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航
2011年度国际诗王
性别:  年龄: 94 加入时间: 2009/09/19 文章: 60211 来自: 台灣高雄 积分: 96292
:
|
|
理學皇帝清康熙
張 航/編著
愛新覺羅玄燁---康熙
生平 內政 外交 評價 出處
一、生平:
順治十一年時,北京景仁宮內傳出一洪亮的嬰兒哭聲,是為後來開創清朝盛世的皇帝-康熙,取名愛新覺羅玄燁,八歲時,順治駕崩,遺囑中命玄燁即位,令蘇克薩哈、索尼、過必隆、鰲拜輔政,改年號康熙,是為清聖祖,索尼為開朝元老,過必隆、蘇克薩咎皆聽於鰲拜,而鰲拜自視甚高、橫行無忌,趁康熙年幼想獨覽大權,並使用計謀將蘇克薩哈除掉,後來康熙一方面向各王府挑選數百名同齡青年來研究武術,另一方面則不動聲色的封鰲拜為一公,一天早朝單召鰲拜入宮議 ,鰲拜才一踏進宮內,康熙即大聲叱怒:「你可知罪?鰲拜曰:「臣何罪之有?」康熙便令四方青年將其拿下,送往刑部治罪,那年康熙十二歲。
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亂起,三分別為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耿繼忠、平南,王尚可喜,由尚可喜發動叛變,原因是康熙要徹三藩而引起其不滿,之後耿精忠最早降清、尚可喜也跟進,唯獨吳三桂稱帝衡州,建國號周,二年後清廷大舉南攻,吳三桂之孫自殺,又三年後耿精忠伏誅、尚可喜病逝三藩之亂至此終結共歷時八年。隔年泒兵施琅攻台,鄭克塽投降,鄭氏政權歷時二十三年而亡,清正式平定全中國。
晚年,有件事十分困擾著他,直到去逝都還不明不白,康熙有二十多個兒子,長子名允禔,但嫡長子為允祁,古語道。「立嫡為子,便立允祁為皇太子,後來各后妃便傳「諸皇子私結黨羽」,三人成虎,康熙便起了疑心,康熙四十七年七月廢太子並幽禁,八皇子允 野心大,便聯合蒙古喇嘛陷害允禔,讓他永禁宮中,次年又重立允祁為太子,康熙五十一年又再次將太子廢了,六十一年康熙駕崩,史料有言康熙本在遺詔中傳位十四子,但四子胤禎卻將「十」改成「干」字,於是即位,改年號雍正為清世宗。
回第一頁
二、內政:
康熙在位期間,曾有許多優秀的政績,曾諭戶部曰:「比年必來,復民間田地,圈給旗下;必致民生失業,衣食無資,流離困苦,深為可憫。」來永久廢除圈地令,並大力整頓黃河、獎勵墾荒、減免錢糧,在文化方面請了法國耶穌會傳教士杜美德編定中國第一幅最完整的中國地圖,此幅圖花了十年才繪製成功,並編「明史」、「古今圖書集成」、「康熙字典」和記戴天文、數學、樂律的「律曆淵源」等書。
康熙的政治是適應現實生活需要-繼承封統而形成的,以儒家思想為主導,另大力提倡「程朱理學」,他認為朱熹「四書五經,發出一定不易之理,故使於後人。」也將朱熹所注四書列為科舉考試必考內容,康熙因此有了「理學皇帝」之稱。
後來整頓吏治上花了相當大的力氣,他一再強調「節操清廉、最為緊要」「外官惟以清廉為要。」,康熙二十六年為了提高官吏統治效能編定了一本「康熙會典」來制定規範。
回第一頁
三、外交:
康熙二十二年,俄將模里尼克率軍至黑龍江下游並占據雅克薩,次年又佔尼布楚,二年後大敗俄軍於雅克薩,隔年俄又再度佔雅克薩,清廷再次圍堵,當時是俄皇彼得大帝在位,以「戰地遼遠,不便應援」極思媾和,清廷也久厭戰事,便聽從荷蘭人的斡旋,清以索額圖等為使與俄使費要多尼在尼布楚簽定清廷第一個條約﹁尼布楚條約﹂說雙方便維持百餘年的和平。西元一七00年,敖皇格門勒十一世禁止中國「祭孔」「祭祖」,引起康熙震憤並明令禁敖,開啟了中國「閉關鎖」政策,埋下日後的沈重包袱。
回第一頁
四、評價:
康熙在位時,重實際、不尚虛文;勤於政事,且十分好學,還會在閒瑕間練習拉丁文,世人常將康熙、雍正、乾隆並稱康雍乾為清朝百年盛世,尤以康熙在位最久一點、最為清明的皇帝。
回第一頁
五、出處:
中國通史下冊-傳樂成書
民國六十四年五月 大中國圖書公司
中國文明史-清朝前期上、中、下冊
喬衛平主編
民國八十六年九月一日 地球出版社
中國皇帝要錄-鄒元初編撰
民國八十一年七月 百川書局印行
中國清朝演義-蔡東帆著
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遠流圖書公司
中外文化因緣-沈福偉著
民國八十一年一月 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太祖皇帝
姓名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年號
天命
廟號
太祖
謚號
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在世 1559年-1626年
在位 1616年-1626年
努爾哈赤像
