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泪成珠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9/06/24 文章: 2126 来自: 中国 上海 积分: 9141
:
|
|
借得旧雨换新知
——新汉俳之我见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一般情况下,是以5、7、7为格式而创作,它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
日本俳人写的俳句,一般总有一个季节语,就是表示春夏秋冬和新年等那些特地季节的语句,所以也叫“季语”。写的比较成功的俳句,是把该季节中特定的景物,出现在短短的俳句当中,比如,以花、月、风、雪等自然景物入诗,更显得意境优美而含蓄。
也有一种说法,日本俳句的鼻祖,是中国古代的格律诗歌,加上日本本土诗歌“连歌”相互结合后,所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的汉俳,是仿照日本俳句的形式,以中文创作的韵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日文化交流的产物。最初的汉俳是依照日本俳句句式翻译的作品,后来再出现直接用中文创作的汉俳,1980年由赵朴初定型。现在汉俳已为中日诗人和学术界认同,日本有出版《现代俳句•汉俳作品选集》收录汉俳作品。(参照百度)
我们常见的汉俳,分自由体和格律体两种。自由体又称散体、新诗体,即无任何平仄和押韵规定,可用白话文写作,近似新诗。而格律体汉俳,要求相对比较严格,其中最讲究的,无非是平和仄,格律要求句子本身符合两平两仄相间,押韵可以是三句全押、首尾押韵和后两句押韵,可押平韵或仄韵。
我们今天创作汉俳,可以不去追溯俳句的起源,但一定不能忘记俳句的作用,那就是小巧玲珑,朗朗上口,易读易背,能颂能歌!
抓住了汉俳的精髓,我们在创作汉俳的时候,就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可以任你驰骋。比如,这次澳大利亚巫逖老师所倡导的新汉俳的创作,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有积极意义的探索。新汉俳的创作规则,是在汉俳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减文字,从而,使语言更凝练,诗意更清晰。更能亲近读者,让读者喜欢和乐于接受。
比如,汉俳是5、7、5句式,而巫老的新汉俳创作,要求3、5、3句式。经过近一阶段的摸索和总结,我感觉3、5、3句式应该更能被现代的孩子们所接受。新汉俳不是严格按照格律诗体来创作,所以,内容也更接近口语化,不晦涩,不拗口,简明易了,读诗即能理解诗意。
一首优秀的新汉俳诗歌,应该能让读诗的人产生一种画面在眼前的美妙感觉。就是所谓的“如诗如画”。比如,写景色的,可以用11个字,把所要表达的景色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写物体的,让读诗歌的人,有看见了该物体的感觉。总之,一首好的新汉俳诗歌,不仅要有诗歌的意蕴,还要有让读诗歌的人产生无穷联想的魅力!
概括起来,我们写新汉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语言精练
因为字数少,所以,对文字的要求相对比较高。不允许有拖沓的文字表达。那样,就要求创作者有较高的语言文字技巧,才可以做到文字简练。
2, 意境优美
这是诗歌创作的精华,更是新汉俳创作的要素。诗歌是美的艺术,新汉俳要把优美的意境用简短的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是非常吧不容易的,但又是必须做到的。如果11字的新汉俳,读者品读后依然不知所云,那肯定是失败之作!因为,新汉俳的句式,要求作者能用最有限的文字,容纳无限的内容。如果意境不美妙,读者当然不爱看。
3, 言简意赅
新汉俳和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一样,不仅仅是写风花雪月等自然风光的。那么,就要求我们的新汉俳人,在创作新汉俳的时候,记住一定要“言简意赅”。因为,仅仅11个字的短诗歌,容不得你洋洋洒洒的叙述的。只能把自己对各种事物或者思想的见解,浓缩成11个字。这要求显然是很高的。
对于新汉俳,我也刚接触,却很快被它的魅力所吸引。故开始创作新汉俳,摸索新汉俳的创作规律和精髓。以上仅为一点浅见,不当之处,敬请朋友们指正为谢! _________________ 诗意的江南,诞生了一个爱诗的女人。几度夕阳几度春秋,在江南的阡陌上,我亦歌亦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