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航
2011年度国际诗王
性别:  年龄: 94 加入时间: 2009/09/19 文章: 60211 来自: 台灣高雄 积分: 96292
:
|
|
中華賦聖司馬相如
張 航/編著
楔子
”子虛烏有”,”文君新寡”
這是兩句我們常用常聽到的成語,
前者意指不存在的、虛構的人事物,
後者則用於指稱守寡的年青女性,
這二個意思南轅北轍的典故
其實起源都來自同一個身上,
那就是
漢代年少瀟灑的辭賦名家
司馬相如。
生平簡介
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
蜀郡(今四川成都)人,
西漢辭賦名家。
因崇敬戰國時期趙國名臣藺相如
完璧歸趙的英雄業績,
更名「相如」。
司馬相如年少時好讀書舞劍,
初入仕途時在長安任景帝武騎常侍之職,
即侍從漢景帝打獵的武官。
後因景帝不喜好辭賦,
司馬相如遂托病辭官,
隨梁孝王劉武歸梁國,
─ 1 ─
與梁王文學侍從鄒陽、枚乘等人同游,
並寫下成名之作《子虛賦》。
梁孝王卒後,
司馬相如無官無業,回到成都,一貧如洗。
在臨邛,司馬相如鼓琴一曲《鳳求凰》,
引得新寡的佳人卓文君中夜相奔,
雙雙私奔出走至成都。
然「家徒四壁立」,迫於生計,
司馬相如後與卓文君復返臨邛,
夫妻二人變賣家產,
開了一家小酒店,
相如親著犢鼻,文君當壚賣酒。
景帝駕崩,漢武帝即位,
見到《子虛賦》大為讚賞,
經狗監楊得意的推薦,
司馬相如被漢武帝召見,
又為武帝作《上林賦》。
武帝大喜,遂拜司馬相如為郎。
從此,司馬相如在漢宮庭任官,
並深得武帝的信任。
後來,司馬相如又被拜為中郎將,
奉命出使西南夷,
政績斐然,影響深遠,
對中國中原和西南邊疆地區民族之間的融合起過積極的作用,
並寫有《喻巴蜀檄》、《難蜀父老》等文。
後為人誣告,司馬相如被剝奪官職,遣歸故里。
一年後真相大白,雖官復原職,
但司馬相如早已厭倦官場的爾虞我詐,
意興闌珊,常與文君以琴棋書畫消閒。
司馬相如為失寵的武帝皇后陳阿嬌
撰寫了著名的《長門賦》。
─ 2 ─
《長門賦》是司馬相如藉機傾吐愁悶鬱結之傑作,
賦中寫失寵女子的心理,委婉曲折,悲慼動人,
是一篇別具風格的抒情小賦,
對後代宮怨一類題材的詩歌有很大影響。
此賦既成就了陳皇后與漢武帝的重歸於好,
更奠定了司馬相如在中國文學史上的不朽地位。
司馬相如死於「消渴」之疾,即糖尿病。
相如故後,文君因悲慟過度,不久也撒手人寰。
司馬相如是一個頗有爭議的歷史人物,
有人說他文韜武略,
但也有人評價其文品不高,
取悅皇室,
先寫洋洋灑灑歌功頌德的《子虛賦》,
後又捉刀哀哀怨怨盼君回心的《長門賦》,
是個十足的御用文人。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浪漫的愛情故事,
世世代代都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嘖嘖稱讚。
司馬相如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辭賦上。
《漢書‧藝文志》著錄「司馬相如賦二十九篇」,
現僅存《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
《長門賦》、《美人賦》、《哀秦二世賦》6篇。
《子虛賦》、《上林賦》是司馬相如賦的代表作品。
這兩篇賦內容前後銜接,《史記》將它們視為一篇,
稱為《天子遊獵賦》。
作品主要歌頌了漢王朝一統天下的聲威和氣魄,
同時對統治者驕奢淫佚之風也作了委婉勸誡,
認為過分奢侈「非所以為繼嗣創業垂統」。
主要部份是誇張帝王的排場和享樂,
末章的一點所謂諷諫之意,
正如揚雄論賦所批評的那樣,
「靡麗之賦,勸百而諷一」而已。
─ 3 ─
在藝術表現方面, 《子虛賦》、《上林賦》兩賦結體宏大,
描寫場面雄偉壯觀,富有氣魄,
以大量的連詞、對偶、排句層層渲染,
增加了文章詞采的富麗。
過分誇奇炫博,內容比較空洞,而且僻字連篇。
《文心雕龍‧練字篇》說:
「故陳思稱揚馬之作,趣幽旨深,
談者非師傳不能析其辭,
非博學不能綜其理,
豈直才懸,抑亦字隱。」
《子虛賦》、《上林賦》兩賦在漢賦發展史上有著極重要的地位。
它們確立了一個「勸百諷一」的賦頌傳統。
漢賦自司馬相如始,
以歌頌王朝聲威和氣魄作為其主要內容,
後世賦家皆相沿不改,
遂形成一個賦頌傳統。
隨著時代的變化,
這種賦頌往往流為粉飾太平,舖張揚厲,
對帝王貴族奉諛獻媚,
故愈來愈失去了其創造性和現實意義。
司馬相如的賦重舖排,重誇飾,
極賦予文采美和音樂美。
他在作賦理論上,
提出「合綦組以成文,列錦繡而為質」和
「苞括宇宙,總覽人物」的主張,
這說明他在作賦時十分重視資料的廣博、辭采的富麗,
但相對來說忽略了賦的思想性。
儘管如此,司馬相如在賦史上仍有重要地位。
他的《子虛賦》、《上林賦》為漢代散體大賦
確立了比較成熟的形式,
後來的一些描寫帝都、宮苑、田獵、巡遊的大賦,無不受其影響;
而論規模、氣魄,則難與相如之作齊肩。
