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李明晏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加入时间: 2005/09/12 文章: 262 来自: 澳洲悉尼 积分: 477
:
|
|
关于鞋的故事
(澳洲)李明晏
凡是注重自己形象的人,都对自己的发型和脚上的鞋子,给予特殊的重视。一身闪光的名牌,脚上的鞋子却是过了时的旧款式,那将会大煞风景。如果从头到脚无可挑剔,而发型若是普普通通时,那也会失去外表的魅力。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在世界大大小小的城市里,美发院星罗棋布,比比皆是。而在澳洲,不仅美发院顾客盈门,大街小巷还处处可以看到处理鞋。那些被人遗弃的鞋子,并非千疮百孔,臭不可闻,有的还油漆崭亮,清清爽爽,似乎是鞋的主人,在灿灿的阳光下展览自己的奢侈富有。
我和来自俄罗斯的作家瓦洛佳到东区去见一位俄罗斯朋友安德列。我们走出火车站,沿着陌生的街道一路走去,突然,瓦洛佳止住了脚步,我正莫名其妙时,他摇头叹气起来:“哇,这澳洲人也太浪费了。沙夏,你看,这些鞋子几乎还是新的,就怎么就给扔了呢。”
原来,瓦洛佳正面对一栋公寓大楼围墙台阶上的鞋子,杞人忧天起来。
我指着那排列有序的一双双鞋子,笑着说:“这是澳大利亚独特的风景,善良的澳洲人,对自己不再需要的东西,通常大多是送到公共旧物收藏箱,而对那些形象还令人欣赏的衣物,一般都是放到显眼的地方,方便他人。”
瓦洛佳瞪大了蓝蓝的眼睛:“怎么,还真有人去捡?”
“这有什么奇怪的呢,不少新来的移民,家里的不少东西都是从大街上
搬进来的,当年,大陆留学生在澳洲闯天下时,不少人就是废物利用,在大街上……“
我的话被瓦洛佳的一阵大笑打断:“上帝,你们中国人千辛万苦跑到澳洲来捡破乱……”
“瓦洛佳,我的苏联大作家,从大街上捡东西,总比从死人身上拔毛光彩吧?”
瓦洛佳先是一惊,然后又走进了深思。我知道,他想起了我和他多年前,在前苏联远东大城哈巴罗夫斯克所亲眼目睹的那一难忘的镜头。
93年,我作为大陆一家外贸公司的俄语翻译,随代表团去前苏联远东。在那些日子里, 我最怕在大街上看到那些孤苦零丁的俄罗斯老人。那满载着忧伤的脸孔,令我为俄罗斯的命运感到悲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改革的风暴中,一夜之间被新货币制变成了一堆废纸。他们诅咒哥尔巴乔夫的新思维,诅咒叶利辛的震荡疗法,奔走在种种抗议活动中。可俄罗斯改革的太阳依然每日冉冉上升,他们依然穷困潦倒。老年的悲哀已无法让他们改变自己的命运,面对成长的冒险一代,只能望洋兴叹。
我和远东作家瓦洛佳相逢在哈巴罗夫斯克,我作为他在中国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在炎热的日子里》的中译者,受到了他热烈的欢迎。他请我在《阿穆尔饭店》吃俄罗斯大菜。当酒足饭饱的我们,在列宁广场上漫步时,瓦洛佳望着广场上乞讨的老人,伤心地对我说:“沙夏,如今在我们俄罗斯最可怜的就是老人,如果他们年轻力壮,也会在自由的天地中,为自己创造一片灿烂,可他们老了,养老金原地踏步,物价却插上了翅膀。他们现在连牛奶都不能天天喝……“
刺耳的汽车马达声打断了瓦洛佳的话。一辆汽车闯进了人行道,随着一声凄惨的人生绝唱,一个白发老人倒在血泊中。霎时间是死一般的寂静。酒醉如泥的金发小伙子趴在方向盘上,失去了知觉。
广场上的人纷纷在胸前划十字。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慢慢走过去:“老兄,你解脱了。“他一边说着,一边从死者的脚上脱下了皮鞋。
我还以为这是古老的俄罗斯风俗,想不到,这位老人竟在众目睽睽之下,手持鲜血淋淋的皮鞋,走回长椅,拿出手帕,檫乾了鞋上的血迹,脱下了脚上破旧的皮鞋,然后,泰然自若地穿上了死者的鞋子,笑着自言自语:”他妈的活见鬼,正合适!“
瓦洛佳跑过去,气愤地质问:”同志,你怎能这么做?“
老人笑道“朋友,死人用不着穿鞋,可我需要! 你难道没长眼睛,没看到我的鞋早他妈的不能再为我效劳了吗?”
我和瓦洛佳默默地走出了列宁广场,我不敢看那双饱含着泪水的蓝眼睛,我怕我的眼泪也流出来。
回到澳洲后,我写了中篇系列纪实文学《从远东到西伯利亚》,刊登在当年的《自立快报》。我将其中的一篇《死人用不着穿鞋,可我需要!》,附上我的俄文译稿,给瓦洛佳寄去了。想不到,一个月后,我收到瓦洛佳的回信里,竟是我寄给他的刊登《死人用不着穿鞋,可我需要!》的报纸和我的俄文译稿,他一个字也没有写。
我知道我冒犯了瓦洛佳的民族自尊心,急忙给他写信道歉,但他再也没有来信。我还以为他已将我忘在九霄云外,可他来到澳洲的当天,就给我打了电话。我本来已将当年列宁广场的那一幕忘得干干净净,倒是他,血液中奔腾着强烈民族自尊心的瓦洛佳,讥笑中国人的一句话,令我又走进了那不堪回首的镜头。 _________________ 李明晏
澳洲中文作家协会秘书长
澳洲中文作家协会(中华分会)会长
www.australianwinner.com |
|
|
返回顶端 |
|
 |
爱国先生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5/10/09 文章: 25
积分: 17
:
|
|
我从李老师这篇作品里读到的信息:
1、“这是澳大利亚独特的风景,善良的澳洲人,对自己不再需要的东西,通常大多是送到公共旧物收藏箱,而对那些形象还令人欣赏的衣物,一般都是放到显眼的地方,方便他人。” ————美丽的澳大利亚,善良的澳大利亚人。我在想,国人何时都能做到这一点呢?
2、当年,堂堂世界上第一个、最大一个的社会主义——苏联(曾经的一个神圣而令人神往的名字和国度),那次阵痛是何其的惨烈!?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一个人,都不要经历的好!
3、两个人的民族自尊心——李明宴、瓦洛佳!都是同样高贵的! _________________ 借小小说 说大世界
邮我:中国安徽省怀宁县小世中学/张爱国(246121)(原地址已作废,请收藏这个地址)
E我:zag2002@sina.com
打我:13966950562
Q我:278604152 |
|
|
返回顶端 |
|
 |
刘云云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5/10/06 文章: 1598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市 积分: 9441
:
|
|
那个老人泰然自若地穿上了死者的皮鞋......这个细节具有强烈的震撼性,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欣赏了,也学习了!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