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航
2011年度国际诗王
性别:  年龄: 94 加入时间: 2009/09/19 文章: 60211 来自: 台灣高雄 积分: 96292
:
|
|
中華亞聖孟子
張 航/編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生於周烈王四年372BC,
卒於赧王二十六年289BC),
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
父名激,母仇氏,
本魯公族孟孫之後。
後遷居鄒地(今山東鄒縣)
故史記孟荀列傳說他是鄒人。
是孔子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
孟子幼年父親就去世了,
全靠他那位賢淑的母親扶養他長大。
他母親的賢淑,
在我們中國的社會上,
─ 1 ─
流傳有「孟母三遷」和
「斷機教子」的美談。
孟子在母親的教育下,
用功讀書,
學成以後以孔子的繼承者自任,
招收弟子,
並且遊歷列國,
宣揚「仁政」、「王道」的主張。
他到過齊、宋、魯、滕、梁等國,
見過梁惠王,齊宣王等君主。
雖然受到了尊敬跟禮遇,
可是因為被認為思想保守,
不合當時潮流,
又沒有得到重用。
只有滕文公曾經試圖推行他的政治主張,
可是滕是一個很弱小的國家,朝不保夕,
對於孟子宏偉的規畫,
沒有能力全面性的去實施它。
到了晚年,
孟子只好回鄉講學,
和他的弟子萬章,公孫丑等,
從事著書的工作,
寫成了「孟子」七篇。
它的篇目是:
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
離婁、萬章、告子以及盡心。
由於每篇的分量很多,
又分成上、下兩篇,
因此全書共有十四卷,
孟子的言論和事跡差不多都保存在這七篇之中。
孟母三遷:
─ 2 ─
孟子是一位有智慧、
心地善良、不與惡勢力妥協的人。
小時候,
他家住在墳場附近,
常常看到一些送喪、埋葬的喪儀,
便模彷起辦喪事來了,
跟別的小朋友一起嬉戲的時候說:
「老伴呀!你死了留下我一個人怎麼辦?」
孟子的母親看到孟子這個情形便說:
「唉!這裡不是教養我兒子的地方,我要搬家。」
後來孟母帶著孟子遷居到熱鬧的街市上,
孟子天天看著別人做生意,
便又學起商人做買賣的樣子來了!
「趕快來買哦!趕快來買哦!最好的豬肉在這兒呢!」
孟子的母親看見了又說:
「這裡不是教養我兒子的好地方,還是再搬一次家吧!」
後來他們搬到學校的附近,
孟子天天看學生讀書,耳濡目染,
很自然的就學起學生互相禮讓,
認真讀書的模樣。
他的母親看見了,很高興的說:
「這裡才是我們永久居住的好地方!」
斷機教子 :
孟子上學後不久,
有一天母親問他:
「你今天在學校學了些什麼?」
「我不知道!」孟子答不出來!
臉上卻沒有一點羞慚的樣子。
母親憤怒的拿起一把刀,
割斷了織布機正在編織的布匹,
孟子驚訝的說:
「娘,為什麼要把這個好好的布割斷呢?」
孟母生氣地說:
─ 3 ─
「一個人如果不肯好好研究學問,
就跟這割斷的布匹一樣,
再也沒有法子繼續織成一匹布了!
你上了學校,
卻又不肯好好讀書,
那去了又有什麼用呢?」
自從受了母親的教訓,
孟子就開始努力的讀書,
孟子受業於子思的門人,
治儒術之道,
終於精通五經,
尤長於《詩》、《書》。
終於成為一個大學者。
可惜孟子降生的時代,
為中國的戰國時代,
是一個「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
《孟子‧離婁篇》的時代,
是一個「強凌弱,眾暴寡,智詐愚,勇苦怯」的時代,
是一個「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
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的時代,
更是一個一面「庖有肥肉,廄有肥馬」
一面則「民有飢色,野有餓莩」的時代《孟子‧梁惠王篇》。
在這個時代裏,因為聖王不再出現,
諸侯任性胡為,士子也就亂發議論,
孟子說︰「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所以孟子以保衛儒學,
駁斥異說為己任。孟子更說︰
「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孟子為保衛儒學而不得不與百家相爭。
在這個時代裏,諸侯均窮兵黷武,
所需要的是能合縱連衡,
為他們擴張土地的權謀之士,
如秦用商鞅,楚魏用吳起,
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
─ 4 ─
而孟子守著先王之道,
不肯阿世取容,
稱堯舜,崇孔子,
發而為中正和平王道民本的言論,
希望各國國君用儒家仁義的精神,
來治理國家,實行仁政。
聽說魏惠王卑詞厚禮招賢,孟子至魏。
魏惠王問他何以利吾國,
孟子以不可言利而應行仁義相答。
隨後到齊,遊稷下學宮,齊宣王任以為卿。
宣王六年(314BC),
孟子勸齊宣王乘機伐燕。
齊軍入燕,大量殺戮平民,引起燕人的反抗,被迫撤退。
當時,孟軻多次勸宣王行仁政而勿圖霸業,
不要俘殺燕平民,為燕國立君,
宣王一概加以拒絕。
孟子又到宋、魯、滕、梁等國,
宣傳他的仁政的政治主張。
當時諸侯們忙於富國強兵和攻城略地,
雖然對孟子十分禮遇,
卻都認為其主張迂闊而不可用、不切實際,
紛紛拒絕了他。
齊王說:「很抱歉,我的國家現在需要的是能夠幫我打勝仗的人!」
梁王也對孟子說:「要我實行仁政?這可不是我現在想要的!」
孟子去了齊國、梁國,
都不能獲得為國君做事的機會,
他失望的想著:
「唉!在這到處打仗的時候,
要實現我的理想,恐怕是不可能的了,
不如回去吧!」
於是,
孟子回到了鄒國和
他的弟子公孫丑、萬章等人講義論道,
─ 5 ─
宏揚儒家仁義的思想,
並完成論述七篇,
二百六十一章,
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
在思想學術上發揚儒學,
薪火相傳以保衛聖賢之道統。
後代的人敬重他的人格和學問,
尊稱他為「亞聖」。
而孟子的學說被視為孔門儒學的正宗。
其著作《孟子》是儒家十三經之一。
─ 6 ─ _________________ 張航
愛好藝文、小說、新詩、童詩、兒歌、詞曲、散文、論文、民俗文藝.......等並頻頻獲獎.
歡迎蒞臨張航文選---隨意窩
http://blog.xuite.net/changhangming1234/twblo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