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古聖先賢英烈傳---傾國傾城王昭君(張航編著)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张航——博客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張航

2011年度国际诗王


性别: 性别:男
年龄: 94
加入时间: 2009/09/19
文章: 60211
来自: 台灣高雄
积分: 96292


文章时间: 2009-9-21 周一, 下午4:11    标题: [原创]古聖先賢英烈傳---傾國傾城王昭君(張航編著) 引用回复

傾國傾城王昭君
張 航/編著














王昭君漢宣帝時匈奴貴族爭奪權力,
勢漸衰落,五個單于分立,
互相攻打不休。
其中呼韓邪單于,
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i)單于打敗。

呼韓邪決心跟漢朝和好,
親自朝見漢宣帝。
呼韓邪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于,
漢宣帝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
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

呼韓邪單于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
─ 81 ─
他要求漢宣帝幫助他回去。
漢宣帝答應了,
派了兩個將軍帶領一萬名騎兵護送他到了漠南。

這時候,匈奴正缺少糧食,
漢朝還送去三萬四千斛糧食。
呼韓邪單于十分感激,
一心和漢朝和好。

西域各國聽到匈奴和漢朝和好了,
也都爭先恐後地同漢朝打交道。
漢宣帝死了後,
他的兒子劉奭(音shi)即位,
就是漢元帝。

匈奴的郅支單于侵犯西域各國,
殺了漢朝派去的使者。
漢朝派兵打到康居,
殺郅支單于。
郅支單于一死,
呼韓邪單于的地位穩定了。

西元前33年,
呼韓邪單于再一次到長安,要求和親。
元帝許。
漢朝和匈奴和親,
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
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
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
"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

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
她們一進了皇宮,
就像鳥兒被關進籠裏一樣,
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

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
─ 82 ─
有個宮女叫王嬙(音qiang),號昭君,
長得美麗,有見識。
漢元帝問:「妳願意去匈奴嗎?」
昭君答:「願意。」
接受漢元帝的送別儀式後,
匈奴王呼韓邪單于神采飛揚地帶領著漢帝所賜,
即將正式成為他的新閼氏的
政治禮物,宮女王昭君,
返回沙漠之國,匈奴。  

昭君猶如出了籠的兔子,
盡情徜徉在自長安至五原的旅途中,
見識到連作夢也不可能夢到的長城、戈壁;
到了匈奴後,
自在地沉浸於匈奴人的世界。

昭君在準備西行的期間,
傳說昭君隨師而學了匈奴語和琵琶。
她彈的琵琶,動人心弦,
禽鳥駐枝而停鳴。

更有人形容昭君在成婚後離京的那一天,
當她眼望故土百姓向她招手告別的樣子,
不禁令人潸然飲泣;
昭君心想此去一別千萬里,
再見魂歸已無期,
於是她彈了著名的琵琶曲「王昭君」;
琵琶三疊,陽關終唱,
單于歸鄉,昭君出塞。
雖回首故國,鄉關望斷;
凝眸野草,地闊天長。

昭君就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
離開了長安。
公元前3年,
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
傳說路上,馬嘶雁鳴,摧人心魂;
─ 83 ─
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

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
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
王昭君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
做了呼韓邪單于的閼氏。
受封為「寧胡閼氏」,
希望她能為匈奴帶來安寧和平。

昭君遠離自己的家鄉,
從此定居在匈奴。
她勸呼韓邪單于不要去發動戰爭,
並陸續以其賢德之能,
把中原的文化點點滴滴的傳給了匈奴。

她把漢朝先進的農耕術帶給了匈奴百姓,
使他們可以生產自己的糧食和農具。
她也把漢族的文化教給了百姓,
而且在她的教化引領下,
匈奴人口越來越興旺。

可惜兩年後,呼韓邪單于身亡,
亡夫的昭君於是上書朝廷,
要求歸返中原,
可是此時繼位的漢成帝命她,
需依從胡人風俗,絕對不可任意而返。

荳蔻年華嫁至匈奴的昭君,
她雖然勇於選擇一種自由開闊的世界,
以擺脫侷限、封閉、狹隘的宮廷生活。
但當她真的嫁到匈奴,
在文化的矛盾與衝擊中,
讓昭君最難承受的是:
父親的妻妾由兒子繼承。

