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航
2011年度国际诗王
性别:  年龄: 94 加入时间: 2009/09/19 文章: 60211 来自: 台灣高雄 积分: 96292
:
|
|
詼諧幽默東方朔
張 航/編著
東方朔
東方朔(前154-前93)
字曼倩,平原厭次(今山東惠民東北)人。性詼諧幽默,善辭賦,武帝時大臣、文學家。 武帝即位初年,徵召天下賢良方正和有文學才能的人。各地士人、儒生紛紛上書應聘。東方朔也給漢武帝上書,上書用了三千片竹簡,兩個人才扛得起,武帝讀了二個月才讀完。在自我推薦書中,他說:「我東方朔少年時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扶養長大成人。我十三歲才讀書,勤學刻苦,三個冬天讀的文史書籍已夠用了。十五歲學擊劍,十六歲學《詩》,《書》,讀了二十二萬字。十九歲學孫吳兵法和戰陣的擺佈,懂得各種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戰時士兵進退的鉦鼓。這方面的書也讀了二十二萬字,總共四十四萬字。我欽佩子路的豪言。如今我已二十二歲,身高九尺三寸。雙目炯炯有神,像明亮的珠子,牙齒潔白整齊得像編排的貝殼,勇敢像孟責,敏捷像慶忌,廉儉像鮑叔,信義像尾生。我就是這樣的人,夠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臣朔冒了死罪,再拜向上奏告。」 武帝讀了東方朔自許自誇的推薦書,讚賞他的氣概,命令他待詔在公車署中,俸綠不多,也得不到武帝的召見。 過了一段時間,他不滿意目前的處境。一天出遊都中,見到一個侏儒,恐嚇他道:「你的死期要到了!」那侏儒問他為何,他說:「像你這樣矮小的人,活在世上無益,你力不能耕作,也不能做官治理百姓,更不要說拿兵器到前方去作戰。像你這樣的人,無益於國家,只是活在世上糟蹋糧食,所以如今皇上一律要殺掉你們。」侏儒聽後大哭起來。東方朔對他說:「你暫時不要哭,皇上就要來了,他來了你去叩頭謝罪。」一會兒,武帝乘輦經過,侏儒號泣叩首。武帝問:「為何哭!」侏儒說:「東方朔說皇上對我們這些矮小的人都要殺掉!」武帝問東方朔為什麼要如此說。東方朔回答道:「臣朔活著要說,死了也要說這些話。那矮子身長只有三尺多,一袋米的俸祿,錢二百四十。我身高九尺多,卻也只拿到一袋米的俸祿,錢二百四十。那矮子飽得要死,我餓得發慌。陛下廣求人才,您認為我講的話對的,是個人才,就重用我;不是人才,也就罷退我,不要讓我在這裏浪費糧食。」皇上聽了哈哈大笑,任命他為待詔金馬門,這樣見到皇帝的機會就多了些。 一天武帝在宮裏玩耍,把一隻壁虎放在盂盆下要大臣們猜是何物。大臣們都猜不出。東方朔上前猜道:「牠是龍吧,沒有角;是蛇,卻有腳,它跂跂脈脈地會在牆壁上爬行,這不是壁虎,就是四腳蛇!」皇上說「是的」,便賜給他十疋緞子。接連又叫他猜,他都能猜中,得到很多的賞賜。 