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走进西藏古镇盐井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散文游记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纳鲁若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6/10/05
文章: 105

积分: 488


文章时间: 2007-2-04 周日, 上午11:46    标题: 走进西藏古镇盐井 引用回复


  
   在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的盐井乡是一个无论从文化上还是从地理物产上来讲都非常独特的神秘之地。
  
   2002年,我有机会参与西藏昌都地区、四川省甘孜州和云南省迪庆州三地联合组织的“茶马古道”考察队,从云南的德钦去西藏芒康县盐井,一路沿着沉雄壮伟流着的澜沧江前行,两岸高山植被甚少,一片荒原气象。路上多处塌方,我们频频下车往车道上添土垫石,费了不少劲,才来到了盐井。
  
   现在盐井的正式名称是“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它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端,位于横断山区澜沧江东岸芒康县和德钦县之间,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东北与四川巴塘相邻,南与云南德钦接壤,西与西藏左贡县扎玉、碧土、门孔等相连,气候相对炎热,盛产青稞、大麦、玉米、小米等农作物,以及苹果、梨子、石榴、核桃、西瓜等水果。
  
   盐井是西藏一个神奇的地方,历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盐井盐田这道人文景观现在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难怪同行的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专家王大悟先生向西藏昌都政府大力提议应该致力于将盐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盐井也是一个在西藏迄今唯一有天主教教堂和信徒的地方。纳西族和藏族的本土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教、藏族的藏传佛教和19世纪传入的天主教文化,和谐地共存在这个横断山的峡谷古镇里。
  
   1.“茶马古道”上的古老晒盐业
  
   盐井山高谷深,沿江两岸三叠纪红色砂砾层出露有盐泉,据资料介绍,其含盐量高达30.7克/升。当地盐民将泉口扩大,就地势在泉口上层层修建高1.8~2米的方形平顶木棚,顶盖10厘米厚的不透水红粘土层,四周略高,用以晒盐。将盐泉水提至盐田,经3~5天盐水自然蒸发,析出盐分,即为“藏巴盐”。
  
   盐业是盐井乡的主要经济来源,井口和盐田全分布在境内澜沧江两岸。过去西藏政府称盐井为"察洛",而地方上的藏族则称"察卡洛",纳西人则称"察卡"。不论是"察卡"或"察卡洛",都是纳西语的地名称谓。"察"的意思是食盐,"卡"或"卡洛"是"洞眼"的意思,翻成汉语即"盐井"。
  
   盐井在纳西族和藏族的历史上,是个围绕着盐而产生许多战事纠葛的神秘之地。相传在吐蕃统治前和统治时期,盐比金子还贵,因此争夺盐井的战争就很多。历史上,,著名的格萨尔史诗中的《姜岭之战》,就是描述姜国(纳西)王与岭国之王格萨尔之间因争夺盐池而发生的战争,当地人传说,盐井就是姜岭两国发生战争的地方。
  到盐井乡最先看的首先是盐井,我们一行一大早就到澜沧江江边去看盐田。
  
   当地的纳西族女子用长圆形木桶从江边的盐井内将盐水一桶桶背出,然后爬上来一一倒于一块块晒盐田之中。一两天后,井盐便在峡谷暴烈的阳光和强风暴晒和吹拂下成为固体状盐。在2002年,从事盐业的村民每人每天从这种盐业上所能得到的平均收入为40元左右。
  江边晒盐最好的天是当地人所称的“桃花月”,即农历三月份百花盛开之时。这里产的盐头道盐最好,也最白;二道盐中有点土;三道盐则是喂牲口的。盐产量多年来变化不大,一般就是年产300万斤左右,每公斤可卖到1.6元左右。下盐井村共有64户从事盐业的专业户。他们的盐主要销到西藏的左贡、芒康、察隅、以及云南的德钦、丽江、四川的巴塘、理塘等地。
  
