白了太多智巧的心机。因此,以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产生危害国家之贼;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那才是国家的幸福。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差别,就是一个法则,经常了解这个法则,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奥又深远,与人们对现实货物的私欲所产生的智巧心机,反其道而行之,然后才能达到极大地顺乎于上德之道。
老子指出:玄德就是与人们现实私欲正相反的即深奥又深远的上德。
68、圣人善似江海峡谷百川汇聚无人相争——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指出:玄德就是与人们现实私欲正相反的即深奥又深远的上德。本章老子指出玄德就好似:“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指出玄德,好似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峡谷所汇聚的最大的峡谷。是因为江海峡谷善在最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峡谷之王。因此,圣人要居于万民之上,必须用言辞对万民表示谦下;要站在万民之先,必须把自身私利放在万民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位居于万民之上,而万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万民之前,而万民并不感受到侵害。因此,天下的万民对其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因为,圣人不与万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老子指出:具有玄德的圣人善似江海峡谷百川汇聚无人相争。谁又能和清静无为相争哪?!
69、“道”与万物没有可比性所以不敢为天下先——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指出:具有玄德之道的圣人善似江海峡谷百川汇聚无人相争。谁又能和清静无为之道相争哪?!在本章老子更是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分析后提出:“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老子通过分析提出:天下人都说我遵循的“道”最大,但是,似乎不像人们说的那么最大。因为我遵循的“道”是不是唯一最大的,没有其它的可比性,所以也就没有最大,也似乎不像人们说的那么最大。如果像人们说的那么最大,与其它不可比较的相比较,如果相比较时间长了那么我遵循的“道”也就显得渺小了。对此,我有三件法宝持守着而且保全着我遵循的“道”:第一件叫做慈善;第二件叫做克俭;第三叫做不敢为天下先。慈善所以能勇武;克俭所以能广交 ;不敢为天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之长。如果,现在舍弃慈善且只追求勇武;舍弃克俭且只追求广交;舍弃退让在万物之后,且只追求争天下先,其结果是离死亡不远了!谁能持守慈善遵循天“道”,用来征战就能够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天“道”要救助谁,就以慈善来保卫谁。
老子精辟的提出:“道”与天下万物万事没有可比性,所以不敢为天先。
70、老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用兵之道——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精辟的提出:“道”与天下万物万事没有可比性,所以不敢为天先。在本章老子继续发挥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论到:“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老子继续发挥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论到:善者为将帅,不轻易动武;善者打仗,不轻易动怒;善者战胜敌人,不轻易与敌人正面冲突;善者用人,甘为人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上德,这叫做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做遵循天道之上德。
老子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用兵之道。
71、老子不敢为主而为客的哀兵必胜之道——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继续发挥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论到:善者为将帅,不轻易动武的用兵之道。老子在本章继续论用兵之道:“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老子继续论用兵之道:遵循上德善之道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我不敢以我为主的主动进犯,而采取以我为客的被动守势;不敢冒然前进一寸,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叫做虽然列队准备用兵,却像没有列队用兵一样。虽然撸起了袖子,却没有举起臂膀;虽然面向敌人,却没有敌意;这就叫做虽然手握兵器,却没有动用兵器的意思。祸患再也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就丧失了我遵循上德善道之宝。所以,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哀思的一方可以获得胜的。
这就是老子的“不敢为主,而为客”的哀兵必胜之道。
72、老子对上德之道“莫能知,莫能行”而无奈的哀叹——走进《老子》
老子在论了一番上德之道的道理后,面对混乱的春秋战国时局,不得不哀叹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老子不得不哀叹到:我说的上德之道是很容易理解的,也是很容易施行的。但是,天下竟然没有人能理解,没有人能实行。我说的上德之道都是有宗旨的,按其行事都是有根据的。正是由于唯有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所知。能理解我所知的人是很少的,那么能效法我的人就更难得可贵了。因为,有上德之道的圣人总是质朴的穿着粗布衣服,可是怀里揣的却是美玉呀!