武帝身旁的寵優郭舍人有些不服氣,把一個長有菌芝的樹葉放在盂盆下讓他猜,如猜出他甘願受笞一百。東方朔說:「生的肉叫膾,較的肉叫脯;生在樹上寄生的東西叫芝菌,盂盆下就是這個東西。」一聽東方朔又猜對了,漢武帝叫人打郭舍人一百下。郭舍人被打得哇哇直叫。東方朔又說:「咄!口上沒有毛,聲音謷謷叫,屁股翹得半天高。」郭舍人怒道:「東方朔膽敢譏笑皇帝身旁的近臣,罪當棄市。」武帝問東方朔:「為何要笑他?」東方朔說:「臣並未笑他,只是與他作個謎語罷了!」武帝說:「謎語是怎麼說的?」東方朔說:「那口上沒有毛的,是狗洞,聲音謷謷是烏在哺他的小烏,屁股翹得很高的,是仙鶴低頭在啄食。」郭舍人仍不服氣,說道:「我要再問他一個謎語,他如果猜不出也應受打。」接著他用諧音作一謎:「令壺齟,老柏塗,伊優亞,狋吽牙。這是什麼?」東方朔想了一會兒說:「令,就是命令。壺,是盛東西的器具;齟,是牙齒長得不整齊;老,是人們對他的敬重;柏,就是鬼廷;塗,是慢慢浸濕的路;伊優亞,是說話不定;狋吽牙,是兩隻狗在爭鬥。」凡是郭舍人出的謎語,沒有能難倒他的,大臣們對東方朔的思路敏捷,幽默風趣都很驚訝,漢武帝也非常喜歡他,任他為常侍郎。 一天,大伏酷暑,武帝下詔官員到宮裏來領肉。等了好久,分肉的官員還未來,東方朔就自己拔出劍割了一大塊肉,並對同僚們說:「大伏天,肉容易腐爛,大家快快拿回去吧!」第二天,武帝對東方朔說:「昨天賜肉,你為何不等詔書下來,擅自割肉歸家,這是為什麼?你要自作批評!」東方朔說:「朔來!朔來!受賜不等詔書下來,為何這樣的無禮!拔劍割肉,為何這樣勇敢!割得不多,為何如此廉儉!帶回家給細君(妻妾),又為何表現得如此的仁愛!」漢武帝聽後說:「要你自作批評,倒是表揚起自己了!」又賞賜給他酒一石,肉一百斤。他都拿回家去孝敬老婆。 武帝喜歡微服出巡,恣意遊獵。常率衛隊西到黃山,南到長楊宮,西至宜春宮。一路上帶了一幫武騎浩浩蕩蕩,他們騎馬射鹿,追逐狐兔,甚至空手格鬥熊羆,在遊獵過程中,馬隊踐踏莊稼,百姓怨聲載道。有人建議武帝搞一個皇家苑囿。武帝命吾丘壽王等人設計,南至阿房宮,東至盭厔,西至宜春宮的一大片土地內圍造上林苑,專供武帝遊獵、休憩。要用這麼大的一片土地築造苑囿,東方朔上書力勸武帝。他說:「如築造這樣的苑囿,破壞了陂池水澤的環境。侵佔了百姓膏腴的土地。這上對國家無用,下對百姓無利。這是第一個不能造的理由。其次,它破壞了百姓的冢墓,拆黎民的室廬,使百姓死無所葬,生無所居。其三,造這樣的苑囿,用馬東西跑著,用車南北走著,還要挖深溝大渠,這是勞民傷財的事,以陛下一日之樂,來損害皇上無上的聖名,這是萬萬不可的。」東方朔的諫阻上林苑書寫得真切感人,武帝讀罷奏疏後,任東方朔為太中大夫,給事中,賜黃金百斤。然而武帝仍按吾丘壽王所上奏的那樣,建造了上林苑。 隆慮公主的兒子昭平君是個驕奢淫逸的公子哥兒,娶了武帝的女兒夷安公主。其母怕自己死後,兒子闖禍犯罪,於是預先拿出黃金千斤、錢千萬給政府,贖他的死罪。隆慮公主去世後,兒子果然日益霸道,一天酒後殺了夷安公主身旁的僕人,被拘繫在內官那裏。因為他是皇親國戚,不能隨便懲處,廷尉於是把他交給武帝處置。