   巴塘、理塘的人常常赶着马帮来此地驮盐,我们看到一队队骡马穿街而过,赶马人和街上走着的人在大声亲热地打着招呼。据介绍,至今当地人和周围地区的人皆喜欢食这里的盐。人们也习惯用此盐喂养牲畜,能催膘。据说母畜吃了这种盐后还容易发情,有利于牲畜的繁衍发展。
  
   盐井是“茶马古道”上的要冲,据当地人介绍,过去达赖喇嘛规定“茶马互市”只能有3个过道,盐井即其中之一。盐井是商品集散地,周边18个地方的人都来此地做买卖。芒康有18个头人到这里买盐,运到拉萨。巴塘、理塘的人过去要从盐井经过去拉萨。因此,盐井被远近的人看作一个风水宝地。现在每天还有来自察瓦弄的大群马帮到此买货,每次来的马匹约100多匹。察瓦弄属于西藏察隅县,位于云南、西藏、缅甸、印度三角交叉地带,是“茶马古道”上著名的马帮繁盛之地,至今马帮仍然十分兴旺。
  
   下盐井村博闻强识的纳西老人下关告诉我,由于这里是“茶马古道”的集散地,他年轻时,每天都有四五百匹马在澜沧江上过溜索来来去去。下关的父亲赶马走过13次拉萨,爷爷也走过拉萨。因此他过去也赶马做生意,有20匹马,雇了一个帮手,(称为“劳都”),经营茶、糖、粉丝,从拉萨运回氆氇、咔叽布等,货物一般拉到丽江出手。他有枪,过去沿途山上豹子多,因此进森林前要先鸣枪威慑豹子,晚上露宿,要烧篝火。“茶马古道”上的商帮以丽江“崇”(商帮)最有名。从盐井赶马到德钦要走6天,到丽江要走21天,到拉萨要两个月零5天。察瓦龙的人至今仍然赶马到这里来做生意,不止100多人,拉来糌耙等物,来此地买米、盐巴、麦子、油等。
  
   藏区多神山,盐井也有个神山,叫达弥尤,相传达弥尤神山是卡瓦格博神山的3个女儿之一。传说中“曲孜卡”温泉是女神达弥尤用忧伤慈悲的眼泪化成的。相传很久以前盐井瘟疫成灾,百姓在绝望中又无力医治,女神见到后心生怜悯,垂泪化作温泉供百姓治病祛灾。相传她的眼泪化作了108个泉眼的水,最后形成了曲孜卡温泉。这温泉可以治百病。从古至今,远近的人们都有到温泉泡澡的习俗。
  
   2.纳西族和藏族的融合
  
   明代,盐井曾经是强大的“纳西古王国”的木氏土司所占领的地方,当地的纳西人很多就是当时来征战的纳西士兵的后裔,如今,盐井的纳西男子和女子都已经穿藏装了,但据当地纳西妇女讲,他们的耳环缀饰保留着纳西族的传统样式。盐井的纳西人平时都讲一口流利的藏语。我在考察过程中与几个背盐女用纳西语对话,她们都能听得懂,其中有个叫玉珍的讲得最好。后来知道她是下关老人的女儿。
  如今的盐井,纳西族、藏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和睦相处,东巴教、藏传佛教和天主教的和平共处,成为一个多元文化汇聚而且和谐共存的福地。
  
   据下盐井村的纳西人黄国生老人(64岁)讲,纳西人聚居的下盐井村有205户,1200多人。整个盐井乡有678户,3913人。黄国生老人一家在下盐井居住已经6代了,祖先是从德钦佛山乡的纳古村搬到这里来的。
  
   下关老人已70岁(生于1933年),属鸡。他一身藏装,但还能讲流利的纳西语。当年他父母去佛教神山——大理鸡足山朝拜,当时他母亲怀孕。在下关(今大理市市府所在地)生下了他,因此取名为下关。他的妻子是藏族人,已63岁,她前后生了4个儿子,3个女儿。大女儿叫玉珍,嫁给一个纳西人,二女儿则嫁给同村的一个藏人。大儿子娶的是纳西女子,二儿子则到藏人家当了上门女婿。他的子女在填表时都填自己是纳西族。
  
