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岑丹妮
澳洲长风,南半球最热网站,数十万图文任君浏览。
性别:  年龄: 34 加入时间: 2006/05/08 文章: 1 来自: 广州 积分: 15
:
|
|
谁之罪
随手翻开《读者》,四张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的照片映入眼帘。
图一 1978年2月,一名在莫阿迪泽难民营的婴儿睡在货车底下。孩子睡得很熟,似乎能看见他小小的身子在冰冷的车底微微的起伏。在那动荡的年代,能在一张简陋的“床”上睡一觉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图二 1994年7月18日,一名卢旺达少女在一百多个同胞的尸体中寻找她的父母,在遇难双亲前双手紧扣。少女身后的一片空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上百名遇难者尸体,他们身旁还有各种垃圾,俨然一个乱葬岗。我没从照片中看清遇难者的表情,却从少女望着镜头的那双大眼睛中读出了无助、惆怅、愤怒与凄凉。战争的洗礼给她的心灵过早地刻上了伤痕,让人看了一阵心痛。
图三 2003年4月8日,英军及其盟国军队攻克了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当英军坦克驶向巴士拉复兴党办公室的时候,伊拉克少女为失去的家园哭泣。照片中的少女有着一副姣好的面容,而眼中的泪水,像心中的悲哀一般满得溢了出来。被苦涩的眼泪掩住美丽的眼睛,看到的世界还是彩色的吗?被战火硝烟裹住的身体还能感觉到阳光是温暖的吗?我无从得知,却只看到她眼中射出的是对战争的谴责。
图四 2003年6月27日,在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一名身背泰迪熊的童军举枪对准了摄影记者。泰迪熊,是每个孩子都喜爱的卡通形象。憨态可掬的外表象征的是一个孩子稚嫩的心以及一个对童话的幻想。它与迪士尼里的米老鼠一样,给孩子营造的都是一个梦的国度,一个让想象飞翔的地方。但在这里,想象的翅膀被无情的折断,童话已被战争无情地撕了个粉碎。梦,被手中的枪声打破,是战争,让一个原本应该载着梦想的肩膀扛起了枪,扛起了保卫国家的责任,扛起了原本并不属于他的沉重的包袱。在画面被定格的那一刹那,他的表情与实际年龄是多么的不相符。那对着镜头张大的嘴里,定然在控诉着战争的种种残忍。是战争,把一个应在学校学习的孩子从家庭、学校的庇护中推到了战争的前沿,所幸的是,我从他眼中还看见了坚毅,看见了一颗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
面对这一组另人揪心的照片,任何语言的诠释都显得那么的苍白与无力。战争是不公平的,子弹不会因为你的善良而留情。在战争眼里,善良、邪恶、美、丑、富有、贫瘠都已不重要。子弹呼啸而过,带走了人的生命,带走的更多是幸存下来的人的希望。
有人说,世界的未来是由青少年的未来撑起的,而这些生活在战乱不休的亚非地区的孩子们却过早的撑起一片天。而当世界真正需要他们时,他们如何再用早已被现实压得佝偻的身躯撑起世界的未来?
作者简介:岑丹妮,女,广州一中初三年级学生,喜欢写作,作品被选入《现代小学生报》优秀作文集,参加全球华人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三等奖。现任广州市荔湾区参议小委员,广州市一中学生会物新闻部干事,班宣传委员,校管乐队单簧管首席。 |
|
|
返回顶端 |
|
 |
美祉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2110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1072
:
|
|
是啊, 战争带走了人的生命,带走的更多是幸存下来的人的希望。
欢迎你! 丹妮同学. _________________ 美祉
【《澳洲彩虹鹦》网络版】
与澳洲前总理约翰·霍华德先生在任时合影 |
|
|
返回顶端 |
|
 |
谢流石
会员等级:6
加入时间: 2005/10/08 文章: 1003 来自: 中国 浙江 积分: 5467
:
|
|
返回顶端 |
|
 |
巫朝晖
澳洲长风论坛论坛管理员,欢迎您常来。
加入时间: 2005/09/11 文章: 3705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17916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