武帝身旁的大臣都為他求情,說「他母親已為他出了一筆錢,贖了他的死罪,陛下也答應過」。武帝說:「我那可憐的妹妹,年紀很大了才有這個兒子,生前還託付給我。」說看流下了眼淚。過了一會兒,他擦乾了眼淚,又說:「法律是先帝制訂的,如果是妹妹的關係破壞了先帝的規矩,我有何臉面進高帝的宗廟呢!如何去下對黎民百姓呢?」於是核准了對他外甥的懲處,同時武帝又悲傷地哭了起來。這時東方朔上前高高舉起酒杯獻酒道:「臣聽說聖王為政,賞賜不避仇家,誅罰不分骨肉,如今您陛下遵循古訓,所以四海之內兆民百姓都能各得其宜,這是天下的榮幸。今天,我捧了這杯酒,為皇上敬酒,冒著死罪,再拜萬歲、萬萬歲!」武帝對他說:「古書上講『該說話的時候才說話,這樣人們才不會討厭他』,今天的情景,是你應該上壽酒的時候嗎?」東方朔說:「臣聽說快樂過度了,陽氣要溢滿;悲哀過度了,陰氣要減損。陰陽變了,心氣就要動;心氣既動,精神澳散,邪氣乘虛而入,能夠消憂解愁的最好是酒。所以我奉上壽酒,一來表明陛下公正無私,二來要解除你的悲哀。我不知忌諱,真是罪該萬死!」這時東方朔已喝得酪盯大醉,在殿上小便,大臣們彈幼他「大不敬」罪,被下詔罷官,貶為庶人。後待詔在宦者署中,因對策有功,任中郎,賜帛百匹。 武帝的姑媽館陶公主,亦叫竇太主,其夫堂邑侯陳平去世後,守寡多年,已五十多歲。一個賣珠寶的女子經常到她家去,還帶了個十三歲的兒子董偃。董偃長得很漂亮,竇太主就把他留在身旁,教他御射術數。到了十八歲他已是個儀表堂堂的英俊少年。他與竇太主出則執轡,入則侍側,關係非同一般,整個京師都知道他與竇太主的關係,叫他董君。 一天武帝到竇太主家做客,公主激動萬分,親自下廚做菜。武帝坐定後對姑媽說:「希望見見你的主人翁。」竇太主就把董偃引了出來。只見董僱頭戴綠帽子,手套皮筒子,跟在公主的後面,對武帝說:「臣董偃,公主家的庖人,冒死叩拜皇上萬歲!」武帝見他長得很美貌,也很喜歡,賞賜他很多東西,並喊他「主人翁」。從此,董偃經常與武帝鬥雞走狗,遊獵踢球。由於他與武帝關係日趨親熱,董僱名聲大噪,京城王公貴戚沒有一個不認識他的。一天,武帝在宣室設酒宴款待竇太主和董偃。當他們要進入宣室時,東方朔執戟上前阻攔,對武帝說:「董偃有三個罪名可殺:他以人臣的名義,私侍公主,這是第一條死罪。敗壞男女風化,搞亂婚姻禮制,有傷先王的制度,這是罪二;陛下正當壯盛之年,須積思放六經,留心於王事,追慕唐虞的政治,仰敬三代的教化,而董偃卻不知依經書勸學,反而以靡麗為重,奢侈為稱,盡狗馬之樂,極耳目之欲,行邪枉之道,徑淫辟之路,這是國家之大賊,社會之大害,這是他第三條死罪。」武帝聽後,默不作聲,過一會說:「我已經擺好酒宴,下次再改吧!」東方朔說:「不可以。宣室是先王的正殿,不是議論正當的國事,不能進去!正是這樣,淫亂的事情才漸漸消除下去。不要弄到這樣的境地:豎貂教桓公淫亂,後來終究和易牙一同為患;慶父縊死於莒國,魯國方得安寧;管蔡誅滅了,同室方得治安。」武帝聽罷說:「是的。」便下詔停擺酒宴於宣室,改擺在北宮。讓董僱從東司馬門進去,後又把它改稱東交門。賞賜給東方朔黃金三十斤。