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海外逸士
会员等级:7
加入时间: 2005/11/08 文章: 1956 来自: America 积分: 10755
:
|
|
名人與學問
在現代﹐學問二字牽涉的面很廣。科技電腦等專業知識也是一種學問﹐但不在本題討論範圍內。筆者主要談論文學詩歌及語言寫作方面的學問。所以談及的名人也與這方面有關。
直截了當地說﹐名人與學問不一定成正比。現代的名人常常在這方面徒有虛名。古代的名人如蘇東坡﹑鄭板橋等是因為有學問而出名﹐但現代的名人基本上不是因為本身有學問而出名。有的人是被政府或其他人捧出來的。有的人有了錢自己用錢買出來的﹐如自己出錢辦份報紙或雜誌等﹐就出名了。但看看他們寫出來的東西實在不敢恭維﹐不但語法及標點符號錯誤不少﹐甚至語句也似通非通﹐中不中﹐洋不洋。記得有人說過她能出這麼些書是因為運氣好。看了一些她的東西﹐相信她說的這句話一點不錯﹐決不是謙虛。在有些人的一篇二三千字洋洋洒洒的文章中﹐居然看不見一句中華語言文化精練濃縮的成語。不是說有幾句成語就算學問好﹐但一句成語都寫不出﹐更談不上學問了。如果有人能用一百句成語連起來寫篇文章﹐或許句子會不自然﹐但也難能可貴的。能知道一百句成語也不容易。有人寫的所謂詩﹐不知所云﹐意義朦朧不明﹐除了自己外﹐恐怕誰也看不懂。這離開學問二字實在太遠了。所以他們的出名肯定不是因為學問的緣故。
現代的中國人﹐經過文革中思想被搞混亂的階段﹐經常陷入某些思維誤區。有虛心好學的年青人﹐要求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於是就千方百計要去找些名人請教﹐似乎以為名人必定是學問好的。而這些徒具虛名的名人怕露了自己繡花枕頭一包草的臭底﹐經常擺起臭架子﹐不是推說太忙避而不見﹐就是敷衍了之﹐從沒有紮紮實實地給年青人在學問方面作些指導。有的年青人因為追名人而浪費了許多寶貴時光﹐還不如自己多看些書﹐自學成材的好。
筆者在文革中認識一位老先生。他一點名氣都沒有﹐但學問好得很。他跟我談古論今﹐滔滔不絕﹐得益非淺。他對我寫古詩方面給過不少指點。所以學問不是靠捧出來的﹐不是靠吹出來的﹐是要自己日積月累苦學而得。一個人有沒有學問也不是靠人捧說出來﹐而會在自己的作品中顯示﹐就像曹雪芹寫的紅樓夢一樣。詩曰﹕“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信乎然也。 |
|
|
返回顶端 |
|
 |
巫逖
钻石级版主——感谢您,和我们一起成长!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31925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30496
:
|
|
名人與學問不一定成正比。 _________________ 巫逖
澳洲彩虹鹦国际作家笔会荣誉会长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www.azchy.com |
|
|
返回顶端 |
|
 |
苑眉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5/10/06 文章: 5625
积分: 25035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