昭君先嫁給呼韓邪單于,
現在又得再嫁給其兒子復株累若鞮單于,
─ 84 ─
要知道這是和中原的倫理觀念相抵觸,
何況是端潔自持的昭君呢!
這是一場毫無退路的深刻的文化衝突。

極為難能可貴的,
昭君忍受了屈辱,
她尊重胡人風俗,
再嫁給了她的丈夫呼韓邪單于
與髮妻大閼氏的長子。

昭君在匈奴共生了一男二女,
也教導她的孩子們要和漢朝和平友好。
在這以後,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
竟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

王昭君與匈奴生活了60多年,
深受匈奴百姓們的敬愛。
她是一位真正的外交人才跟親善大使,
為當時的漢朝與匈奴和平做出了巨大貢獻。

昭君本身秉持的漢文化受到挑戰,
但她入境隨俗,反客為主,
反而成了族群融合的實踐者。
這一切是由一個弱女子的堅忍及德行出發的,
用她個人的犧牲促進了漢匈兩族經濟文化的交流,
也發展了匈奴的生產技術,
她不僅使兩族和睦相處,
而且數世不見煙火之警,
據史書記載,在昭君出塞的幾十年間,
長城闕外出現了一片「邊城晏閉」、
「牛馬布野」的和平景象,
昭君的功績,獲得歷代史家的贊賞,
盛讚昭君堪稱是一位見識卓越、
深明大義的女性。
也由於她的這種高貴節操的德行,
更使得後人敬重憐惜。

─ 85 ─
王昭君是歷史上屈指可數的美女之一,
由於她遠嫁匈奴和親的特殊遭遇,
許多文人紛紛為她作詩填詞,
將她塑造成紅顏薄命的形象。

但有作者改除悲情的形象,
將王昭君描寫成最幸福快樂的和平使者,
且以能去到匈奴為此生最大的幸運。
這定是一部極清新耐讀的小說。

「和親」是經由血統融和,
進而促成文化接觸,
產生了認同,
最後達成政治安定的政策。  

漢朝人民對於地處荒涼邊疆的匈奴,
基於對異族的醜化與扭曲,
把匈奴國想像得極是野蠻不堪。
當王昭君要嫁到匈奴的消息傳出時,
漢朝後宮的大多數宮女、
太監都對王昭君予以深深的同情。

他們的同情,
對匈奴的負面想像所造成的恐慌。
不同文化、民族之間的融和都會有這樣的恐慌?
這種族群與族群間的恐慌每個時代都有。

王昭君在故事裡呈現的態度,
不是農業社會會有的,
毋寧說她帶有部落風味、草原精神,
即是具有要馳騁、自由的解放。  

漢代、魏晉南北朝以至唐代,
女性上弓上馬,可以馳騁疆場,
如流傳很廣的花木蘭的故事,
人們對她的印象是上戰場殺敵的英姿。

─ 86 ─

兵馬俑及繪畫上看來,
這個時期的女性都長得豐腴壯碩,
一副很健康的樣子。
宋代的美女標準是清瘦;
清代的美女標準則不僅瘦且要以多病為美。

經民族大融和的唐代以後,
中國對女性的型塑有大幅度改變。
作者重返西漢現場,
還原一個健康、奔放、自然、清麗的王昭君給我們。

王昭君是勇於面對自己命運,
選擇屬於自己人生的人,
她並不將被選擇為「和親」的最佳人選而感到悲傷。
她扮演著能容納他者、異類的角色,
是個性非常奔放的女子。

在王昭君身上是顯出這樣的特色,
其實也代表著整個漢代,
乃至隋唐這段時期內,
整個中國領域內的新精神解放、
往外開拓、尋找可能性。  

毛延壽之所以欣賞王昭君,
因為他在王昭君身上看到「開放性」,
王昭君的這項特質,
正和毛延壽少年時期的崇拜者李陵是共通的。

但毛延壽剛好代表未接受開放前的一方,封閉且壓抑,
因而他喜歡上心中一直在尋找的影子、精神,
毛延壽在李陵與王昭君身上看到相同的堅毅的、
屬於英雄的氣質。

王昭君的性格本質如是開展的,
她應當有接受異族文化的能力。
當她看到對我族不合理之處,
─ 87 ─
相對地也是在挑戰自己的文化。

王昭君是一個勇敢面對自己所選擇的命運的人,
不管選擇的結果是對是錯,是好是壞。
人生中,也常常發生像昭君一樣必須選擇的例子,
但要不後悔,是一種不一樣的人生哲學。
「一個人知道自己要什麼」
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事!
所以王昭君自願到匈奴去和親。

