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姚宏越
澳洲彩虹鹦版主
性别:  年龄: 26 加入时间: 2006/08/08 文章: 92 来自: 第三个 积分: 170
:
|
|
贩卖语言的思想者——马原
姚宏越
“我认为他具有当今最好的小说家的心态,如果心态等同作品的话,那他就是最好的小说家。认为自己最漂亮的姑娘,想必不会太丑。”
——韩石山
当我想出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正在赶往食堂的路上,我深知我的记性可以让我的思考付之西流,所以我见了食堂的服务生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点菜而是借了支笔,虽然我的手心上多了一些污垢,这顿饭我吃的很塌实。当然让我更塌实的是我从食堂回来立即就坐到了电脑前,是不是写这篇东西并不重要,反正我已经有了这个题目。
当我第一次读到马原的东西的时候(我喜欢把一些人的文字叫做东西,你先是个东西,再能生成艺术),我完全不同作者想和我说点什么,心里骂着这个混蛋竟然把故事写成这个熊样。幸好他还是逃不出中国几千年文人为他设下的圈套,全部谜底会在最后一下子揭开,他说过他是个讲故事的。我是一个想听故事的人么?
我不是一个想听故事的人,读他的小说只因为我知道锦州这个地方除了有萧军还有马原,他是不是文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让中国人知道这个汉人出生在锦州,我的大学是在锦州过的。锦州不比北京,外省的人想知道它并不容易,除了西藏。我有一点嫉妒,这不同于其他作家对马原的嫉妒,也许我以后也会有这种嫉妒。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认为嫉妒这个词与卑鄙、无耻没什么本质的区别,然而我喜欢它,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了嫉妒那人生是否缺乏一点刺激。假如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都在嫉妒我,我想我已经可以去拜见上帝了。据说马原收集了所有中译本的《圣经》,他定是在为见上帝做准备,他已经离开了锦州和西藏,他对沈阳和上海也不会有留恋。他在上海七年了吧,如果还没有那第十三个年头他一定会离开,我肯定。
下一个落脚的地方是哪,它本身是个疑问句,谁不愿意知道谜底。知道了谜底又怎么样,我还不懂故事。幸好故事并不是马原的全部,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作家,骏马有时候也会借助风的力量。刘文典说过天下懂庄子的人算上他和庄子本人也不足三人;马原未必不是庄子,可惜他似乎没有遇到刘文典。几乎90年代后的十篇关于马原的文章有九篇会提到吴亮,可姚亮是姚亮,吴亮不是姚亮,姚亮好像也不是马原。谈马原怎么能绕过韩石山,姚宏越的文章是不会绕过韩石山的,何况他们曾合写过那篇四万字的《加里巴斯的困惑》。
你该承认他的心态,爱情、性和死亡的方式,在马原的笔下,无爱的性和无性的爱情总是伴随着死亡呈现在你面前,你很难用世俗的观点去解释作者的笔下的人物,陆高这个多情的家伙!我还要补充一下,高超的作者从来不会去想故事里的情节是否有发生的可能,人的思想从来都基于生活真实之上,捍卫作品的真实意义并不大。
马原通过语言贩卖他的思想,当他找到一个比语言更适合的贩卖方式,他会停止他对语言的贩卖。或许还有一种可能,写了那么多年的小说,所有的人都只在强调他的叙述。纵然伟大的作家可以单凭他的叙述获得诺贝尔奖,他还是会觉得孤独,孤独的人写出来和不写出来(也不排除写不出来的可能)有什么区别么? |
|
|
返回顶端 |
|
 |
刘剡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5/11/10 文章: 1317 来自: 中国神农架 积分: 8910
:
|
|
姚宏越 写道: |
贩卖语言的思想者——马原
姚宏越
“我认为他具有当今最好的小说家的心态,如果心态等同作品的话,那他就是最好的小说家。认为自己最漂亮的姑娘,想必不会太丑。”
——韩石山
当我想出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正在赶往食堂的路上,我深知我的记性可以让我的思考付之西流,所以我见了食堂的服务生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点菜而是借了支笔,虽然我的手心上多了一些污垢,这顿饭我吃的很塌实。当然让我更塌实的是我从食堂回来立即就坐到了电脑前,是不是写这篇东西并不重要,反正我已经有了这个题目。
当我第一次读到马原的东西的时候(我喜欢把一些人的文字叫做东西,你先是个东西,再能生成艺术),我完全不同作者想和我说点什么,心里骂着这个混蛋竟然把故事写成这个熊样。幸好他还是逃不出中国几千年文人为他设下的圈套,全部谜底会在最后一下子揭开,他说过他是个讲故事的。我是一个想听故事的人么?
我不是一个想听故事的人,读他的小说只因为我知道锦州这个地方除了有萧军还有马原,他是不是文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让中国人知道这个汉人出生在锦州,我的大学是在锦州过的。锦州不比北京,外省的人想知道它并不容易,除了西藏。我有一点嫉妒,这不同于其他作家对马原的嫉妒,也许我以后也会有这种嫉妒。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认为嫉妒这个词与卑鄙、无耻没什么本质的区别,然而我喜欢它,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了嫉妒那人生是否缺乏一点刺激。假如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都在嫉妒我,我想我已经可以去拜见上帝了。据说马原收集了所有中译本的《圣经》,他定是在为见上帝做准备,他已经离开了锦州和西藏,他对沈阳和上海也不会有留恋。他在上海七年了吧,如果还没有那第十三个年头他一定会离开,我肯定。
下一个落脚的地方是哪,它本身是个疑问句,谁不愿意知道谜底。知道了谜底又怎么样,我还不懂故事。幸好故事并不是马原的全部,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作家,骏马有时候也会借助风的力量。刘文典说过天下懂庄子的人算上他和庄子本人也不足三人;马原未必不是庄子,可惜他似乎没有遇到刘文典。几乎90年代后的十篇关于马原的文章有九篇会提到吴亮,可姚亮是姚亮,吴亮不是姚亮,姚亮好像也不是马原。谈马原怎么能绕过韩石山,姚宏越的文章是不会绕过韩石山的,何况他们曾合写过那篇四万字的《加里巴斯的困惑》。
你该承认他的心态,爱情、性和死亡的方式,在马原的笔下,无爱的性和无性的爱情总是伴随着死亡呈现在你面前,你很难用世俗的观点去解释作者的笔下的人物,陆高这个多情的家伙!我还要补充一下,高超的作者从来不会去想故事里的情节是否有发生的可能,人的思想从来都基于生活真实之上,捍卫作品的真实意义并不大。
马原通过语言贩卖他的思想,当他找到一个比语言更适合的贩卖方式,他会停止他对语言的贩卖。或许还有一种可能,写了那么多年的小说,所有的人都只在强调他的叙述。纵然伟大的作家可以单凭他的叙述获得诺贝尔奖,他还是会觉得孤独,孤独的人写出来和不写出来(也不排除写不出来的可能)有什么区别么? |
_________________ 《澳洲彩虹鹦》——获澳洲国家元首贺信高度评价的季刊征稿中(每天在本论坛选稿)
《森林文学》( 接受网上投稿)
snjlzy@163.com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