─ 4 ─
司馬相如還著有《大人賦》、《美人賦》、
《長門賦》、《哀秦二世賦》等騷體作品。
他的散文有《諭巴蜀檄》、《難蜀父老》、
《上書諫獵》、《封禪文》等,
文中常用賓主答問形式及排偶句調,頗有辭賦氣味。
司馬相如的文學創作活動,
豐富了漢賦的題材和描寫方法,
從而使漢賦成為一代鴻文。
正如揚雄所說:「如孔氏之門用賦也,
則賈誼升堂,
相如入室矣。」。
《隋書‧經籍志》有《司馬相如集》1卷,已散佚。
明人張溥輯有《司馬文園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http:/ww.dajiyuan.com)
少年時代喜歡讀書練劍,
二十多歲就做了漢景帝的警衛
叫「武騎常侍」,
並不受重用而使他有不遇知音之嘆,
後來他辭官投靠梁孝王,
並與鄒陽、枚乘、莊忌等一批志趣相投的文士共事,
此時他為梁王寫了著名的那篇”子虛賦”。
後來這篇文章被漢武帝看到大為贊賞,
並且以為是古人的文章,
經人奏報才知道是出於一個當代的年青才子之筆,
驚喜之餘馬上召他進京,
司馬相如向武帝表示說:
「 ”子虛賦”寫的只是諸侯打獵的事,
算不了什麼,
請允許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獵的賦」,
這就是內容上與”子虛賦”相接的”上林賦”,
不僅內容可以相銜接,
文字辭藻也都更華美壯麗、
好大喜功的武帝讀畢非常高興,
立刻封他為侍從郎,即為「郎」。
─ 5 ─
建元六年(西元前135年)
武帝派大將軍唐蒙征南越,
通夜郎,
派司馬相如出使巴蜀,
對當地的少數民族進行安撫,
他在那兒發布了一張”諭巴蜀檄”的公告,
採取恩威並施的手段,
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度他又奉命出使巴蜀
這一次回到成都
他受到當地士紳熱烈的歡迎,
他的一篇”難蜀父老”
以解答問題的形式,
闡明為什麼要和少數民族相處的道理,
文章蒼勁優美,
說理透徹,
成功地說服了眾人,
使少數民族與漢廷合作
為開發西南邊疆作出貢獻,
可惜好景不常,
有人告發他接受賄賂,
因而被免官。
相如晚年出任「孝文園令」,
這是管理皇帝墓園的閒差事,
但是他對朝廷大事仍然關心,
他見到武帝喜好神仙之術,
因此上了”大人賦”欲以諷諫,
想不到效果適得其反,
”長門賦”中就可以窺見
他對自己際遇不幸的感嘆,
元狩五年(西元前118年)
遺有”封禪文”一卷,
這就是司馬相如的絕筆了。
─ 6 ─
代表著代
《子虛上林賦》,
司馬相如把田獵作為主要描寫對象,
展開了全面的具體的描寫,
並通過對客觀事實的具體描寫,
形象地表現了作品的主題。
《子虛上林賦》是歌頌的作品,
作者所描寫的是帝王貴族的生活,
竭力宣揚的是漢天子的豪華和富有,
這固然有揣摹帝王心理,
投其所好的一面,
但通過這些描寫,
可以使我們感受到統一的漢帝國
在上昇時期所具有的氣象和面貌,
其視野之恢弘、
胸襟之開闊,
是以前文學作品所沒有的。
《子虛上林賦》還是一篇諷喻性的作品,
作通過作品中三個人物一浪高過一浪的描寫
以及最後子虛、烏有先生俯首受教、
態度的轉變,
表達了對諸侯的奢侈和
僭越禮法行為的不滿,
以及維護中央王朝統一的政治態度,
這與漢初政論家
賈山、賈誼、晁錯等人論政
所表達的認識是一致的。
至於賦末作者通過天子之口
所發表的抑制奢侈、
崇尚節儉的議論,
其社會效果也許是十分微弱的。
─ 7 ─
《長門賦》,
在表現手法,
藝術風格上與《楚辭》相近,
是一篇很好的抒情作品。
司馬相如寫作這篇賦的起因,
並不單純是對於後宮婦女的同情。
而是以後宮女子的悲慘遭遇來
寄托個人身世之感慨。
屈原利用話傳說的材料,
採用的是幻想、
象徵的手法,
人們容易發現其中的寄托,
而司馬相如轉而寫入
人間男女的情愛,
採用的是寫實的手法,
人們容易從其描寫的生活出發
對作品進行分析,
不容易想到作者另外的寓意。
司馬相如的這種寫法,
實際上開創了古代詩歌中
以男女之艷情寫個人情志的一體,
對後世文學的影響同樣是不可低估的。
軼事
「文君夜奔」景帝中元六年,
司馬相如回到蜀地,
恰巧那裡的富豪卓王孫,
備了宴席請客。
縣令王吉和司馬相如一起參加了宴會。
客人被司馬相如的堂堂儀表和
瀟灑的風度所吸引,
正當酒酣耳熟的時候,
王吉請司馬相如彈一曲助興。
司馬精湛的琴藝,
─ 8 ─
博得眾人的好感,
更使那隔簾聽曲的卓文君傾倒。
這卓文君是富豪卓王孫的女兒,
因丈夫剛死,
才回到娘家守寡,
她聽到司馬相如的琴聲,
如癡如醉,
又見他的相貌堂堂,有了好感。
此後,
他們兩人經常來往,
便產生了愛慕之情。
一天夜裡,
卓文君沒有告訴父親,
就私自去找司馬相如。
他們一起回到成都,結了婚。
這就是有名的「文君夜奔」的故事。
正當司馬相如和卓文君
沈浸在甜蜜的新婚日子裡,
卓王孫卻暴跳如雷,
發誓不給文君錢財。
這樣一來,
文君和相如窮得沒法過日子。
他們只得回到臨邛,
在街上開了一家酒店,
文君坐櫃台打酒,
相如穿上圍裙,
端酒送菜,洗碗刷碟子。
日子雖然清苦,
但兩口子相敬如賓,