老子面对混乱的春秋战国时局,对推行上德之道“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而表现出来无奈的哀叹。
73、知自己所不知是有上德之道的圣人也——走进《老子 》
老子在上一章面对混乱的春秋战国时局,对推行上德之道“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而表现出来无奈的哀叹。在本章老子进一步指出:“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老子指出:遵循上德之道的圣人,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尚的。而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那就是病态。遵循上德之道的圣人是没有病态的。因为,圣人把病态当作是有病。正因为圣人把病态当作是有病,所以,圣人没有病态。
老子认为:知道自己所不知的是有上德之道的圣人也。
74、圣人的自知自爱而不自见自贵的上德之道——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认为:知道自己所不知的是有上德之道的圣人也。在本章进一步提出:自知自爱而不自见自贵的上德之道。“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
老子提出:当人们不畏惧王侯贵族的威胁时,那么,对王侯贵族更大的威胁就要到来了。因此,不要轻视人们的安居,更不要厌恶人们的生活。王侯贵族只有不厌恶人们的安居生活,人们才不会厌恶王侯贵族。因此,有上德之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所以,有上德之道的圣人才会除去轻视厌恶人们安居生活的王侯贵族们的做法;而采取自知自爱而不自见自贵的上德之道。
老子指出:只有圣人才会除去轻视厌恶人们安居生活的王侯贵族做法;而采取自知自爱而不自见自贵的上德之道。
75、遵循善行上德之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走进《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三章继续论述善行上德的意义。“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论述到:勇于敢战则有被杀死的可能,勇于不敢战则有存活的可能。这两种勇的结果,或有利或有害?天之道所厌恶何也?谁知道其中的缘故?就是遵循天道的圣人也难以说明。但是,天之道,是不去争斗而采取善行上德则胜;不去应战而采取善行上德去应对;善行上德不用有意的召唤而自然而然的到来,坦然而遵循善行上德之道的谋划,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呀!
76、人不畏死是人被压迫到了不畏惧死亡的程度上了——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深刻的指出:坦然而遵循善行上德之道的谋划,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本第七十四章老子又明确指出如何做到“疏而不漏”。“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老子指出:人们被压迫的已经到了不畏惧死亡的程度上了,那还能用什么死亡来使他们畏惧么?若要使人们平时常畏惧死亡,而对于平时常迫害人们为非作歹的怀人,我们就得执法而把他们抓来杀掉,那谁还敢为非作歹的迫害人们?要经常有专管司法行刑杀人的人去执行行刑杀人的任务。那些代表专管司法行刑杀人的人去杀那些为非作歹迫害人们的坏人,就如同代表高明的木匠用斧头去伐木,那还是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的。
老子是在告诫人们:人不畏死是人们被压迫的到了不畏惧死亡的程度上了。只有使人们安居乐业,人们才会畏惧死亡。这样就必须要有专门惩罚那些迫害人们为非作歹坏人的司法人员,即使是这样,司法人员也很少有不伤着自己的。
77、老子深刻的指出:官逼民反的道理——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是在告诫人们:人不畏死是人们被压迫的到了不畏惧死亡的程度上了。只有使人们安居乐业,人们才会畏惧死亡。这样就必须要有专门惩罚那些迫害人们为非作歹坏人的司法人员,即使是这样,司法人员也很少有不伤着自己的。老子在本道德经第七十五章更深刻的指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老子针对失去上德之道的王侯贵族们,深刻的指出:人们之所以饥肠辘辘食不饱腹衣不遮体,就是由于上面王侯贵族们吞吃赋税太多,所以人们才陷于饥饿。人们之所以难于治理管制,同样是由于上面王侯贵族们在搜刮苛捐杂税上太有所作为,所以人们就难于治理管制。人们之所以轻视亡死,还是由于上面的王侯贵族们求其富贵的生活,而厚刮民脂民膏,所以把人们逼得感觉死了也不算什么。唯有不去为了追求享受富贵生活的人,才是好于上面的王侯贵族们求其富贵生活的人。
老子深刻的指出:失去上德之道的王侯贵族们,官逼民反的道理。
78、凡是柔弱的东西最终反而会处于坚强的东西之上——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深刻的指出:失去上德之道的王侯贵族们,官逼民反的道理。老子在本道德经第七十六章指出:强大必将遭到灭亡的下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分析指出:人的生命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脆弱的,人的生命死了的时候身体就会变得坚硬强直了。同样草木生长时期也是柔软脆弱的,草木死了以后就变得槁干枯硬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之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之类。因此,用兵逞强则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则会遭到摧折。足以说明:凡是坚强的东西最终是会处于柔弱的东西之下的,凡是柔弱的东西最终反而会处于坚强的东西之上的。
