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航
2011年度国际诗王
性别:  年龄: 94 加入时间: 2009/09/19 文章: 60211 来自: 台灣高雄 积分: 96292
:
|
|
清明祭祖古今談
張航/編著
這一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日益發達與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民間廣為流傳的孟姜女尋夫小曲也有『三月裡來是清明,桃紅柳綠百草青;別家墳上飄白紙,我家墳上冷清清。』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為什麼要在清明掃墓呢?這大概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會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要去親臨察看。在祭掃時,給墳墓鏟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至於祭掃的日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有的稱『前三後三』;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清明節因此成為全球華人的重要節日。不少海外僑胞、華裔,也都有清明回鄉掃墓的習慣,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愛國之情。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清明節祭掃墓地和紀念碑,已成為進行道 _________________ 張航
愛好藝文、小說、新詩、童詩、兒歌、詞曲、散文、論文、民俗文藝.......等並頻頻獲獎.
歡迎蒞臨張航文選---隨意窩
http://blog.xuite.net/changhangming1234/twblo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