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泥土里飞出深情的歌-----刘松林乡土诗歌浅读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秀水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9/09/05
文章: 5

积分: 62


文章时间: 2009-9-05 周六, 下午12:12    标题: [原创]泥土里飞出深情的歌-----刘松林乡土诗歌浅读 引用回复


泥土里飞出深情的歌
             -----刘松林乡土诗歌浅读

文/秀水

米兰·昆德拉说:“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著名诗人刘松林的乡土诗正是深植于生养他的冀中平原这片清贫苦难而沉重的泥土,以朴素鲜活灵动之笔,深情讴歌大平原及平原上卑微坚强的一草一木。对乡村的挚爱和对底层生命的关注成为他创作的重要母题。他的诗歌文本情感真挚淳朴自然,传达了对乡村生命独特的审美情怀。在他的审美世界里,乡村、乡村生命是和简单快乐坚韧正直联系在一起的。冀中平原作为刘松林乡村诗的主要审美意象已经内化为他精神主体的一部分,成为他精神皈依的诗性象征。

刘松林乡土诗歌的口语化

诗的口语化是诗美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形式。李白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白居易有“童妪可解”。刘松林乡土诗鲜明的口语化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先,刘松林乡土诗口语化的质木无文,不是信口道来的“阙大羹之遗味”,其口语化具有自然美和朴素美的同时蕴含着精心提炼的诗意。      

“从大洼上方掠过时 /雁翅的声音很响 /朝南远飞的“人”形 /转眼就变成了“一”字 /都似片小黑点儿点儿了 /叫声 还那么清凉 /几丝暮云的高天 /像皴脸儿上小小的小小感伤 /三五黄枯落叶被风吹走 /耙齿下,是我的青瑟家园 ”

刘松林乡土诗歌不用生涩的外来词汇哗众取宠,不故作玄虚以示新潮,不铺排不雕饰。他很注重艺术构思。这首《雁翅的声音很响》在篇法上遵循传统的起承转合,自然平实,同时在结句中采用空白艺术,只写家园上空的大雁和如少年脸上感伤的暮云,至于耙齿下我的青瑟家园是怎样的景象,大地上望雁感伤的少年小小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为何而感伤。诗人引而不发。留待读者来想象补白。诗歌营造出平原秋天日渐萧瑟的凄凉意境。使诗中图景与人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让读者领悟到一个农村少年对故乡清贫的初次觉醒和试图要走出要改变的思考。他多么想变成一只大雁,飞向更广阔的天地啊。这样的向往促使青年的刘松林离开故土走向军营。

但是走向军营的刘松林时刻牵挂着他的亲人,恋人。他用一双深情的眼睛回望他的冀中平原,回望一朵马莲花,他离去的脚步又是如此不忍。


“荒洼野地里的清秀 /骨子里长出来的清高 /牛在远处只能眨着眼儿看看 /羊拱到跟前嗅嗅鼻子也得绕开 /幽蓝的花儿开成令人遐想的梦 /里面藏了把谁也不敢近前的刀/太多的矜持会不会垒成痛苦 /忧郁写在俏丽花容的深处 ”《马莲》中的马莲花恰以一位乡村女子,卑微弱小居于乡村生活的低处,但活得坚强尊严忠贞,面对入侵者藏着“一把谁也不敢近前的刀”。柔肠中有铁骨,铁骨中有柔肠。诗人以花喻人,人物形象饱满生动,令读者心生敬意。

刘松林乡土诗歌的口语兼具冀中方言的鲜活灵动和冀中民歌的韵律美。诗人牢牢抓住中国传统文化这条根,以健康清新自然的汉语加以呈现。一般来说,对艺术的见解与领悟与个人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相关,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习惯会带来审美标准上的差异。但这其中仍有一种属于共性的评判依据,那就是灵性。没有灵性的诗很难激起大众心理的共鸣。冀中大平原养育了刘松林一米八零的个头,也养育了他诗歌的灵性。大平原上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都是他性灵深处的涌出。