從此,董偃逐漸失去了寵愛,三十歲就去世了。過了幾年,偃太主也去世,董偃與她一起合葬在霸陵。 東方朔還是一個文學家,他的散文賦《答客難》,假設客人向作者問難,嘲笑他雖有「博聞辯智」,卻難與蘇秦、張儀的地位相比。然後便辯解道:「彼一時也,此一時也,豈可同哉!」戰國之時,諸侯並爭,「得士者強,失士者亡」,談說之士,身處尊位,而如今天下一統,由朝廷掌握用人大權,賢與不肖沒有區別。文章表達了知識分子在漢代大一統局面下才智無所施展的壓抑感,暴露了統治者隨意抑揚人才,致使賢愚不分的現實。作品採用說反話的形式,充滿了牢騷不平之氣。他的另一篇《非有先生論》,假託非有先生之口,發表「談何容易」的感慨,也是抒寫懷才不遇之情的作品。 東方朔的散文賦以上述兩篇最著名。現存作品十八篇,以《七諫》、《答客難》最著。《七諫》借屈原的身世寫自己的不遇,表白對國君的誠貞。《答客難》用滑稽口吻說明了專制君主愚弄臣下的把戲,反映了當時政治上的混亂。兩篇雖不以賦標題。實際上卻是賦體。屬于神話傳說的《神異經》、《海內十洲記》,雖題為東方朔撰,實際上是偽托。
神仙故事:東方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紀元12月2日訊】
在線收聽
東方朔的父親張夷活到二百歲時仍面若童子。東方朔出生三天后,母親田氏死了,這時是漢景帝三年。一鄰家婦女抱養了東方朔,這時東方剛剛發白,就用“東方”作了他的姓。東方朔三歲時,對天下任何經書秘文,都過目成誦,還常常用手指著空中自言自語。有一次,養母忽然發現東方朔丟了,過了一個多月才回來,養母就打了他一頓。
后來東方朔又出走了,過了一年才回來。養母看見他大吃一惊說:“你走了一年,用什么安慰我呢?”東方朔說:“儿子我不過到紫泥海玩了一會儿,海泥弄臟了我的衣服,我就到虞泉洗了洗,早上走中午就回來了,怎么說我去了一年呢?”養母就問:“你都經過什么國了?”東方朔說:“我洗罷衣服,在冥間的崇台休息,小睡了一覺,冥間的王公給我吃紅栗霞漿,飽得几乎撐死,就又給我喝了半杯九天上的黃露。我醒了,回來的路上我遇見了一只老虎,就騎上它往回走。因為急著赶路使勁捶打那老虎,老虎把我的腳都咬傷了。”養母一听很難過,就撕下一塊青衣裳布給東方朔包扎腳傷。后來東方朔又出走,离家一万里,看見一株枯死的樹,就把養母裹在他腳上的布挂在了樹上,那布立刻化成了一條龍,后人就把那地方叫“布龍澤”。
漢武帝元封年間,東方朔游于鴻蒙之澤,忽然看見他的母親田氏在白海之濱采桑葉。這時有一個黃眉毛老人來到他面前說道:“她從前是我的妻子,是太白星轉生到世上。現在,你也有太白星的精气了。我不吃五谷,已經九十多年,我的瞳孔里可以射出青光,能看見幽暗處隱藏的東西。我已經在世几千年了。”
東方朔長大后,在漢武帝朝中任太中大夫。漢武帝晚年時愛好道家成仙之術,和東方朔很親近。一天他對東方朔說:“我想讓我喜歡的人長生不老,能做到嗎?”東方朔說:“我能使陛下做到。”漢武帝問:“須服什么藥呢?”東方朔說:“東北有靈芝草,西南有春生之魚,都可以使人長生。”漢武帝問:“你怎么知道的?”