過得和和氣氣,
過了一些日子,
卓王孫在朋友的相勸下,
─ 9 ─
才消了怒氣,
給了文君一些錢財和奴僕,
這個故事就是「文君當壚」。
評價
「文章西漢兩司馬」,
這是班固對司馬相如文學成就的評價,
魯迅的《漢文學史綱要》中
還把二人放在一個專節裡加以評述,
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
文莫若司馬遷」,
二人的文學成就雖有差異,
但他們都各自從一個方面
反映了那個時代,
在各自的領域中
達到了時代的最高水平,
為推動文學的發展、
社會的前進,
他們有相同的努力和貢獻,
二人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都不僅局限於各自擅長的那一方面,
而是全面的、巨大的。
漢賦經過他揉和各家特色
加上他自己的創造
建立起固定的散體大賦,
後來學詩賦的人都能以他為典範。
司馬相如談作賦
漢代司馬相如所作的詩賦﹐
當時的人都十分讚頌﹐
認為十分典雅而華麗。
雖然也有其他詩人的作品﹐
─ 10 ─
但是都不如司馬相如。
文友楊子雲說:「長卿(司馬相如的字)作的賦,
不像是來自於人間﹐
簡直是神仙點化而成的。」
子雲學習司馬相如所作的賦﹐但是比不上相如﹐
所以子雲對司馬相如十分佩服。
司馬相如所作的《上林賦》﹐
意境瀟灑,有很深的內涵。
控引天地,錯綜古今。
相如作賦時﹐
有時睡臥之中來了靈感﹐
便躍然而起,
揮筆成文。
如此往復﹐
幾百日後成文。
司馬相如的一個朋友叫盛覽朋友﹐
也是牦柯一帶的名士﹐
曾經向司馬相如請教作賦的經驗。
相如說:「要想做出一篇賦﹐必須有精彩的內容和形式﹐
字句的協調﹐文章的韻律﹐都是作賦的標準。
而作賦的人需有寬闊的胸懷﹐廣闊的視野﹐
以全面深刻的眼光觀察世間的人和事﹐
這樣所作的文章才會有深刻的內涵﹐
而不僅僅是一些字句的羅列。」
聽完司馬相如一席話﹐
盛覽在完成合組歌《列錦賦》後﹐
便退出文壇﹐
終生不敢談作賦的想法。
卓文君是個「 勇敢聰明、為自己負責」的女性。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愛情是中國罕見的典型:
─ 11 ─
一個自主、為自己負責的女人,
最終得 到了她所要的愛與人生。
卓文君貌美有文采且家境富裕,
本來是人人所冀求的女子,
卻因父親安排了一個政治婚姻,
而讓她的人生很快就跌入谷底,
因為她的先生是一個病人,
結果卓文君新婚半年即守寡。
在那樣的年代裡,
一個女人遇到如此的遭遇,
大概一生也就成了定局,
卓文君卻敢於對命運主動出擊
第一次的婚姻,
她完全聽從父親的發落,
遇到司馬相如之後,
卓文君決定:接下來的人生,她不但要親自上台演出,
劇本更要出自於自己的創作。
以現代人的眼光看來,
司馬相如真的滿像一個登徒子的,
就算是登徒子,
他也是一個非常有才華
且外型俊俏的登徒子。
司馬相如當時是一個三餐不繼的落魄文人,
在街 上遊蕩,
偶遇卓文君就被她深深吸引,
然後發誓要把她追到手,
一首<鳳求凰>打動了卓文君,
讓她義無反顧地與自己雪夜私奔;
這可能中國愛情故事裡,
最勇敢、動人的私奔了
(另一個奔赴情人的故事是紅紼女與李靖)。
雪夜私奔,
不是卓文君率性、任性,
─ 12 ─
而是她有自信,
相信自己的眼光,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她也是一個很實事求是的人,
原本打算跟司馬相如遠走高飛的她卻發現,
身邊的男人實在太窮了,日子很難過,
於是卓文君就跑回娘家去。
但她不是伸手跟爸爸要錢,
爸爸因為她不告而別,早已氣炸了,
當然不會給她經濟支援 ,
卓文君很聰明,
知道富甲一方的父親很愛面子,
所以她就在娘家正對面租了一個小攤,
每天親自下廚賣麵,
大街上人來人往,
大家都想看看昔日大小姐「文君當壚」的樣子,
卓父受不了嬌愛的女兒給人指指點點,
拿了一大筆錢給卓文君,
叫他們夫妻倆別再丟人現眼、趕緊收了攤子走人。
有了錢,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著實過了一段太平歲月,
兩人感情愈來愈好,
不過,司馬相如不事生產,
又別無長技,坐吃山空,
終於生活又走到了絕境;
卓文君始終沒有灰心 ,
她知道司馬相如是有才華的,
他們的未來不是夢!
果然,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
司馬相如為漢武帝失寵皇后陳阿嬌撰寫了一篇<長門賦> ,
轟動長安城,
也深深打動漢武帝,
司馬相如聲名大噪,
再加上平疆有功,
官運開始亨通,
─ 13 ─
此時,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感情也開始有了變化。
兩人成婚多年,
卓文君一直沒有生下子嗣,
司馬相如年紀漸長,
對這件事情愈來愈介意 ,
最後決定納妾傳遞香火。
對卓文君來說,
當年,她為了這分愛,幾乎與家人決裂,
在她的生命裡,這分愛深刻並且純粹,
她是不可能與另一個女人分享丈夫的...