老子通过分析,凡是坚强的东西最终是会处于柔弱的东西之下的,凡是柔弱的东西最终反而会处于坚强的东西之上的。来说明无为上德之善道的道理。
79、老子用弓比喻当今社会所谓的人之道违反天之道的社会不公——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通过分析,凡是坚强的东西最终是会处于柔弱的东西之下的,凡是柔弱的东西最终反而会处于坚强的东西之上的。来说明无为上德之善道的道理。老子在本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运用弓来做比喻:“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老子比喻到:天之道,其不就犹如是一张弓呈现在你面前么?富有弹性的呈现半圆形的弓臂可谓天,柔韧的呈现一条直线的弓弦可谓地。举高半圆形的弓臂抑制着下面的弓弦,拉下直线的弓弦就要把弓臂举高。力量拉得过满了就要放松一些,力量拉得不足了就要补充一些。因此,天之道,是减少有余的,而补给不足的。可是,当今社会通行的所谓人之道,则不是这样,而是,减少不足的穷人,来奉献给有余的贵族。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贵族,以补给天下不足的穷人呢?唯有遵循道的圣人。因此,遵循道的圣人对此就是有所作为而不仗恃有功,就是大功已成而不傲视所居。其无私欲方可见其贤才。
老子用弓比喻当今社会所谓的人之道违反天之道,而“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不公。
80、有能承担起国之屈辱灾祸的柔弱,才能成为天下王——走进《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论述了以柔克刚的治国之道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老子论述到:普天下没有柔弱过于水的了,而能攻克坚硬的强者却没有能胜过柔弱的水,普天下以水柔弱的力量是没有能替换的。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不知道的,但是,没有能实行的。所以,遵循上德善之道的圣人说:能承担起全国屈辱的弱,才可称为社稷的君主,能承担全国灾祸的柔,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但是,看当今天下这话好像是正面的话说反了。
老子的结论是:有能承担全国的屈辱灾祸的柔弱,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
81、“抱怨以德”是解决怨仇的上德之善道——走进《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九章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提出:和解重大怨仇,必然还会留下残余的怨恨;但是,用上德之善道来和解怨仇,如此怎么样才可为善念的行为呢?对此,有道的圣人,即使是手执刻着负债人姓名借据存根的左契,而并不是以此来强迫负债人偿还债务。这就是有上德的圣人持有左契的善行之道。而没有上德的人持有左契,就会过分的强迫负债人偿还债。天之道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会帮助有上德的善人。
此处,老子提出的著名论断:“抱怨以德”是解决怨仇的上德之善道。也就是以善念的行为来化解怨仇的无为之道。
82、老子举例说明无为而治的上德之道——走进《老子》
老子在要结束《道德经》篇章时,举例来说明无为而治的上德之道。“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在要结束《道德经》篇章时,举例来说明无为而治的上德之道。说是有一个小国居民很少。使用的也有各种生活器具,而不使用;使人们重视惧怕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也有船只车辆,却没有人乘坐;虽然也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使人们重复远古结绳记事的方式,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以至人们的生活治理的非常好,人们吃自然甘美的食物,穿质朴漂亮的服饰,住安居舒适的房子。这个小国为了保持自己快乐幸福的风俗习惯,与邻国虽然和谐相望,但是,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们却从生到死,从不互相往来。
83、知上德善之道的圣人是不会去博人赞赏的——走进《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要结束《道德经》篇章时,举例“小国寡民”来说明无为而治的上德之道。在《道德经》最后一章针对全篇所讲的《道德经》明确的指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指出:让人相信的语言不需要美言巧语,而美言巧语往往是不可相信的。对此。善良的人不用美言巧语去辩解,而用美言巧语去辩解的人往往是不善良的。真正知上德善之道的人是不会去博人赞赏的,而有意博人赞赏的人往往不是真正知上德善之道的。知上德善之道的圣人是不会去积累财富的,而是以尽力的把善心献给别人,他自己也就更富有上德了。天之道,对天地万物万事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圣人之道,对天下万物万事都是上德的善为,而从不争名夺利的。
84、“道”就是一个字:“变”;“道”就是两个字:“变化”;“道”就是五个字:“变化的过程”——走进《老子》
以走进《老子》的形式,走到《道德经》的最后一章第八十一章。到此寻思良久……还要重点强调几点。
首先要强调还是:何谓道?《道德经》的开篇就论到:“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其意思是:“道”啊!可就是这个“道”啊!不是永恒的“道”啊!可近一步的理解:天下各自的“道”啊!可就是这个各自的“道”不是各自永恒的“道”啊!还可更进一步的理解:天下各自的“道”啊!可就是这个各自的“道”不是各自永恒的不变的“道”啊!对这个“道”的理解推到此,那何谓“道”哪?答案是:“道”就是一个字:“变”;“道”就是两个字:“变化”;“道”就是五个字:“变化的过程”。
