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州来一夫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9/01/20 文章: 1077
积分: 3362
:
|
|
中秋趣闻
文/安徽胡焕亮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些传统的饮食文化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不,沿袭近千年的“糖骨碌馍”就渐渐被充满现代气息的月饼所替代,大有退出历史舞台的趋势。
说起“糖骨碌馍”,稍微上点岁数的人都会对它记忆犹新:一公分多一点的厚度,圆圆的,近十公分的直径,中间糖馅,周身滚上芝麻,香脆可口。小时候妈妈刚从滚烫的锅里起出来,我就会迫不及待地抓上一个,边撮起嘴吹,边贪婪地吃起来。里面的糖化成液体,不小心准会被烫着。性急的孩子们有被烫着手的,有被烫着嘴的,可你见过被烫伤后背的吗?
怎么?你不信?说我在瞎忽悠?
哈哈,我只能说你少见多怪了,不信,就听我慢慢道来。
这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事了。
我们村有个叫做成山的孩子,他家的房子就挨着陡峭的山,出生就成天看着大山,父母又没什么文化,就给他起了这么个名字。
这一年中秋节,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按照我们这一带传统的做法,再穷也得想办法杀只鸡,烙上几锅糖骨碌馍,以解孩子们的馋劲。而孩子们除了耍火把,到地里摸秋,总会少不了吃上几个糖骨碌馍。
成山是家里面的老小,凡事大家都宠着他,吃糖骨碌馍自然也不例外。他妈妈刚从锅里起出第一个,光着膀子的他就猴急地抢过来,两只手轮换着抓握,边吹边张开大口,上去就是一口。这一咬不要紧,把里面融化了的糖挤了出来,顺着糖骨碌馍往下淋,接着淋上手,顺着手臂流向拐肘。他一方面被烫得乱跳,一方面又舍不得那些糖白白地流掉,就顺着手腕向下用嘴舔。结果拿着刚被咬了一口的糖骨碌馍的右手越举越高,最后超过了右肩,伸向后背。可想而知,那糖骨碌馍里剩余的糖顺着缺口汩汩地向外直流,一点不剩地全流在他的光光的后背上,直疼得他哇哇大叫,等到大人们赶过来,他的后背早起了一溜圆溜溜的水泡。
直到今天,村里的老人们还把这作为笑谈。
|
|
|
返回顶端 |
|
 |
河东阳升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9/08/13 文章: 219
积分: 620
:
|
|
返回顶端 |
|
 |
州来一夫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9/01/20 文章: 1077
积分: 3362
:
|
|
河东阳升 写道: |
生活中多有趣事
童年总让人记忆不衰
好啊州来一夫
远握 |
问好 谢谢品评! |
|
|
返回顶端 |
|
 |
州来一夫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9/01/20 文章: 1077
积分: 3362
:
|
|
返回顶端 |
|
 |
星儿叶子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8/03/11 文章: 1403
积分: 4527
:
|
|
返回顶端 |
|
 |
州来一夫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9/01/20 文章: 1077
积分: 3362
:
|
|
星儿叶子 写道: |
直到今天,村里的老人们还把这作为笑谈。 |
谢谢品读!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