“没人疼没人养的野孩子呀/瞧瞧你这细细腰杆儿/瘦弱叶片/稀穗穗上奓着的黑芒芒 /和被风摇出来的/这副小可怜”/四处游逛的黢黢一个脏脸蛋/东抓一把 西求一口 / 也能活命的小东西/像在谷子垅头 芝麻地角/常可见着的孱薄身影/涝也这么挺着/旱也这么挺着”

《野高梁》中诗人对野高梁象对自已的孩子样用怜惜的口吻说着体已话。也可以说野高梁是儿时的诗人自已也是他儿时的玩伴及兄弟姐妹。“那些籽实的遁失/是宽厚大地缄口不语的小秘密”。他们活得率真简单快乐坚强,正是因为这些精神元素的干预,苦难的乡村生活才显得不那么沉重,他们一生在泥土中滚爬最终被泥土掩埋也有一种知天乐命的满足。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达观的生活态度和一种超越苦难的精神境界。

《光着脚丫在地里蹚着》诗人则选择了儿时与土相联系的有意趣的游戏细节,突出了土生土长,故土难忘这样的立意。“细细地犁了一遍/匀匀地耙了两遍 /小南风儿拂弄了三遍 /这地,就彻底的清爽了 /绵软了蓬松了 /像细细软软滑滑的面笸箩 /”“面笸箩一般的如酥润土 /撩拨着人天然的冲动 /你会飞跑着甩了鞋子扑进去 /光着脚丫子在地里喊着蹚着 /大声喊着蹚着的时候土润润的 /暄暄的痒痒的 /每个脚趾都惬意地舒展 /脚跟处似有很多须团样的东西 /拱出来伸出来扎出来 /假若再遇到几个光了脚丫的小伙伴 /肯定会就地匍倒扭作一团 /痛痛快快地化入泥土的酥软里 ”“融进泥土的酥软里/像几粒突然消失的种子钻入 /泥土的酥软里 ”诗人围绕立意进行了鲜活的细节描写,用蹚、犁、耙、拂等动词,用口语化且带有童贞的语言,形神兼备,写出乡村孩子象种子化进、融进、消失进泥土酥软的怀抱里的那份惬意和温暖。同时明快的语调贴近儿时的生活节奏,又恰合少年未识乡村清苦不知愁滋味的欢快心境。,

刘松林的根在乡村,但部队转业后的他却成为城里人。嫁接的都市人身份让他感到明显的不适应。“这么些年了 马齿苋/想不到我还是你粗壮的一蓬茎叶/决无接续之痕,红粉粉的茎梗/马齿苋样大小的叶子 / 绿的自然纯正/不是菜市场偶尔见到的那捆/也不是知青饭店干菜团里靠蒸汽/与味觉怀旧的那种”。《这蓬茎叶里探出的梯子》道出了诗人的怀乡,道出对都市生活的抗拒。诗人象一位城市中的农民,一颗马齿苋的心从没有离开家乡的土地。只有回到大平原,他的诗心才会得到安宁,得到抚慰,长出灵感的叶片。他诗歌的庄稼只有扎在家乡的土壤中才会变得鲜活葱笼。“从我的这蓬茎叶中探出怎样的梯子/才可使心力疲惫憔悴的都市人/从一个逝去的梦里醒来时/ 能若有所思”这首诗的结尾给读者留下的是淡淡的乡愁和无奈。

诗是语言的精华,是忌讳语言俗滥和内容直白的。刘松林大胆引口语入诗,并将其化腐朽为神奇。让人读后不感兴趣索然而是耳目一新。炉火纯青而不见炉火。这正是刘松林乡土诗歌中的大巧。

刘松林乡土诗歌的色彩之美

色彩在诗歌中是一种具有独特感染力的语言。近代实验心理学告诉我们:色彩的体验类似感情或情绪的体验。正是这种色彩的心理效应,使色彩在刘松林乡土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假如诗有浓妆与素裹之分。我想刘松林的乡土诗既有清丽之艳也有淡雅之美。他用诗笔画出气韵相生的平原大写意。色彩之下是素朴的乡景乡情。其色彩组合给人一种鲜明的视觉效果。