因此,据说汉文帝刘恒,在他之前,《道德经》之中首篇句子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这里的“恒”字触犯了汉文帝的忌讳,在经过汉朝群臣商议之后,决定将“恒”字改为“常”字,以此来达到避讳的目的。如此而来,满足了帝王一时的私欲,篡改了老子《道德经》的本意。虽然“恒”和“常”这两个字在书面用语之中都有着永远的意思,但是,“常”字还有着“平常”“往常”等的理解;不能够准确的表达“恒”字“永恒”的具体思想。以此误导了天下两千多年来对普天下最伟大的哲学著作《道德经》的正确理解。
85、“道”第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变”——走进《老子》
何谓“道”,上一章的答案是:“道”就是一个字:“变”;“道”就是两个字:“变化”;“道”就是五个字:“变化的过程”。那么“道”的第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变”。
“道”的第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变”。其主要体现在:1、万物万事各自的变化之道,各自都是在变化中的。这是比较好理解的,大如宇宙、太阳系和我们的地球等都是在变化之中。再如地球上的植物、动物等都是在变化之中的;就是我们人,也是在由婴儿、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的变化之中;再如一年四季、昼夜交替、花开花落、夏种秋收等都是在变化之中。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各自存在之“道”的变化。2、万物万事各自的变化之道是在相互影响中变化的。这也比较容易理解。如眼前季节的变化之道,直接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变化之道;人类就是在适应自然环境变化之道中进化而来的,同时人类的生存繁衍反过来又直接影响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如动植物的灭绝、酸雨、自然灾害、以至大气变暖等。直接影响了“天道”;以至大到地球受到太阳的影响;太阳系受到银河系的影响等。3、任何一种事物的变化之道,都是在变化中来的。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事物的变化之道都是与这种事物同时由变化而来的。如太阳系的变化之道就是由宇宙变化中演变而来的;我们地球上的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万物万事的变化之道,同样都是由演变(包括突变)逐渐进化而来的。
因此,可以说“道”的第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变”
86、“道”第二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无”——走进《老子》
“道”第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变”,其中的表现之一是任何一种事物的变化之道,都是在变化中来的。那么是在那变化中来的哪?老子告诉我们:是从“无”中变化来的。那么,“道”第二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无”。
其主要表现在:1、《道德》经第十四章论“道”是:“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老子很耐心的论到:这个“道”的变化过程呀!看它是看不见,听它是闻不到,摸它是摸不着。可以说你可以看到、听到、摸到万物万事,但是,万物万事各自的变化过程也就是变化之道那就是“无”;2、万物万事的变化之道来至于“无”。可以说每一个具体的“物”或是“事”的产生都是与其变化之道同时产生的,都是同时产生于“无”。都可以说是“来无影”“无中生有”。如我们人类,进化论说明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那么类人猿在哪那?可以说类人猿在进化成为人类的过程中,为了适合自然环境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进化为人类;二是灭绝。剩下的只是猩猩和猴子了。使得人类之源成了“来无影”而争论不休。只有考古才可说明人类的来源不是“无中生有”。所以几乎所有物种进化都缺少中间环节。这样可推到:生物来源于无生物、来源于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直至推到现代科学认为的宇宙大爆炸的那个“奇点”。那个“奇点”就是老子的“道生一”,还是来至于“无”。3、万物万事的变化之道都可以说是“去无踪”。可以说每一个具体的“物”或是“事”的消失都是与其变化之道同时消失的,都是同时消失于“无”。这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如,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死亡,都是消失于“无”。这里有一个人的思想、灵魂也就是精神世界的问题。在下认为:以思想、灵魂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基本功能,就如同人类能够直立行走一样,随着人的死亡这种功能就失去了。不存在着灵魂超度、精神永存。
综上所述,可以说:整个宇宙的一切名称,都是人思想对宇宙认知的产物。包括“时空”概念在内的所有一切的事物名称,都可谓是老子的:“名可名,非恒名” 也。现代科学发现的“黑洞”,连“光”都无法逃脱,那还有什么“时空”?人们还是在问:那个“奇点”是在那爆炸的?宇宙之外还有宇宙么?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人类命名的“时空”等等思想在作怪。宇宙没有“时空”!连“宇宙”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名可名,非恒名” 也!那就是“道”吧!这也是很勉强的称呼呀!这就是“道”第二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无”!老子真伟大呀!
