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李明晏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262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477
:
|
|
我的文学之路
我的父母给於了我一个幸福的童年
我於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一日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父亲李盛恒毕业於大连师范学校,曾在中学任教,在哈尔滨市法律事务所任翻译,後任秋原林业公司经理。学识渊博的父亲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我自幼就置身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在父亲的教导下,我在学龄前已能读儿兒童读物,一篇篇圣经故事,一本本世界童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美好的种子。
母亲于魁贞是位具有东方女性传统美德的贤妻良母。心地善良、乐善好施的母亲是我人生中第一位老师。她对我的成长,对我性格的形成,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邻居小华的母亲叩开了我们的家门。她含着泪水对妈妈说,小华父亲卧床不起多日,什么也不想吃,就想吃我们家的馒头。母亲连夜发了面,翌日就蒸了一锅馒头。我们兄弟几个争先恐后强着给小华家送去。当我看见小华一家人对母亲雪中送炭所表现出来的感激之情时,一种美好的感觉深深进入了我幼小的心灵。如今,我那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已长眠九泉,但她在我心中播下的真善美却成了我生命的永恒。
小学时就爱上了文学
?
我在哈尔滨南岗区花园小学读书时,就显露出文学才能。我的文章不仅常常出现在学校的黑板报上,还多次刊登在哈尔滨团市委创办的报刊〖兒童报〗、〖少年与兒童〗。我因长期写稿,被聘为通讯员。
在小学六年级时,我和同学李永庆为南岗区小学文艺汇演合作编写了童话剧〖丽丽旅行记〗。我不仅是编剧,还是剧中男主角。在汇演中,我们的〖丽丽旅行记〗获得了二等奖。
小小年纪的我,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了铅字,变成了小小的钞票,看到自己编写的剧本变成了金光闪闪的奖状,冥冥中走进了作家的美梦。也正是这玫瑰色的梦伴我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
自幼就与俄罗斯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
我的故乡,松花江上的哈尔滨,曾是世界白俄流亡中心之一,享有东方莫斯科的美称。在它的发展史上,记载着俄罗斯富翁天堂里的笑声和白俄流浪汉悲哀的呻吟。
我还记得,在童年时,我放学後总要迎着手风琴声向秋林公司走去。一位白发苍苍的俄罗斯盲人,坐在公司门前的长椅上,用破旧的手风琴倾诉俄罗斯民族流落异乡的辛酸。我常常省下妈妈给的零化钱,悄悄地放到老人身旁倒翻过来的帽子里。老人虽然看不见,但似乎能感觉到我的出现,总向我送来凄凉的笑容。也许,正是那可怜的俄罗斯流浪汉的琴音使我从孩提时代就爱上了俄罗斯文化。
后来,秋林公司门前的琴声消失了。听一位俄国邻居说,盲音乐师已去了天国,回到生命的来处去寻找失去的俄罗斯。虽然,那孤独的俄罗斯手风琴声在哈尔滨永远地消失了。然而,不少俄罗斯人仍然在老人曾坐过的长椅旁徘徊,不知是在寻找失去的记忆,还是等待那乡愁的琴音。我也常常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那个长椅上,沉浸在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悲哀中。
我在花园小学读书时,因能歌善舞被选进哈市中苏兒童歌舞团。那是由二十名俄国侨民学生和二十名中国学生组成的业余歌舞团。团长是苏联专家,教师全是当地的俄国侨民。我受到了较为正规的音乐舞蹈训练。我们演出的节目以俄罗斯歌舞为主。那时正是中苏的蜜月季节,我爱不释手的是苏联儿童作家盖达尔的小说〖铁木兒及其伙伴〗,看的是苏联电影〖青年近卫军〗,唱的是〖卡秋莎〗,跳的是俄罗斯民间舞。
当我对苏联的文学艺术如醉如痴时,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俄语系的长兄李强进入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我的母校黑龙江大学前身)研究班深造。经过革命洗礼的他,不仅说得一口流利俄语,还经常在〖东北日报〗发表俄文译作,成为我童年时代的骄傲和崇拜的偶像。
初中毕业时曾面对人生的选择