元帝逐擇日讓呼韓邪單于和
王昭君在長安成親。
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
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
使漢宮為之生色。

傳說漢元帝回到內宮,
越想越懊惱。
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昭君的像來看。
模樣雖有點像,
但完全沒有昭君本人那樣可愛。

原來宮女進宮後,
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
而是由畫工畫了像,
送到皇帝那裏去聽候挑選。

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
給宮女畫像的時候,
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
他就畫得美一點。
王昭君不願意送禮物,
所以毛延壽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
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毛延壽殺了。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
離開了長安。
─ 88 ─
她騎著馬,冒著刺骨的寒風,
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
做了呼韓邪單于的閼氏。

封「寧胡閼氏」,
希望她能為匈奴帶來安寧和平,
昭君遠離自己的家鄉,
長期定居在匈奴。
她勸呼韓邪單于不要去發動戰爭,
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

打這以後,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
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
難能可貴的是,
當呼韓邪單于去世後,
她又「從胡俗」,
再嫁給呼韓邪單于的大閼氏的長子,
雖然這和中原的倫理觀念相抵觸,
但她從大局出發,
珍惜漢與匈奴的友誼。

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
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書沒有記載。
「昭君出塞」
是漢匈歷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
王昭君與西施、
楊貴妃、貂嬋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湖北出了兩位歷史名人,
一位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
一位是“中國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
按現行行政區劃,
屈原是湖北秭歸縣人,
昭君是湖北興山縣人,
在唐朝時期,興山和秭歸都同屬一州,名為歸州。

郭沫若詩云:
─ 89 ─
“秭歸勝跡溯源長,峽到西陵氣混茫。
屈子衣冠猶有冢,明妃脂粉尚留香。”
郭沫若此詩意境稍次,但卻實用,
點出了秭歸的幾個關鍵詞:
西陵峽,屈原,王昭君。

小小一個山區縣,
就出了一個偉人,
一個美人,
是歷史上重量級的偉人和美人,
不羨慕死那些挖空心思找歷史名人攀親有的,
還爭得唾沫橫飛的地方才怪。
千百年來,
秭歸人就這樣開門見風景,
駐足思古人,
他們活在名山大川的褶皺裏,
呼吸著泛黃的歷史的空氣,
過著清貧卻詩禮傳家,
與世無爭自得其樂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無論是歷史地位和人文價值,
還是國際知名度,
文人屈原無疑要勝過美人王昭君。
然而,在當今的屈原故里和昭君故里,
卻出現“文人不敵美人”的現象。

屈原紀念館(名屈原祠)
“香火”渺茫,門可羅雀;
昭君紀念館(名昭君宅)
“家丁”興旺,車水馬龍。   

昭君其人及和親其事固然有史書記載,
但她在家鄉的有關故事卻無從查考。
興山縣根據民間傳說尋找出一個“昭君村”,
然後在這裡修建了規模不大的昭君宅。
可想而知,這裡的“館藏”
哪有什麼有價值的文物古跡?
─ 90 ─
甚至連拿得出手的名人墨寶也不多。

昭君是具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大美女,
在“旅遊經濟”繁榮和“美女經濟”昌盛的今天,
前來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
遊客只要在用漢白玉塑造成的昭君像前與美人合個影,
似乎就感到“艷福不淺”,
於是就心滿意足認為不虛此行了。