87、“道”第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有”——走进《老子》
前面说明了“道”第二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无”。可以说“道”是来无影、去无踪、无中生有。那么“道”第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有”。
具体表现在:1、老子在第一章就指出“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道”是连名字都没有“无”,但是万物之始。一旦变化出来了一个“有名”的物,那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了。 在这里应该着重指出的,“一”不是“道”!“一”是“道”无中生“有”那个“物”,也就是“万物之母”。好比就是那个“奇点”,这个万物之母的“奇点”通过“一生二,二生三”也就是那个“大爆炸”了,而产生了万物。随着宇宙变化之道和万物的各自变化之道也就同时产生了。这就是“道”“无”中生“有”的体现。2、老子在第三十五章进一步论“道”“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老子是在告诉人们:“道”呀!用言语来表述,那是平淡而无味;要想看明白“道”,感到看也看不清;要想听清楚“道”,感到听也听不见;要想运用“道”的变化,却感到用也用不好啊!这就是“道”呀!这就是老子最终对“道”究竟是什么的答案是:道是看不清、听不见、用“道”的变化,才感觉用不好的。 也就是说,人们只有在运用中才感觉到“道”的存在“有”。天下万物各自变化之“道”的“无”存在于其“物”的“有”变化之中的,是体现在“物”的“有”变化过程之中的,同时又制约着“物”的“有”的变化。很简单的道理,如:人到老了总感到“不服老不行呀!”这就是人生之道制约的作用;还如:春种才能秋收,春不种哪来的秋收?!这又是季节变化之道对植物生长之道的制约作用等等。这就是人们感觉到的万物万事各自变化之道存在的“有”。
以上,足以说明:“道”第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有”。
88、“道”第四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二”——走进《老子》
前面的特点提到老子著名的一段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道生一”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么“一生二,二生三”的“二”又应该如何理解哪?这就是“道”的第四个显著的特点:“二”。
其具体表现在:1、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原文紧接着上面的那句话论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第一次提到“阴、阳”。看来老子当时已经意识到:万物变化之道的内容就是“阴、阳”的变化。而且万物各自,只有在各自“阴阳”变化“和”的稳定状态下,万物各自才能存在。这就是“一生二”的道理。2、因此,老子在当时已经意识到:“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因此,人们普遍厌恶唯有“阴阳”失调的“孤、寡、不谷”而王公们却愿以此来称呼自己,这能有好么?!所以, 万物中的任何一物或是“阳”受损而“阴”就会增加;或是“阳”增加而“阴”就会受损。对此,老子在当时的程度上只好说:“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别人这么教,我也只好这么教了。但是。对待“阴阳”只强行之一者是不得好死的。我将把这些道理当作施教的宗旨。3、老子在当时已经意识到当一个“物”的“阴阳”失调其“物”就要发生改变。因此,当一个“物”的“阴阳”失调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产生了“二生三”的状态。“三”就是一个新的“物”产生了。现代科学的“宇宙大爆炸”理论足以说明了问题。“道”的变化产生了那个“奇点”“一”也就是万物之母;“一”之道的变化,产生了“阴阳”“二”;“二”的“阴阳”之道的变化,产生了“三”这个宇宙大爆炸的这个新“物”。再如:动物繁衍的胚胎就是“道生一”的同时产生“一生二”的“阴阳”结合;接着就是“二生三”新生的下一代诞生了。