後金太祖高皇帝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1626年天命十一年),姓愛新覺羅,名努爾哈赤,號淑勒貝勒,出生於建州左衛蘇克素護部赫圖阿拉城(今遼寧省新賓縣)。父塔克世為建州左衛指揮,母為喜塔拉氏。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小時受到很深的漢文化的熏陶,並擔任過明朝的下級軍官。1582年塔克世與祖父覺昌安被尼堪外蘭害死。為報仇,努爾哈赤次年率領部眾去攻打尼堪外蘭(當時裝備短缺,僅有十三副盔甲),也正式開始統一女真的大業。1587年攻剋佛阿拉城,自稱可汗。據滿洲實錄,1599年努爾哈赤採用了蒙古文字而為滿語配上了字母。1603年遷都到赫圖阿拉。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成為後金大汗。1618年明萬曆四十六年,頒佈「七大恨」,起兵反明。
1621年努爾哈赤遷都遼陽,興建東京城。1625年遷都瀋陽,改瀋陽為盛京。1626年在攻打由名將袁崇煥鎮守的寧遠時被葡萄牙制的紅衣大炮擊傷,死在回瀋陽的路上。終年六十八歲。
努爾哈赤葬於瀋陽福陵(今瀋陽東陵),廟號「太祖」。
清太宗(1592年11月28日明萬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643年9月21日八月初九),姓愛新覺羅,名皇太極,軍事家、政治家。滿族,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
尊稱後金天聰帝愛新覺羅阿巴咳,也稱清太宗崇德(文)皇帝皇太極。
皇太極在世時期,維護漢人、減輕農民負擔,並遷都瀋陽。1636年,皇太極控制漠南蒙古後改國號為「清」,改元崇德,是清朝的實際建立者和開國皇帝。他還誘使多疑的明思宗凌遲處死袁崇煥,為後來清朝滅明立下基礎。
皇太極病逝於1643年農曆八月初九晚十時,年52歲。葬於瀋陽昭陵(今瀋陽市北陵公園北)。
順治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順治皇帝
姓名 愛新覺羅福臨
年號
順治
廟號
清世祖
謚號
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在世 1638年-1661年
在位 1644年-1661年
順治皇帝像
清世祖順治(章)皇帝,名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是清愛新覺羅皇太極太宗文皇帝的第九子。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戊時(晚七點至九點)生,其母為永福宮莊妃,博爾濟吉特氏,即孝莊文皇后。
目錄
[隱藏]
• 1 生平
• 2 評價
• 3 本朝大事記
o 3.1 崇德八年(1643年)
o 3.2 順治元年(1644年)
o 3.3 順治七年(1650年)
o 3.4 順治八年(1651年)
o 3.5 順治十年(1653年)
o 3.6 順治十一年(1654年)
o 3.7 順治十三年(1656年)
o 3.8 順治十七年(1660年)
o 3.9 順治十八年(1661年)
o 3.10 順治家族列表
• 4 參見
• 5 外部連結
[編輯]
生平
崇德八年(1643年)二月十六日承襲父位,時年六歲,由叔父睿親王多爾袞及鄭親王濟爾哈朗輔政。1644年改元順治。九月自盛京遷都北京,十月初一日即皇帝位於武英殿。福臨是於順治元年入關的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十四歲(1651年)親政。
至於世祖章皇帝到底是怎麼離位的傳統上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就是世祖章皇帝在順治十八年因病而死。具體原因是因為愛子、寵妃的相繼病亡,福臨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擊,身體每況愈下,後又染上了天花,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子刻崩於紫禁城內的養心殿,年僅24歲。中國歷史第一檔案館的檔案支持第一種說法。據歷史文獻記載,福臨確實想要出家,但受到皇宮內保守勢力的極度反對,最終未能成行;而不久則死於天花。他也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公開皈依禪門的皇帝。
另一種民間傳說就是說因愛妃董鄂妃因病去世,愛宗教的福臨去當了和尚,而且這種說法一般還把董鄂妃與董小宛當作同一人。根據史學界的考證已經基本否定這種說法。
最近歷史學家又提出了第三種說法,即炮擊致死說,認為順治在試圖征服臺灣時,被鄭成功的大炮炮擊致死。
1663年葬入河北遵化清東陵的孝陵內。有8子、6女。
不管怎麼說,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於順治十八年繼承皇位。
[編輯]
評價
親政後,在其母孝莊文皇后的幫助下,他整頓吏治,註重農業生產,提倡節約,減免苛捐雜稅,廣開言路,網羅人才,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他為鞏固清王朝統治作出了貢獻,初創了清王朝走向強盛的新局面。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礎。
