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蒋志聪
会员等级:2
加入时间: 2005/09/28 文章: 65 来自: 四川省凉山州 积分: 170
:
|
|
玛 嘟
心灵的眼睛静睹阿苏拉则
凡身的脚印没踏过那方慈悲的净土
一种美丽总牵引我清晰的记忆
索玛花开的时候
风中的馨香隐约渗透着甘嫫阿妞思念的泪滴
雨燕低语,传扬毕摩的祈福
沉迷的思绪飘荡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与甘嫫阿妞相伴,倾听阿苏拉则的祈福
还有那缕寻觅的愁绪
通往祖界的山门高耸云端
遥远的空间化作了无形的天河
抛出心灵的挂钩
把你从嶙峋的沟涧拉回到叠翠的山岚
递给你心灵的绢帕
把忧伤的泪滴轻轻拭擦
敞开宽敞的胸怀
让玛 嘟的馨香做你永久的家
从此,你的心中云雀南飞,阿普吉儿起舞
吟一首指路经伴春风的花香送你。
注:
参加第四届国际彝学会和诗意美姑国际笔会与第二届毕摩节回来后对毕摩文化的粗浅认识!
阿苏拉则:传说中的彝族大毕摩,为毕摩宗师。
甘嫫阿妞:传说中的彝族大美女,出生在美姑。
竹根:在彝族的毕摩文化中人死后灵魂依附的载体。
云雀南飞:彝族人认为人死后要变成云雀南飞到祖界.
指路经:人死后毕摩念的经文。
阿普吉儿:有的地方叫"阿普衣曲",是一种黑灰色的小鸟,越西方言叫牛屎雀。彝族人认为是仙灵的化身。
玛 嘟:用一节竹根做载体的灵牌。
索玛花:彝族的族花,喻女孩子!
山鹰 :彝族人认为是山鹰 的后人,喻男孩子! _________________ 蒋志聪 |
|
|
返回顶端 |
|
 |
蒋志聪
会员等级:2
加入时间: 2005/09/28 文章: 65 来自: 四川省凉山州 积分: 170
:
|
|
彝族的“毕摩文华” 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毕摩文化和民众文化这两种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交相辉映的文化类型构成鳓彝族传统文化的主体。美姑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外来文化对它的影响非常微弱,所以今天还完整地保持着彝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彝族的宗教文化--毕摩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流传在民间书面和口传的毕摩经书达14万卷,包括经济、政治、文学、艺术、天文、气象、医学、种植等各大门类。毕摩文化在这里得到保护的完整程度,是其他彝区所不可比拟的。毕摩是彝语的音译,“毕”意为念经诅咒,“摩”意为有知识的长者。在古代彝族社会结构的兹、莫、毕、格、卓中,毕摩属第三个等级。毕摩不仅是专门掌管文书、主持宗教仪式者,而且是教师、军师、医师和法官。毕摩阶层实行严格的世袭制度,并限于男性,他们创造了彝族文字、撰写、收藏彝文经典,通晓彝族历史、天文、地理,他们是彝族传统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影响着彝族的整体文化系统。1980年国务院批准使用过规范的彝文后,彝文在教育、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里起到了重要作用。 毕摩文化谈 毕摩是彝族文化的传承者。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彝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哲学、医学、道德、伦理、科技、风俗、礼仪等方面,毕摩在彝族人生活中的地位很高,他们承担着多种角色,这些角色又和彝族人生活息息相关。 毕摩是彝语音译。“毕”是念经诵咒的意思,“摩”是对有知识的长老的尊称。毕摩不仅是专门掌管文书、主持宗教仪式者,而且是“教师”、“军师”、“医师”和“法官”。同时,他们又是创造文字,撰写、收藏彝文经典,通晓彝族历史、天文、地理的知识分子,彝族毕摩限于男性,有着严格的世袭制度。 毕摩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民族特点,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据笔者考证,昙华的毕摩有四个大的角色。 一是教师角色。毕摩在彝族生活中最重要的作用是传授知识,解释自然现象。毕摩是彝族的知识分子,因为毕摩拥有知识,在哲学、历史、天文、历法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们影响着彝族的整体文化系统。毕摩的传承以世袭为主,也有极少数拜师授业的。所以毕摩成了彝族大量知识的独立拥有者。最早的毕摩创造了彝文,后经一代代毕摩不断完善。毕摩在撰写经书、民间文学、家谱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了彝族语言文化。 二是毕摩的祭祀角色。毕摩在彝族的村务、家族、家庭、节日活动中承担祭祀任务,充当主持人。 三是毕摩的医生角色。毕摩一般都懂一些用药知识。有的毕摩医术代代相传,加之相互借鉴吸收和经验积累,在医术上有一定专长,如在外伤、骨伤等方面有的毕摩很有研究。 四是音乐家角色。毕摩必须具备的一个素质就是要会唱经书,不会诵唱经书就当不了毕摩,各种祭事活动都要大唱特唱。而且每一位毕摩都有自己比较善长的乐器,如大号、小号、唢呐、笛子、月琴、二胡。 