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东虹阳光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6/05/05 文章: 15 来自: 中国湖北 积分: 15
:
|
|
幺孙姑娘六年级(小说)
东虹阳光
和事佬当了八年的办公室主任,眼看着前任主任已提了四年副局长,而今年又荣升一把手了。而自己却只有眼巴巴地望着看着流涎水的份儿。不过还好,自己今年还有最后一次机会:单位里还差一个副局长的肥差,自己今年就是35岁,按惯例是过了这个坎就没戏了。唉,只怪祖宗们不积德,害得自己到到今天还连副科级也混不上一个,自己那些留在了省城里的同学们一个个早就当了处长了,操。
那一年自己的前任现在的老板还是个一般干部,兴许也是因了光宗耀祖的迫切愿望吧,这老兄(嗨,也就大自己三岁)是见缝就钻,每天为领导提开水、抹桌子、提包包、写稿稿。只怪当时自己才入“江湖”年轻气傲醒悟得晚了,不然。。。。。。嗨!要怪也就只怪他妈的这世上没得后悔药卖呀。
“咣咣咣”局长照例在他开着的办公室门上敲了三下,他的心就猛地一紧。局长再丢下三个字来:“下乡啦!”他连忙丢下手里的活儿,拿了个本子和笔出门,跟着上局长那车去。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何况眼见得自己的机会也不多了。
银灰色的广本车一路驶出县城,从两边都是油菜花的乡间小路上往前行进。今天他们是要到联系村里的几个贫困户里去送温暖,车上带了几十本书,四袋五十斤装的大米。昨天局长就安排和事佬给村上打了电话,四个贫困户都已选定,电视台的女记者此时也已坐在了车上。
局长今天是一反常态地坐在了车后座,按往常规矩,局长常是坐的前排。前排视线好哇,既能看别人也方便别人看自己,大概这已经成了好多县以下地方大小头头们的规矩了。今天大概是因了女记者的缘故吧,和事佬心里想。单位里每年在电视台做宣传的费用在三万好几,台里也就专门安排了一个台柱子来驻单位搞宣传。有时候为了一个宣传策划,他们往往关着房门一策划就是半天,机关里人们都心照不宣,每当此时若有人来找头头,都会众口一词地说:局长不在。
老一辈的员工心里都清楚,头儿这是在找心理上的平衡。当年还在他没当办公室主任时,局里几个小青年一个赛似一个,个个出类拔萃,相对而言就数现在的头儿差点。于是乎他就只有“以勤补拙”了,不仅自己给头儿端水提包写稿子,还动员在宾馆当服务员的老婆相帮,每一次老局长去宾馆陪客时都专门安排一个包间侍候,有烟有茶还有水果,反正外人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什么名堂,只搞得个老局长一有空就往宾馆里跑。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提主任、当副局长,他就从此站到了其他人的前面。要知道这年头可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啊。也许你拼死拼活干一辈子老实事也混不上一个副科级的呀。“吱----”一个急刹车,和事佬差点就碰上了挡风玻璃,操!
村委会门前,村里几员早等在这里了,和事佬急忙上前去作介绍,这是我们局长,一把手啊。局长和他们一一握手,等录像的程序忙完了,局长才收起堆笑的面孔来,并拿眼望了一眼和事佬。和事佬心里清白,忙拉着村长到一边去商量一下今天的议程:先是一个个户去送书送大米,再是一户户地去地里劳动劳动,然后是与他们同吃农家饭,同睡农家床。和事佬不忘交代户里房屋要越破越好,人要越土越好,饭碗要越旧越好,菜要越差越好(当然是录像时的)。村长心领神会,一一应承了。
来到第一户,是个70多岁的老太太,儿孙们都不在家里,待走到屋跟前时,和事佬才把肩上扛的米交给局长。老太太眼见来了一个官儿,还扛着一袋子米呢,自然是笑得眼都合不拢了。和事佬忙上前说:老人家呀,这是我们局长,是我们单位里的一把手啊,正科级的,专门来看望您来了。老太太喜滋滋地:呵呵,好啊好啊,感谢您们记得我们哟。哦,还是局长啊(农村里称呼厨师叫局长),给大领导们做饭的吧?和事佬刚要解释,回头看见局长正虎着个脸,只得不做声了。
来到第二户,在家的是个老大爷,过去一直是生产队里的车把式,年年是公社里的劳模,为人生性刚直,喜欢听好话,平时村组干部们也都让他三分。这回局长忙走到前头,人还没到就抢先夸开了:哟,老人家好身体呀!老大爷本来正看一群人走了来不顺眼,听这人夸他身体好,便也没有什么敌意了,点了下头算是打招呼。和事佬放下肩上的米袋子说,老人家啊,这是我们局长专门给贫困户的一点心意。老人家脸一沉:“穷是穷了点,但还没讨米啊!”局长横了一眼和事佬,然后就拿起一本书,坐到了老人家的旁边翻开书要给老人家看,女记者急忙抢了个好角度准备拍摄。和事佬忙说:这是我们局长专门给您送来的书啊,您老真有福气啊,今天赶上我们一把手局长专门给您送书。您老不知道吧,我们局长可是正科级啊!这时候本来偏着头准备看局长手里拿的什么西洋景儿的老大爷一把抓过书,呼地一下站起来,三两步走到记者的摄像机后面。只见他满脸通红,青筋暴得老高,只用手指着来的一干人,好象要说什么却没说出口。再转个身又用手指着来人,还是没说。又转个身后站稳了,用力地咳嗽一声,吐出一口浓痰来。“我说你们少哆些虚,尽干些光面子猴(活),什么他妈的这级那级的呀,老子幺孙姑娘都住六年级。”说罢,喘了几口气,用手捶了捶胸口,把手里的书往远处一甩道:“都给老子远些滚。”
一时间,现场里静得出奇。和事佬还想去劝说老人家几句,可一回头看见局长正铁青个脸,便只好不作声了。后来还是村干部们打圆场,一群人才簇拥着往下一户走去。
听说后来和事佬便一天到晚没再讲一句话。回去后的第二天就被调任局安保股副股长看大门去了。 _________________ 以我千般情,换君一滴泪!
东虹阳光(笔名),中国湖北宜昌市作协会员,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诚愿结交各地文学爱好者,恳请大家多提批评意见! |
|
|
返回顶端 |
|
 |
刘云云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5/10/06 文章: 1598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市 积分: 9441
:
|
|
东虹阳光的故事很有趣,入木三分地讽刺了官场一些怪现象。拜读了。 |
|
|
返回顶端 |
|
 |
东虹阳光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6/05/05 文章: 15 来自: 中国湖北 积分: 15
:
|
|
谢谢刘版主垂读!!! _________________ 以我千般情,换君一滴泪!
东虹阳光(笔名),中国湖北宜昌市作协会员,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诚愿结交各地文学爱好者,恳请大家多提批评意见!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