然而,卓文君並不當面與先生大吵,
而是選擇走避他鄉,
並且寫下感人的<白頭吟>,
文中提及兩人當年曾經不顧一切地相愛、
生命中曾經一起經歷過多少高低起伏、喜怒哀樂;
司馬相如看了之後,終於理解到,
這一生與卓文君所共同經歷過的,
別的女人已不可能再複製半分的,
因為,他們是用了全部的生命去愛彼此,
如此難得的愛,
也不可能讓另一個人共享,
因此終於打消了納妾的念頭,
而決定把卓文君接回來,
繼續未完成的相愛相攜。
卓文君是一個懂得為自己負責的人,
無論是在愛情的高峰或者低谷,
在得到或者失去愛情的時刻,
她都很清醒,並且堅持到底;
她擁有高度化解生命困境的智慧,
遇到困難,她不會一哭二鬧三上吊,
而能夠沈得住氣、並且很有策略能力。
─ 14 ─
卓文君仍然還是一個令人嚮往的成熟女人的典型,
她為「相信自己」做了最好的註解。
司馬相如唱給卓文君聽、
並打動她一起私奔的<鳳求凰>
鳳兮鳳兮歸故鄉,
遨遊四海求其凰。
有一豔女在此堂,
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由交接為鴛鴦!
鳳兮鳳兮從凰棲,
得託子尾永為妃。
交情通體必和諧,
中夜相從別有誰!
卓文君喚回先生的<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日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淒淒復淒淒,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為。
─ 15 ─
司馬相如 琴挑卓文君
之本‧中央日報
司 馬 相 如 字 長 卿 , 本 名 叫 犬 子 , 後 來 因 為 讀 到 戰 國 時 代 的 歷 史 , 對 於 那 一 位 曾 經 以 個 人 的 智 勇 , 面 對 秦 始 皇 的 趙 國 名 相 藺 相 如 , 十 分 仰 慕 , 所 以 才 改 名 為 「 相 如 」 。 從 小 廣 閱 各 類 書 籍 , 又 學 過 擊 劍 , 可 說 是 一 個 文 武 雙 全 的 人 。
漢 景 帝 時 曾 做 過 侍 衛 , 後 來 到 梁 孝 王 門 下 做 一 名 清 客 , 當 時 王 府 中 聚 集 當 時 知 名 的 文 人 雅 士 , 和 他 們 生 活 在 一 起 , 彼 此 在 文 學 切 磋 , 使 他 的 文 學 和 藝 術 造 詣 更 進 一 步 。 他 有 一 篇 著 名 的 『 子 虛 賦 』 是 在 王 府 完 成 的 作 品 。 司 馬 相 如 是 漢 代 最 早 對 琴 界 產 生 影 響 的 文 人 之 一 。 他 所 用 的 一 張 琴 名 叫 綠 綺 , 是 中 國 音 樂 史 上 四 架 著 名 的 古 琴 之 一 。
不 久 梁 王 死 了 , 他 的 門 客 也 煙 消 雲 散 , 幸 好 回 到 故 鄉 , 求 助 讀 書 時 的 好 友 王 吉 。 王 吉 正 在 四 川 當 縣 令 , 對 司 馬 相 如 的 才 華 十 分 器 重 。 當 地 有 一 位 大 富 翁 卓 王 孫 , 有 一 掌 上 明 珠 , 不 僅 生 得 如 花 似 玉 , 而 且 善 音 律 , 在 音 樂 上 有 過 人 的 聰 明 , 由 利 慾 薰 心 的 父 親 , 許 給 一 個 皇 帝 的 親 戚 , 那 知 還 沒 成 婚 就 死 了 。 按 那 時 的 禮 教 , 只 好 回 到 娘 家 依 靠 父 母 , 這 就 是 中 國 歷 史 上 著 名 的 卓 文 君 。
據 說 , 司 馬 相 知 道 了 , 起 了 好 奇 心 , 想 要 見 見 這 位 當 世 美 人 , 而 一 個 潦 倒 的 書 生 , 身 世 及 地 位 的 懸 殊 , 無 異 是 做 白 日 夢 。 在 好 友 的 設 計 下 , 這 位 裝 風 雅 的 大 富 翁 , 邀 請 司 馬 相 如 到 他 家 赴 宴 , 琴 技 本 來 獨 到 的 他 , 正 好 有 了 表 現 的 機 會 。
於 是 他 即 席 彈 出 一 精 妙 的 曲 子 , 好 像 有 一 隻 美 麗 的 孤 鳳 , 在 展 翅 飛 翔 , 時 而 掠 過 高 山 , 時 而 飛 過 大 江 , 它 在 尋 覓 著 自 己 的 伴 侶 , 忽 然 它 的 眼 睛 閃 爍 著 光 芒 , 一 聲 長 鳴 , 向 彩 雲 飛 去 。 啊 ! 一
─ 16 ─
隻 鮮 麗 無 比 的 彩 凰 正 向 它 飛 來 。 它 們 雙 雙 比 翼 , 唱 著 婉 轉 的 歌聲 , 向 著 太 陽 升 起 的 地 方 飛 去 了 … … , 這 首 樂 曲 就 是 後 來 著 名 的 琴 曲 名 叫 《 鳳 求 凰 》 。 在 座 的 賓 客 聽 得 如 癡 如 醉 , 躲 在 屏 風 後 面 的 卓 文 君 , 本 來 精 通 音 律 , 聽 到 這 曲 子 , 一 方 面 震 驚 他 的 演 奏 技 巧 , 另 外 也 因 曲 子 的 動 聽 , 覺 得 有 點 意 自 情 迷 , 而 且 曲 中 款 款 情 深 , 不 覺 暗 生 愛 慕 之 意 。
