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航
2011年度国际诗王
性别:  年龄: 94 加入时间: 2009/09/19 文章: 60211 来自: 台灣高雄 积分: 96292
:
|
|
天上謫仙李太白
張 航/編著
李白(701-762)
「子之文章,傑力人上。
地辟天開,雲蒸雨降。
播產萬物,瑋麗瑰奇。
大巧自然,人力和施 ?
又如長河,浩浩奔放。
萬里一瀉,末勢尤壯。
大騁闕辭,至於如此。
意氣飄然,發揚儔偉」
中國人幾乎沒人不知道李白的,
因為李白是站在盛唐詩壇高峰之巔的為大詩人,
在中國詩歌的發展史上
有著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
堪稱中國詩壇第一人。
─ 1 ─
李白(七0一~七六二),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隴西成紀(甘肅秦安西北)人,
李白出生在碎葉(唐朝時設北庭都護府管轄,今哈薩克境內),
生於唐武后大足元年,
卒於肅宗寶應元年,年六十二歲。
大約五歲那年,李白隨父遷居到蜀中的江油,
年少;的李白博覽群書,很快學會了寫詩作文。
那時,蘇為益州長史,
對李白的才華相當訝異,
他說:「是子天才奇特,稍益以學,可比相如」。
大約二十五歲,
李白開始漫遊蜀中的名勝古蹟,
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公元七二五年)春,
李白告別四川,
沿長江而下,漫遊各地,
他說自己年輕遊揚州時,
「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
曾在今湖北安陸住過相當長的時間,
所謂「酒隱安陸」,
在此期間,他既和友人元丹丘,
元演在中原到處遊覽飲宴,
更「學劍來山東」,
寓家任城(今山東濟寧),
與孔巢父,韓準、裴政等會徂徠山,
酣飲縱酒,號竹溪六逸。
李白的這段漫遊時期,
正當開元盛世,
他的許多詩都已充份顯示他的藝術才華。
天寶初年,他應召八京,
賀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
唐玄宗對他很重視,
讓他供奉翰林院,起草詔誥。
後來李白被高力士所讒,
─ 2 ─
玄宗賜金讓其還山,
浮遊四方,與杜甫成為莫逆之交。
天寶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
安史之亂爆發,
李白加入永王李璘的隊伍,
想協助他平亂,
從來,肅宗忌之,殺李璘,
李白因「從逆」被補,理當殺頭,
由於得到朝中大將郭子儀的營救,
才免除死罪,
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
遇赦而還,
開始了一生中最後一次漫遊。
這次漫遊歷時三年多,
地點主要在今安徽省南部。
相傳他醉欲撈水中之月,因溺死。
李白少年時代就「觀奇書」,
「遊神仙」,
「好劍術」,有多方面的才能和興趣,
唐中宗神龍元年(705)
舉家遷居四川綿州,
曾任翰林供奉。
因稱「李翰林」。
賀之張譽為「天上謫仙人」,
後人又稱「李謫仙」。
然而唐玄宗只讓李白待詔翰林,
作文學侍從之臣,
李白的大志無法實現。
李白性格傲岸不,
也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生活。
三年後李白因遭讒毀,
自請還山,離開長安。
─ 3 ─
他只能游山訪仙,
痛飲狂歌,
以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憤。
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建立偉業,
成為非凡人物的理想。
安史之亂爆發後,
李白曾應邀入永王李璘幕府,
又以為獲得了建功立業的機會。
詠出「但用東山謝安石,
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豪邁詩句。
永王軍隊為唐肅宗消滅後,
李白也受牽連入獄,
後來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
直到六十一歲時,
李白還請求從軍入幕,
希望能有「一割之用」,
卻因病在途中折回,未能如願,
六十二歲時
在他的族叔當涂縣(安徽馬鞍山)令的李陽冰家。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
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
充分表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
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
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陽奮發的典型音調。
李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
多次以大鵬自比,
「大鵬一日同風起,
博搖直上九萬裡」。
但李白在長安三年失意而歸,
