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怎样使陶渊明折腰?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随笔杂想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李兴濂

会员等级:4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5/11/09
文章: 412
来自: 中国辽宁
积分: 1772


文章时间: 2009-10-30 周五, 上午10:20    标题: [原创]怎样使陶渊明折腰? 引用回复

怎样使陶渊明折腰?
李兴濂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愤而辞去彭泽县令,从此名垂千古,被认为是表示文人的骨气,实在是天大的误解。陶渊明弯腰的要价比庶民的高,令他弯腰,区区“五斗米”是不够的,他弯腰的价钱,与普通百姓不一样。只要多给米,自以为清高的陶县令不仅可以弯腰,而且还可以下跪和磕头。
历代文人读书最高的理想是货于帝王家,挤进金銮殿,充当朝中大臣,最好是做宰相或者首辅。这些挤进金銮殿中的文人,每天早朝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跪在地上,对皇帝“三呼万岁”!那就不止是大弯腰,而且是下跪,三跪九叩。为什么这帮文人肯下跪磕头呢?因为皇帝老子给他们的米多!假若陶渊明由彭泽县令升为朝中大臣,得到比五斗米多百倍的米,相信他不仅可以弯腰,而且连磕头都行!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是因为他是县令,早就没有了文人的穷酸气,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家里不缺钱,有米下锅。所以他才能隐居山林田园,过着“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生活。如果他真的穷得揭不开锅,孩子饿的嗷嗷直叫;只要弯一下腰就给五斗米,他还能不去弯腰吗?我想他不会为了臭面子,忍心让自己的孩子饿死?
亊实上,陶渊明后来在隐居的日子里,把当县令时的积蓄用完了,过起清贫的日子,还是为“不为五斗米折腰” 而辞去县令后悔了。他在<<怨诗>>中说:“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棉。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那“不为五斗米折腰” 的美名只为一时痛快,腰直了,可肚子却瘪了。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家贫不能常备酒,最后竟沦落到弯下腰向老农讨饭吃的地步。他在<<乞食>>一诗中这样描述道:“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其实为米弯腰,为米劳动,并不丢人。比起那些贪污公款,损公肥私,以及偷盗抢劫的人来,要高尚的多。因为他们不伤害别人,靠自己的付出来求生存,又有什么低贱的呢?即使是讨好主子,有损自己的人格,也不应该歧视,因为他们靠牺牲自个谋生。应该给的不是瞧不起,而是一份同情。
可见,用“不为五斗米折腰”来标榜自己的清高,为名而累,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总之,在谋生的手段上,只要不损人利己,就无可非议。在这里没有高低之分,弯不弯腰,显示不出贵贱,更不值得自我标榜。

_________________
李兴濂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辽宁作家协会会员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李兴濂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州来一夫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9/01/20
文章: 1077

积分: 3362


文章时间: 2009-11-01 周日, 下午10:17    标题: 引用回复

在谋生的手段上,只要不损人利己,就无可非议。在这里没有高低之分,弯不弯腰,显示不出贵贱,更不值得自我标榜。
------------------------------------
精辟的见解,推崇!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州来一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随笔杂想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