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志富
澳洲彩虹鹦驻站作家
加入时间: 2005/10/12 文章: 573 来自: 浙江宁波 积分: 1649
:
|
|
序张明昭先生的微型诗集《灯海寻梦》
• 钱志富•
(315211 浙江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笔者在今年大半年的时间里像着了魔似的突然遭遇了不少进行微型诗创作的诗人,他们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我各自的要出版的微型诗集,然后在信里战战兢兢地请求我替他们作序。笔者看了他们的诗集,当然觉得他们的一些诗的水平有限,有的诗人的年龄也偏大一些,无疑,思想和艺术都偏传统一些,而且不肯在他们的诗集里写流行的大黑话、大白话、大黄话,他们似乎不崇尚下半身写作,他们后现代的气息也不浓,他们也不是垃圾派,自然也不是古典派,甚至也不知道新古典主义为何物,他们在生活上和艺术上大概是一些落了伍的人,但他们却痴心于才由重庆的一些退了休的老诗人如穆仁等提倡了十年之久的微型诗创作,而且一些就上百首,自己也被自己的丰收灌醉了,大概也得到一些读者的鼓励,尤其是微型诗网站上的网友的鼓励,于是他们振奋起来,要将自己辛苦写出来的作品结集出版。大概这些诗人知道笔者曾经在一些刊物表示过对一些微型诗作品的亲切,所以试探性地给笔者发来了他们的作品,而且命令笔者给他们写序。这样笔者也不啻浅陋地写了几篇,而且也都是免费的义务劳动,据说现在诗坛如果要邀请一些批评家写序或评,那润笔还是比较丰厚的,而且一些著名的诗评家大约早已被丰厚的润笔养得脑满肠肥,所以他们也懒得动,除非刘备式的诗坛英雄肯三顾茅庐地来求他,是断不肯替一些有实力的诗人说几句好话的。而且这些所谓的诗评家还动不动带着哭腔地对诗坛斥责道:“诗坛何其荒芜,写诗的都是艺术败家子。”说完便仰着八叉或者写着大字睡在他的太师大床上,真是舒服极了。
好在中华民族毕竟是一个有着优良的诗歌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性的民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些文质彬彬的劳动者一定会从生命和灵魂深处唱出动人的歌来的。虽然,诗歌和诗人在当下的中国并没有赢得受尊敬的地位,他们不仅没有赢得这种受尊敬的地位,反而倍受其穷,倍受其辱,他们常常贫病交加,但他们历尽苦难痴心不改,所以还是写出了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诗人张明昭的微型诗集《灯海寻梦》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作品。下面来读一些。
先读《杏花》:
◆ 杏花
粉粉的乳头
在清风抚摩下
颤抖
这首诗让人想起著名作家汪曾祺曾经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引用过的一首四川民歌,那是形容姑娘的漂亮的:“姑娘长得漂漂的,两个奶子翘翘的,真想上去摸两把,只觉得心里跳跳的。”难怪,鲁迅先生在谈到民间的文学艺术的时候,常常赞叹他们的刚健、清新和伟大。张明昭的《杏花》当然不是民歌,但他的这首诗让人想起了令人赞叹的伟大的民间艺术。诗人写杏花的略带风骚的美,用了一个大胆而热烈的比喻,这是令人称奇的。乳头大约是值得感激的,因为它无私地哺育了我们每一个人,而且乳头又是如此地美,诗人用艳美而粉嫩的乳头来形容娇艳的杏花的美,这是奇妙而贴切的。我们热爱艳美而粉嫩的乳头,当然也热爱艳美而粉嫩的乳头似的“在清风抚摩下/颤抖” 粉嫩的美的杏花。感谢诗人,感谢乳头,感谢杏花!
读了《杏花》,再读《梨花》:
◆ 梨花
马蹄哒哒,你挥鞭去已远
凄美的人儿呀
在抽青的枝头上望
“梨花一枝春带雨”,这是用带雨的梨花来形容佳人儿的娇美和艳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用梨花作比来写雪,写尽了雪的美。诗人张明昭写梨花却颠覆了先人的比喻方式,他用人来写梨花,这是新鲜的,大胆的,有很高的创造的,诗人说:“马蹄哒哒,你挥鞭去已远/凄美的人儿呀/在抽青的枝头上望”,这诗写得十分凄美而缠绵悱恻,读之令人心动。诗人懂得诗歌温柔敦厚的艺术三昧,所以他的诗是含蓄的,深沉的,也是灵动的,读他的诗只觉得自己的生命和灵魂受到了撩拨,所以诗人的这样的诗是应该受到具有正常的审美趣味的读者的热烈的喜爱的。
《根》也是一首耐人寻味的好诗:
◆ 根
花红了叶绿了
你把自己 埋得
更深
诗人在这首诗里彰显了根的朴实、深沉和伟大,我们应该向根学习,学习它的朴实,它的深沉和它的谦虚。花红、叶绿,我们当然要要,但花红、叶绿正是根的作用和滋养。根是老母亲,她养出了如花似玉的儿女,但根并不炫耀自己的作用,所以它在“花红、叶绿”之后,更加守其本分,它将自己埋得更深,这是多么伟大的品格啊!
