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泪成珠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9/06/24 文章: 2126 来自: 中国 上海 积分: 9141
:
|
|
清清淡淡不繁华,留得清白在人间
--浅谈赵德发小说《双手合十》
看完小说《双手合十》,我不禁肃然起敬,对小说里的一些人物,也对书写这部小说的作者。
近些年,关于佛教文化的作品屡见不鲜,有小说亦有诗歌。一般都以给人神秘感。虽然好看,但看后即忘,印象不深。但赵德发老师的《双手合十》,不仅仅是好看,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说用朴实无华的笔锋,勾勒出了一群当代的佛教人物,也刻画了社会各阶层的一群凡夫俗子。书中,每一个人物的描述,可以说是独具匠心。
比如,主人公慧昱,看得出是作者的重笔之墨。作者用大量的篇幅,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出生当代的青年,喜爱佛学,走进佛门,从懵懂到领悟再到追求的转变过程,脉络清晰,表达自然,一个血肉丰满的禅僧形象,仿佛跃然眼前。慧昱始终念叨的一句参话头“念佛是谁?”让他在滚滚红尘里,如出水的清莲一般,沉稳淡定,超然不凡。小说让我们清楚的体会到,一个当代年轻佛教追求者的心路历程。
作为小说中慧昱的一个反面教材--觉通,作者用客观而理性的眼睛,去透视一个沉迷于享乐和情色之中的现代青年,细细品来,感觉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书中,借大和尚的口说道“人的右手是圣洁的,左手是不净的。把两手合在一起,就代表了人的真实面貌,代表了世界的本相。我们双手合十,就是要明白人是复杂的,世界也是复杂的。”一语道破天机。吃斋念佛的人,有很多,但到头来,能修成正果成佛成仙的人能有几个?所以,还是应该尊重现实,不能过于的追求一些渺茫的东西,到最后,往往得不偿失。
小说对孟忏和孟悔的描写,也非常完美。作者抓住了女性的心理,从痴情到任性,从迷茫到灰心,从哀怨到猛醒,最后,姐妹双双皈依佛门,看来如涓涓流水,一点也不显得生硬。还有,书中对女局长云舒曼的描述及手掌大权的领导的刻画,均恰倒好处,一页页翻看下去,让读者有一种听评书一样的感觉,自然清爽,却又急待知晓下文。
我最欣赏的,是对小说中的一个边缘人物---秦老诌的描写。作为本书的一个角色,虽然无足轻重,却穿插全文。作者在每一章节的后面,均安排了秦老诌的诌语。看似不经意的一个细节,我感觉应该是作者良苦用心的结果。秦老诌是一个俗人,但他对“雪菇”的追寻,却成了他一生不变的信念。他的那些半真半假的故事,贯穿前后,为小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一首古诗,仿佛说出了一个道理,人心,只要向善,就是在修行。佛即是心,心便是佛,只要领悟了佛的真意,只向灵山塔下修行就可以。秦老诌在小说里,是一个向自己心灵的灵山塔修行的人,善良而豁达,睿智却显愚笨,爱憎分明超然洒脱。虽是一个山野粗人,却十分让人敬重。最后,秦老诌为了寻找自己心灵的雪菇,在雪地里坐化而去,那样的超然和圣洁,令人敬畏。
纵观全文,二十五章几十万字,作者洋洋洒洒一路写来,为的是教育大家与人为善和坚持真理的道理。书中没有刻意的宣扬宗教,却让我在平静之中,感慨万分,平日里,也经常看见庙宇和从事佛教工作的人,从来不知道,他们的修行和生活。看了书,我知道了那一个曾经被神秘化的群体,也是那样的可爱和让人尊重。
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万花筒,有精华也有糟粕,有光明亦有黑暗。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我们应该具备有效的抵御机制,让自己身处尘世,心清如水。看过小说,我更清醒的知道,人不管做什么,都应该坦荡而执着。“不蔓不枝亭亭立,出泥不染净尘缘。”做人处世,应该如此! _________________ 诗意的江南,诞生了一个爱诗的女人。几度夕阳几度春秋,在江南的阡陌上,我亦歌亦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