東方朔說:“三足神鳥曾下地想吃靈芝草,羲和氏用手捂住三足烏的眼睛,不准它飛下來,怕它吃了安逸得不會動了。”武帝問:“你怎么知道的呢?”東方朔說:“我小時挖井不小心陷到井底下,几十年上不來,有個人就領著我去取靈芝草,但隔著一條紅泉過不去,那人脫下一只鞋給我,乘履泛泉摘到了靈芝草。這個國度的人都用珍珠白玉串成席子,他們讓我進入云霞作成的帳幕里,讓我躺在墨玉雕成的枕頭上,枕頭上刻著日月云雷的圖案,這种枕頭叫“鏤空枕”,也叫“玄雕枕”。又給我鋪上“柔毫水藻褥”,仔細一看,才知道褥子上是一層光。”
太初二年,東方朔從西方的那邪國回來,帶來十枝“聲風木”獻給武帝。這种樹枝九尺長,手指粗,“聲風木”結的果實像小珍珠,風一吹就發出珠玉的聲音,所以叫“聲風木”。武帝把風聲木的樹枝賞給大臣們,如果這位大臣得了病,樹枝自己就會滲出水珠,如果這位大臣快死了,樹枝自己就會折斷。古時老子在周朝活了二千七百歲,那樹枝從來沒有滲出過水珠。還有仙人洪崖先生在堯帝時已經三千歲了,樹枝也沒折斷過。
天漢二年,武帝移住蒼龍館,非常渴望成仙得道,就召集了四方懂道術的方士,讓他們講述遠國异鄉的奇聞軼事。這時只有東方朔下席寫了一道奏章呈給武帝說:“我曾去過北極的鏡火山,那里日月都照不到,只有龍銜著燈火照亮山的四極。山上有苑林,种植了很多奇花异樹。有一种明莖草,像金燈,把這种草折下來點燃,能照見鬼魅。有位神仙叫宁封,曾在夜晚點燃了一根這种草,可以照見肚子里的五臟,所以又叫它“洞腹草”。如果皇帝把這种草割下來剁碎作成染料,涂在明云觀的牆上,夜里坐在觀內就不用點燈了,所以這种草也叫“照魅草”。如果把這种草墊在腳下,就能入水而不沉沒。”
東方朔還曾經游歷過祥云升起的地方,得到一匹神馬,有九尺高。武帝問這是個什么神獸,東方朔說,“當初西王母乘坐著云光寶車去看望東王父,把駕車的馬解開,它到了東王父的靈芝田里,東王父大怒,把馬赶到天河岸邊。正好我那時去朝拜東王父,就騎著那匹馬往回返。這馬繞著太陽轉了三圈然后奔向漢關時,關門還沒閉。我在馬上睡了一覺,不知不覺就回到了家。”武帝問馬叫什么名字,東方朔回答:“按它的情況起名,叫“步影駒”,并說,“這馬來到世間后,我再騎它時,卻和劣馬笨驢一樣慢而遲鈍。我在祥云升起的地方种了一千頃的草,草地在九景山的東邊,兩千年開一次花,明年就到時候了,我去把那草割來喂馬,馬就不會再餓了。”
東方朔又說:“我曾到過東方的極地,經過了吉云之澤。”武帝問,“什么叫吉云?”東方朔說:“吉云國里常用云气占吉凶。如果將要有喜慶的事,滿屋就會升起五色祥云,光彩照人。這五色吉云如果落在花草樹木上,就會變成五色甘露。”武帝問:“這吉云和五色露你能弄些來嗎?”東方朔說:“我割來吉云草把馬喂飽后,騎上馬去就可以弄來,一天可以來回兩三趟呢。”于是東方朔就騎上神馬往東走,晚上就赶回來了,弄來了黑、白、青、黃四种顏色的甘露水,裝在青色的琉璃杯中,每個杯中裝了半升獻給武帝。武帝把五色露賞給大臣們,大臣們喝下了露水,老人都變成了少年,有病的都立刻痊愈了。