康熙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清聖祖
姓名 愛新覺羅•玄燁
年號
康熙
廟號
聖祖
字
國諱
謚號
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在世 1654年-1722年
在位 1661年-1722年
康熙帝
清聖祖康熙,名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朝皇帝,通稱康熙皇帝。
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宮,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於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69歲。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康熙繼位時只有八歲,是順治的第三子。順治接受湯若望的意見因其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選為繼承人。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舉行親政儀式。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莊文皇后的幫助下,在康熙九年贏得了與顧命大臣鰲拜的鬥爭,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
康熙執政期間,撤除吳三桂等三藩勢力(1673年),統一臺灣(1684年),平定準噶爾汗噶爾丹叛亂(1688年-1697年),並勝利地驅逐沙俄對黑龍江流域的侵略。他在京師東北的熱河營建了避暑山莊,將其作為蒙古、西藏、哈薩克等部王公貴族覲見的場所。
康熙帝親政不久後,便宣佈停止圈地,放寬墾荒地的免稅年限。他還著手整頓吏治,恢復了京察、大計 (清)等考核制度。為了防止被臣下矇蔽欺騙,愛新覺羅玄燁還親自出京巡視,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還有三次東巡、一次西巡,以及數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他還親自巡視黃河河道,督察河工,並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
康熙帝重視對漢族知識分子的優遇。他曾多次舉辦博學鴻儒科,創建了南書房制度,並親臨曲阜拜謁孔廟。康熙帝還組織編輯與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曆象考成、數理精蘊、康熙永年曆法、康熙皇輿全覽圖等圖書、曆法和地圖。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康熙也存在保守和落後的方面。他在統一臺灣後開放了海禁,但是由於擔心米谷出境而明令禁止南洋貿易。他崇尚儒學,尤其是朱熹理學。此外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還發生過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獄事件。
康熙十三年,康熙帝立皇后所生的一歲的皇次子胤礽為太子,但由於太子本身的素質問題及其在朝中結黨而廢太子。廢太子後眾皇子覬覦皇位,矛盾更加尖銳。故太子廢而復立,但康熙仍無法容忍其結黨,三年後二廢太子。最終在康熙六十一年臨終時傳位於皇四子胤禛。有傳說認為康熙是因為鐘愛胤禛之四子弘曆(未來的乾隆帝)而傳位於他。
康熙在位期間被臣民稱為「康熙盛世」。他安葬在直隸遵化馬蘭峪,陵號景陵。
康熙共有35子、20女。其中只有24個兒子、7個女兒活到成年。
雍正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雍正皇帝
姓名 愛新覺羅•胤禛
年號
雍正
廟號
清世宗
謚號
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
在世 1678年-1735年
在位 1722年-1735年
雍正皇帝像
清世宗雍正(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愛新覺羅氏,名胤禛是康熙帝第四子。生於康熙十六年,卒於雍正十三年,死後葬於清西陵中的泰陵。雍正母為康熙孝恭仁皇后烏雅氏,皇后烏拉那拉氏為元妃,初婚配偶佟佳氏。
目錄
[隱藏]
• 1 從小到大
• 2 胤禛與政治
• 3 胤禛即位
• 4 去世
• 5 後妃
• 6 後代
• 7 影響
• 8 參考文獻
[編輯]
從小到大
胤禛於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1678年12月13日)出生。
[編輯]
胤禛與政治
