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航
2011年度国际诗王
性别:  年龄: 94 加入时间: 2009/09/19 文章: 60211 来自: 台灣高雄 积分: 96292
:
|
|
直言敢諫海瑞罷官
張 航/編著
海瑞(1514~1587)
字汝賢、國開,號剛峰。
海南瓊山人。
回族,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
以《治黎策》中舉人,
嘉靖三十二年
到福建延平府
任南平縣儒學教諭。
嘉靖三十六年任浙江淳安縣知縣,
在任期間著有《淳安政事》。
嘉靖四十三年任戶部雲南司主事。
─ 1 ─
嘉靖四十五年世宗皇帝迷信道教,
講究長生之術,
不理朝綱,
以死上疏,
條奏《直言天下第一事疏》,
觸怒嘉靖皇帝,
皇帝讀罷此奏疏,非常憤怒。
傳說他當時把奏摺往地上一摔,
嘴裏喊叫:
“抓住這個人,不要讓他跑了!”
旁邊一個宦官為了平息皇帝的怒氣,
就不慌不忙地跪奏:
“萬歲不必動怒。
這個人向來就有癡名,
聽說他已自知必死無疑,
所以他在遞上奏本以前就買好一口棺材,
召集家人訣別,
僕從已經嚇得統統逃散。
這個人是不會逃跑的”。
嘉靖聽完,長歎一聲,
又從地上撿起奏本一讀再讀。
嘉靖把奏章留中不發。
他有時把海瑞比做古代的忠臣比干,
但是皇帝不想自己成為商紂。
有時又痛?
海瑞為“那個咒?我的畜物”。
有時他責打官女,
宮女就會在背後偷偷地說:
“他自己給海瑞罵了,就找咱們出氣!”
後海瑞終被被罷官入獄,
在獄中住了10個月。
嘉靖世宗皇帝死後,
穆宗即位,
─ 2 ─
恢復海瑞原職,
改任兵部武庫司主事。
隆慶元年調尚寶司任司丞,
後升審讞平反冤獄的大理寺寺丞、南京有通政。
隆慶三年升金部禦史巡按應天。
此期間,
他黜貪官、搏豪強、整治宿弊,
使權豪勢宦斂手屏息,
同時也觸怒權貴,遭到打擊。
隆慶四年因抑制豪強,
被劾離職,返回原籍。
後張居正當權,
張居正政見與海瑞不合,
始終沒有起用海瑞。
張居正死後、
萬曆十二年(1584)
朝廷又召回起用,
任通政司左通政,
萬曆十三年任南京右金都禦史,
未到任就改任南京吏部右侍郎,
後升南京都禦史。
萬曆十五年(1587)
因病卒于南京。
出喪那天,
送葬的百姓如喪考妣,
佇列長達百里之多,
朝廷贈太子少保,
賜祭,諡忠介。
海瑞以“直言敢諫”稱著於世,
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清官。
據《明史》記海瑞
“秉剛勁之性,憨直自遂,
─ 3 ─
蓋可希風漢汲黯、宋包拯,
苦節自勵,誠為人所難能”。
著名歷史家黃仁宇在他的名著
《萬曆十五年》中對海瑞的評價和
《明史》有所不同,
他寫海瑞的標題是:
《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僚》。
明朝嘉靖年間,
宰輔嚴嵩權傾朝野,
勢力龐大,皇帝亦受其牽制,
但嵩卻於心未足,
連番盜取國家黃金,
以權謀私,引發出連串冤案。
一代清官海瑞目睹嚴氏一黨敗壞朝綱,
官場黑暗腐敗,
為官者貪污舞弊,