與昭君宅僅一山之隔的屈原祠,
規模宏大,館藏豐富,
其中有些文物屬於國家級的寶貝。
有年這裡發生文物被盜事件,
驚動中央轟動海內外。

屈原祠坐落在長江西陵峽入口處的山坡上,
建築古色古香,氣勢磅薄壯觀。
可這裡一直以來很少有人光顧,
尤其是因三峽大壩修建,
屈原祠所在的原秭歸縣城歸州鎮行將淹沒,
現已舉城搬遷至西陵峽出口處的茅坪鎮,
使這裡更成了“被遺忘的角落”。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無地”而求索!
“文人不敵美人”的現象並非個別。
如今連孔廟的“香火”也不如以前那樣旺盛了。
沒有“著名”美人招攬遊客的情況下,
準備把董小宛、陳圓圓之類的名妓乃至
潘金蓮、白骨精之類的人物,
列入“美女資源庫”進行“開發”。   

“文人不敵美人”的現象,
表面上看來似乎是旅遊市場所決定的,
實際上反映出我們民族對傳統文化的冷落、輕視和遺棄。
在什麼都以經濟和金錢為中心的社會裏,
文人和文化的價值沒有了,
─ 91 ─
剩下的只是可大可小甚至可有可無的“使用價值”。
當我們炎黃子孫只記得住“中國四大美人”是誰,
而不記得“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是誰,
如果屈原“魂兮歸來”,
不知他將會發出怎樣的“天問”?



李翰祥執導的黃梅調古裝宮闈電視《王昭君》
由亞洲影后林黛演「悲劇美人」

─ 92 ─


~ 王昭君 ~
張 航大師/文
王海峰大師/圖

 












漢宣帝時匈奴貴族爭奪權力,
勢漸衰落,
五個單於分立,
互相攻打不休。

其中呼韓邪單於,
被他的哥哥郅支單於打敗。
呼韓邪決心跟漢朝和好,
親自朝見漢宣帝。

呼韓邪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于,
漢宣帝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
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

呼韓邪單于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
─ 5 ─
他要求漢宣帝幫助他回去。
漢宣帝答應了,
派了兩個將軍帶領一萬名騎兵
護送他到了漠南。
這時候,匈奴正缺少糧食,
漢朝還送去三萬四千斛糧食。

呼韓邪單於十分感激,
一心和漢朝和好。
西域各國聽到匈奴和漢朝和好了,
也都爭先恐後地同漢朝打交道。

漢宣帝死了後,
他的兒子劉奭即位,就是漢元帝。
匈奴的郅支單於侵犯西域各國,
殺了漢朝派去的使者。
漢朝派兵打到康居,
殺郅支單於。
郅支單於一死,
呼韓邪單於的地位穩定了。

西元前33年,
呼韓邪單於再一次到長安,
要求和親。元帝許。  
漢朝和匈奴和親,
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

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
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
"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
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
她們一進了皇宮,
就像鳥兒被關進籠裏一樣,
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

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
卻又不樂意。
─ 6 ─
有個宮女叫王嬙,號昭君,
長得美麗,有見識。
自願到匈奴去和親。

元帝逐擇日讓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
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
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
使漢宮為之生色。  

傳說漢元帝回到內宮,
越想越懊惱。
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昭君的像來看。
模樣雖有點像,
但完全沒有昭君本人那樣可愛。

原來宮女進宮後,
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
而是由畫工畫了像,
送到皇帝那裏去聽候挑選。

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
給宮女畫像的時候,
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
他就畫得美一點。

王昭君不願意送禮物,
所以毛延壽
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
漢元帝一氣之下,
把毛延壽殺了。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
離開了長安。
她騎著馬,
冒著刺骨的寒風,
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
做了呼韓邪單於的閼氏。
─ 7 ─

封「寧胡閼氏」,
希望她能為匈奴帶來安寧和平,
昭君遠離自己的家鄉,
長期定居在匈奴。
她勸呼韓邪單於不要去發動戰爭,
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
打這以後,
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
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

難能可貴的是,
當呼韓邪單於去世後,
她又「從胡俗」,
再嫁給呼韓邪單於的大閼氏的長子,
雖然這和中原的倫理觀念相抵觸,
但她從大局出發,
珍惜漢與匈奴的友誼。

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
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書沒有記載。
「昭君出塞」
是漢匈歷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













─ 8 ─

_________________
張航
愛好藝文、小說、新詩、童詩、兒歌、詞曲、散文、論文、民俗文藝.......等並頻頻獲獎.
歡迎蒞臨張航文選---隨意窩
http://blog.xuite.net/changhangming1234/twblo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張航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雅虎讯息通 Skype帐号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张航——博客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