使他激昂的政治熱情,
再受到現實的衝撞時,
便轉化為懷才不遇的悲憤狂歌,
─ 4 ─
從胸中噴湧而出﹕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李白還以痛快淋漓的飲酒詩,
來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愁。
《將進酒》﹕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與這種豪放奔湧,
無所掩抑的感情氣勢相適應,
李白的詩歌在藝術手法方面的顯著特點是﹕
想像神奇,變化無端,
結構縱橫跳躍,
句式長短錯落,
形成了雄奇飄逸的風格。
《夢遊天姥吟留別》﹕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邱巒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而當大夢初醒來,幻境消失,
─ 5 ─
又引出了對人生世事的感慨﹕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這種想落天外的特點,
大大發展了莊子寓言,
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現手法,
也融匯了道教的神仙意象,
具有令人驚嘆不已的藝術魅力,
贏得了一代「詩仙」的讚譽。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
他的七言古詩《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
《將進酒》,《梁甫吟》等 ;
五言古詩《古風》59首;
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味的《長幹行》,《子夜吳歌》等,
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
都成為盛唐的名篇。
李白在唐代已經享有盛名。
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
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李白《將進酒》:此詩形、詩情、詩境、詩樂多美,多真,多善……..
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
高堂明鏡悲白髮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 6 ─
將進酒
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
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
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
斗酒十千恣讙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
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消萬古愁
李白初到長安時,
是十分榮耀的。
據說,他面見皇帝那天,
玄宗降輦步行迎接他的到來。
一見面,玄宗就說:
「你沒有官職,而我竟能知道你的名字,
可見你一定是個道德修養極高的人。」
在交談中,
玄宗見李白對答如流,
寫的詩篇絢麗多彩,
人又長得儀表非凡,
甚為高興。
他讓李白坐在七寶御床上,
設宴款待他,
這叫做「御床賜宴」。
由於有一碗湯太燙了,
玄宗還親自拿起湯匙,
為他調涼點,
這叫做「御手調羹」。
─ 7 ─
李自不僅看不慣宮中的生活,
而且也看不起那些只顧謀求個人私利的權貴,
甚至連皇帝及其身邊受寵的「紅人」都不放在眼裡。
時間一長,
有些人便製造謠言,
在皇上面前大講李白的壞話。
其中說李白壞話最多的兩個人,
是高力士和楊貴妃。
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寵信的太監,
皇太子管他叫「阿哥」、
王公大臣管他叫「阿爹」。
朝中的許多大官都是靠拍他的馬屁才爬上來的。
然而,李白卻十分鄙視他。
有一天,
皇上想讓李白寫些東西,
正趕上李白喝得酩酊大醉,
內侍們急忙把他弄醒,扶入宮中。
李白坐下來,伸出腳,
對高力士說:「脫靴!」
由於玄宗在場,
高力士只好耐著性子給他脫了。
這件事可把高力士氣壞了。
因此,
他伺機要對李白進行報復。
有一天,
他見楊貴妃正在
興沖沖地吟唱李白寫的《清平調詞》,
她唱到「可憐飛燕倚新裝」這句時,
高力士乘機在一旁煽動說:
「這李白真是膽大包天,
他竟敢在詞中將你比作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
那趙飛燕雖然才貌出眾,
但後來由於作風放蕩,
─ 8 ─
被皇帝廢黜了。
李白的這種比喻,顯然是別有用心的!」
這樣一來,楊貴妃也恨起李白了。
從此以後,他們串通起來,
經常在玄宗面前說李白如何如何不好。
玄宗也慢慢對李白冷淡了。
在這種情況下,