後 來 卓 王 孫 邀 司 馬 相 如 在 家 長 住 , 白 天 司 馬 相 如 在 書 齋 吟 詩 作 賦 , 夜 晚 把 優 雅 的 琴 聲 送 進 了 卓 文 君 的 閨 房 。 一 天 晚 上 , 卓 文 君 打 破 禮 教 的 約 束 , 來 到 司 馬 相 如 的 房 舍 , 互 訴 愛 慕 之 情 。 後 來 , 兩 人 結 為 夫 婦 , 一 起 切 磋 學 問 , 研 究 琴 藝 , 被 後 人 傳 為 美 談 , 是 歷 史 上 著 名 的 司 馬 琴 挑 的 故 事 。
1.十二星座情詩 - 金牛座
日黃昏而絕望兮,悵獨託於空堂。
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 司馬相如.長門賦
司馬相如的長門賦,可謂歷史上稿費最高的文章。願出大手筆稿費 -- 黃金百斤,這人當然大有來頭。她就是大漢帝國、漢武帝娶的第一位皇后 -- 陳皇后。
金牛座喜歡以物質來換取他們所想要的,或證明他們的愛。渴望愈深,所付出的也愈多。陳皇后年幼時,她表哥,也就是後來的漢武帝曾說:「若得阿嬌,當以金屋藏之。」後人卻把「金屋藏嬌」,引譬男人另有外室。「金屋藏嬌」的嬌,原是陳皇后閨名阿嬌,不是形容詞,而是名詞。她不但不是小老婆,而是大漢皇后。只不過過大老婆活得比小老婆還不如。嫁給皇帝的滋味實不好受,自己又沒生育,後半生也沒了保障。男人善於開愛情的空頭支票,阿嬌雖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她的愛情已成了殘局。結果找了一個叫楚服的女巫,自稱挾有媚術,能使男人回心轉意。楚服甚至男子裝,和皇后同寢。武帝知道了,殺了楚服,並把陳皇后貶於冷宮長門。「長門一步地,不肯暫迴車。」阿嬌已經陷入愛情的絕境了。阿嬌只好以高價找司馬相如,把她的哀戚黃昏孤影、長夜無眠,一字一淚,訴於紙上「長門賦」將陳皇后的哀怨,流傳千古。卻沒有融化武帝冰冷的心。倒是司馬相如之妻卓文君,在色衰愛弛之後,寫了一篇「白頭吟」,倒使相如
心回意轉。也許陳皇后該找卓文君捉刀才對,她才是真正的「情詩高手」。
2.十二星座情詩 - 雙子座
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錦瑟
風象星座雙子座,他們的愛,易陷入搖擺不定的情緒。雖然被戀愛的對象吸引、癡迷,但又因自己內心的搖擺而顫抖。
李商隱戀愛的對象,多是宮娥道姑,或是高官姬妾,愛上不該愛的女人,他的心常在欲行又止之間顫慄。糾纏情愫,掩抑的戀情,使他詩中有著令人著迷的晦澀美。假面之下,有著淒迷的真情,但也是絕望的愛。
雙子之愛,不在肉慾,更寄情於精神。夫妻之愛太沉悶了,性行為也使愛先榮後枯。他們沉迷的愛,是無言的凝視,秘密的暗號,私情的表記,濃烈的幻想,分離的相思....。愛,因無法結合,而有了無數的幻想。愛,因為無法結合,而有無盡謊言的變貌....。如此擁有的愛,淒美而豐富。
『一絃一柱思華年』-在五十年華中,一直充滿了昇華的欲望激情。易感的雙子座,在愛情的蜜汁中,品嚐出苦味,水星的清澈,使雙子座看出人性的不完美。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不願被羈絆的雙子座,他們的愛情,往往隨風而逝,水去雲迴,徒留追憶。
3.十二星座情詩 - 巨蟹座
去年元夜月,花市燈如畫。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月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歐陽修.生查子
元節宵,過年活動的尾聲,這一晚舉國通宵遊樂。據說,元宵慶典,來自道教,又稱上元,祀天官。七月十五日中元,祀地官。十月十五日下元,祀水官。道家天官、地官、水官由來為堯、舜、禹。
上元又稱燈節。宋朝元宵,花燈製作比今日考究得多,有玻璃球、五彩蠟紙、菩提葉、羊皮、玳瑁製成,部地方甚至有冰燈。「花市燈如畫」,由此詩看出宋代元宵燈市,到達全盛期。
在這中國的「喜年華會」,熱鬧的日子裡,情人私下約會,時間正是晚上序幕的開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柳樹與月亮,都是巨蟹座的象徵。柳令人感千絲萬縷,處處惹情傷。月亮,是巨蟹主星。蟹座情人在月下最美,也最容易騷動敏感的情思。
每一個人的月座,都代表個人對愛情的看法,以及你選擇對象的類別,在選擇的模式中,反映出個人的自我影像。蟹座的愛,一旦付出,就永遠難忘、難捨。「今年元月時,月與燈依舊」。一樣的良辰美景,卻讓人觸目傷情。「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多情的蟹子,滴下情淚。浪漫的愛情,只有在失落中才產生永不消失的纏綿不盡。它的收穫,正來自它的損失啊!
4.十二星座情詩 - 獅子座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花滿畫樓;
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後;忘不了新愁與舊愁;
嚥不下玉粒金波噎滿喉,照不盡菱花鏡裡形容瘦;
展不開的眉頭,挨不明的更漏。
呀─恰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斷的綠水悠悠!