陷害忠良,
遂立志剷除奸黨,
堅抱不屈不撓之精神,
與惡勢力周旋到底。
最後,
瑞冒死向皇上十奏嵩之罪狀,
為君為民除一大惡,
成千古頌歌,流芳百世。
─ 4 ─
海瑞劇情介紹
第一集
明朝嘉慶年間,貪污風行,
上至朝中大臣,下至地方小吏無人不食,以至民怨滔天。
朝中大權為太師嚴嵩所握,
嚴嵩不單挾天子而令諸侯,
更暗中偷運國庫黃金。
一次偷運途中,
以仇千為首運金等人遇馬賊打劫,
馬賊雖被盡誅,
但不料遺下一塊黃金落入民間。
嚴嵩之子嚴世藩得知
錦衣衛首領李顯偶過市集發現庫金並予以追究,
遂派人暗殺,
回京途中被來京會試的海瑞攔馬救童。
海瑞見京城物價因貪官濫收稅務而高漲,
有人為求高中,不惜買賣試題,公開請人代考。
海瑞深惡痛疾,誓要高中從而改變現狀。
然他不恥賄賂考官,而名落孫山。
海瑞深感不忿,毅然告發,
竟換來毒打與羞辱。
海瑞在避雨亭中奮筆疾書,
─ 5 ─
痛斥貪官,巧遇嚴嵩,
嚴嵩見海瑞詩文滿含怨憤問其究竟,
海瑞慷慨陳詞與其一番唇槍舌戰,
彼此留有深刻印象。
第二集
偷運庫金一事,嚴嵩、嚴世藩父子恐敗露,
遂派人追殺仇千等運金人及其家人,
仇千、古航僥倖逃生,
但深知嚴家父子不會放過自己,
遂決定各自逃生保存性命,
以查明事情真相。
刑部侍郎楊繼盛因當朝列舉諸多重大罪狀彈劾嚴嵩,
而反被嚴嵩設計冠以盜金庫的罪名。
皇帝世宗雖有心除嚴嵩,卻因怕打草驚蛇,
且嚴嵩黨羽眾多、勢力龐大,而有心無力。
皇帝世宗得知國庫遭盜甚感焦慮,
遂命越軾為八府巡案,
限其三個月破案。
海瑞巧遇嚴嵩之後,
繼續趕路回鄉,
途經當日劫金案現場,
遇誓替父洗冤的楊繼盛之女楊小冬。
途中被因官府重稅所逼行劫的王坤所傷,
幸得越軾、李顯二人所救,並再遇楊小冬。
第三集
小冬將王坤送官查辦,
海瑞因知其並非本惡,
─ 6 ─
遂求眾人放過小坤,
並施以銀兩,小冬對海瑞初有好感。
越軾為海瑞正義之心所動,
推薦海瑞前往南平縣做小吏,
並訂下兩年不貪之約,
海瑞因想憑自己實力考取功名,
將其婉言謝絕,
但仍與越軾結成君子交。
越軾與李顯追查盜金案,
暗覺與朝中重臣有關。
越軾擔心小冬安全,
於是阻撓小冬追查,
小冬唯有找其父好友炳叔幫忙追查此案。
古航因終日為嚴嵩手下追殺,
以至過分緊張,並逃至南平縣。
海瑞深感貪官橫行,
終為越軾提議所動,
滿腔熱誠前往南平縣上任,
因不恥與當地官吏同流合污,倍受排斥。
海瑞被派重新整理戶籍,
不想竟被貪官利用,
南平百姓誤認海瑞與貪官勾結。
第四集
南平縣小吏為正因告發捕頭向南包庇鹽梟被其失手殺害,
酒醉的古航巧過,
被向南抓頂罪,
後被嚴家親信南平縣令嚴天暗中轉押。
李顯追蹤仇千,
─ 7 ─
望其能協助查案,
惜仇千不願合作,
兩人交手之際嚴嵩手下殺至,
李顯險落山崖,
幸被仇千所救。
海瑞深覺為正的死有疑,
質問捕頭向南古航去向,
再次遇到小冬。
小冬、炳叔二人言語相激試探海瑞,
二人認識更深,
談話中小冬向海瑞如實說出來意,
三人發覺古航被轉押,
海瑞因質問嚴天古航去向,
被嚴天調往不見天日的檔案處,初見王常。
得知嚴世藩即將趕至南平縣轉移古航,
海瑞等人暗覺古航與盜金案有關,
迫不得已偽造刑部公文,
逼嚴天公審古航。
豈料嚴世藩不顧公文,
