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斯厚人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5/12 文章: 5625 来自: 中国佛山市 积分: 24794
:
|
|
《兰香悠悠话幽兰》
幽兰是诗友的笔名,《兰香悠悠》是诗友最近出的一本散文集的书名。既然我们是诗友,对诗友的诗当然是了解的,毫不夸张地说 如果有人把几个不署名的诗歌摆在一块,我肯定能从中一眼就挑出幽兰的诗歌来。
而对她写散文,乃至出书,却一直罔闻无知。我涉足的论坛太单一,受视野所限,在网上仅见过她一篇《写给我的“情人”》的文章,那还是在澳洲彩虹鹦举办的网上文学作品晋级赛的网页上看到的。是篇个性鲜明的文章。文笔秀出,有一股生命的热流在回旋。作者以文章体现胸襟,不甘消沉的生存意识,在文字间裹卷坚毅的执著。这种真实的情感宣泄,直接洇到了读者的心扉,我当时就能感受到,似在无声处受到的心灵震撼。因此,我也就记住了这篇文章。虽然是记住了,但单靠一片绿叶去打量一个春天的姿彩,印象还是单薄了些,所以,我只看到幽兰的诗,忽略了散文这个大块头。直至今天打开《兰香悠悠》,乃至读完一遍,刚将书置于案头,忽然又想起书中还有几篇余韵未尽的兴致,只得又重新捧起,重新坐到窗下。读着想着,有很多细节促动人的心事。于是,掩卷合目。静静的,让一篇一篇的文章从脑海中烽火递目,重滤书中一些能够引发思考的文字。终于,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诗人,忽然间就有了新的认识:无怪其赋之所以悦人,原来此君善修文章。
捧着一本《兰香悠悠》倒不如说是走近一丛悠悠香兰,她以淡雅清新的语境风格,记录了人生雕镂岁月的刻度。在这本书里,作者虔诚地铺排生命的美丽,但决不会将生命的体征拼排成让人叹惋的弱霙。因为她坚信“生命是驮载灵魂的骏马,无须别人举鞭才(肯)扬蹄。”
她细心地描绘一幅幅生活图案中的曲线,但不以暗淡垫衬底色。她说:“生活其实并不灰暗,只是有些人常常忘了打开心灵的窗户。”用形象明了的语言,把困惑人生的纠结、把生活中惰性的拖累、把精神世界的负载,一言赅然。诠释阳光与灰暗,只需打开一扇窗的洞察,就透析了人生两个侧面的休戚关连。我喜欢这样的文字,因为它不仅仅只是含有智慧的光泽。
幽兰驾驭文字有自己的法度,掷微言而大度取舍。收在这部集子里的散文谋篇都不太长,看上去平崛无奇,但只要你是用心抚摸过,细细品来定然会发现,在那个质朴的文本里有许多魅力的凸突。略微一嚼,就有甘苦生津的回味。作者的笔触放得很轻,之所以能够很自然地截取生活的画面,是因为这支笔带有生命的温度。从琐屑凡事里领受一份深切的感悟,把情感的释放和理性的思考熔于一炉冶炼。或许,她的文字还不臻炉火纯青,但字里行间游动的纯真善美的潜质却是实在的,有一种强悍的精神在闯撼。静静地阅读时,你能听到撞击灵魂的回响。这时,你是在与作者作面对面的交流。作者让你走进了她的心理单间,在这个单间里,你可以看到作者综合构建的精神风貌。有了追求,就有诚挚热烈的生活态度;有忧患之心,就能触摸到社会群体行为意识的微颤。《兰香悠悠》里的文章有明显的时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譬如,《只需一个细节》、《让孩子的智慧撒欢儿》、《安静:一种修养》、《人,都有老的时候》等作品,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但作者从这些琐事里看到的却是并不琐屑的成因和困惑,她从这些被人们忽略的凡事见闻中,提出了敦促思考的话题。
幽兰是一株蓬勃自然的生命形态。但命运之神赐予人的却是人的主观意识很难接受,自身又无法扼制的际遇。怎样去认识和坦对现实中的一切,这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种考验,需要胸襟和勇气。在《白色的记忆》一文里,幽兰这样形容自己:“盈泪中不由得想起意大利作家黛莱达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是芦苇,命运是风。’ 我像极了那株被风推来搡去的芦苇。”这是她认同别人对生命的解构,想到自身命运的艰辛所发出的感叹。尽管自我形诸如此,但没有丝毫地沮丧,反而唤醒了沉寂的壮丽行色。她接着写道:“既然是芦苇,就要具备迎风的素质和傲然萧杀贫瘠而花开似霞的风度!”生命的风度,只有内在蕴含着伟力的人才有,生活的祈盼只能从坚韧不拔的毅志中获得。在这里,还有更充分的,是作者对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行的思考。
生活是人世间颠沛的长途,如果你缺乏气候无常的适应素质;如果你不懂得命运需要人生的付出去实践和创造,那么,人生前行的帆影也只能在美丽的憧憬里升起,在唏嘘和叹惋中降落。有的人在风雨中走失,从此再也无法找回自己;有的人一任风雨淘冶,捋捋袖,又重新擦亮人生。虽然艰辛得难以言说,但他毕竟是从泥泞中又拾回了自己的价值。能够重新找到生命价值的人,必然是对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存在,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独到认识。
“从此,我懂得生与死只隔一层薄薄的纸,稍一用力就过去了。而生命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一种人生的百味体验,而曲折惊险的生命历程不仅使生命更富于传奇色彩,一些深层次的感悟,往往也由此产生。”《与死神擦肩而过》有了这样深切的体悟,就不会在凛冽中抖怯,也不会在雾霾里迷惘。但命运总有被猝变和冗杂戗塞的时候,骤然间生活就会变得滞重而灰暗。你怎样去接受、怎样去从容地疏浚,那就是要看你是否拥有一片明朗的心境。幽兰是一个处在逆境中不肯妥协的人,她说:“虽然命运与我一波三折,但对生活从来没有厌弃过,我感恩父母给了我生命,让我有机会试试自己经历磨难的韧性!”《中年女性的身心调整》 这话有挑战的兴头。是在向生活挑战、向生存挑战,是挑战中的理智!