--紅豆詞.賈寶玉
獅座主星太陽,熱情是他的本性。「紅豆詞」中,滿是誇張的苦澀,內心的焦灼。愛情,是深沈內心強大的動力,讓我們狂喜,也讓我們斷腸。形成一股生命亂流,使我們「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後」,也「嚥不下玉粒金波噎滿喉」身體每一吋都心醉神馳,又騷動不安。
西方人相信,鑽石一如戀愛,它經過熱力與壓力的鍛煉,才能成為硬度最大,最密實的寶石。愛的光焰,也是經過熱力的迸放,焦慮相思的壓力。因而西方人相信,鑽石是由愛之火所錘煉而成。另有一說,認為鑽石是凍結了情人的淚水、悲歎、喜悅,鑽石凝結了「忘不了的新愁與舊愁」,幻化成萬道鑽光閃動。
對獅座而言,愛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獅子非常多情又善感。多少個「挨不明的更漏」夜中,有獅子對愛的渴盼。神魂游於記憶之海,企望於情慾之堡。獅座本身洋溢著吸引群眾非凡魅力,當愛火點燃內心狂喜,獅座眼神,猶如鑽光燦爛照人,笑顏更如陽光溫暖,是最浪漫的「火焰情人」。
5.十二星座情詩 - 處女座
春雨樓頭尺八薔,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蘇曼殊
詩僧蘇曼殊,在他淒美一生中,學佛與戀愛,是在胸中交戰的冰炭。「學佛」有著處女座追求完美的特色。「戀愛」是雙魚座浪漫的流露。從第一句和第四句,看到異國情調的日本。「尺八」是日本僧人行乞所吹的洞簫。在春雨樓吹簫,起句就了人淒美的情境。身入空門的情僧,他心中像浙江潮澎湃、掙扎。芒鞋破缽無人識的孤悽,凸出處女座高品味,不隨俗塵的風格。落紅如雨的櫻花,猶如異國情人胭脂淚下千行。
在這種欲愛不能的心境下,處女座明淨的理性風格,終於壓抑情海生潮魚座的浪漫─「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嫁時。」
「一缽無情淚」,裡面有太多的難捨。處女座在多情之餘,仍然會做現實的考量。留給後人感喟,卻是雙魚式的纏綿不盡了!
6.十二星座情詩 - 天秤座
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
--元 姚逐
天秤座愛的字典中,對愛的解釋,就是關懷。秤座注重人與人的聯繫、和諧,有什麼比關懷更溫馨?對秤座人而言,生命的愛,應是安適溫暖的。在衣袖生寒的秋天裡,委婉的金星掌珠,擔心情郎是否受寒。可是,第二個問題,浮現腦際,又害怕對方辜負。秤座無法接受這種不快的情緒,痛恨被不公平對待。可能天秤的兩端,要搖擺很久。所以 -- 「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
看來,天秤座女子,可能要一瓣瓣撕玫瑰花瓣,卜一卜,「他愛我,他不愛我。」
同樣的情況,白羊座就不假思索寄出了冬衣,因為「相信就是力量。」牛座具大地之母的本性,常把情人當兒子。蟹座將此種表達愛心行為,織成「愛之網」,把對方網住。獅座會以恩賜態度寄給對方。瓶座人脈多,可能托人帶去,又增加些人際互動。
這個「妾身千萬難」的女子,她「愛面子甚於自己的靈魂」,苦苦掙扎,最重要的是未能「認識自己」。這個女子,所代表的,是人類共相。她的虛怯,古今一同。用現代的話說,即是「又愛又怕受傷害」。
7.十二星座情詩 - 天蠍座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無題
一九二四年,西湖畔雷峰塔終於倒了,新一代知識分子,認為預兆傳統文化解體。「白蛇傳」裡痴情的蛇精,應戰勝雷峰塔的力量。遊湖借傘,展開蛇精白素真和許仙的姻緣。許仙的萎頓優柔,和白素貞強烈熱情,不成比例。蠍座,在十二星座,是最熱情的星座,但也最掩抑深藏。蠍座陰柔強悍,和法海鬥法,展開天蠍式報復 -- 興雲佈雨,水漫金山寺。最後法海借許仙之手,持缽將白罩住,鎮於雷峰塔下,除非雷峰塔倒,白蛇方能復出。
蠍座視生命為戰場,以其精悍、積極的個性,克服諸多困難,常有打持久戰的準備。如今,雷峰塔倒了,白蛇「春蠶到死,蠟炬成灰」癡情和毅力,給西湖增添了一則美麗的傳說。
濟慈「蕾米亞」的詩,是西方版的「白蛇傳」。蛇精蕾米亞變成柔媚的女人,在和情人里西阿斯的婚禮中,卻被哲學家識破,只好消失了。新郎里西阿斯頓時也氣絕在座位上。
這兩個故事的內在含義,都是感情 -- 白素貞、蕾米亞,以及理智 -- 法海、哲學家的鬥爭。白素貞和法海,都代表我們內心自我一體兩面。蠍座無論理性和感情,在十二星座中都是最強烈的。比起蕾米亞,能與情人「蠟炬成灰」,白素貞顯然不幸得多。二十世紀從雷峰塔底走出的白素員,該去找比許仙「
進化」許多的新好男人吧!她上一世的「眼力」實在太差了,道行還須要加多修練!