综上所述,“道”第四个显著特点就是:“二”。
89、“道”第五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三”——走进《老子》
前面的特点提到老子著名的一段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三”又应该如何理解哪?这就是“道”的第五个显著的特点:“三”。
1、首先,这个“三”应该理解为:一个“物”中的“阴阳”之道失调,已经达到了改变这个“物”原有状态的程度,而产生的一个新“物”状态,这就是“三”;2、其次。还是用宇宙大爆炸,姑且称其为科学假说吧!来说明。推测在137亿年前,那个“奇点”的“阴阳”之道失调已经达到了不可能保持“奇点”状态的程度了,因此,引起了大爆炸,这就是“二生三”而产生的新“物”状态,这就是“三”;3、这个大爆炸的新“物”状态“三”一直在大爆炸过程中膨胀,当前的宇宙膨胀实质上仍然是宇宙大爆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了近100亿年产生了银河系;又经过了近46亿年产生了太阳系;几乎是在同时的45亿年左右产生了地球;随后逐渐的有了生物、动物以至我们人类。这就是“三生万物”过程的假说。但是有“道”理的。“阴阳”之道的变化,产生了地球上的万物,万物各自的“阴阳”之道又制约着万物各自的变化之道。形成了地球上的大千世界。这样的例子就多了。
在下愚钝的总结了“道”的这五个显著的特点。用今天来说明昨天,又用昨天来说明今天,目的就是为了走进老子……
90、善的心性、善的思想、善的道理、善的规范,这就是:德!——走进《老子》
《道德经》道德经,着重强调了《道》再着重强调《德》。首先还是先要弄明白何谓“德”?
“德”只有二人以上方可体现出来“德”,因此,“德”字是双立人。一人那就是动物!人是群居动物,据一位伟人说:人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二人以上的人群,个人的欲望客观上就需要相互制约。也只有相互制约各自的欲望,人才有可能生活在一起,形成人群。这样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最重要的心里特性,在随着类人猿进化成为人漫长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那就是:制约人私欲的心性、思想、道理、规范。其核心内容就是:善!善的心性、善的思想、善的道理、善的规范,这就是:德!
这种“善德”主要体现在后来者孟子总结的“四心”说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只有这种“善德”的心里才有可能制约人的私欲,实现人的群居生活。才有可能实现类人猿逐渐的进化成为人类。
91、人的本性善就是老子所说的“上德”——走进《老子》
在上章回答了什么是“德”。“德”就是:善的心性、善的思想、善的道理、善的规范。那么,什么是老子所说的“上德”、“下德”哪?为了回答的清楚,本章首先回答什么是“上德”?
上章提出的:善的心性、善的思想、善的道理、善的规范,这就是:德!其中善的心性和善的思想,所表现的是人的心理、性情、思想。是人制约欲望的内在本性,也就是人本性善的内容。在类人猿进化成为人的过程中,只有逐渐形成人的本性善,才有可能制约人的欲望形成有害于人类群居生活的恶欲。如:只有“恻隐之心”的心性才可产生人和人之间“仁”的思想,由此制约了人在群居生活中对老弱病残产生恶欲的念头,从而形成和谐的群居生存繁衍的生活。再如:“辞让之心”的心性才可产生人和人之间“礼”的思想,由此,制约了人在群居生活中遇到食物匮乏时所产生如同动物般的恶欲,从而形成礼让和谐的群居生活等。
由此可说:人善的心性、善的思想所形成的人的本性善就是老子所说的“上德”。“上德”的善之道就是“人道”。正如老子所说的“夫唯道,善贷且成。”也就是说只有遵循“道”,才能做到人性善成就的“上德”。
92、人本性善外在言行表现的“仁、义、礼”就是“下德”——走进《老子》
上一章说明了人的本性善就是老子所说的“上德”。那么,本章就要说明何谓“下德”?