海瑞阻攔未果並被嚴世藩打傷,
海瑞等人更覺事態嚴重,
遂途中劫車,打鬥中古航逃脫。
嚴世藩氣急,
限嚴天三日找到古航。
仇千逃亡之際甚思懷胎之妻,
攜妻逃亡途中再次遇到殺手,
幸被李顯所救。
嚴世藩斥責嚴天等人辦事不力,
遂用海瑞頂罪。
第五集
王常作假證,
─ 8 ─
海瑞被判示:三日後問斬。
刑場上,劊子手正要落刀之際,
在小冬的幫助下,
越軾及時趕至救下海瑞,
並以欽差之名重審此案,
海瑞被無罪釋放。
世藩視海瑞為眼中釘,
調其去邊關上任。
李顯將倩蓉關在塔中,
逼使仇千救妻露面,
倩蓉臨盆在際,
李顯敬重仇千為人,
放仇千先照顧倩蓉母子,
並約定七日後決鬥。
仇千與李顯成為知已,
但仇千不願與李顯回京指證嚴嵩。
倩蓉母子被嚴家殺手圍困,
李顯將他們救出。
第六集
李顯為救倩蓉母子而犧牲,
臨終前將保護越軾,
追查嚴家父子罪行之事交托仇千,
仇千悲憤莫名。
世藩奉父嚴嵩之命,
與韃靼使者商議謀反之事,
原來嚴嵩取國庫黃金,
送往韃靼境內,
從而與韃靼勾結,成立軍隊,
企圖借韃靼人之力助自己達成做皇帝的野心。
世藩將王常抓入大獄,
─ 9 ─
海瑞與小冬趕回京城見越軾,
告之嚴家陰謀,
越軾亦覺此案事關重大,
隨既稟告皇上,
皇上命海瑞徹查此案。
小冬前往監牢探望父親楊繼盛,
繼盛得知海瑞事蹟,深表安慰。
仇千為了報答李顯捨命救妻兒之恩,
安頓好妻兒後,
來到京城幫越軾調查失金案。
世藩命手下火燒文書處,
並欲殺王常滅口,
幸海瑞及時趕到,
憑藉越軾玉佩,
救回王常,
並要求重審假戶籍,
假地契案,
公堂上,嚴天草草了事。。
第七集
世藩雖百般阻撓海瑞查韃靼人一事,
但韃靼使者終為海瑞所擒。
世藩遂將所有罪名推給嚴天,
嚴天被逼自盡,
臨終之時寫下遺書給海瑞,
暗示嚴家父子罪行。
海瑞決定押解韃靼使者,
帶同嚴天遺書回京,
世藩大驚,
誓要追殺眾人。
仇千為了報答李顯捨命救妻兒之恩,
─ 10 ─
在安頓好妻兒後,
來到京城幫越軾調查失金案,
將功贖罪。
越軾知海瑞有危險,
派仇千營救海瑞等人。
仇千途中遇殺手追殺海瑞一行人等,
出手相救,眾人脫險。
海瑞等人幾經辛苦救回韃靼使者,
惜因使者傷重身亡,
不能動搖嚴家勢力,
眾人再次陷入死局。
經各人分析,
越軾、海瑞等懷疑嚴家私通韃靼,
可能與偷運國庫黃金案有關。
越軾將此事稟告皇上。
皇上對嚴嵩更為顧忌,
為免節外生枝,
遂藉故調走嚴嵩。
另一方面又釋放楊繼盛,
然而此事被嚴嵩識破,
假意離京,
暗中命世藩引越軾至騰王樓,
暗殺越軾,
逼使皇上不敢輕舉妄動。
越軾不知有詐,
為殺手所害。
越軾被殺,
嚴嵩肆無忌憚,
竟於朝中向皇上示威,
皇上礙於嚴家勢力,
不敢公然與之抗衡。
─ 11 ─
海瑞等人心灰意冷,
無計可施,
海瑞無意中發現嚴天遺書暗示嚴嵩罪行。
第八集
可惜當楊繼盛同仇千帶遺書入宮求見皇上時,
竟於皇宮內被嚴嵩手下大當家搶去。
人證及物證全失,
令各人情緒低落。
楊繼盛亦感到悲憤絕望,
決定告老歸田,
不再與嚴嵩對抗。
女兒小冬仍堅持信念,
不肯放棄繼續追查,
海瑞憑驚人的記憶力,
畫出見到越軾被殺所有人證的樣貌繪圖。
眾人依畫像明查暗訪,
得知一人連秀山乃山西四大家族其中之人,
即趕往山西。
