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子
2008澳洲彩虹鹦十佳版主
加入时间: 2007/01/06 文章: 7522 来自: 贵州 积分: 23182
:
|
|
美,明春咱俩到成都——《形象诗美学》书稿[77]
(第十二章 古诗赏美// 唐诗《春夜喜雨》美)
作者:山城子-李
1、
美,明春咱俩到成都
去体会春雨如何润物
山,你是要研讨那首《春夜喜雨》吧
看你挺青睐老杜
那确实是一首传诵古今的好诗
春雨的好人形象走进千家万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美,我最喜欢第一、四两句
具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启迪
2、
山,怎扯到了哲学领域
这两句里含有哲理?
是的,好人形象
就是要专门利人,毫不利己
当春普降
就是做到了具体与历史的统一
这属于科学世界观
呈现主观能动,又识大体
而“细无声”就是方法
小苗们都会满心欢愉
倘若挟冰夹雹而落
课堂岂不成了人间地狱
3、
山,你这样说确实很哲理
诗的主体形象更适合教育
是的,所以千百年来
“润物细无声”被推崇为名句
不仅是方法的问题
个中的博爱之心贵为金玉
4、
美,这首诗写法上也有特点
就是一联一变:
首联活用一个“知”字议论开头
拟人的效果就活灵活现
颔联活用“细”字变为描写相承
好人的形象就更加凸显
颈联转为远景
深化了春雨的恩泽普遍
尾联合在对明晨的联想
是展示恩泽普遍的预期实现
5、
啊,明白了,就是议论而起
近描而承,远写而转
联想明晨而合
使行文不呆板在一个平面
美,我还觉得这喜雨或许别有寄寓
为何不是希望有这样的好官
为穷苦百姓造福一方
千家万户都业也乐,居也安
山,这很符合诗圣的思想
是把民本观念载于春雨润物上面
(50行)
2010-6-7于黔中文化村 _________________ 诗是人生的雅伴儿。
山城子博客: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forum.php?f=345
山城子的北美文集:
http://www.maplereview.org/best.php?u=96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