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濂
会员等级:4
性别:
加入时间: 2005/11/09 文章: 412 来自: 中国辽宁 积分: 1772
:
|
|
中国古代也有“共和” 时
李兴濂
西周王朝到了第十代君王厉王时,已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厉王是贪婪暴戾的统治者,他不断对外用兵,王畿內井田制度日益弛坏,国家财用不足,右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他听信“好专利而不知大难” 的荣夷公等人的谄言,横征暴敛,实行独占山林川泽的所谓“专利” 政策,残酷剥削压迫人民,激起了以平民为主体的“国人” 的极大不满,《逸周书》说:“下民胥怨,财力单竭,手足靡措。”厉王不但不思改悔,反而采取高压手段,使卫巫监榜,“以告,则杀之” 。于是,“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国语•周语上》)。周王卿士召穆公规谏厉王说:“防民之囗,甚于防川,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史记•周本纪》)但厉王不听,矛盾越来越尖锐。到了公元前841年,终于爆发了国人暴动。参加这次暴动的,除国人外,还有低级贵族和下级官吏等。国人打进王宫,厉王从镐京仓皇出逃到汾水旁的彘邑(今山西霍县)。厉王的太子静也逃进邵公家中躲藏起来。
国人驱逐厉王后,没有了周王,周朝政由谁来主持呢?因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共和行政” 时期。关于“共和行政” ,史书有三种不同记载,一是周、召二公共同执政。《 史记•周本纪》:“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二是贵族共伯和代行王政。《 史记•周本纪》正义引《鲁连子》:“共伯名和,好行仁义,王奔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之事,因名共和。”《竹书统笺》也说:“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贤之。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三是贵族大臣会议代行王政。《 史记•齐世家》:“王室乱,大臣行政,号曰共和。”《 史记•周本纪》正义引韦昭曰:“彘之乱,公卿相与和而修政事,号曰共和也。”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硧切纪年的开始。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诸侯归政于太子静,是为周宣王。“共和行政” 历时14年,至此宣告结束。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这次“共和行政” ,与近代资产阶级的共和,是截然不同的。但毕竟在中国古老历史上出现了国人推翻君王暴政,实行贵族大臣会议代行王政的“共和” 的一丝希望之光 ,尽管仅仅只有14年,也比由君王一人说了算好! _________________ 李兴濂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辽宁作家协会会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