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双江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7/11/14 文章: 1992 来自: 中国四川 积分: 9103
:
|
|
感恩的心
塔双江
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感恩是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而表示的一种感激。说到感恩,我想起了小时候,父亲经常给我讲的一句话:“一个人要懂得感恩,砍了树子不要忘疙瘩恩”。是啊!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饮水要思源”。至今,我依稀还记得,5•12,是一个汶川灾区人不愿记起却又永远无法忘记的一个黑色的日子……
当那天天崩地裂、山河颤抖的时候,当那天数万条生命在瞬间血染家园的时候,我们所有的汶川灾区人的心都被灾难的利刃刻上了一条深深的伤痕。在目睹生命凋零家园的那一刻,我们都在思考着一个几乎没有答案的问题,在这块满目疮痍的大地上,何时才能还我一个家啊?何处才是我的居所?就在我们汶川灾区人几乎绝望的时候,胡锦涛和温家宝在百忙之中赶来了,我们的恩人人民子弟兵赶来了,还有那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和全世界五湖四海的志愿者赶来了……作为重灾区的九寨沟县,虽说没有极重灾区汶川、都江堰、北川等地损失惨重。但不少机关、学校、民房也有房屋出现垮塌、裂缝,也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灾难发生后,广东广州、云南丽江、眉山、澳门等地援建的大军也赶来了!在这片充满灾难的土地上,倾刻响起了援建大军那暖人心田的话语:“我们和九寨沟各族人民是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 在这片布满伤痕的土地上,顿时回荡着援建人的铿锵誓言:“九寨沟各族人民不幸福我们不回家。”九寨沟人悬着的心放下了,九寨沟人含泪的眼睛亮了,九寨沟人的腰挺直了,九寨沟人在这巨大的灾难中坚定地站起来了。
每天清晨,当许多人还在板房、帐篷中酣睡的时候,援建者们已经在匆匆忙忙地往工地上赶,他们那沾着油污的工作服,还有残留着灰尘的安全帽以及轻轻交谈的广州话、云南丽江话、眉山话、澳门话等多种语言,在九寨沟构成了一道独特流动的风景,汇聚成了一种强大的感人力量,这种力量源自他们的付出,源自他们的牺牲。在这里无论是广州人,云南丽江人,还是眉山人和澳门人,他们也有双亲,也有家室和儿女,可是他们为了九寨沟藏羌回汉各族人民早日能重获幸福的生活,他们把这一切都暂时的放下了。
源于感恩与敬重,我曾经组织校刊小记者带着相机到郭元、安乐、南中重建工地采风。同时,也在我主编的《九寨沟中学》校刊上, 开设了“师生眼中的灾后重建”、“支教教师在我校”栏目,并亲自组织精干力量,采写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那些从祖国四面八方和全世界五湖四海的援建者以及来自眉山支教教师中的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典型事迹,编选了3期约数万字的作品。在采风活动期间,我和我的学生无论是在潮湿的地沟里,在高高的脚手架上,还是在简陋支教教师的宿舍,援建者与支教教师劳动的身影总是吸引着我和我的学生的镜头,吸引着我和我的学生的目光。我和我学生并不完全知道他们的姓名,可我和我的学生却知道九寨沟的高楼在他们手里一定会“生长”;九寨沟的道路一定会在他们手里平坦;九寨沟的鲜花一定会在他们手里盛开;白水江里的彩灯一定会在他们手里璀璨……的确,一个崭新的九寨沟终于在他们手里重生了!作为九寨沟人,我实在无以为报,只能把他们记录在我的相机里,记录在我的文字里, 展现在我主编的校刊上,并铭刻在我的心里,让我和我们这一代,还有我们的子孙万代都记住,大灾有大爱,大爱无疆,那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恩情恩重如山。是的,“知恩图报,善莫大焉”。英国哲学家洛克曾这样说:“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而德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诗人尼采对感恩是这样诠释的,他说:“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为此,我们九寨沟人在记住恩人帮助我们重建家园的同时,也在帮助我们树立了坚强的信心!如今,地震快要过去三年了,看今朝九寨沟县城乡的变化。我要说:“数风流人物,还看灾后重建中的九寨沟人!”因为,这是九寨沟人感恩的力量!这是九寨沟人对党和国家以及来自社会各界表达感恩之心的具体体现!“天大地大的不如共产党恩情大,河深海深不如共产党的恩情深”这是我上小学时,读过的一篇课文中的一句话。
记得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其中有几句印象很深刻: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如果说,爱是人类最崇高的情感,那么,因爱而生的感恩之心则是爱的升华:当爱成为一种鞭策,成为一种自强、自力的行动,成为一种自觉为需要帮助的人度过难关时。我想,我们不仅记住了恩人帮助我们的恩德,也在传承我们感恩的心。我们的生活也将因此而更加美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