“德”就是:善的心性、善的思想、善的道理、善的规范。其中,人善的心性、善的思想所形成的人的本性善的内在心里,就是老子所说的“上德”。那么,其中,善的道理、善的规范就是人本性善外在言行的表现。在人类漫长进化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人的本性善,必然要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如此就形成了善的道理就是人们以本性善为内容外在的说教理论,以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善的规范就是人们以本性善为内容外在的行为准则,以此来统一人们的行为。由此,才能保障人类群居生活的和谐生存和繁衍。这其中的道理正像后来者孟子所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义、礼”的道理规范由此产生了。
因此,由善的道理、善的规范为内容的人本性善外在言行的表现。而形成的“仁、义、礼”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下德”。所以,老子曰:“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为何?下章再说。
9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走进《老子》
弄明白了何谓“上德”“下德”,再回过头来体会“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这里的“上德”就是人善的心性、善的思想所形成的人的本性善,这就是“天道”所决定的“人道”。具有如此“上德”的人,不在意、不有意、不刻意的遵守“德”,这个“德”应该是由善的道理、善的规范为内容的人本性善外在言行的表现,而形成的“仁、义、礼”的“下德”,也“是以有德”的“德”就是“上德”。
而在意、有意、刻意遵守由善的道理、善的规范为内容的人本性善外在言行的表现,而形成的“仁、义、礼”的“下德”的人,就是不失去“德”,这个“德”应该是“下德”,也“是以无德”,这个“德”自然就是善的心性、善的思想所形成的人的本性善,这就是“天道”所决定的“人道”的“上德”了。
因此,老子曰:“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当人们失去了“天道”,而后才体现出了“人道”的“上德”,失去了“上德”而后才陆续的体现出了“下德”的“仁”、“义”、“礼”了。
94、“下德”逐渐的走向了“上德”外在言行表现的悖论——走进《老子》
还要再次的强调一下,由善的道理、善的规范为内容的,人本性善外在言行的表现,而形成的“仁、义、礼”的“下德”。也就是说,“下德”是:人善的心性、善的思想所形成的人的本性善的内在心里“上德”的外在言行的表现。对此,“上德”和“下德”本应该是统一的整体。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进入了私有制。私有制的占有者、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利益、地位的需要,利用已经形成的“仁、义、礼”的“下德”,来维护其社会稳定已经成为了迫切的需要。由此,“下德”逐渐的走向了“上德”外在言行表现的悖论。
“下德”逐渐的走向了“上德”外在言行表现的悖论,主要体现在私有制的占有者、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利用“下德”的“仁义礼”形成的“礼仪”制度,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从而压抑了“上德”本性善的初衷。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完善的封建社会的“礼仪”制度,已经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和压抑人类本性善的桎梏。
不但正像老子所说的“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而且,老子当时也意识到“下德”的悖论。说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也就是说:天之道,是减少贵族们有余的,而补给不足的穷人。可是,当今社会通行的所谓人之道,则不是这样,而是,减少不足的穷人,来奉献给有余的贵族。“下德”维护的正是这样一种制度。由此,也随着出现了充斥社会,腐朽的假善人、伪圣人。
95、行天道,若做厨道——走进《老子》
走进《老子》走到此,想再强调也是重复,思来想去再提出两点建议。
一、对《道德经》的“道”不要神秘化。老子讲的《道德经》的“道”是最普通、最平常的“道”理。普通的妇幼皆知其“道”,平常的每天皆行其“道”。借用老子的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行天道,若做厨道”。
二、对《道德经》的“德”不要概念化。老子讲的《道德经》的“德”是分上下“德”的。“上德”就是“善”,就是“人性善”,人皆有之。就是坏人做坏事,也知道这是坏事,“要背着人”,“要逃跑”。这也是“人性善”的反应,只不过是人的“恶欲”突破了人“性善”的制约。同样借用老子的一句话“上善若水”源源不断“人之道也”。
走进《老子》到此结束。不知是否走进去了……,是否又走出来了……。
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十六日于调兵山下

_________________
山佳——詩是:自釀自飲的美酒 越飲越醉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山佳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275685513 雅虎讯息通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山佳草堂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