“苜蓿地的风是绿的 /甩着尾巴的牛是黑的 /涌动的小小苜蓿花是紫的/紫花,蝴蝶,童年,蓝天 /都在牛眼里盈着”《村东的苜蓿地》。这样的诗行让读者马上进入另一种心境。此诗以绿色的苜蓿地为背景,背景之上有啃草的黑牛,飞舞的花蝴蝶,摇曳的紫苜蓿花,绿色的风,再加之蓝天的映衬,构成一幅色调清新艳丽的夏日乡村牧牛图。此景映在牛的眼睛里,映在诗人童年的眼睛里同时也映在读者的眼睛里,让人可想象也可触摸。

“那条麻花缰绳都拉直了/偷嘴的黑犍子只是含混不清地 /哞了一声瞪了一下 /就又挣下头去舌卷残云/我擦了把多年前的细汗/许多年许多年了,这长长的缰绳 /都没能把黑犍子拽出来 ” “在开满紫花的苜蓿地擦着额角细汗 /我坐在黑犍子圆圆的眼里”在这里,第一节的色彩点染让第二节诗歌有了一种深远的意境美。使诗形成一种独特的抒情氛围。“我擦了把多年前的细汗/许多年许多年了,这长长的缰绳 /都没能把黑犍子拽出来 ”,相反一条缰绳倒把诗人拽进了童年美好的记忆里,至今陶醉其中。色彩的语言,纯净的情怀描绘了乡村安静的的生活。拥有这种记忆的人该多么幸福!在这首诗艺术境界的构筑中,色彩的选择和点染无疑起到重要的作用。

刘松林诗歌对色彩的选择因题材而异。《村东的苜蓿地》清新艳丽。相比之下,这首写早春的小诗《色调》就显得淡雅朦胧,运笔轻盈了许多。“青了眉的枣枝子黑了节的 /榆条子秃秃疏疏 /远远望上去还是像一泓岚雾 /灰蒙蒙灰蒙蒙 白晃晃的场边俯下的牛头是黄的 /麦秸垛的土顶下几只鸡爪 /已刨出了新土/多熟悉的色调!深吸上一大口 /就会嗅着早春在叶腋翻身的气息 ” 细品这首诗不但有色还有味,甚至能听到其中的牛叫鸡鸣,呈现出村庄早春二月的隐隐生机。淡雅是一种境界一种韵致。这首《色调》在细腻中见概括,在疏阔中显饱满,轻悠中有灵动,体现出诗人的人格气质和文化心理追求的另一个侧面。

用色彩在诗中绘画,用色彩抒情,用色彩创造意境,在色彩的点染中把诗者带到别有趣味的诗情画意中,这正是刘松林乡土诗歌中色彩运用的妙处。

刘松林乡土诗歌与生活和时代同步

刘松林的乡土诗在格调、内容、情感上与乡村是深度融合的,他不象有些伪乡土诗人,其作品没有揭示现代乡村的深刻变化,只作局外人抒写点表面感受,作蜻蜓点水式的参观、考察。刘松林的心和乡土始终保持零距离接触,他时刻关注和感受着乡村的清新与清贫,丰富与单调,变迁和发展。他诗歌的根延伸进文化的乡土,延伸进现代化进程中的乡土。

“譬如说这片小树林吧 在三年前的诗里/它还是茂密庄稼地 那时的中华路/刚铺下沥青/城市的模样 大致里有了点眉目/现在这儿已是婆娑一片的树林 成了/一眼望不到头的绿化带/那么多新潮的漂亮的楼厦 铺面/已如雨后春笋般在路两边有序矗立/城市功能逐渐完善。像个少女/眉眼蕴秀 肌肤已露丰腴/变迁,就似每个如约而来的日子/平静,安恬,杳然无息/又这般不可歇止地将旧痕抹去”