再来读《腊梅》:
◆ 腊梅
在寒冬的额头
吻上 春天的口红
梅兰竹菊,四大君子,梅是君子中的君子。古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又说:“零落成尘碾着泥,犹有香如故”,还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可以说,梅是一切真善美的人和事的化身。张明昭的《腊梅》脱离了古风,他将腊梅拟人化,说腊梅是一位带口红的现代女郎,她在严冬的额头上吻上了春天的口红,写得十分温婉可喜。当然这种写法可能会失去古典的素雅的风味,但这种写法却能够带来一些属于现代的新颖和别致,但愿读者能够喜欢笔者举荐的这首诗。
《观花》一诗是这样写的:
◆ 观花
别只盯着鲜花微笑
且听听
泥土的呻吟
老实说,笔者不太喜欢诗人的这首诗,因为他的语气上流露出一种刻薄,诗人的用意也许是好的,诗人提醒大家不能忘记我们脚下的这片大地,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但诗人非要指责盯着鲜花微笑的人,这未免有些过分。释迦捻花,迦叶微笑,曾经传为美谈。“只盯着鲜花微笑”,何罪之有?诗人又说:“且听听/泥土的呻吟”,这也令人费解,泥土对花的培育,这不过是尽泥土的本分,为什么要呻吟,要知道万事万物,能够尽本分,并不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诗人的这首诗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诗人的一些思想是不够成熟的,甚至是幼稚的或者错误的,所以诗人才写出了这样的诗来。笔者曾经反对在诗歌写作中常常见到的一种现象,那就是寓意过分的现象。本来诗歌有一定的寓意是好的,但一过分,就走向了反面,常言说得好:“真理再跨一步就是谬误。”可惜的是,我们常常在不少诗人的作品中见到寓意过分的作品,而且这样的作品有时还会得到一些浅薄的评论家的奖赏,这些评论家大约有一种喜欢寓意过分的作品的癖好或情节,这是不好的一种诗歌现象,应该给予纠正。
《宋江》一诗写得有点愤世嫉俗:
◆ 宋江
脸黑了点,官小了点
二奶薄情了点
(哎,后台软了点)
但这首诗在刻画我们现实中某一类人的形象方面却入木三分。诗人面对社会现实中的一些假丑恶的事物具有一定的讽刺才能,诗人说这些宋江们:“脸黑了点,官小了点”,这些弱点是他们苦恼的根源,所谓一白遮百丑,官大一级压死人。男士当然渴望自己能够是一个魅力四射的白面书生,最好是吕布那样的美男子,而且要当大官,还要妻妾成群,而且这些成群的妻妾又必须恪守三从四德,可惜是好不容易有一个二奶,又如此薄情,结果酿成大祸。诗人在诗的结尾说:“(哎,后台软了点)”,这句诗起到了一种刻画被讽刺对象的嘴脸的作用,涉笔成趣,令人读之捧腹和喷饭。
《孙二娘》也是一首讽刺诗:
◆ 孙二娘
活体器官成新兴产业
老娘我,如今
混了个董事长
孙二娘,开黑店,卖人肉包子,这是家喻户晓的《水浒传》中描写的故事。常言说得好,戏上有,世上有。孙二娘,作为一个文学典型,是有着自己深厚的现实的基础的。诗人说:“活体器官成新兴产业”,这正是我们当下现实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一些人将财富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经营着活体器官这一新兴的产业,而且赚了大钱,这些在媒体上多有报道。本来,开黑店宰人,一个愿挨,一个愿宰,也没有什么,但开黑店的人居然理直气壮,大声吼道:“老娘我,如今/混了个董事长”,这就令人愤恨了。所谓愤怒出诗人,但诗人愤怒一下,也只能成为一个诗人,而诗人是无用的人,开黑店的人依然理直气壮地开他的黑店,而且还能够赚大钱,其奈何哉?!
最后,我们来读《王熙凤》:
◆ 王熙凤
一手抓权 一手抓钱
两手抓 两手硬
(看你硬得过命?!)
这首诗读来令人大快朵颐,诗人写王熙凤:“一手抓权 一手抓钱/两手抓 两手硬”,深刻地刻画出当下一些官僚人士的寸权必夺,寸利必争的丑恶嘴脸,诗人巧妙地化用了流行甚广的政治话语,使得诗歌语言变得十分俏皮、滑稽和幽默,同时诗人将自己的正义感和愤恨也混合在这样的语言之中,所谓寓庄于谐,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诗的结尾说:“(看你硬得过命?!)”,《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的确没有硬得过命,年纪轻轻就死掉了。我们现实中的一些贪官也没有硬得过命,死于非命的不少。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这仿佛是屡试不爽的真理。当然,世间也有:“好人命不长,恶人活千年”的谚语,这就提醒我们不能太过单纯,大过单纯就会上当,所以我们有必要拿起各种有用的武器,比如法律的,道德的,政治的,文化的武器,与这些“一手抓权 一手抓钱/两手抓 两手硬”的贪官污吏搏斗,不然,就太亏了。在历史的运转中,有时是遵循先下手为强的原则的,如果我们在假丑恶面前心慈手软,不肯搏斗,结果倒霉的,恐怕就只好是自己了。写到这里,笔者想起诗人田间在抗日战争期间写的一首诗《假如不去打仗》:“假如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将我们杀死了,/还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瞧,/这是奴隶!”伟大而深刻的鲁迅曾主张改造国民性,因为我们的国民性中的奴性太重,这会助长罪恶,看来这的确有着深长的道理!
诗人张明昭的微型诗集《灯海寻梦》中的优秀作品还有不少,笔者就不一一点评了,读者自会欣赏。当然,诚如笔者所说这个集子中也有一些并不怎样的作品,笔者也提请大家注意。最后,笔者要说的是:“艺无止境”,作为诗人的张明昭要作出努力的地方还有许多。还是诗人自己的诗说得好:“花红了叶绿了/你把自己 埋得/更深”。所谓:“根深叶茂”,诗人是要更深沉一些,更博大一些,也更谦逊一些。
是为序。
钱志富
2006-8-20于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_________________ 钱志富
文学博士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