海瑞等人追尋連秀山期間,
發現連家也依附嚴嵩父子。
世藩派人儘快滅口以斷海瑞等人線索。
而小冬重遇幼時玩伴雙目失明的雙兒,
眾人追查連秀山時,雙兒竟被連秀山姦污,
小冬要殺秀山為雙兒報仇,
海瑞認為秀山乃重要人證,
阻止小冬,
二人因意見不和,發生爭執。
雙兒自盡身亡。
第九集
秀山得知小冬與世潘都要殺自己,
─ 12 ─
連夜逃亡,
而海瑞趕往連家,竟見嚴嵩,
海瑞與嚴嵩再起衝突。
原來嚴嵩路經山西得知海瑞等追至,
大罵世藩做事不力,
親自前往連家,
將連家上下盡數殺光。
炳叔查到越軾被殺案的另一證人下落,
於是連同海瑞等人隨即起程。
路上結識村婦媚娘,
得知原來其夫竟是自己欲尋找人證之一,
惜其夫被嚴家親戚嚴平的妹妹所毒害。
媚娘報官,反被指毒殺親夫,
被逼逃離家園,
海瑞,小冬義憤,
決定助媚娘洗冤。
海瑞為尋找越軾被殺案人證,
與小冬和身懷六甲的媚娘日夜兼程,
三人途經一小村落,
不料此地官府竟蓄意在水井中落毒,
然後再賣解藥給百姓,借此斂財,
手段極之卑劣。
媚娘不幸中毒暈倒,
海瑞深惡痛極,
欲喚醒村民反抗官府,
無奈百姓心存懼怕,
反趕海瑞等三人出村。
正於萬般無奈同無計可施之下,
海瑞幸越軾托夢找到解毒方法,
救回媚娘和眾村民,
村民從此無需在受當地官府壓榨,
─ 13 ─
對海瑞,小冬不勝感激。
途中仇千發現古航下落,
而古航因走頭無路,
為大當家所救,
大當家矇騙古航指仇千出賣人,
欲借古航之手除掉仇千,
古航信以為真,
於是跟蹤仇千,欲殺之泄憤,
仇千逼於無奈唯有出手打傷古航…。
第十集
海瑞帶同媚娘上公堂,
為媚娘伸冤,
因此案又牽連到嚴家勢力,
媚娘被判入獄。
情急之下,
小冬提出向隱居的楊繼盛救助。
終日醉熏熏的楊繼盛以不主事為由加以拒絕,
看到爹爹的醉態,
氣憤的小冬把楊繼盛酒窖裏的酒全部砸掉,
以喚醒爹爹。
楊繼盛終於答應幫助海瑞及小冬。
炳叔找到做偽證的媚娘的丫環小芳,
勸其講出實情。
在海瑞的堅持下,
媚娘一案重新審理,
媚娘一案終沈冤得雪。
此事也激勵了消沈已久楊繼盛,
繼而推薦海瑞做淳安縣縣丞一職。
海瑞認為終於可以為民請命,
替百姓伸冤,
─ 14 ─
炳叔查到另一越軾案人證下落,
當海瑞趕到此人家中時,
證人全家已被人所殺,
只剩證人之妻周秦氏,
縣官認為此事乃周秦氏所為,
將其帶回縣衙,並找來證人指證。
第十一集
海瑞到淳安縣上任,遇一冤案,
周秦氏被縣官屈打成招,
判做殺害其全家人兇手,
海瑞覺得其中必有隱情,
海瑞甚感失望,
開始借酒消愁,
期間小冬不斷加以鼓勵,
點醒海瑞,
決定替周秦氏伸冤,
古航被大當家打傷,
令其自生自滅。
縣官身染重病,
讓海瑞暫代其職。
海瑞借此機會,
為周秦氏翻案,
終將真凶揪出。
海瑞三日不眠不休,
將淳安縣多年積累的冤案,
錯案一一查清,
為此當地百姓無不感激,
更自願協助海瑞,
將凶徒盡數抓回。
嚴家人警告縣官,阻止海瑞。
楊繼盛聽聞海瑞事蹟,
─ 15 ─
親自前往淳安縣。
縣官病逝,
海瑞被百姓譽為"海青天",
楊繼盛確認其當之無愧,
認為女兒沒看錯人,
對海瑞瞭解之餘,
更加佩服,相比之下,
自己身為朝廷命官,
竟為自身安危而退縮,
內心更感慚愧,
決定幫助海瑞,