康熙四十七年黃河洪水情況惡化。在幾位貪官的指揮下,災民未能夠得到需要的補助。康熙皇帝聽說後,決定派出一為皇子來擔當災區籌款的艱難任務。根據歷史記載,由於太子胤礽無能,也不想得罪人,為朝廷辦事的胤禛與皇十三子胤祥一起決定當差。
雍正一朝,整頓吏治,創立密折制度並設立軍機處以加強中央集權,攤丁入地,廢除賤籍,並且建立了秘密選儲制度,使皇位繼承問題制度化。雍正在位期間,勤於政事,自詡「以勤先天下」。
[編輯]
胤禛即位
雍正皇帝四十五歲即位,其即位經過至今也是一個解不開的謎,對其繼位之說有多個版本。「雍正奪嫡」和「太后下嫁」與「順治出家」並稱「清宮三大疑案」。清朝官方史記所說,公元1722年,清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皇帝病逝於北京暢春園。之前,召七位皇子至病榻前(雍正不在其中,此時正代康熙在天壇祭天),由提督九門,衛戍京師的雍正的舅舅,理藩院尚書、步軍統領隆科多傳旨,皇四子胤禛即位,即雍正皇帝。《康熙遺詔》原文為:「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然而民間傳聞康熙皇帝本意將皇位傳給皇十四子胤禵,皇四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將康熙遺詔中的「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于四子」而奪得皇位。但此傳說有破綻,其中之一是當時清朝內宮事務一般用滿文,因此康熙的遺詔一定有滿文的版本,皇四子胤禛不可能以漢文的方式篡改滿文的遺詔。
此外,一說康熙傳位皇四子胤禛的用意是讓胤禛的兒子弘曆——即後來的乾隆皇帝——在將來繼承清朝的皇位。
雍正繼位後,對其兄弟手段頗為毒辣,用各種方式進行迫害。例如皇位的競爭者之一康熙八子愛新覺羅胤禩是非常優秀有才能的一位皇子,他先被雍正封為親王,後又打成「阿其那」(有學者認為是「豬」的意思,現在有學者認為是「不要臉」的意思);而康熙九子允禟,因同允禩結黨,被打為「塞思黑」(有學者認為是「狗」的意思,現在有學者也解釋為「不要臉」的意思)。他們即使向雍正上書,也要著名為「愛新覺羅阿其那」及「愛新覺羅塞思黑」。康熙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禵是雍正的同母兄弟。得知康熙駕崩後,從西寧撫遠大將軍任上趕回弔喪,雍正卻不允許其進城,後又下旨令其在遵化看守康熙的景陵,對其監禁。雍正所為引起別人對其奪嫡的猜測,為平息傳言,雍正下令撰寫《大義覺迷錄》,但是存在的矛盾之處使人覺得欲蓋彌彰,更加懷疑。
也有說法認為迷信的雍正死後不隨其父康熙落葬於清東陵而葬於清西陵是因為怕死後因奪嫡一事在地下見罪於祖宗。
[編輯]
去世
關於雍正的死因,也眾說紛紜,留下謎團。民間有傳說被呂四娘刺殺的,也有傳說被曹雪芹的情人害死的,但不足為據。比較多的說法是雍正因病服了有毒的丹藥後駕崩
乾隆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乾隆皇帝
姓名 爱新觉罗•弘历
年号
乾隆
庙号
清高宗
谥号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在世 1711年-1799年
在位 1736年-1796年
乾隆皇帝像
清高宗乾隆(纯)皇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爱新觉罗氏,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卒于嘉庆四年。于雍正十三年即位,乾隆六十年禅位于十五子颙琰,自己成为太上皇。在位共六十年,是中国封建史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祖父康熙。寿命最长的皇帝。
他自称文治武功十全老人。乾隆一生喜文喜诗,作诗数以万计,又精通擅长武术。主要施政特点是宽猛相济。他在位时期,平定新疆、蒙古,还使四川、贵州等地继续改土归流,人口不断增加,突破了四亿大关,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强大的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但他同时又比较喜大好功、专制骄横,曾六下江南,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大兴文字狱,政治上越来越腐败,百姓生活十分贫苦,据说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尤其是其晚年重用大奸臣、“贪官之王”--和珅,使清朝国库逐渐虚空。应该说,清朝是从乾隆中后期开始走向衰落的。乾隆六十年(1796年),高宗以在位期不越祖父康熙帝为名禅位于子颙琰,是为清仁宗,又号嘉庆帝,自称太上皇,仍然继续执政,直到嘉庆四年(1799年)去世为止。
[编辑]
请参看
康乾盛世
嘉慶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嘉慶皇帝
姓名 愛新覺羅•顒琰