8.十二星座情詩 - 射手座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詠懷古跡.杜甫
「長地」,中國與匈奴兩種民族交戰的血線。漢武帝破兩國和平,傾畢生之力,對匈奴進行掃蕩性戰爭。他勝利的果實,到漢宣帝時,匈奴才真正投降。呼韓邪單于,為民族生存,經過投降派和不降派激辯後,做了理性的抉擇,入朝稱降,成為漢朝空前盛事。堅持不投降,不辱祖先的榮光郅支單于,率眾西走中亞,被西域漢軍攻殺滅種。結果元帝將王照君許配呼韓邪單于,開始漢匈關係和平共存共榮的新紀元。漢匈關係「戰爭與和平」,昭君代表和平的穩定力量鎮。
昭君是個有骨氣和智慧的女子,與其老死冷宮,不如出塞和番。射手座有很高的智性想像,能夠力創新局。很快抓住大勢,想出新點子,而且馬上行動。勇氣與智謀,不是一般女人所能比擬。
射手座思想軌亦,無遠弗屆,才會產生「一去紫台連朔漠」的決心和勇氣。射手座擁有獨立思考的智慧,沒有前思後想的顧慮,獨排眾議,踏上「千載琵琶作胡語」的不歸路。
驕傲自持的射手座,痛恨被傷害。在漢宮被畫毛延壽工醜化,打入冷宮,還不如選擇「出走」。「分明怨恨曲中論」,恐怕怨漢的成分,多於怨胡吧!「青塚黃昏」,成了歷史鏡頭。今日和番的昭君多矣,以取得綠卡為樂,哪還有什麼「怨恨曲中論」呢?!
9.十二星座情詩 - 摩羯座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 王昌齡
詩中少婦在情感飽和「不知愁」的心境中,愉快裝扮自己。「凝妝」與「翠樓」都表現出家境豐厚,享愛少奶奶錦衣玉食的生活。土象摩羯座,重視物質生活的保障,也是攀爬社會地位專家。
她突然觸及陌頭楊柳濃綠,不由得心中一震。自古說:「柳令人感」,細柳千絲萬縷,隨風飛揚。古人章台折柳,代表離情別意。少婦突然觸動了離情,才想到自己感情的空白。這才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感觸!最後一句話,說出了人類的共相,常為「名韁利鎖」,奔忙一世,但所得到的,可能比不上自己所失去的。
莎士比亞說:「當愛情追逐實質,愛情就像影子般的飛逝;追,追,追那飛逝的,飛,飛,飛離那追逐的。」物質的價值,難以用肉眼來測量,只能以心靈之眼來探索。今下物慾橫流,人們養成急功好利習慣,難以按捺「一樣花開為底遲」的千錘百鍊。
摩羯女性控制丈夫的手法,是隱而不顯。「教夫婿覓封侯」的少婦,已隱隱掌控家中大權,獲得家中實際主導地位,心滿意足之餘,表露出「不知愁」。但第一句和第四句對映之下,不知愁中其實包含了更多愁恨,何嘗不是反諷而深刻的描述?
10.十二星座情詩 - 水瓶座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 李商隱.嫦娥
中國民間,對於各種節慶,都有著美麗的傳說,如端午的白蛇傳、七夕鵲橋會和中秋嫦娥奔月。
夏娃嘗禁果,嫦娥偷靈藥,皆因一股叛逆精神,或許想試探自身所能擁有的各種可能。這種自由發展自我的野心,也是水瓶座的精神所在。
你不需告訴水瓶座,如何去思考。水瓶座思想開放,但絕不遵從他人預設的思考模式。他們是理想主義的夢想家,思路超越了一切可能的限制。
嫦娥沒有遵從夫妻該白首偕老的思考模式,她具有水瓶座叛逆和前衛性的想法,想擁有不一樣的人生,因而吞了靈藥,成了中國最早的女太空人,登陸月球。這種行為,的確有些不同凡響和瘋狂,但很有想像力,很有創造力,更是勇氣非凡。
水瓶座前瞻性的想法,非常前衛。所以常被視為「異類」。水瓶座對愛缺乏激情,他們熱愛理想,甚於小情小愛。商隱認為,廣寒宮裡的嫦娥,一定後悔了。他用世俗的標準,去測度嫦娥。
我倒認為,嫦娥在決定這項瘋狂行為的同時,已經想過各種可能的結局,相信她是以「不悔」的心情,吞下靈藥。羽化騰飛之際,享受獨立和自由神奇的經歷。豈是每日「洗手作羹湯」的女人所能體會?
11.十二星座情詩 - 雙魚座
西子尋遺殿,昭君覓故村。
-- 李商隱
雙魚座具有一種神秘透視力,穿梭於無限時間之流中,將昨日、今日、明日合而為一。看到翩翩蝴蝶飛舞,有如美人芳魂,尋尋覓覓。戀舊情深,仍然尋訪著隔代的滄桑。
商隱以雙魚座之筆,勾勒出兩幅圖畫 -- 「西子尋遺殿,昭君覓故村。」表面喻蝶,實質喻人,帶有雙重性的隱喻。不但讓讀者有前世今生的浩渺,更有著古往今來,紛至沓來的美感。
心理學家容格,對占星術有獨到的見解。常以中國道家之煉金術為占星隱喻。當爐火將物質熔解後,也代表著死亡和轉化的過程。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就是失去了自己所屬和所愛。
「西子尋遺殿,昭君覓故村。」可以說在歷經死亡和轉化之後,來世的芳魂,仍忘不了尋訪前世之所屬,前世之所愛。
現代很多心理學家相信,人的潛意識裡有前世的記憶。死亡,不過是溶解今生,轉化來生。前世的力量、才能,甚至是愛與不捨,都會再度融入新的生命流程。
雙魚座相信,今生的肉體與生命的限制,不足以侷限徜徉於無句時空之流的靈魂。東坡云:「長恨此身非我有」,全然是土象星座,自我設限的思考方式。生命的奇妙,是以多重向度而存在!