   过去的很多调查者都说盐井已经完全没有纳西族东巴教的礼仪习俗,但这次下关告诉我,村里至今还保留着祭天仪式,时间是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五和初八。有祭天群,分为哈迪、哈绿、哈汝(哈意为群,迪、绿、汝分别意为大、中、小)三个祭天群,下关属哈绿群,每个群体有祭天场,属于哈绿的共有36户,每6户为一个小群体,因此每年祭天时共用6头猪。初五那天有3户祭,初八那天有3户。村里尚有3个东巴,下关是其中的一个(但他不是世传东巴,而是自小耳濡目染学的。他们已经没有经书,只能念口诵经。东巴有时也到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寺庙祭拜。他说,解放前,藏族头人曾禁止过当地人信仰东巴教。如今,村子里的老人认为应该把祭天的习俗保持下去,并提倡说纳西话。下盐井的纳西人至今仍然还在祭祀纳西族全民信仰的民族保护神“三多”。
  
   下盐井的纳西人称父亲叫“阿乌”,母亲叫“阿美”,大伯叫“阿补底”,叔叔叫“阿补季”。舅舅叫“阿古”,姑妈叫“阿尼”。这种亲属称谓保留了古纳西语亲属称谓的特点,与丽江塔城山区等地尚保留着的亲属称谓十分相似。
  
   我采访了盐井乡政府所在地街子村的一户人家,这是一个纳、藏、汉三族合璧的家庭。房东纳西女主人63岁,名叫齐日培迪,显然是藏族名,其名字是活佛取的。男主人叫冯道成,62岁,汉族,其祖先来自四川,是清朝驻藏大臣赵尔丰的部下。女房东尚能讲一些纳西语。但由于丈夫和子女都不会讲纳西语,因此在家就说藏语。他家属于哈迪祭天群,这个祭天群共有40多家。这家的大儿子在昌都电视台工作,一个儿子在左贡县教书。我们去时大女儿在家,她的名字叫斯郎堂玛,是活佛给取的名,39岁,已不会讲纳西话。
  
   藏族和纳西族的习俗在这里相互交融,据了解,街子村有几户纳西人家有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的。纳藏通婚的家庭不少。
  
   3.西藏唯一的天主教传播之地
  
   在整个西藏,只有盐井乡才有一个天主教堂。19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不少传教士竭力试图在西藏传播天主教,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盐井是唯一的例外。当地藏民既有信仰天主教的,也有信仰藏传佛教的,历史上,这两个宗教在这里曾经发生血与火的冲突。如今,两教早就握手言欢,和谐共存,佛陀和基督的智慧和慈悲的光环,在这个横断山的深山小镇里融为一体,教化人心,造福世人,成为西藏一个独特的文化亮点。
  
   据史料记载,盐井天主教堂最早是在19世纪60年代由法国传教士吕司铎兴建的。当时进入当地的法国传教士是装扮成商贩进入这片以藏传佛教和东巴教为人们精神信仰核心的领域,开始了他们非常艰难的传教历程。
  
   我们此行去拜访了位于上盐井村的天主教教堂,这个教堂的全名为“圣母敬教之佑堂”。教堂的整体充分体现了天主教传入后随俗施教的风格,教堂的建筑从其形式到内容类似于藏传佛教的佛殿或经堂。里面的装式也有不少藏文化的痕迹,如神像的藏族唐卡画形式、神像边的哈达围饰等;圣经也是用藏文写的。
  