年號
嘉慶
廟號
清仁宗
謚號
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
在世 1760年-1820年
在位 1796年-1820年
嘉慶皇帝
清仁宗嘉慶(睿)皇帝(1760-1820),愛新覺羅氏,諱顒琰,原名永琰,生於乾隆二十四年,卒於嘉慶二十五年。是乾隆帝第十五子。
乾隆二十五年封令妃之子永琰為嘉親王。乾隆連立兩位太子都早早去世,到乾隆晚年才立第三次太子,這次,是皇十五子永琰。
乾隆帝於乾隆六十年禪位嘉慶帝。嘉慶繼位後最初四年,太上皇乾隆帝還控制著政治局面。嘉慶四年,乾隆帝去世,顒琰開始親政。親政僅六天逮捕乾隆朝時大姦臣和珅,但是和坤的金銀財寶等價值連城的物品全部歸屬嘉慶帝所有,所以當時有民謠諷刺曰:「和坤跌倒,嘉慶吃飽」,形容當時統治者的貪婪與朝政的腐敗。 嘉慶帝時期,官吏貪污,政治更加腐敗,還爆發了白蓮教起義、天道教起義等農民起義,清朝國勢日非。
道光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道光皇帝
姓名 愛新覺羅•旻寧
年號
道光
廟號
清宣宗
謚號
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
在世 1782年-1850年
在位 1821年-1850年
咸豐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咸豐皇帝
姓名 愛新覺羅•奕詝
年號
咸豐
廟號
清文宗
謚號
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顯皇帝
在世 1831年--1861年
在位 1851年-1861年
清文宗咸豐(顯)皇帝,愛新覺羅氏,諱奕詝,道光帝第四子。生於北京圓明園之澄靜齋,20歲繼帝位,年號咸豐,在位11年。卒於承德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葬於河北遵化縣(定陵),享年31歲,廟號文宗,謚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顯皇帝。
咸豐帝
咸豐帝奢侈無度,縱情聲色,朝政十分腐敗,清朝病入膏肓,無可救藥。在位期間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及第二次鴉片戰爭,對外簽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進一步喪失了主權,大清國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的國家。並把自己的故鄉滿洲割讓予俄國,寔為中國近代一大國恥。
同治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同治皇帝
姓名 愛新覺羅•載淳
年號
祺祥
同治
廟號
清穆宗
謚號
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毅皇帝
在世 1856年-1874年
在位 1862年-1874年
同治皇帝
清穆宗同治(毅)皇帝,愛新覺羅氏,諱載淳(1856年4月27日—1874年11月17日),是咸豐帝的唯一一個兒子。其生母為葉赫那拉氏慈禧太后。
咸豐帝死後載淳的年號本定為「祺祥」。兩名太后與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後,將年號改為「同治」,以誌「兩宮同治」的垂簾聽政。
同治帝六歲即位,一直在母親的控制下,十八歲親政,次年即病死。同治在位的期間,西方列強未有入侵,而太平天國已被消滅,清室亦興辦洋務,頗有發奮圖強之心。此段時期被稱為「同治中興」。
穆宗本人卻十分無能,他只知道看戲、享樂,不好讀書,因此說同治皇上是「浪蕩天子」一點也沒錯,甚至可以和大昏君明武宗比較。
據清室記載,同治帝是死於天花。另民間傳說同治是死於梅毒。同治無後,慈禧即挑出咸豐之弟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為帝,是為光緒。
光緒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光緒皇帝
姓名 愛新覺羅•載湉
年號
光緒
廟號
清德宗
謚號
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
在世 1871年-1908年
在位 1875年-1908年
光緒
清德宗景皇帝,姓愛新覺羅,諱載湉(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1871年 _________________ 張航
愛好藝文、小說、新詩、童詩、兒歌、詞曲、散文、論文、民俗文藝.......等並頻頻獲獎.
歡迎蒞臨張航文選---隨意窩
http://blog.xuite.net/changhangming1234/twblo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