一九五一年,我因品学兼优被保送入第七中学。在初中一年级时,在全校的五四青年节征文中获得了佳作奖。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当时的七中学生多达千余名,而高年级的学生中又是人才济济。不知为什么,在隆重的发奖大会上,我却躲了起来,不敢去领奖。
初中二年级时,我们全班分到三中。在这所师资雄厚的学校里,我有幸遇见了第一位文学启蒙老师白瑛。她业余从事文学创造,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是她为我打开了绚丽多彩的文学世界。
在白瑛老师的指引下,我读了许多苏联当代作家的作品。我还记得,当我读完了苏联盲人作家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最後一个字时,我激动得独自一人在月夜中漫步,我遥望着灿烂的群星,在心中默默宣誓:我要象保尔。柯察金一样,将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所进行的斗争。,
苏联文学是我少年时代的指路明灯,卓娅、马特洛索夫、古丽娅。。。这些闪光的名字已深深地融入我的热血中。在理想主义的感召下,我曾一度放弃了高中升学考试的准备,以苏联女剧作家斯米尔诺娃在影片〖乡村女教师〗中朔造的女教师瓦尔瓦拉。米哈伊洛夫娜为榜样,想去当一名乡村教师。
我的这一想法在家中引起了一场风暴。令我十分惊讶的是,从革命大熔炉里走出来的大哥不但不支持我,反而给我泼了冷水。后来是白瑛老师说服了我。她对我说,我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乡村教师,但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苏联文学翻译家,因为杰出的文学翻译家不仅外语功底硬,还要有文学天赋。目前我们国家懂俄语的人大有人在,但真正称得起翻译家的却是凤毛麟角。而国家急需的不是乡村教师,而是高水平的苏联文学翻译家,何况,乡村教师人人能当,而杰出的翻译家却是百里挑一。她相信我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苏联文学翻译家。至于当乡村教师,不一定非在初中毕业後,外语学院毕业後一样可以去当乡村教师。
二十多年后,当我和我的恩师白瑛老师久别重逢,她翻着我的一本本译作,笑着说,如果我当年在热血沸腾下去广阔天地,那我就不会是今天的大学俄语副教授,不会有百万字的译作了。
文学之路的引路人
一九五三年,我顺利地考进了哈尔滨第六中学。是命运的厚爱,我又遇见了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徐明天。他还是我们的班主任。他是我文学之路的引路人。他对我犹如长兄,在他的热心指导下,我按照他写给我的书单,读了许多世界名著。他对我的每一篇作文,不仅详细地批改,还常常与我面谈。在徐明天老师的指导下,我在文学上有明显的进步。我仿佛置身在大学中文系的课堂上,接受了良好的中文教育。这期间我在全校的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有一年,我在〖五四青年节〗的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在发奖大会上,我又失踪了。直到今天,我自己也莫名其妙,为什么在少年时代对领奖具有一种恐惧心理。
高中三年学习期间,我的俄文成绩十分突出,我已能借助俄华辞典阅读俄文的儿童读物。
一九五六年高中毕业前夕,我报考了俄语专业,令不少老师和同学十分惊讶。在他们眼中,我这个被大家称为小文豪的文学迷的归宿应该是中文系。
动荡的大学春秋
一九五六年九月一日,我怀着文学翻译家的美梦踏进了哈尔滨外国语学院
(现黑龙江大学的前身)的校园。一直到我九零年移居澳大利亚,才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和这美丽的校园告别了。三十四年漫长的人生旅途,在反右、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的风风雨雨中,似乎是在转眼之间就飞驰而过。我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又从一名小助教到讲师,到副教授,我送走了生命的黄金季节。正如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对生命的咏叹: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念。
在生活的甜酸苦辣中,我怀着满腹人生的曲曲折折,渐渐懂得了我所生存的世界。三年插队落户在人间最底层,是我人生观的转折点。我在艰难的环境中认识了中国社会的真正面貌。在宁静的乡间夜晚,我走进了托尔斯泰、妥斯托耶夫斯基、契柯夫的文学世界,一种难言的悲哀从那一个个浓缩着血与泪的句子里向我袭来,我在我所置身的人间痛苦中磨炼、深思,在渐渐理解了的现实生活中,变得超脱,变得与世无争。
