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魏鵬展
会员等级:3
性别: 
加入时间: 2009/07/01 文章: 218 来自: Hong Kong 香港 积分: 981
:
|
|
生活语丝‧新诗不及古诗
http://www.wenweipo.com [2009-01-30] 吴康民
收到江绍伦教授赠书《品味与评诗》。他是读古代诗词与饮食文化。我对诗词十分外行,饮食文化也颇为生疏。只是此书又勾起我长期留存心头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今诗不及古诗?
中国古代有著名的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但今人的著名小说也不遑多让,鲁迅的《阿Q 正传》、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都是流传甚广,经得起考验的小说。最近有统计说《家》是当代印数最多的小说,可见以小说一类,古今著作共创辉煌,而今人犹有过之。
至于散文、笔记、杂文,古有唐宋八大文豪,明清也多散文家。今人以鲁迅为首,无人可以代替,至于朱自清、叶圣陶、冰心等的优美散文,每多佳作,并早已编入中小学语文课本。
唯独诗歌,今人仍崇尚唐诗宋词,今天能琅琅上口的,还是古诗。现代诗人当然有好的,如徐志摩,但不多。而今人写古体诗词,蔚然成家的,却有聂绀弩、胡风、荒芜等人。写新诗成名的不少,如何其芳、艾青、袁水拍等。但他们的诗句,有哪几句令人琅琅上口又经常引用的呢?
诗歌讲究神韵,有韵律的诗歌才能琅琅上口,这是唐宋以来的韵律诗能够流传持久的原因。新诗原是舶来品,是从外国传入,而我们却不能发扬光大。可能因文化不同,语言文字不同,外国的长篇叙事确有不少不朽的诗篇,但译成中国文字,感情和韵律便失色了,因而未必都能为国人所接受。加上新诗泛滥,好诗不多,拆句硬作的新诗不少,令人看而生厌,这也是打击新诗流行的一大原因。
文学形式总要经过群众和时代的考验,也许是新诗形式和体裁需要检讨的时候了。
魏鹏展按:现在新诗的创作有西化的倾向,我们可从文学创作得奖作品中看出。文学创作评判的观点大可反映最新的文学潮流。然而,现在的文学潮流又未能产生出出色的作品,可见创作人仍需寻求另一个突破,否则新诗的发展不会出现新局面。我个人觉得新诗最大的问题是离开了文学的本质,即现在新诗太重形式和标奇立异,不能达到文学上的传意和感染力,不能引起读者共鸣。 _________________ 魏鵬展教育城網誌:
http://edblog.hkedcity.net/ngaipangchin
魏鹏展诗文集(简体字)
http://blog.sina.com.cn/ngaipangchin
我的作品主要刊登在报章、诗刊和文艺杂志上。 |
|
|
返回顶端 |
|
 |
山城子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7/01/06 文章: 7522 来自: 贵州 积分: 23182
:
|
|
返回顶端 |
|
 |
魏鵬展
会员等级:3
性别: 
加入时间: 2009/07/01 文章: 218 来自: Hong Kong 香港 积分: 981
:
|
|
返回顶端 |
|
 |
郑达夫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年龄: 56 加入时间: 2007/07/28 文章: 5573 来自: 福建永春仙夹美寨园德楼 郑达夫 邮编362604 积分: 24974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