《清晨,在老家屋后的小树林》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通过诗人对小树林变化的敏锐观察道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乡村的变迁和发展,道出诗人心中难掩的欣悦和感动。“在五月在故乡在小树林/ 置身于/它的福祉之中/我只想静静地 用这清双双的/杨柳风/细细梳理出一个游子的感激”所以说刘松林的乡土诗并没有和现代文明发生隔离。他不是陶潜式的避世,不是一味的迷恋乡村的安静、闭塞,追忆童年时代的懵懂情怀,而是用一种移动的发展的视角,把握现代社会的发展脉络,保持与生活和时代同步,多侧面发现农村、呈现农村。

刘松林说:从艺术本质意义上说,题材是不存在新“老”之说的,再老的题材,你的创作使其具有了新的迥然不同的发现,它就是“新”的;再时髦鲜活的题材你未能显现其内在只写了皮毛表象,它也是“旧”的。创作理念的深入促进了对写作之“点”的深入。诗人刘松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实践的。他引口语入诗,用色彩的语言,用一颗对冀中平原的“痴痴心”,写出一首首沾有泥土味,草汁味,五谷味的诗篇;他“搭着青草的褂子” ,“踩着小调儿的腔韵”, 用一位在场的诗人身份,用原生态唱法,用“吆喊着的亮嗓”,唱出一支支深情的平原民歌。


附:作者简介

刘松林,男,河北省任丘市大李庄人,毕业于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著有诗集《纯情的羽翼》、《玫瑰的光晕》等,作品被《新华文摘》、《诗刊·中国新诗选刊》、《新中国50年诗选》、中国作协年度诗歌精选、《中国诗歌年鉴》等选集选本选刊多次转载入选,获国家第九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河北省第十届文艺振兴奖、河北作协首届年度十佳优秀作品奖等政府奖、专家奖,新版诗集《梦里平原》获2004年度河北省作协十佳优秀作品奖。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现在河北省作家协会任诗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大众阅读报》。一级作家。

刘松林乡土诗三首




雁翅的声音很响


从大洼上方掠过时
雁翅的声音很响
朝南远飞的“人”形
转眼就变成了“一”字
都似片小黑点点了
叫声还那么清凉
几丝暮云的高天
像皴脸儿上小小的小小感伤
三五黄枯落叶被风吹走
耙齿下,是我的青瑟家园


色调





青了眉的枣枝子黑了节的
榆条子秃秃疏疏
远远望上去还是像一泓岚雾
灰蒙蒙灰蒙蒙
白晃晃的场边俯下的牛头是黄的
麦秸垛的土顶下几只鸡爪
已刨出了新土
多熟悉的色调!深吸上一大口
就会嗅着早春在叶腋翻身的气息

无需敲门

搭着青草的褂子来的
踩着小调儿的腔韵来的
扇着鸟巢里掏出的那对翅羽来的
摇着那片苦碱育就的尖鳍来的
无需敲门
无需敲门
别说时空如烟变幻
抬腿迈进去
我就是苦麻棵棵顶着的那点金
塘心里悠悠飘的云 洼里扑楞的
刺刺溜叶上那块黑黑痣斑
草尖上七彩的眸 高梁穗子
实成火热的本性
一步跨进去
我就是大平原起伏着的袒软胸脯
棉桃故乡原版的安祥之梦
街筒子般豁朗正直无悔的痴痴心
土坯围墙 窗花向阳庄稼院里
那一声
粗音瓮气吆喊着的亮嗓

_________________
秀水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秀水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山城子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7/01/06
文章: 7522
来自: 贵州
积分: 23182


文章时间: 2009-9-09 周三, 上午11:10    标题: 引用回复

欣赏!!!!!
_________________
诗是人生的雅伴儿。
山城子博客: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45

山城子的北美文集:
http://www.maplereview.org/best.php?u=963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山城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何燕子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9/08/04
文章: 2951
来自: 中国
积分: 6958


文章时间: 2009-10-16 周五, 下午6:47    标题: 引用回复

学习。
_________________
--------------------------------------------------
何燕子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andingmw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何燕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王柱山

会员等级:4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9/10/27
文章: 347
来自: 河北邢台
积分: 720


文章时间: 2009-10-30 周五, 下午5:28    标题: 引用回复

学习、欣赏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王柱山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