上書朝廷,推舉海瑞為淳安縣知府。
當地貪官欲用錢拉攏海瑞,
被海瑞嚴厲拒絕。
第十二集
仇千找到古航,
古航形同廢人,
目不忍睹,
古航因自己為大當家所騙,
自責不已。
仇千細心照顧、醫治古航。
皇上支援楊繼盛,推舉海瑞的想法,
命海瑞以淳安縣為首,
開始肅貪倡廉,
整頓綱紀的重任。
嚴嵩得知海瑞被派任淳安縣知府,
認為海瑞難成大器,
叮囑女兒好好扶持皇上,
讓女兒給皇上吃紅丸。
淳安府惡霸正是嚴家親信,
仗著嚴家勢力,
─ 16 ─
根本不把海瑞放在眼裏,
海瑞召好友王常做淳安縣師爺,
暗派人搜集眾人犯罪證據並一一治罪,
令嚴家地方勢力削弱。
嚴家父子感到海瑞不易對付,
應儘早剷除,
煸動暴民衝擊淳安府,
海瑞等人被困,危機重重。
此時世藩出現,
假意安撫眾人,
給海瑞三天時間考慮,
暗中設計殺死海瑞。
海瑞派人去京城向楊繼盛求助。
世藩以嚴家黃金為誘餌,
讓海瑞上當。
大當家查到仇千、古航的下落,
仇千隻身去會大當家的殺手。
第十三集
仇千被困時,古航出手相救。
海瑞與小冬散步時遇大當家追殺另一越軾案證人,
小冬出手相救,但為時已晚,
而小冬更遭暗箭所傷,昏迷不醒。
海瑞終日悉心照顧,小冬終蘇醒。
楊繼盛趕到淳安縣,知小冬平安,
與海瑞緣定今生,甚是安慰。
世藩見繼盛至,
知以前計謀難以得逞,
於是又設計誣告海瑞。
繼盛雖知海瑞無辜,
─ 17 ─
但在人證、物證俱備下,
唯有暫將海瑞收監。
王常、阿牛等為救海瑞,
竟將全部罪名攬上身。
第十四集
海瑞被釋放後,
與繼盛、小冬等四處搜查證據欲替眾人翻案。
此時繼盛收一密報,
皇上竟要廢皇后,冊封嚴妃。
繼盛擔心皇上安危,決定秘密回京。
繼盛趕回京,
發現皇上身邊人皆換成嚴嵩手下,
幾次想見皇上都被嚴嵩所阻。
皇上為嚴妃所惑,
進食紅丸被弄至神志不清,
將朝中事務交由嚴嵩負責。
世藩得知父親手握重權,
更是肆無忌憚,
前往淳安府欲殺王常等人,未得逞。
世藩老羞成怒,
派手下火燒淳安府,
以圖將海瑞等人一併剷除。
第十五集
眾人僥倖及時逃出火場,
唯海瑞前往牢獄為救王常,
阿牛等人而被困,
仇千及時趕到相救,
海瑞等人倖免一死。
─ 18 ─
海瑞決定設計誘世藩上京,
放出假消息,
謂已找到越軾案人證,
引世藩派人殺人滅口,
再將殺手擒下,指證世藩。
世藩不知有詐,
遂派殺手前去滅口,
仇千成功地將殺手擒獲。
海瑞從殺手口中得知,
世藩準備運走收藏在淳安縣的國庫黃金,
雙方展開生死搏鬥,
混亂中世潘逃至成武堂躲藏。
成武堂乃軍事重地,
如無皇上手諭,任何人皆無權進入搜查。
海瑞為防世藩逃走,
由小冬與百姓們把守成武堂。
海瑞則與仇千火速赴京面聖,
嚴嵩得知此事,極之震怒,
派出大批殺手追殺海瑞等人。
海瑞在仇千保護下,
幾次擊退殺手,
但當其登上趕往京城的船上,船被炸毀。
眾人驚聞海瑞已死,極之悲憤,
對抗嚴家信心頓受打擊,
唯小冬不相信,
依然死守成武堂,
而嚴嵩一心以為海瑞已死,
其女兒嚴妃又立為皇后後,
氣焰更是囂張,
竟命嚴妃加重紅丸份量,加速毒害皇上
第十六集
海瑞並未被炸死,
卻身受重傷,
─ 19 ─
幸被江湖中人所救,
將海瑞平安地送至京城。
繼盛決定與海瑞冒死入宮。
海瑞與繼盛幾經辛苦,終可見到皇上,
