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我 与 尔 同 清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文苑天地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九阳真人

会员等级:3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7/08/23
文章: 271

积分: 728


文章时间: 2009-11-10 周二, 下午4:07    标题: 我 与 尔 同 清 引用回复

我 与 尔 同 清

——冯梦龙《游闽吟草》浅析

冯梦龙(1574—1664)明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别署龙子犹、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绿天馆主、吴下词奴、前周柱史、詹詹外史、笑花主人、桃源居士、草莽臣、李长庚、张无咨、天许斋主人、香月居士、可观道人、静霄主人、抱瓮老人等,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少秉赋劲骨,棱棱不受折抑,更有肠若火,一郁勃,殊不可以火沃,故每览古今事,遇忠孝困于谗,辄淫淫泪落,有只字片语,必志之以存其人;至奸雄得志,又不禁短发支鬏立也”。中青年时与名妓侯慧卿热恋,与钱谦益(1582—1664)、姚宫詹等创办民间诗词组织 ——韵社,被推选为社长,著有诗集《七乐斋稿》。“韵社诸兄弟抑郁无聊”, “于是争以笑尚”,“日夕相聚,抚掌掀髯,不复知有南面王乐矣”。天启二年(1622),“不是文名取忌,从来利口招憎(《咏蚊》)”“以言得罪上(指魏忠贤阉党)”而返乡里,续辑话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通过一些人物(如沈琏)形象,寄托他的政治理想。崇祯三年(1630)入岁贡(每年或两、三年从府、州、县学中选送升入国子监读书的廪生),任江苏丹徒县训导。崇祯七年(1634)任寿宁第十七任知县。崇祯十一年(1638)卸任返乡。清兵渡江时,参与反清活动。

冯在寿宁任上,“政简民清,首尚文学,遇民以恩,待士有礼”,他不顾年事已高,语言略通(“三言”中的语言与寿宁话有时非常接近)的困难,走村串户,深入考察寿宁的自然地理、风土民情、经济文化、生产生活诸方面的情况,并据以修撰《寿宁待志》,为后人提供了明末的历史资料。其实,冯在寿宁时,还著有《游闽吟草》、《万事足》,编著有《四书指月》、《春秋指月》、《智囊补》,着手《今古奇观》的编写。这里仅就《游闽吟草》(原书已失传。本文所举例诗均创作于寿宁,是《游闽吟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魅力,略陈管见。

文以载道,诗为心声。冯梦龙的这本《游闽吟草》,由福建著名藏书家、诗人徐勃作序。徐勃在《寿宁冯父母诗序》中写道:“先生(指冯)深于诗,已行于世者,无不脍炙人口。兹治寿宁,则又成吟稿一卷…”。纵观冯梦龙的寿宁诗作,有以下艺术特色:一、写景言志,喻指恰当;对仗工整,语义鲜明。如《戴清亭》。二、叙事、写景、议论相结合,感情真挚,激人肺腑。如《催征》。三、语言生动、形象,含义丰富、深远,平中见奇,达到理想和幻境的高度统一。如《纪云》。四、遣词通俗简练,用典灵活成功,俗中有雅,雅中有俗。如《竹米》、《瑞禾》。五、典型环境和特定心情的统一;动词的独立性与连贯性的统一。如《打门隘》。

说《戴清亭》

县在翠微处,浮家似锦棚。

三峰南入幕,万树北遮城。

地僻人难至,山多云易生。

老梅标冷趣,我与尔同清。

明朝时的寿宁县衙在鳌阳镇城北真武山腰(原检察院后面),房只二进,须拾级而登。衙左有三间屋,系第一任知县毛调元(1618—1621在任)所建的“看花处”,到崇祯七年(1634)时仅存一株数百年的老梅,冯梦龙便在老梅下建“戴清亭”。衙右三间置紧要册籍。衙后更楼二间, 系第十五任知县周良翰(1626--1631在任)所建,作为巡夜休息的场所。站在衙前,老县令思绪万千:城在釜底,屋推锦棚:三峰如髻,万树护城;老梅标冷趣,墨客自写真。在“世道奸如鬼”的社会里,不会吹牛拍马,不会结党营私,不管你如何兢兢业业,克尽职守,要想得到重用,简直是异想大开。正如那株孤单而清高的老梅,只有同病相怜的冯梦龙才能体会它为何遭冷落,也只有它能体会冯梦龙此时的心情。同样咏梅花,不同的人,不同的背景,笔下的梅花形象也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为生长在“驿外断桥边”没人欣赏而感到寂寞,为被风吹雨打而“独自愁”,是消极颓废,无可奈何的形象;毛泽东笔下的梅花,迎“风雨”,斗“飞雪”,面对“悬崖百丈冰”含笑怒放,是战斗、乐观、胜利的形象。

说《催征》

不能天雨粟,未免吏呼门。

聚敛非吾术,忧时奉至尊。

带青砻早稻,垂白粥孤孙。

安得烽烟息,敷天颂天恩。

寿宁“沙浮土浅,梯石而耕,连雨则漂,连晴则固”,“寿丁多田少,粮满五两者不过数家。余查家册,亲兄弟皆合并才得此数,惧太少不便申报耳”,作者又要应付“升科”,心情内疚可想而知,只好寄希望于高不可攀的“天恩”。