漢武帝常見天空出現彗星,東方朔就折了一根“指星木”給了武帝,武帝拿它向天上一指,彗星立刻就消失了,當時的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東方朔善于長嘯,每當他長嘯時,能震得塵土飛揚。東方朔生前曾對同僚朋友說:“天下無人能知我東方朔,只有太王公知道我。”東方朔死后,武帝就召來太王公問他,“你了解東方朔嗎?”太王公說:“我不了解。”武帝問:“那你有什么特長呢?”太王公說,“我對星宿歷法頗有研究。”武帝問他: “天上的星宿都在嗎?”回答說,“諸星都在,只有木星失去了十八年,現在又出現了。” 武帝仰天嘆息說:“東方朔在我身邊十八年,我竟不知道他就是木星啊!”。
神仙故事:東方朔
作者﹕來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紀元10月24日訊】東方朔的父親張夷活到二百歲時仍面若童子。東方朔出生三天後,母親田氏死了,這時是漢景帝三年。一鄰家婦女抱養了東方朔,這時東方剛剛發白,就用“東方”作了他的姓。東方朔三歲時,對天下任何經書秘文,都過目成誦,還常常用手指著空中自言自語。有一次,養母忽然發現東方朔丟了,過了一個多月才回來,養母就打了他一頓。
後來東方朔又出走了,過了一年才回來。 養母看見他大吃一驚說:“你走了一年,用什麽安慰我呢?”東方朔說:“兒子我不過到紫泥海玩了一會兒,海泥弄臟了我的衣服,我就到虞泉洗了洗,早上走中午就回來了,怎麽說我去了一年呢?”養母就問:“你都經過什麽國了?”東方朔說:“我洗罷衣服, 在冥間的崇台休息,小睡了一覺,冥間的王公給我吃紅栗霞漿,飽得幾乎撐死,就又給我喝了半杯九天上的黃露。
我醒了,回來的路上我遇見了一隻老虎,就騎上它往回走。因為急著趕路使勁捶打那老虎,老虎把我的腳都咬傷了。”養母一聽很難過,就撕下一塊青衣裳布給東方朔包紮腳傷。後來東方朔又出走,離家一萬里,看見一株枯死的樹,就把養母裹在他腳上的布挂在了樹上,那布立刻化成了一條龍,後人就把那地方叫“布龍澤”。
漢武帝元封年間,東方朔遊于鴻蒙之澤,忽然看見他的母親田氏在白海之濱采桑葉。這時有一個黃眉毛老人來到他面前說道:“她從前是我的妻子,是太白星轉生到世上。現在,你也有太白星的精氣了。我不吃五穀,已經九十多年,我的瞳孔裏可以射出青光,能看見幽暗處隱藏的東西。我已經在世幾千年了。
東方朔長大後,在漢武帝朝中任太中大夫。漢武帝晚年時愛好道家成仙之術,和東方朔很親近。一天他對東方朔說:“我想讓我喜歡的人長生不老,能做到嗎?”東方朔說:“我能使陛下做到。”漢武帝問:“須服什麽藥呢?”東方朔說:“東北有靈芝草,西南有春生之魚,都可以使人長生。”漢武帝問:“你怎麽知道的?”