   教堂的神父鲁仁第33岁,至2002年1月,已当了6年的神父,曾在北京天主教神学院学习,在西安晋升为神父。据他介绍,在上盐井村,有69%的人信天主教,大多是藏族,有五六个纳西族。现在总共有500多个信徒,其中女信徒比男信徒多。信徒中60%是30岁以下的。藏族信徒多是文盲,要一家一家地去传教,向信徒耐心地讲解教义,非常不容易,但鲁神父说他很乐于去一家家做传教布道的工作。据他介绍,现在教民每天做两次弥撒,即早晚各一次。到礼拜天,所有教民都集中在教堂,分早中晚做三次弥撒。神父用藏文讲解圣经。现在鲁仁第神父是西藏自治区的政协委员。
  
   在如今的盐井,现在不少家庭内,既有信仰天主教的成员,又有信仰藏传佛教的成员,家庭成员相互尊重各人的信仰。也有一些出嫁或入赘后改宗转奉对方所信仰的宗教的情况。
  
   据当地的村民说,这里的教民过圣诞节时,教堂会邀请云南德钦县茨中教堂的教友、以及当地藏传佛教刚达寺的寺主、僧人以及村里的信佛群众前来聚会。教民们在教堂里做完弥撒后,所有的教民和被邀请者一起载歌载舞,跳当地人喜欢的弦子舞,常常通宵达旦。而盐井的藏传佛教刚达寺在每年过"跳神节"时,也会邀请神父及其教民去观赏寺庙僧人所跳的藏传佛教的"跳神舞"。
  
   神父让我们喝教堂里自酿的红葡萄酒,其制作工艺是19世纪时来的法国传教士传下来的,产量不高,每年产量约300多斤。
  
   西藏的文教发达之地
  
   除了上面所说到的这些藏、纳、汉族多元文化的魅力,盐井在西藏又以学校教育发达、人才辈出而著名。原芒康县县委副书记益西老人介绍说,盐井人的心理素质、风俗习惯等在整个西藏都有突出的特点,学校教育比较发达。过去有“西藏老区”之誉(犹如过去所称的红军老区、解放区等)。1950年,在盐井创办了小学(人民解放军办),他们这批当地的藏、纳两族老干部都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他是第一批学生。学校办学从未间断,至今已经有50多年了。从这里的学校毕业后到内地工作的当地人至今有505人,有省、地、县几级干部,有研究生、大学生等200多人,有一个还当了西藏自治区的政协副主席。仅仅上下盐井两个村在外面工作的纳西族就有298人。
  
   离开盐井这藏东第一镇,继续沿着“茶马古道”前行,我心中对这条古道的博大与神奇多了一份更深的了解。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纳鲁若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樱花听雨

每日点评他人作品3篇,优先选入《澳洲彩虹鹦》季刊




加入时间: 2006/10/25
文章: 1474
来自: 中国黑龙江
积分: 628


文章时间: 2007-2-04 周日, 下午6:44    标题: 引用回复

我也沿着你可笔了解到一些。谢谢。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樱花听雨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纳鲁若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6/10/05
文章: 105

积分: 488


文章时间: 2007-2-04 周日, 下午7:28    标题: 引用回复

樱花听雨 写道:
我也沿着你可笔了解到一些。谢谢。


樱花听雨,谢谢你看了这篇文章,望多交流!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纳鲁若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墨竹淡香

会员等级:6




加入时间: 2006/01/22
文章: 1008
来自: 中国重庆
积分: 8663


文章时间: 2007-2-06 周二, 下午5:11    标题: 引用回复

一直很向往西藏,很想去了解那些神秘的文化,可惜,都没有机会,真羡慕楼主!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墨竹淡香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纳鲁若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6/10/05
文章: 105

积分: 488


文章时间: 2007-2-07 周三, 上午9:10    标题: 引用回复

墨竹淡香 写道:
一直很向往西藏,很想去了解那些神秘的文化,可惜,都没有机会,真羡慕楼主!


墨竹淡香友,西藏倒值得一去,特别是自己年纪较轻身体好时去最好,祝愿你早日有机会成行!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纳鲁若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散文游记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