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非马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1/13 文章: 1461 来自: 芝加哥 积分: 8044
:
|
|
<橱窗>
胡的清 作
从双层巴士的上层挤下身来
夹著公文包的少女 匆匆横过
斑马线 走过窜出冷气的咖啡馆
大减价的百货铺和挂满招贴画的
书报亭 她的侧影在一家高级时装店
的橱窗前停了下来 伫步凝神
橱窗里有一个石膏模特儿 它的
侧面轮廓 与她极其相似
用手扣了扣厚实的玻璃窗
扣了扣玻璃窗 好像扣一扇门
没有人注意 没有人知道她
是否走进 那个假想的空间里去了
[关于作者]
胡的清生于湖南常德,现居珠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月的眼》(1991)、
《有些瞬间令我生痛》(1996) 、《梦的装置》(2000) 、《与命运拉钩 》(2005)
及儿童诗集《童年巴士》(2004)。
A Display Window
by Hu Di-Qing
pushing her way down the upper deck of the bus
the girl with a black briefcase hastily crosses
the street after passing the coffeeshop spurting out whitish air
the department store with a big sale sign and the bookstand
with all kinds of hanging pictures she pauses
in front of a display window of a fashion shop staring
at a model of plaster whose sideview bears
a striking resemblance to her
she knocks at the thick heavy windowpane
knocking at it as if at a door
no one notices no one knows if she ever enters
the hypothetical space
(Translated by William Marr)
[About the Author]
Hu Diqing was born in Hunan, China. The author of five books of poems and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Writers Association. she now lives in Zhuhai, China.
English translation published in The Pedestal Magazine (Issue 35, Aug.21-Oct. 21, 2006)
http://www.thepedestalmagazine.com/ _________________ 欢迎访问<非马艺术世界>
http://feima.yidian.org/ |
|
|
返回顶端 |
|
 |
jakezhou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6/04/06 文章: 38 来自: 中国广州 积分: 35
:
|
|
拜读,谢谢非马先生。
原作看不出什么主观性,但是这样客观的描绘,自然有其独特的意义及魅力。我本人亦喜欢。原作有叙述的平滑,通俗,很自然的有一种氛围。但同时也就没那么简洁了。但这不是缺点,我只是说它的特点而已。由此看非马先生的翻译,自然与原作的叙述上的平滑、通俗,甚至琐碎,是没有多大差别,可以说很忠实。但也许是因为英文要用更多的辅助词的缘故,所以好象译文比原文更碎一点。但那是两种语言的差别问题。
有一个问题想请教非马先生:先生中文诗的用词,一向个个意蕴生动。有古典简洁之美。何以喜欢现在这种风格的诗?呵呵,涉及隐私的问题哦。 _________________ 诗歌真好! |
|
|
返回顶端 |
|
 |
jakezhou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6/04/06 文章: 38 来自: 中国广州 积分: 35
:
|
|
又,近看非马先生的以下这首诗歌,我想起美国那位现代诗人写的字条,也说冰箱里的事,还有人说这字条是好诗歌呢,先生写这诗歌前是否知道这逸事呢?
留诗
我 在 冰 箱 里
留 了 几 首
诗
你 到 家 的 时 候
它 们 一 定
又 冰
又 甜 _________________ 诗歌真好! |
|
|
返回顶端 |
|
 |
非马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1/13 文章: 1461 来自: 芝加哥 积分: 8044
:
|
|
jakezhou好!我喜欢<橱窗>这首诗,主要是因为它同我对现代诗的一个要素--演出--相符合。其实只要是有独特表现的诗,即使和我的诗路不同,我也会加以赞赏。诗坛上如果只有一个声音,不管它有多美妙动听,也未免太单调了。
<留诗>是我在读了威廉斯的<这只是说>后的戏作。我曾翻译了不少他的“演出”式作品。 _________________ 欢迎访问<非马艺术世界>
http://feima.yidian.org/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