東方朔說:“三足神鳥曾下地想吃靈芝草,羲和氏用手捂住三足烏的眼睛,不准它飛下來,怕它吃了安逸得不會動了。”武帝問:“你怎麽知道的呢?”東方朔說:“我小時挖井不小心陷到井底下,幾十年上不來,有個人就領著我去取靈芝草,但隔著一條紅泉過不去,那人脫下一隻鞋給我,乘履泛泉摘到了靈芝草。這個國度的人都用珍珠白玉串成席子,他們讓我進入雲霞作成的帳幕裏,讓我躺在墨玉雕成的枕頭上,枕頭上刻著日月雲雷的圖案,這種枕頭叫‘鏤空枕’,也叫‘玄雕枕’。又給我鋪上‘柔毫水藻褥’,仔細一看,才知道褥子上是一層光。
太初二年,東方朔從西方的那邪國回來,帶來十枝“聲風木”獻給武帝。這種樹枝九尺長,手指粗,“聲風木”結的果實像小珍珠,風一吹就發出珠玉的聲音,所以叫“聲風木”。武帝把風聲木的樹枝賞給大臣們,如果這位大臣得了病,樹枝自己就會滲出水珠,如果這位大臣快死了,樹枝自己就會折斷。古時老子在周朝活了二千七百歲,那樹枝從來沒有滲出過水珠。還有仙人洪崖先生在堯帝時已經三千歲了,樹枝也沒折斷過。
天漢二年,武帝移住蒼龍館,非常渴望成仙得道,就召集了四方懂道術的方士,讓他們講述遠國異鄉的奇聞軼事。這時只有東方朔下席寫了一道奏章呈給武帝說:“我曾去過北極的鏡火山,那裏日月都照不到,只有龍銜著燈火照亮山的四極。山上有苑林,種植了很多奇花異樹。有一種明莖草,像金燈,把這種草折下來點燃,能照見鬼魅。有位神仙叫甯封,曾在夜晚點燃了一根這種草,可以照見肚子裏的五臟,所以又叫它‘洞腹草’。如果皇帝把這種草割下來剁碎作成染料,塗在明雲觀的牆上,夜裏坐在觀內就不用點燈了,所以這種草也叫‘照魅草’。如果把這種草墊在腳下,就能入水而不沈沒。”
東方朔還曾經遊歷過祥雲升起的地方,得到一匹神馬,有九尺高。武帝問這是個什麽神獸,東方朔說,“當初西王母乘坐著雲光寶車去看望東王父,把駕車的馬解開, 它到了東王父的靈芝田裏,東王父大怒,把馬趕到天河岸邊。正好我那時去朝拜東王父,就騎著那匹馬往回返。這馬繞著太陽轉了三圈然後奔向漢關時,關門還沒閉。我在馬上睡了一覺,不知不覺就回到了家。”武帝問馬叫什麽名字,東方朔回答:“按它的情況起名,叫‘步影駒’,並說,“這馬來到世間後,我再騎它時,卻和劣馬笨驢一樣慢而遲鈍。 我在祥雲升起的地方種了一千頃的草,草地在九景山的東邊,兩千年開一次花,明年就到時候了,我去把那草割來喂馬,馬就不會再餓了。”
東方朔又說:“我曾到過東方的極地,經過了吉雲之澤。”武帝問,“什麽叫吉雲?”東方朔說:“吉雲國裏常用雲氣占吉凶。如果將要有喜慶的事,滿屋就會升起五色祥雲,光彩照人。這五色吉雲如果落在花草樹木上,就會變成五色甘露。”武帝問:“這吉雲和五色露你能弄些來嗎?”東方朔說:“我割來吉雲草把馬喂飽後,騎上馬去就可以弄來,一天可以來回兩三趟呢。”於是東方朔就騎上神馬往東走,晚上就趕回來了,弄來了黑、白、青、黃四種顏色的甘露水,裝在青色的琉璃杯中,每個杯中裝了半升獻給武帝。武帝把五色露賞給大臣們,大臣們喝下了露水,老人都變成了少年,有病的都立刻痊愈了。
漢武帝常見天空出現彗星,東方朔就折了一根“指星木”給了武帝,武帝拿它向天上一指,彗星立刻就消失了,當時的人都不知道是怎麽回事。東方朔善於長嘯,每當他長嘯時,能震得塵土飛揚。東方朔生前曾對同僚朋友說:“天下無人能知我東方朔,只有太王公知道我。”東方朔死後,武帝就召來太王公問他,“你瞭解東方朔嗎?”太王公說:“我不瞭解。”武帝問:“那你有什麽特長呢?”太王公說,“我對星宿歷法頗有研究。”武帝問他: “天上的星宿都在嗎?”回答說,“諸星都在,只有木星失去了十八年,現在又出現了。” 武帝仰天嘆息說:“東方朔在我身邊十八年,我竟不知道他就是木星啊!”。 _________________ 張航
愛好藝文、小說、新詩、童詩、兒歌、詞曲、散文、論文、民俗文藝.......等並頻頻獲獎.
歡迎蒞臨張航文選---隨意窩
http://blog.xuite.net/changhangming1234/twblo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