皇上寫下手諭給海瑞捉拿世藩歸案。
海瑞帶同皇上手諭日夜兼程,
就在世藩欲沖出成武堂時。
海瑞以皇上手諭,
調派禦林軍趕到,
世藩見大勢已去,
唯有束手就擒。
眾人見海瑞未死,
又將世藩人贓並獲,
百姓極之振奮。
嚴嵩得知其子被擒,大為震怒,
命嚴妃即毒死皇上,
發動兵變救世藩。
繼盛進宮求見皇上,
然而皇上因吸食過多紅丸,神質不清,
在繼盛的極力稟勸下,
將審世藩一案交由海瑞及朝中重臣共審。
第十七集
嚴嵩感事態嚴重,
派大當家再次殺海瑞不成,
唯有在公審之日,
大鬧公堂救子,
公堂上,
海瑞與嚴嵩發生了一場激烈的衝突。
嚴嵩見海瑞竟將自己的御賜輪輿打爛,
勃然大怒,
─ 20 ─
要海瑞同往宮面聖。
嚴嵩執意要皇上治罪海瑞,
而海瑞又據理力爭。
皇上因體力不支不予理睬,
嚴世藩一案暫且擱置。
嚴嵩救子心切,
於是命嚴妃偷皇上玉璽,假造聖旨,
謂皇上已赫免世藩死罪,發配邊關。
第十八集
海瑞、繼盛等人皆感懷疑,
暗派炳叔一路跟蹤世藩,
途中大當家救了世藩。
楊繼盛大壽之日,
嚴嵩派人假借送賀禮之名,
將一批國庫黃金偷運入楊府,
隨即帶手下從楊府搜出黃金,
嫁禍楊繼盛,欲將楊繼盛處死。
金鑾殿上,嚴嵩要淩遲處死繼盛,
數名大臣求情,
表示繼盛為朝中重臣,
要殺之定要皇上御准才可。
嚴嵩將計就計,再次假傳聖旨,
謂皇上已御淮將繼盛處死,
並將行刑之日定于嚴妃冊封之時。
並希望引海瑞等人前來救人,
將他們一網打盡。
海瑞等人雖知危機重重,
但仍決定劫法場救繼盛。
囚車來到刑場,
仇千帶眾人衝出,救出繼盛。
─ 21 ─
而嚴嵩竟派來火炮隊,
將眾人重重包圍,
在此危難之際,
繼盛為救眾人,
竟自燃火炮,
用性命救得眾人。
眾人懷著極悲憤的心情,
殺出刑場,卻死傷慘重。
海瑞、仇千決定夜探皇宮見皇上。
第十九集
海瑞、仇千見到皇上之後,
才知皇上因過量吸食紅丸,
已病入膏肓。
於是二人假扮道士留在宮中醫治皇上,
與此同時,炳叔返回京,
通知眾人世藩被大當家救後,
匿藏於江西家鄉。
小冬等人來到江西,
竟發現世藩正秘密策劃謀反,
小冬急趕回京告知海瑞與皇上。
皇上即下旨撤換與嚴家勾結之將領,
並命海瑞帶同聖旨趕去江西處斬世藩。
世藩得知要被處斬,
急逃往韃靼,
但途中被仇千等人殺死。
當嚴嵩得知愛子被殺,
遂派大當家帶同禁軍入宮刺殺皇上,
意圖謀反,
眼看皇上性命不保,
仇千帶邊關守軍趕回京師,
與大當家等人展開大戰。
─ 22 ─
第二十集
明軍連連敗北,
韃靼人在短短時間已兵臨城下,
海瑞於是決定派仇千入韃靼軍中捉其首領,
逼韃靼人退兵。
仇千冒死將韃靼首領擒下,
海瑞等人終逼使韃靼退兵議和。
皇上卻將功勞歸於南道行,
海瑞進諫皇上,
歷數嚴嵩十大罪狀,
嚴嵩押入天牢,
但皇上開始沈迷鬼神,不理朝政。
海瑞極之心痛,
遂抬棺材上殿,以死相鑒,
惜激怒了世宗,將海瑞囚禁,
又聽信南道行之言將嚴嵩釋放。
仇千感心灰意冷,
帶同妻兒往天山隱居。
數年後,世宗駕崩,
其兒子裕王載垕繼位,
極積推行新政,
在眾大臣的推舉之下,
重用海瑞。
嚴嵩因在逃往韃靼途中,
遭遇雷擊,
從此瘋癲,
最後老死街頭。
─ 劇 終 ─
─ 23 ─
【中國歷史人物系列】─清官篇
【風雲人物】替自己準備棺材 不畏生死的海瑞