那曾多年封存在梦中的文学翻译家的美梦,在改革开放的日子里苏醒了。命运又一次向我展露了迷人的笑靥,我结识了一个益师良友,黑龙江出版社的钱晔先生。他选中了我的一个儿童短篇小说〖大雪之后〗,收在儿童小说集〖紧急呼叫〗里。后来,我又陆续写了几篇儿童小说,均被他否定了。他建议我搞文学翻译。在他的热心帮助下,我一发不可收,在九零年出国前共出版了百万字的译作。其中,我翻译的乌克兰古典作家帕纳斯。米尔内的长篇小说〖妓女〗有一定的知名度。我曾应乌克兰波尔达瓦市帕纳斯。米尔内博物馆馆长米。雷森克的邀请,於九零年五月访问了帕纳斯。米尔内的故居。我的〖妓女〗中译本和十多种其他民族语言译本陈列在博物馆,而我的译文原稿是该博物馆中颇令参观者感兴趣的陈列品。
在异国的土地上实现了作家的梦想
在离开祖国之前,我在文学创作上并不顺利,只发表了几篇儿童短篇小说。我也曾在创作冲动之下想入非非,当多次碰壁之后,还是走回文学翻译的轻车熟路。但我一直不甘心,一直幻想踏人自幼就迷恋的文学世界。
当我也卷入荡荡的出国潮时,许多朋友都劝我三思而后行。我心知肚明,在他人眼中,对即将告别中年迈向老年的我来说,放弃功成名就的事业、专业而去海外闯天涯,无疑是拿生命开玩笑。可我却听到了心灵的呼唤,我定会在陌生的土地上实现我多年的文学梦。
九零年七月,我来到了澳大利亚悉尼。感谢上帝,在多灾多难的婚姻之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理想的人生伴侣。我的妻子维拉。柯兹洛娃是中俄裔后代。她不仅给我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生活,还十分理解我对文学创作的迷恋和追求。
在浩浩荡荡的移民大军中,我是幸运的一个。我在九二年就加入了澳洲籍。 我在澳洲的文学创作是从写留学生专栏开始,渐渐地,随着华文报刊在澳洲遍地开花,我在文学大海中也海阔天空了。移居澳洲十二年来,我在澳大利亚、台湾和中国共发表了一百多万字的小说、散文、游记、人物特写、文学评论。。。其中,受到读者好评的有长篇小说〖澳洲C悲剧〗(连载于一九九九年"澳洲日报"),长篇小说〖私生子〗(一九九六年连载于澳洲〖自立快报〗)
中篇小说〖爱恨恩怨在澳洲〗(一九九五年连载于澳洲〖自立快报〗)
中篇小说〖前面是个天〗(一九九四年连载于〖华声日报〗)
长篇游记〖从远东到西伯利亚〗(一九九六年连载于澳洲〖自立快报〗)
长篇纪实文学"澳大利亚赌场。情场。商场"(一九九九年-二OOO年连载于澳洲"大洋报")
系列小说〖在我们公寓大楼里〗(一九九七年连载于台湾〖联合报〗系北美
〖世界日报〗)
我的散文〖黑色的节日〗获一九九五年澳洲第一届中文创作文学奖散文佳作奖。散文
"台湾之行"获台湾"中央日报"[世界华文作家周刊}2000年3月最佳散文奖,短篇小说《忏悔》获1999年维省大丹德诺市(CITY OF GREATER DANDENONG)《华文短篇小说征文》推荐奖.
,散文〖街头琴音〗译成英文,被澳洲女诗人Robyn Ianssen选入散文诗歌集
〖Footprints on paper〗,后被澳洲墨尔本"CURRICUIUM CORPORATION"出版社选入亚洲作家作品集"SHARING FRUIT",
目前,我是新州华文作家协会会长,,〖澳洲日报〗和〖大洋报〗的特约记者,
〖澳洲日报〗"澳洲华文作家创作园地"主编。
主要著作目录
A。文学创作
长篇小说〖澳洲C悲剧〗(连载于一九九九年"澳洲日报")
长篇小说〖私生子〗(一九九六年连载于澳洲〖自立快报〗)
中篇小说〖爱恨恩怨在澳洲〗(一九九五年连载于澳洲〖自立快报〗)
中篇小说〖前面是个天〗(一九九四年连载于〖华声日报〗)
长篇游记〖从远东到西伯利亚〗(一九九六年连载于澳洲〖自立快报〗)
长篇纪实文学"澳大利亚赌场。情场。商场"(一九九九年-二OOO年连载于澳洲"大洋报")
中篇兒童小说"宁宁,楠楠和京叭齐比的故事"(二OOO年中国"远方出版社")
系列小说〖在我们公寓大楼里〗(一九九七年连载于台湾〖联合报〗系北美
〖世界日报〗)
儿童短篇小说〖大雨之后〗(刊登于黑龙江四十年文学作品选〖儿童文学
选〗,八九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B。文学译著
长篇小说〖妓女〗(一九八五年北方文艺出版社)
长篇小说〖西方艳遇〗(一九八一年北方文艺出版社)
长篇小说〖魔鬼峡谷〗(与金娅娜、陈志钧合译,一九八四年北方文艺出版
社)
中篇小说〖夜里发生的案件〗(与智亚男合译,一九八O年群众出版社) _________________ 李明晏
澳洲中文作家协会秘书长
澳洲中文作家协会(中华分会)会长
www.australianwinner.com |
|
|
返回顶端 |
|
 |
雪泥
会员等级:6
性别: 
加入时间: 2005/11/22 文章: 1422 来自: 西欧 积分: 8678
:
|
|
值得学习 _________________ 雪泥作品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73301.html |
|
|
返回顶端 |
|
 |
刘云云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5/10/06 文章: 1598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市 积分: 9441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