卓文君
卓文君原名叫文后,為西漢四川巨商卓王孫之女。
卓文君容貌秀麗,素愛音樂又善於擊鼓彈琴,而且很有文才;十六歲時即嫁給父親同業人之子,但沒幾年,丈夫就過世了,好返回娘家寡居。
那個時候,才子司馬相如只是一名小常侍,因得不到漢景帝的賞識,常不得志。於是相如就托病辭職,到四川閑居在家。有一天,到富商卓王孫家赴宴,宴間主人家邀請司馬表演琴技。相如得知卓文君新寡,又通音律,於是便彈奏了一曲《鳳求凰》,藉以傾吐對卓文君的愛慕之情。文君本來就通音律,聽了相如的琴之後,不由得為他的才華和氣度所傾倒。當夜,卓文君與相如就連夜私奔,兩人從此去了成都。不過當時相如一貧如洗,兩人只好變賣家當,開間小酒店為生,生活非常清苦。後來文君之父知道後送了許多銀子給兩人,並將文君的嫁妝送來,兩人的生活才有改善。
後來,漢武帝即位,非常賞識司馬相如,並拜他為官,相如頓時春風得意,竟然要納另一名女子為妾,對卓文君日益冷淡。於是,卓文君寫了這首「白頭吟」給相如。卓文君在自己將要遭到拋棄的時候,毅然主動提出了與他決裂!這在當時來說,一般女子是不可能做的事情。但是卓文君敢做敢為,就像當初毅然和相如私奔。後來她寧可當個賣酒女,也不同父親討饒。而如今司馬負心納妾,她也絕不會屈從,因為卓文君所追求的是高尚純潔的愛情,為此她可以付出所有。 相如讀了這首「白頭吟」之後,便打消了納妾的念頭,兩個人和好如初。
公元前117司馬相如為寫長門賦而病逝,卓文君則孤獨終老。
各朝詩選
白頭吟
卓文君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淒淒復淒淒,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賞析:
這首《白頭吟》,是文君在得知相如欲納妾後,寫給相如的詩,表達了她對丈夫有怨也有愛,雖然欲絕交但又依戀的複雜情感,言辭淒婉,真誠動人。
各朝詩選
司馬相如(約前179年—前117年),字長卿,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人。西漢大辭賦家。其代表作品為《子虛賦》。作品詞藻富麗,結構宏大,使他成為漢賦的代表作家。他與卓文君的私奔也廣為流傳。
生平
司馬相如少年時喜愛讀書與劍術,崇敬戰國藺相如,遂改名相如。漢景帝時,因劍術任武騎常侍。景帝不好辭賦,梁孝王來朝,司馬相如才得以結交鄒陽、枚乘、庄忌等辭賦家。後來他因病退職,前往梁地與這些作家相交數年,期間作《子虛賦》。梁孝王卒,他回到故里,投靠臨邛令。赴大富卓王孫宴,其女兒卓文君新寡,相如以琴聲傾訴愛慕之心,兩人私奔。卓王孫大怒,不分一錢,相如夫婦以賣酒為生。後卓王孫轉變,司馬相如才得以和卓文君返回成都,成為富人。
後《子虛賦》被漢武帝讀到,非常驚嘆,召相如問之。相如作《上林賦》。《子虛賦》和《上林賦》是漢賦的頂峰作品,其鋪陳的描寫達到了極致,顯示出高度的修辭技巧,但是這也正是缺點所在,使得文章呆板凝重。另外在該賦的用意上儘管有些人認為作者是為了勸諫漢武帝,這兩篇賦的結尾也有諷喻之辭,但是賦中的描寫渲染了奢侈的帝王生活,極大了滿足了漢武帝的虛榮心。
幾年後,唐蒙通夜郎,因濫用民力,引起蜀地民眾驚恐,漢武帝派司馬相如前往蜀地。司馬相如作《諭巴蜀檄》,文辭有力,穩定了蜀地局勢。後曾屢次上書勸諫漢武帝。但死後卻遺下《封禪書》造成漢武帝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封禪活動。
《漢書•藝文志》載司馬相如有賦29篇,今存《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長門賦》、《美人賦》、《哀二世賦》六篇,其中《長門賦》與《美人賦》作者仍有爭論。魯迅稱其「不師故轍,自攄妙才,廣博宏麗,卓絕漢代」。後人輯有《司馬文園集》。
近人譚興國《巴蜀文學史稿》有詳細評介。他認為相如的賦集中反映了中華歷史上第一個盛世的輝煌。它是時代的產物,同時也體現了民族統一富強的追求。對他晚年遺著<封禪書>也應作如是觀。漢武帝晚年的封禪活動,主要是顯示中央集權國家的力量,有利於國家的統一,不能一概否定。
《長門賦》,漢賦,西漢司馬相如作於漢武帝時。據說是受了失寵的陳皇后的百金重托寫成的。武帝讀後,大為感動,陳皇后遂復得寵。
賦前有序,說明作賦緣由(疑為後人所作)。先以武帝口吻說「朝往而暮來」,但武帝喜新忘舊。接着改為陳皇后口吻,寫她登蘭台遠望,浮雲四塞,天色昏暗,雷鳴風飄,玄猿長吟,而君不再來。再描寫宮室雖好而寂寞難耐,明月自照,撫琴長愁,只能涕淚縱橫,舒息增嘆。最後寫夢中見君王在側,然醒後仍是孤身一人,夜長難過,體現了失寵宮人望君不至的心理。全賦想象豐富,層次清楚,描寫細膩,工於鋪敘,在漢賦中別出一格,對後世閨情宮怨詩歌有很大影響。
發問者評價:
司馬相如除左寫辭賦之外 冇寫過詩辭嗎?
有既話可唔可以畀埋我?
─ 17 ─ _________________ 張航
愛好藝文、小說、新詩、童詩、兒歌、詞曲、散文、論文、民俗文藝.......等並頻頻獲獎.
歡迎蒞臨張航文選---隨意窩
http://blog.xuite.net/changhangming1234/twblo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