作者﹕圖/文 淑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紀元12月25日訊】海瑞,明朝人,他是歷史上著名的清官。《明史》上說他:「秉剛勁之性,憨直自遂,蓋可希風漢汲黯、宋包拯,苦節自厲,誠為人所難能。」可見他個性耿直、操守嚴明。
海瑞一生清廉、愛民、剛正不畏權勢,身後流傳不少佳話。最膾炙人口的是他替自己準備棺材的故事。
話說明世宗迷信長生不老之術,荒廢朝政,海瑞直言勸諫,卻惹惱了皇帝。
海瑞在奏章中勸皇帝說:「我聽說國君是天下億萬臣民的主啊,責任是很重大的。…以前的漢文帝是一個賢君,而賈誼仍痛哭流涕進諫,這是因為人都有懈怠疏忽的地方,需要人從旁提醒他。皇帝您天資遠勝過漢文帝許多,但您致力於人民、國家的時間還不長,就沉迷於長生不老之術,因此而耽誤百姓生計、荒廢倫常綱紀,如此已經二十多年啦。」
據說明世宗看了海瑞的奏摺後氣得對左右說:「快把這個勸諫者抓住,別讓他逃跑了。」左右卻告知:「皇帝您不必擔心他會逃跑了,因為這個人很憨愚。聽說他為了要勸諫皇帝,早已做了必死的準備,不但寫好遺囑,還連自己的棺材都買好了放在家裡呢。」由此也可看出海瑞不貪生、不畏死的大勇精神,也難怪明世宗後來把海瑞比做古代的忠臣「比干」了。
海瑞雖位居高官,卻不像其他官員一樣趾高氣揚,相反的,他是十分親民、儉樸的。在他擔任應天巡撫時,就曾這樣規定:凡他所到之處不要排場,不要鼓樂迎送,也不住華美之屋。如果有人要請他吃飯,每頓飯頂多兩、三錢即可,不可過度鋪張浪費。
除此之外,海瑞也是一個不畏權貴的人。有一次,海瑞要整頓土地問題,令一些地方惡霸歸還強佔來的土地。其中徐階佔有的土地最多。但徐階卻是當年對海瑞有恩的人,也是當時極有權勢的高官,這令海瑞有點不知所措。不過後來海瑞還是決定依法行事,不循私。
他寫信勸徐階身為官員應做良好表率,儘早將強佔豪奪的田地歸還百姓,同時還要徐階勸兒子也要遵照法律來歸還土地才對。可是徐階並沒有聽從他的勸告。後來,徐階的兒子被抓去充了軍,而徐階本人也被海瑞硬生生的強迫歸還了一半的土地。雖然海瑞的正直不阿替他贏得了許多百姓的讚賞,但也正因為如此,海瑞遭到地方權貴的排斥和攻擊,導致他後來在隆慶四年被迫離職,孤掌難鳴的他就這樣落寞的回到了故鄉。
海瑞一生清貧如洗。位居高官時,他並沒有像一般官員一樣趁機撈取不義之財,相反的,很多時候他都是深居簡出,極少外出應酬。所以海瑞生前並無購置任何田產,家裡也無積攢值錢器物,以至於他病死之後,喪事都是由舊同僚幫助處理的。當他的靈柩運回故鄉的路上,很多百姓哭號在地,送殯隊伍長達百里。後世為了懷念海瑞一生清廉、愛民、正直不阿,特別尊稱他為「海青天」、「南包公」,真是實至名歸啊。@*(http://www.dajiyuan. _________________ 張航
愛好藝文、小說、新詩、童詩、兒歌、詞曲、散文、論文、民俗文藝.......等並頻頻獲獎.
歡迎蒞臨張航文選---隨意窩
http://blog.xuite.net/changhangming1234/twblo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