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子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7/01/06 文章: 7522 来自: 贵州 积分: 23182
:
|
|
深切共鸣于花语的《柿子》
文/ 山城子
大略地说,能让读者共鸣,就是好诗;而能让读者共鸣得深切,那一定是精品了。花语的《柿子》,是游终南山获得的灵感,刊登在《诗选刊》2009、10下半月上。全诗14行,分三节。
脸儿圆圆的姑娘
澄澈透明的姑娘
小髻轻挽的姑娘
这是第一节。全节排比而拟人,为的是强调柿子很像姑娘,当然是要借物抒发人事之情了。
诚然,我是读到最后,又回过来重新体味这节的。于是就联想到半个世纪前,我的恋人也是“脸儿圆圆的姑娘”,且眼睛也圆圆的,绝对“澄澈透明”。只是没有“轻挽小髻”,而是吊着两根黑黑的又粗又长的傻辨儿。那时,我们是家乡初建中学的不同班但相识了的同学。建校劳动中,我的视线老是被她穿的浅绿布衫所吸引。
是从青色时代开始
历经春分、炎夏、深秋
直到临冬的风,用瑟瑟的黄叶
挑红你的盖头,你才把怀里的涩
变成糖,高举灯笼的嫁娘
这是第二节。比喻式活用、分抛之后,继续喻拟或活用词类行文。用柿子长成的过程喻姑娘爱的成熟过程。可见爱也不容易。
在校期间,我暗恋她两年。偶有接触,也羞于表白。真是个“青色”时代呀!但还是默默地希望着。正如“春分”时节,生长着希冀。后来我到省城读书,意外地收到他的来信,情怀热得真个“炎夏”哩。定情之后,苦哇,隔着三百六十华里呢!欲成家也难呢——既无阿赌物,也无居所。心情的确如“深秋”。至于相恋到第六个年头,是“临冬的风”,把我们刮到一起了,哪怕“瑟瑟”也不顾。那是64年的春节,她成了“高举灯笼的嫁娘”——我们领到了结婚证书,“涩/ 变成糖”。
你把温暖分给了秋野
你把甜蜜分给了人间
你是我的姐妹或母亲
是否被痛苦腌制过的幸福,爬过深井的隆冬
在低矮的坡岸
连皮带心,都甜
这是末节。诗人依然喻拟或活用词类款步。那橘红的暖色,那绵甜的内质,暗喻着善良厚道的为人。我妻如何不是呢?在家乡小学代课,把孩子们都当成自己的亲弟弟妹妹那样地负责任。与我母亲相处的几年里,就像亲生的女儿一般。记得清的做好事就有调节别家后继母女的关系,只身抢救邻居煤气中毒的三个孩子,深夜把睡在破棚子里的农家孩子送回家,车祸现场她指挥年轻的围观者救人送医院,说要赖上我负责等等。至于义务给亲朋好友、邻里熟人家的婴儿做棉衣、围嘴,赠送自己细工绣花的拖鞋、一盆盆自制的丝网花,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不就是把“温暖”与“甜蜜”,“分给了秋野”“分给了人间”吗?
读到倒数第三行,那“被痛苦腌制过”六个字的时候,我的泪刷地噙满了眼睛——不是这个意象的出现,我也许不会写这篇文章。我说的深切共鸣,就深切在这里。
与现在小康起来的日子比较,我们确实经历了生活的坎坷与艰辛。文革中她离开了乡间的“代课”,回到我的出生地带着孩子艰难度日。我们两地分居长达八年之久。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工人,41、93元人民币的工资,竟连续14年不变。而当她起出她与孩子们的户籍从辽西到贵州我所在的工厂后,家是团圆了,然而因为文革的动乱,10年后户籍才分批落下。没有户口就没有粮油副食的供应,没有这票那票的发放,我成为工厂为首的困难户。为了生存,她先后开荒种菜、饲鸡养兔、做泥水小工、扫马路厕所、学裁剪做裁缝、给工厂子校代课、自己蒸包子端到街上叫卖,后来租个房间自办自教幼儿班……二十余年里,我们一家五口曾断炊过,她被累倒过,患上美尼尔氏综合症,腿疼或腰疼几天下不了床……这还不叫“被痛苦腌制过”吗?
直到最小的孩子大学毕业后,我们的生活才逐渐地返青了。现在老夫老妻心无挂碍精神健旺地过起两个人的日子。她又爱上了十字绣,偶尔也去打牌娱乐娱乐。我是坚持我的爱好,在键盘上消磨夕阳。 这不就是“幸福”嘛!一天里的感觉,真的从里向外“连皮带心,都甜”啊!
我们的这些事,怎嘛,就被花语知道了呢?竟从高挂在树上的成熟了的柿子给诗歌出来了。
我面向西安的方向,就默默地谢谢花语吧!谢谢花语!!还是谢谢花语!!!
2010-5-24于黔中文化村 _________________ 诗是人生的雅伴儿。
山城子博客: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45
山城子的北美文集:
http://www.maplereview.org/best.php?u=96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