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马兆印短诗《中年》赏美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山城子——“澳洲彩虹鹦”第六期网上作品研讨会(2008年3月1~14日)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山城子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7/01/06
文章: 7522
来自: 贵州
积分: 23182


文章时间: 2010-1-08 周五, 上午11:47    标题: 马兆印短诗《中年》赏美 引用回复

马兆印短诗《中年》赏美
文/ 山城子

谌容曾以一部《人到中年》闻名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福建当代著名诗人马兆印,是先有名,而后偶尔以短诗形式涉及到了这个题材。诚然,这期间有许多文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写过这个题材。关注和关心中年,其实就是关注和关心民族与国家。毕竟中年是国家与民族建设中的中坚力量。应当说他们的整体状态,就是国家与民族的整体状态;他们之一部分或大部分的状态,就是国家与民族的局部或大体的状态。先认同这个,我们就容易走进作品的质旨。
从诗中的一些句子看,比如“家住水里的稻子”、“把影子扔在田里”,诗人马兆印应当写的是弱势的中年群体(比如迈入不惑历程的农民工,或下岗的工人)。关注这一部分人的生存状态,是因为诗人的心里装着他们,装着他们而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全然是品格与人性使然。于是,诗人的品格美与人性美,就渗透在一种婉伤的诗意氛围里了。而以这样的氛围交流于读者,影响读者,是让读者的心中也装着这样的中年群体。这是诗的社会功能了。
兼为文学式样和语言艺术的诗,其社会功能的发挥,无疑是赖以艺术性,并同艺术性成正比例增长的。就是说艺术性越高,越能吸引读者来阅来品来共鸣。马兆印的这首短诗给我的感觉,艺术性是很上乘的。我们都知道艺术性的保证在于修辞,尤其是积极修辞。词类活用是积极修辞的重要手段,这手段成就了先秦许多散文大家,也成就了不少当今的中年与青年诗人。我的意思当然包括马兆印在内的。
第二行的第一个字“掉”,所以从首行的句末单独放在这里,无疑是在排列形式上的强调。这样的一个动词,是不改变词性,而改变动作对象的词类活用。这种活用古代没有,而大量地出现在今诗中。这应当是当代诗人对词类活用这种积极修辞方法的开拓与发展。其实也是对民间活用语言的提炼。比如“价格”这个经济名词,在民间早就被“掉”给动作了,还引申为没面子的“掉价”。相同意思的“丢人”,也是不改变词性,而改变动作对象的活用。“温度”毕竟是一种物态物质性状之一测量的名称,使用的动词是“升高”与“降低”。这里不说“降低”而说“掉”,就有了一种如物体的重量的感觉。这里又与通感(以触觉通听觉)、暗喻(以温度暗喻对生活冷暖的感受)两个修辞格揉在一起使用,遂使这开头的诗句显出了别致地准确与灵动。灵动在于词类活用,准确在于通感与暗喻的使用——由触觉变听觉有令人惊心的效果,用温度喻对生活冷暖的感受,可谓天然浑成了。
与动词“掉”的活用相同的,是第九行的“扔”字。“影子”是无法“扔”的,然而就“扔”了。于是影子也就像有形有重的物体一样,具体在“田里”了。既然可以“扔”在那里,影子也就不是影子,而是惦念,是牵挂。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外出打工如何放得下心来呢?作为读者联想到这些,足见“扔”的活用与“影子”的比喻,其张力够有多么大。
至于第十行的“瘦”,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古已有之,是诗人马兆印对传统技艺娴熟地继承。自然这一“瘦”,那“炊烟”也就不是炊烟了,我们不能不想到留守的人,且一个“瘦”字,又隐隐地道出了生计的艰辛。而最后一行的“白花花”,则是属于定格的词类活用,叫移就格。但这样的移就效果其张力立刻增强——我们想到“白花花”的阳光普照大地,而这样的普照又是一种明确的比喻。诚然,前面复沓了“等”字,这一复沓,诗人的无奈或怨其不争的隐情就排偶在那里了。表明的是更深更理智地关注与关心啊!
没说到的积极修辞还有一、二行“听”的复沓和排偶;第四行“事物”的借代与第五行的拟人;六、七、十一行的拟人;十二行“守”的复沓与排偶。啊哈——十四行的短诗,凡十八次积极修辞,语言如何不显出别致的灵动与张力美来,诗的意境如何不显出婉伤无奈的情韵美来呢?
谢谢五年前就在网上指导我习诗的诗人马兆印,我一直把他视为我的老师和兄弟。谢谢老师这首诗给我的启迪,谢谢兄弟使我又把握了一些如何把诗写成诗的秘籍。
2010-1-7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中年》
// 马兆印

人到中年,听到温度往低处
掉,听到火车拉响
笛声,提速,中年的赞美
就慢,那些放弃的事物
已无动于衷
家住水里的稻子
在谷仓,偷偷开花
迁徙的人
把影子扔在田里
炊烟在屋后瘦,溪前
不说话的香樟
守着方言,守着一碗
社保,等春风
等白花花的尘世

2009-12-26

_________________
诗是人生的雅伴儿。
山城子博客: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45

山城子的北美文集:
http://www.maplereview.org/best.php?u=963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山城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山城子——“澳洲彩虹鹦”第六期网上作品研讨会(2008年3月1~14日)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