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添香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5/12/08 文章: 23 来自: 中国江西 积分: 34
:
|
|
为订阅报刊,难得去了趟邮局。因为投递稿件,勾起了我对远去的书信时光的回忆。
印象中最近的一次邮寄,是离开南京大学之前。行李箱无法承受大摞大摞书籍的重负,只得将它们打包托运。那已是五年前的事情。实际上,那算不上书信时光,除了填写包裹单投递地址,并未夹带只言片语。
真正的书信时光,该始于中学时代。大哥作为单位院内产生的第一批大学生,让平日低调寡言的父母一时间成为左邻右舍艳羡议论的谈资,而他们见到父母问侯最多的便是:儿子来信了?若大哥果真来信,父母便喜形于色,告知信中所述校园趣事和上海的风光,令未曾见识外面世界的邻居们唏吁不已。那是改革开放没多久,八十年代初。
大哥真正开始与我通信,是在我即将初中毕业之时。我特意将收信地址定为学校班级,收到信笺的那一刻,仿若自己俨然已经长大成人,而上海名牌大学的校园信封,让我小小的虚荣心在同学们面前得到了巨大的满足。大哥用简单的文笔在信中描述大学校园的图书馆、电影院、文化论坛、海报、周末舞会以及纯真的爱情......就象一扇门,被轻轻推开,我开始明白,除了学校的学业之外,还有一个更广阔更丰富更博大的世界,等待我去走近,去探秘。时不时,在收信的时候,还会收到大哥寄来的包裹,英文版《白雪公主》、《读书的艺术》、五角丛书《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国外大学校园》、《傅雷家书》等等书籍,都是那时在大哥的指引下,一一阅读。读信、写信、等信,成了那段单纯岁月里极其快乐的时光。直到近高考学业繁重,大哥留校任教工作繁忙,渐渐少了书信。
待走进大学校园,书信成了生活休闲时的主要事项。向父母汇报倒是其次,真正多的,是昔日同学。互诉学校的喜乐,痛斥学校的弊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青春热血,洋溢信间。来信最多的,当然是男同学。隔壁师大的H,中医学院的L,时不时还来学校“串联”。而让我至今无法忘怀的,是当年远在厦门的T同时寄来的两封信。一封是青春萌动的诗篇,一封是止痛药膏——只因在信中我曾提到体育课不小心将脚扭伤。
在感动与幸福的泪水中回信道:我,愿和你一起去细数春天。积蓄了三年的情感,在那一刻绽放。生命,始如鲜花般盛开......
我始终感激,那个曾经给予我纯真唯美爱情的男孩T。因为他,生平创作的处女作,第一首诗歌《想你》,在省电台播放,并收入中华精短抒情诗选萃。因为他,第一篇散文《一种情愫》,只字未改在省报发表。因为他,在我的生命历程里,无论此后经历怎样的波折、痛苦与不幸,那段青春的时光,那段纯洁无暇的爱情,那段书信往来的时光,象春天的花儿一样,温暖我的心,装点我的梦,并将直到永远,如果,我将从此一直孤单地前行。
大学毕业后,给父母仍去了几封信,汇报工作和生活。而往日的同学,却日渐地远离,渐渐,杳无书信,偶尔,只是互通电话,或者,在网络上小语数句。直到而今,除了难得的投稿,几乎绝了书信,甚至,投稿也只是通过电子邮箱发送。偶尔出外远行,会自远方的城市,寄回一张明信片,送给自己,只是,不曾有书信。
想必是再也回不去了,远去的书信时光。与它一同消失的,除了有远去的青春,纯真的爱情,还有温暖的牵挂,以及那种纯朴无华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 --红袖添香香几许?--
在文字里,我仍是棵稚嫩的绿株,需要岁月的浇灌、心灵的沉淀,需要不断吸取历史文化的精华.
作者:郑艳 江西省宜春市公安局监管支队 3360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