毕摩文化对彝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影响,我们要汲取精华,去其糟粕,用科学的发展观去保护开发毕摩文化。 彝族毕摩及毕摩文化 彝族彝师毕摩具有多重身份,从宗教职能来看他是祭司,是彝族原始宗教礼仪的主持者,是沟通“人与神”的中介。在古代彝族“君、臣、师”的政权结构中,毕摩担任着“师”的职责。毕摩通晓彝族文字,是彝族知识分子、经史学者,又是彝族文化的代表者、传承者。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公社时期,面对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各种不解之谜,彝族先是便把它都归之有神灵在主宰,在这种思维意识中就逐渐产生“万物有灵”的神灵观念。并对它顶礼膜拜,无论是为生者求福,死者安葬,祛邪驱鬼,上观天缘,下降地魔,纳祥求福,拜神乞药,都寄托于介于人神之间作为媒介的毕摩身上,通过毕摩与神灵交往,企求一切能平安如愿。凡人力毛能及的事,皆请从天宫下凡的天神代表毕摩来替人做事。在漫长的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毕摩就成了为彝族社会生活中主持祭祀,禳解崇祸,占验吉凶,主持盟誓以及进行裁判的神灵代表和法力的象征。 一个具有权威的毕摩,须具备宗教、经籍、历史、地理、历法及星占、医学病理、艺术、宗教仪式、民间口传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历史上,毕摩规范了彝族文字,规范了部分民间习俗,编撰了卷帙浩繁的彝文古籍。同时在彝文经籍插图、绘画创作等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毕摩文化博大精深 ,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以万计的彝文古籍,内容涉及范围广、学术价值高,是探索民族史、地方史、彝族文化渊源和其它科学研究不可多得的资料,是中华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毕摩经籍,是以毕摩为收集、加工、整理和编撰主体,广泛应用于原始宗教仪式的经文典籍,它反映了彝族传统的世界观、审美观和艺术情趣,是彝族原始宗教信仰的符号载体,是彝族毕摩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毕摩做法事,除携带经书外,还要带上法器。毕摩法器主要有: 法帽 纺织的斗笠,是毕摩与神接触的保护伞,重大法事必须戴上,每做过一次祭祖大典后要在法帽上订一层薄羊毛毡。在法帽上系一对鹰爪,据说所念之经更灵验。法衣 毛织成的特制毡衫,或用丝织品、麻织品制成,有黄、红两色。丧事法术披黄色,嫁娶喜事法术披红色。 签筒 彝语叫“维吐”,有上方作龙口形,下方作龙尾形;或签筒头似鸭嘴形,尾似圆形,内装山有签条39根,签条头削尖的代表男,削平的代表女,作占卜用。 神扇 彝语称“勤克”、“涛秋”,祝福、超度、请神、招神、驱鬼时用,用铜、竹或木做成。神扇上雕刻有鹰像或虎像,或涂上土漆,供毕摩在庄重场合胳膊。 神铃 彝语称“毕居”、“西株”,作法时唤醒神灵和请神用。为铜制喇叭形,有铜柄或木柄可持摇,用以传送人、神、鬼之间的,信息显法威。 古代毕摩绘画中有典型的毕摩形象。毕摩作法术时头戴斗笠,身披羊毛毡衫,左手执铜铃,右手持铁剑或柳枝,貌似传说中老子的弟子牧童徐甲。 彝族古代毕摩绘画是中国古代(下限为清末)彝族先民民间祭司毕摩因宗教活动的需要,以彝族历史文化为背景,以预测占卜人生命运福禄,择日等彝文经籍内容为题材,以彝经为载体,用民间绘画艺术表现手法进行系统生动的图解、释意而再创作的绘画。它有经书系列连环画式的插图,也有散见于经书的零星插图。各图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可独立成单幅画,不受任何形式的约束,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手法朴实生动、构思奇七、简洁夸张,概括出一幅幅耐人寻味的图画,它是彝族艺术古籍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绘画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_________________ 蒋志聪 |
|
|
返回顶端 |
|
 |
蒋志聪
会员等级:2
加入时间: 2005/09/28 文章: 65 来自: 四川省凉山州 积分: 170
:
|
|
返回顶端 |
|
 |
蒋志聪
会员等级:2
加入时间: 2005/09/28 文章: 65 来自: 四川省凉山州 积分: 170
:
|
|
在其它网上作超级连接介绍! _________________ 蒋志聪 |
|
|
返回顶端 |
|
 |
蒋志聪
会员等级:2
加入时间: 2005/09/28 文章: 65 来自: 四川省凉山州 积分: 170
:
|
|
在其它网上作超级连接介绍!效果显著!点数上升了! _________________ 蒋志聪 |
|
|
返回顶端 |
|
 |
蒋志聪
会员等级:2
加入时间: 2005/09/28 文章: 65 来自: 四川省凉山州 积分: 170
:
|
|
返回顶端 |
|
 |
吉乃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5/10/09 文章: 16
积分: 15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