这话算不得是豪言壮语,豪言壮语又怎么样?人生存在世的经历要的就是一种勇气,如果没有勇气和精神的支持,命运就会被时间解肢或粉碎。幽兰自称是一个水做的弱女子,在生活中亮出的却是无惧无畏的丈夫气慨。她不仅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更属于把自己所热爱的生活排成诗行的那一类人,她希望生活像诗一样的美。但现实总不能让人如愿以偿,艰难中将人生的磨砺都言拓于笔端,把心中的风云在纸上铺卷。写人间亲情、写世态风貌、写疾病与伤痛、写怀旧的凄恻与彷徨;写满了步履的蹒跚与苦苦求索的痕迹,黯淡与悲观的心绪都不能随意的放逐。必须将它一一取绾起,合为十二分的忠实与操守,化作十二分的热情与执着。层层叠垫,垒起人生诚信的厚度;她把思想的火花拎成一个音符,让它在时代的弦琴上跳跃……
可以这样说,《兰香悠悠》里的文章都是以阳光之笔圭臬人生世态。整部散文集里的文字无不与作者的灵魂血肉粘连。
作为现实的人文情思,《兰香悠悠》是在真实地坦诚作者生活的实验和体会,得于心会于神的文字从心底里沁出,就像清泉放到小溪里的浪花一样透剔滢光。纯净的语言环境让人留连盘桓的磁力。
《兰香悠悠》是一段心路的历程。凡作者之所见、凡作者之所闻,只要有所思,必然春结技头舞成花絮。《兰香悠悠》也像是一本生活的札记,似乎琐碎了些。不见晨潮汐洄的狂澜,没有风卷旗猎的喧哗与张扬、也看不到轰轰烈烈的场景,写的都是离离原上草。但恰恰是,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凡事距我们最近。最值得我们去忖度和打量。“如果人生和历史都是拔离琐碎事物的构建,那么它们也就不属于现实世界。”我想起了余秋雨先生在《夜雨诗意》中的这句话,拿来穿插在这里,用以说明琐碎于现实的必然,佐证现实是由琐碎联结的板块。《兰香悠悠》来自琐碎的现实世界,它因琐事而发生,再因现实而存在。它的成就,不仅是作者心血的凝聚,也是作者人生值的指向。
其实,所谓幽兰只是一个形而静态的名词。淡雅温馨,是它蕴含的质地,这些质地别的芳卉也具备,唯独健俏不傲才是兰花独有的本质风骨。世人爱其淑娴,人却无法去体验其生长过程中的杌陧和孤寂。因寂寞生发淡雅,因杌陧而绽芬芳。人生的际遇与自然界的生命环境又是多么的相似,处在大自然物景中个体生命的周遭,与人生的际遇环境又有几多的不同。
这本书是日常生活中锱铢积累的成果。在书本问世的同时,构建幽兰自身的价值。
2009年7月8日 _________________ 春天的阳光是我送给你的一束鲜花 |
|
|
返回顶端 |
|
 |
深谷幽兰
会员等级:7
加入时间: 2006/10/23 文章: 1828 来自: 中国、河北 积分: 8710
:
|
|
返回顶端 |
|
 |
斯厚人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5/12 文章: 5625 来自: 中国佛山市 积分: 24794
:
|
|
深谷幽兰 写道: |
非常感谢厚人,感动你花费大量业余时间认真赏读我的《兰香悠悠》并为我写评,这篇理解和用心写的赏评,已收藏到博客,永久珍藏! |
谢谢幽兰! _________________ 春天的阳光是我送给你的一束鲜花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