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培良
会员等级:1
性别: 
加入时间: 2010/02/10 文章: 12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46
:
|
|
中国黑民在澳洲(4)
唐培良
海伦,1961年生于天津,2003年同丈夫一起,共花了26万人民币,以“商务考察”的名义来到澳洲,2007年12月获准定居澳大利亚。
大刘,1957年生于天津,2003年同妻子一起,共花了26万人民币,以“商务考察”的名义来到澳洲,2006年7月进“非法移民拘留所”,2007年12月获准定居澳大利亚。
大刘和妻子海伦是2004年住进我家的。刚来时大刘就对我说,你这儿安全多了。原来,前几天,他们住的地方被移民局官员搜查了。好在当时他们夫妇俩都不在,躲过了一劫。他们告诉我,他们在天津是做小生意的,攒了点钱,想到外面的世界闯闯,原以为外国挣钱容易点,那曾料是这样的,后悔也来不及了。现在才体会到那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的真切涵义了。精彩不属于我们,无奈却不知何时了。
他们不甘心,总以为在国内有做生意的经验,他们总有出头的一天。于是,夫妇俩没日没夜地拼命干。大刘在一家华人开的装修公司干活,收入还不错,每星期也能挣1000到1500澳元。海伦没手艺,又不懂英语,只能在一家华人清洁公司做清洁工。不过收入也不错。他们想着等攒够了钱,办一个假结婚什么的移民,先搞定一个人的身份,就可以把国内的女儿弄过来了。
夫妇俩人挺好,大刘手巧,我家什么东西坏了,我没时间弄,他也会帮我弄好,海伦总是把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的。我呢,在语言方面也可以帮帮他们。可以说,他们是我最好的房客。每逢节假日,我们不是在家聚餐,就是去海边烧烤。
夫妇俩攒了钱就有点耐不住寂寞了,想弄个小生意做做。于是,就同我的另一个房客,一个来自大连的女孩一起,筹划买了一个“家庭清洁”的小生意。那个大连女孩刚刚大学毕业,已经取得澳洲永久居民身份,那时,我有一个小生意刚起步,她正在帮我的忙。夫妇俩英语不懂,自己没办法独立做生意,他们想拉那女孩入伙,可又不好意思向我开口,就对我说,他们有一个亲戚马上要从国内来了,他们想搬出去独立租一套房子。他们走后不到两星期,那女孩也搬走了。
他们搬出去不到三个月,大刘就被移民局抓进了拘留所。当我去拘留所看望他的时候,他才不好意思地说起了那件事。我对他说,其实你们当初对我说了,我也会支持你们的,因为你们比我难多了。他对我说起了被抓的经历。从我家搬出去后,他们租了一套公寓,当然是以那女孩名义租的,他们没有任何合法证件是租不到房子的。有一天,邻居的车库被撬了,邻居阿里问他们有没有看见可疑情况。他们说没有看见,邻居就打算报警。他们怕警察来调查,揭露了他们的身份,就躲到朋友家去住了,不巧的是,几天后,移民局到他朋友家去查其他“黑民”,阴差阳错地把大刘给抓住了。
大刘进拘留所后,海伦也不能去看他,只有我能去看他。进出拘留所探视检查挺严格的,先要出示证件,要验证,然后就象机场海关安检一样用探测仪探全身。最后,给你一个小手环套在手上,手背上还敲一个章,进入一个暗室,手背上的章就会发亮,那是防止有人调包。据说调包的事以前发生过,一个有身份的人进去后,把手环给被关的人,当被关的人走了以后,那个有身份的人就提出抗诉,说移民局官员搞错了,让他们重查,当然,那个调包的人就可以安然无恙地出来了。现在在你的手被上敲了一个章。出来是要经过一个暗室用红外线显示,你总不能换个手吧?
大刘在被关期间,海伦也没闲着,她今天去教堂,明天去红十字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教会和红十字会的帮助下,大刘夫妇终于以“人道”理由获准永久定居澳洲了。
大刘夫妇获得居留权快一年了,我想他们也可以为他们的理想而大展宏图了。几天前,在街上碰到他们夫妇俩,他们的女儿也来了,而他们自己看上去没了刚来时的激情了,头发也都白了,大刘对我说,现在夫妇俩什么都不做了,每星期领着政府的500多澳元的救济金,日子过得也挺舒坦的。
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一股酸楚涌上心头:这就是第一代的新移民。多少人背井离乡,还不是为了后代能过上更安逸的生活。但愿子女能记住父辈们的艰辛和期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