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航
2011年度国际诗王
性别:  年龄: 94 加入时间: 2009/09/19 文章: 60211 来自: 台灣高雄 积分: 96292
:
|
|
高風亮節王陽明
張 航/編著
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
因晚年愛越城東南二十里之會稽山陽明王陽明學說,
大要言之,約分三方面,
(一)良知;(二)致良知;(三)知行合一。
他以良知為人之所固有,
更以知行合一來說明萬事萬物之原理。
換言之,良知為其思想之體,
致良知則為用。
宋明理學特徵先秦儒學的復興;
三教合一主要議題理氣論、道器之辨、
理欲論、格致論、知行論、義利之辨、
志功之辨、公私之辨簡介壹.
興起就思想的變遷而言,
隋唐時期,儒學僵化,佛道並盛。
其中,尤以本土佛學則眾。
陽明的祖父竹軒公,名倫,字天敘,
因性愛竹,所以在軒外環繞種植。
書上記載:
「先生容貌瑰偉,細目美髯,
與人交際,和樂之氣,藹然可掬,
而對門人弟子則矩範嚴肅,凜乎不可犯。
為文章好簡古而厭浮靡,
賦詩援筆立就,若不介意。」
─ 1 ─
祖父安貧樂道精神,
胸次洒落的風格,
影響了陽明,
幼年時陽明常與竹軒公在一起,
十一歲時祖孫一同赴京師,
竹軒公認為這長孫才氣縱橫,
聰穎異常,也特別欣賞和疼愛。
後陽明淡泊名利,高風亮節、剛正不阿的秉性,
受祖父的影響,實是深遠。
而祖母岑氏因陽明喪母甚早,
在幼年便與祖母感情深厚。
母親鄭氏雖然去世得早,
但性孝慈、簡樸,與先生同甘苦,
是個典型良家婦人。
陽明的父親名華,字德輝,
嘗讀書於龍泉山中,又稱龍山公。
龍山公一生在政 治場上浮沉,
經驗豐富,很清楚官場上的險惡,
因此在每次陽明建功陞遷時,
總提醒他「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這個道理,後陽明建功後總上疏辭謝,
不居功、不貪祿的個性,
便是父親的教誨。
龍山公在幼年時聰穎過人,反應靈敏。
據說有次曾與諸弟子讀書龍泉寺中,
傳說寺裡有一妖怪會傷人,
諸生便喪氣的離開了,
唯獨龍山公留在寺中。
寺裡的僧人欲假扮妖怪嚇之,
試了很多遍,公都不為所動,
可見其富有膽量。
這與王陽明三十五歲時夜宿野廟,
─ 2 ─
山中老虎圍繞嘶吼,欲吞噬之,
陽明仍能安然無恙,實屬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陽明生長在一書香世家。
陽明的元配夫人諸氏,
出自於宦門,
因諸氏的父親為江西布政司參議,
與陽明的家庭是世家,
因此可說是「門當戶對」。
雖諸氏終無所出,
但是她有遠見,
能配合王陽明,
是一個不平凡的女性,
所以直到她卒〈陽明五十四歲〉,
他才續娶張氏。
王陽明的大兒子其實是堂兄弟守信所出,
字正憲,過戶給陽明做養子。
直到五十五歲時張氏生正億,
老年得子,陽明的喜出望外,可想而知。
晚年王陽明因長年不在家中,
又家人對長子正憲的過分溺愛,
兒女的教育自然變得比較疏遠,
不過陽明將家中事委托於門人
魏廷豹全權處理,
讓遠在軍中的王陽明稍微安心於家庭之事。
王正億後育有五男二女,
陽明後嗣,賴以不絕。
而在王陽明死後,
他的眾多子弟為了安撫陽明的孤寡,
乃挺身代其處分家務,
輪流照顧且教導孤寡。
─ 3 ─ _________________ 張航
愛好藝文、小說、新詩、童詩、兒歌、詞曲、散文、論文、民俗文藝.......等並頻頻獲獎.
歡迎蒞臨張航文選---隨意窩
http://blog.xuite.net/changhangming1234/twblo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