说《纪云》

出岫看徐升,纷纶散郁蒸。

莲花金朵朵,龙甲锦层层。

似浪千重拥,成文五色凝。

不须占太史,瑞气识年登。

到任的第二天,遇到如此的良辰美景,作者舒畅的心情溢于言表,认为大展鸿图的机会到了。用词精当、巧妙、形象:用一个“看”字,把“莲花”、“龙甲”、“浪”、“文”构成一幅立体画;用一个“识”字,把理想和幻境高度统一起来。

说《竹米》

不识乾坤德,徒矜草木祥。

万竽非树艺,三夏接青黄。

竞采儿童便,经春黍稷香。

荒山无赋税,多产亦何妨。



不意龙钟态,翻成风食祥。

剖疑麦子瘦,开彷稻花黄。

无禁携筐便,相宜入爨香。

此君生意在,暂槁亦何妨。



瑞 禾

灵雨欣随祷,嘉禾喜报秋。

疑分九穗种,应使两岐羞。

预拟公储满,聊宽瘠土忧。

须知天幸偶,莫侈积如丘。



簌簌迎风重,垂垂挹露多。

分岐珠累串,合影玉联窝。

已卜鸡豚饱,无劳鸿雁歌。

穷民犹蹙额,五月卖新禾。

《竹米》、《瑞禾》,作者采用视觉形象和触觉形象相结合的手法,语言自然畅达,风格轻快潇洒,可见诗人此时心境舒畅,读者亦可从诗句中感受到轻松安逸和闲逸的雅趣和意趣。崇祯九年(1636)春夏之交,“值米贵民乏食”之时,作者见“遍山皆竹米,形如小麦”“取而粉之可粥,舂之可饭”,“民赖以济”,不禁浮想联翩,欣然命笔。因而场面色彩热烈,意气飞扬,感情热烈奔放,音调强健高昂。同样,老年从鱼米之乡调到人多耕地少的边远山区任职的诗人,在民贫粮欠的时候,看到喜雨普降,出现“一禾九穗”,生机盎然的景象,以为“一念为民之心”,被天所鉴,岂能无诗?

说《石门隘》

削壁遮天半,扪萝未得门。

凿开山混沌,别有古乾坤。

锁岭居当要,临溪势觉尊。

笋舆肩侧过,犹恐碍云根。

石门隘位于寿宁县平溪乡南溪(离城五十里,明朝时建有南溪公馆),是个穿山而过的岩洞。寿宁有“三根蜡烛过岩洞”之说,可见此洞颇长。惜于1965年修斜镇公路时炸毁,今不存。《石门隘》这首诗通过南溪所见景物及其联想,表现了作者对宦途上举步维艰的心里写照。首联“削壁遮天半,扪萝未得门。”是说,悬崖高耸入云,险峻如削,女萝覆盖,找不到洞口。表现作者对前途的迷茫。颔联“凿开山混沌,别有古乾坤。”是说穿山而过,就别有天地。叹中进士、晋职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难啊。颈联“锁岭居当要,临溪势觉尊。”使人们联想到权臣当道一手遮天的社会现实。尾联“笋舆肩侧过,犹恐碍云根。”笋舆,竹编的轿子。云根,云雾缭绕的山脚。有“蜀道难”“诸葛一生唯谨慎”的感慨。

说《万事足卷场诗》

山城公署喜清闲,戏把新词信手编。

但愿闺人除妒忌,不愁家谱绝流传。

夫妻恩爱原无碍,朋友周旋亦可怜。

少壮几时须远虑,休言万事总由天。

《万事足卷场诗》是作者在寿宁任上的写照和领悟。他在“退食之暇,不丹铅著书,则捻须吟咏。闽中五十七邑,令之闲,无逾先生;而令之才,亦无逾先生者。顾先生虽耽乎诗,而百端苦心,政平讼理,又超乎五十七邑之殿最也(徐勃《寿宁冯父母诗序》)。”当然,冯梦龙在叹息政治抱负未能施展的同时,也萌发思乡怀友的念头。升堂时,“讼庭何日能生草?俗吏有时亦看山”; 下乡时,“三杯古驿谈乡事,也算家园一纸书;忆旧时,“霓裳惯舞人如月,金谷长春梦亦香”。

作为“上下数千年,烂翻廿一史。修词逼古人,记事穷纤委。笑骂成文章,烨然散霞绮。放浪忘形骸,觞咏托心理。石上听新歌,当堤候月起。逍遥艳冶场,游戏烟花里。”(王挺《挽冯梦龙》)的风流才子、“强项令”冯梦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是注定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当然,如果冯梦龙平步青云,也许就没有精力辑《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著《寿宁待志》了,也许冯梦龙三字也早同古代无数的侯王将相一样烟消云散了。








_________________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九阳真人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文苑天地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