李白深知,
長安已不是他所能待的地方了。
他上書皇帝,
請求離去。
玄宗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
說了一些不痛不癢的話,
送了他一些錢,
就把他打發了。
李白也不在乎,
「高歌大笑」著走出了長安。
李白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他創造性地運用一切浪漫主義的手法,
描寫社會上的各種現象,
抒發個人的種種感受,
歌頌中國的壯美河山等等。
正如一位詩歌史專家所說:
在中國詩歌史上,
還沒有一個浪漫主義詩人像
李白那樣廣闊而深刻地反映社會生活的面貌。
在藝術上,
他以磅礡雄偉的氣勢、
熾烈奔放的情感、
豐富奇麗的想像、
大膽驚人的誇張、
清新自然的語言,
創造出了瑰麗多彩的藝術形象,
─ 9 ─
達到了「筆落驚風雨,
詩成泣鬼神」的藝術效果。
從而把浪漫主義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李白的詩歌成就對唐代及以後詩歌的發展
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他是中國人民最熟悉最熱愛的詩人,
也是世界人民喜愛的詩人。
他的詩歌已被譯成許多國家的文字,廣泛流傳。
月 下 獨 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雙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邀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將 進 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小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宣州謝朓樓餞別
─ 10 ─
棄我心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
長 干 行
妾髮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
五月不可觸,猿鳴天上哀。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長 相 思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淒淒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歎。
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高大,下有綠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怨 情
美人捲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 11 ─
春 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替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贈 孟 浩 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洲。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早 發 白 帝 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關 山 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危,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閑。
清 平 調 (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 12 ─
清 平 調 (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空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粧。
清 平 調 (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識春風無限恨,沉香亨北倚闌千。
行 路 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行路難,歸去來!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 13 ─
送 友 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三 五 七 言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
此時此夜難為情。
─ 14 ─
李白
楔子 生平梗概 代表著作 軼事 評價
1.楔子:
李白在中國人民的心中,早已不只是一個詩人那麼簡單。他變成一則如風的傳奇,吹拂著我們,使我們拾不得睜開現實的眼睛。
唸他的名字,四壁間便彷彿溢滿酒香。
唸他的名字,胸懷裏便彷彿擂動著豪氣的鼓。
唸他的名字,尊貴的帝王御手調羹。
唸他的名字,掌權的高傲奴才也為他脫革化。
低聲,唸他的名字,他們看見水月輕晃,連死亡也也因為他變得浪漫,柔美。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就請暫且放下一些瑣事,讓我們同天上謫仙人──李白,共醉一場絕美不似人間的酒宴。
回第一頁
2.生平梗概:
李白(七0一~七六二),字太白,出生在碎葉(唐朝時設北庭都護府管轄,今哈薩克境內),生於唐武后大足元年,卒於肅宗寶應元年,年六十二歲。大約五歲那年,李白隨父遷居到蜀中的江油,年少;的李白博覽群書,很快學會了寫詩作文。那時,蘇 為益州長史,對李白的才華相當訝異,他說:「是子天才奇特,稍益以學,可比相如」。大約二十五歲,李白開始漫遊蜀中的名勝古蹟,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公元七二五年)春,李白告別四川,沿長江而下,漫遊各地,他說自己年輕遊揚州時,「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上安州裴長史書』),又曾在今湖北安陸住過相當長的時間,所謂「酒隱安陸」,在此期間,他既和友人元丹丘,元演在中原到處遊覽飲宴,更「學劍來山東」,寓家任城(今山東濟寧),與孔巢父,韓準、裴政等會徂徠山,酣飲縱酒,號竹溪六逸。可見其生活的一斑。李白的這段漫遊時期,正當開元盛世,他的許多詩都已充份顯示他的藝術才華。天寶初年,他應召八京,賀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唐玄宗對他很重視,讓他供奉翰林院,起草詔誥。後來李白被高力士所讒,玄宗賜金讓其還山,浮遊四方,與杜甫成為莫逆之交。
天寶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亂爆發,李白加入永王李璘的隊伍,想協助他平亂,從來,肅宗忌之,殺李璘,李白因「從逆」被補,理當殺頭,由於得到朝中大將郭子儀的營救,才免除死罪,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遇赦而還,開始了一生中最後一次漫遊。這次漫遊歷時三年多,地點主要在今安徽省南部。相傳他醉欲撈水中之月,因溺死。
回第一頁
3.代表著作:
春夜宴桃李園序:本文選自李太白集,雖名為序,但與序跋不同,應屬雜記類古文。李白的散文雖然不多,但往往獨闢蹊徑,頗具特色。春夜宴桃李園序寫的不過是日常生活中宴酒詠詩的尋常場景,但李白卻下筆不凡,於詩情畫意中別見一番豪邁之氣。
文章開篇,既不寫春,也不點宴,而是宕開一筆:「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兩句整飾工麗的駢文,抒寫天地之博大,光陰之永恆。「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寫如夢之人生,面對著永恆的時空,不禁感嘆起自己的渺小和脆弱。
接著,作者筆鋒一轉,以「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兩句,將人們從悠悠的玄思拉入桃李芳園縱情歡娛的場景,召「群季」,集「俊秀」,把酒攬月,賞花詠詩,高談暢飲之際,更當如惠連、康樂一般述志寫情,一洩胸中奇才壯采。全文明快歡暢之音轉為淚揚奔放。「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懷?」詩人們任興所趨,盡情地訴說自己生命的美麗、信心和渴望。充滿了對自我豪邁的肯定。
望廬山瀑布:
這首詩措寫了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色,反映出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長相思:
『長相思』,樂府『雜曲歌辭』舊題。題意取自古詩:「上言長相思,下言久別離」,「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現存歌辭多寫思婦之怨。李白這首詩描寫思婦纏綿悱惻的相思之情,深沉含蓄,韻律參差錯落,藝術上很有創造性。同時,又採用典型景物的烘托、渲染,很好地表達了思婦的離別之苦。
關山月:
【關山月】為樂府鼓角橫吹十五曲之一,多寫離別的感傷,李白此詩沿用樂府古題,反映戰士們戍守邊疆、思念家鄉的心情。氣象雄渾,令人贊賞。
贈孟浩然:
孟浩然(六八九──七四O),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是盛唐著名詩人。隱居當地鹿門山,在四十歲時才出遊京師,很受當時上層人物的贊譽,但終未出仕。這首詩贊揚孟浩然不願仕宦、醉酒隱居、風流儒雅的個性和生活。從中二聯看,本詩當是在孟浩浩然離開長安歸襄陽後所作。
蜀道難:
《蜀道難》,樂府相和歌辭舊題。齊梁以來,詩人多以此題描寫蜀道的艱險。李白此詩無論在思想性或藝術性上都遠遠超出了以往的同類作品。它大體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路線,抓住沿途各處的景色特點來展示蜀道之難和山勢的高危;用潑墨山水式的筆力,酣暢淋漓地描繪出山川的壯麗;以豐富的想像,將神話、傳說與現實融為一體。詩人還設想,萬一有人據除險守關,便會為非作歹,從中寄寓了他對時局的關切。全詩句式長短錯落,音節鏗鏘有力,氣勢磅礡,豪邁奔放,堪為李白浪漫主義詩篇的代表作。
清平調:
《清平調》是唐代大曲名。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有一天唐玄宗與楊貴妃在興慶宮沉香亭前賞牡丹花,命李白寫新樂章,李白奉命寫了這三首詩。詩的內容是歌詠名花與美人。第一首贊頌貴妃美如仙女。第二首寫貴妃勝過巫山神女和趙飛燕。第三首說名花與美人為君王帶來了愉悅。全詩構思精巧,寫得清麗自然,詠花詠人,難分難辨,表現出詩人極高的描繪能力。
行路難:
李白的《行路難》共有三首,均寫於天寶三載(七四四)李白離開長安以後,天寶元年(七四二),李白滿懷豪情來到長安。唐玄宗叫他供奉翰林,詩人得到的不過是御用文人的待遇,宏大的理想和熱切的期望都化為泡影。詩人又受纔言離間,被迫離開長安。
獨坐敬亭山: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北。風景幽美秀麗,山上舊有敬亭,是南齊詩人謝朓的吟詠處。此詩寫得平淡如水,若秋雲行空,反映了詩人對人生和自然的態度。
早發白帝城:
乾元二年(七五九),李白長流夜郎,行至 州奉節縣白帝城,遇赦得釋,回到江陵。本詩就是途中所作。詩中抒寫了他遇赦後欣喜的心情。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東。
回第一頁
4.軼事:
皇帝「御床賜宴」
李白初到長安時,是十分榮耀的。據說,他面見皇帝那天,玄宗降輦步行迎接他的到來。一見面,玄宗就說:「你沒有官職,而我竟能知道你的名字,可見你一定是個道德修養極高的人。」在交談中,玄宗見李白對答如流,寫的詩篇絢麗多彩,人又長得儀表非凡,甚為高興。他讓李白坐在七寶御床上,設宴款待他,這叫做「御床賜宴」。由於有一碗湯太燙了,玄宗還親自拿起湯匙,為他調涼點,這叫做「御手調羹」。
寵奴才脫靴
李自不僅看不慣宮中的生活,而且也看不起那些只顧謀求個人私利的權貴,甚至連皇帝及其身邊受寵的「紅人」都不放在眼裡。時間一長,有些人便製造謠言,在皇上面前大講李白的壞話。其中說李白壞話最多的兩個人,是高力士和楊貴妃。
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寵信的太監,皇太子管他叫「阿哥」、王公大臣管他叫「阿爹」。朝中的許多大官都是靠拍他的馬屁才爬上來的。然而,李白卻十分鄙視他。有一天,皇上想讓李白寫些東西,正趕上李白喝得酩酊大醉,內侍們急忙把他弄醒,扶入宮中。李白坐下來,伸出腳,對高力士說:「脫靴!」由於玄宗在場,高力士只好耐著性子給他脫了。這件事可把高力士氣壞了。因此,他伺機要對李白進行報復。有一天,他見楊貴妃正在興沖沖地吟唱李白寫的《清平調詞》,她唱到「可憐飛燕倚新裝」這句時,高力士乘機在一旁煽動說:「這李白真是膽大包天,他竟敢在詞中將你比作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那趙飛燕雖然才貌出眾,但後來由於作風放蕩,被皇帝廢黜了。李白的這種比喻,顯然是別有用心的!」這樣一來,楊貴妃也恨起李白了。從此以後,他們串通起來,經常在玄宗面前說李白如何如何不好。玄宗也慢慢對李白冷淡了。在這種情況下,李白深知,長安已不是他所能待的地方了。他上書皇帝,請求離去。玄宗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說了一些不痛不癢的話,送了他一些錢,就把他打發了。李白也不在乎,「高歌大笑」著走出了長安。
回第一頁
5.評價:
李白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創造性地運用一切浪漫主義的手法,描寫社會上的各種現象,抒發個人的種種感受,歌頌中國的壯美河山等等。正如一位詩歌史專家所說:在中國詩歌史上,還沒有一個浪漫主義詩人像李白那樣廣闊而深刻地反映社會生活的面貌。在藝術上,他以磅礡雄偉的氣勢、熾烈奔放的情感、豐富奇麗的想像、大膽驚人的誇張、清新自然的語言,創造出了瑰麗多彩的藝術形象,達到了「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效果。從而把浪漫主義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峰。李白的詩歌成就對唐代及以後詩歌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是中國人民最熟悉最熱愛的詩人,也是世界人民喜愛的詩人。他的詩歌已被譯成許多國家的文字,廣泛流傳。
_________________ 張航
愛好藝文、小說、新詩、童詩、兒歌、詞曲、散文、論文、民俗文藝.......等並頻頻獲獎.
歡迎蒞臨張航文選---隨意窩
http://blog.xuite.net/changhangming1234/twblo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