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麻沸散人
会员等级:2
加入时间: 2006/10/16 文章: 60 来自: 中国·重庆 积分: 207
:
|
|
我们这个村子,不大不小,叫山里村,其实就是大山里的一个村。山大,不是有大的块头,而是有连绵起伏的气势。山里村的农民就是“山农”。说起咱村,不少有见闻的人都啧啧称好:房前房后稻田似镜,屋左屋右耕地成垒。燃料丰富,水源又好。就是这公路不通,地形差点,“V”字型,漏斗状。来来回回爬坡上坎总少不了,却不过是一种信号:上学或者放学,劳作或者收工。于是,山里的大娃细崽每天都忙忙碌碌,每天都爬坡上坎。
村里人各有所好,各有所长。孩子们除了读书,还会背柴、割草、锄地、耕田、翻土、煮饭、扫地、喂猪、养鸡、赶鸭、放牛、牧羊,还会耍棍棒、打火枪、射“茅草箭”。大人们更是身怀绝技,神通各显——
一队的董师傅,杀猪名手。所有过年过节、红白喜事、上肉市场的猪,一经他手,白刀捅进,红刀抽出,一次性了结性命,自出道以来,万无一失。四队的肖师傅和七队的田师傅就没有这么准,有时要捅两刀,头一刀没捅到颈动脉,血都没有喷出来。有时又捅进了喉咙的软骨,连刀也差点没拔出来。这刀叫“红刀”,却也是白晃晃的,宛若银光一道。村里九个生产队的猪,三位屠夫平分而。但那是办税票时候的事了,现在可以直接给师傅现金。况且爱畜也好,孽畜也罢,养主总不忍心让它挨了一刀又一刀。所以董师傅就像资深教书匠成为教育家一样,由一个屠夫变为屠宰专家,经验十足。
董师傅还是大木匠。木匠也分三种:村里木材多,大概是就地取材的原因,住房几乎全是木制。给人修建木房的叫“大木”;人死了,要做棺材,这是“二木”;居家木制用品以及木制农具,是称“小木”。做“大木”的都会做“二木”和“小木”,授予其头衔便用“最高学历”以冠之。二队的老汪和五队的老杨也是“大木”能手,但造的房子看起来不甚美观。毕竟董师傅出生于木匠世家,还会做“上梁房”。上的这梁就是堂屋中柱上的横梁,上面画有彩带图案,写有“富贵荣华”等字样,还要写建房的时间。这是为房主祈求子孙万代,身健寿彰,福禄无疆。此外,还要念经文:“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以防火灾。听人说,董师傅的父亲生前有鲁班神能,可以法定乾坤,可以让流水不流,让户枢不蠹。他给姑娘儿们做的嫁床,睡在一张床上的新郎怎么也摸不到新娘,两口儿急了,哭笑不得,请师傅解挽。师傅“莲花手印”一挥:“---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不久,就有一个胖儿子出生了。但说有一次,老师傅放在床下用来画墨线的墨斗被女人的脏东西碰上了,神能尽失,所以失传了。
二队的刘伯,是个老中医,年逾古稀,身体硬朗。瘦高瘦高的,像根电线杆子。说话有力,打铁一般,“当”“当”直响,开玩笑的人叫他“刘大炮”。年轻的时候壮得很,力大无比,他说自己曾在大陆垭打过老虎:记得那天二十三,二十一、二、三,月起鸡叫唤,我给人看病,下半夜才回来,酒喝得二麻二麻的。正走到岩口,“呼”的一头老虎从树林里头窜了出来,我顺手抓住它胡子,一脚往它肚皮一踢,双手把虎脑壳一扭,虎身子跟着转,我又侧起一脚踹了出去,老虎滚下岩了---刘伯认得很多草药,一年四季,他背只背篓,提个短锄,别把柴刀,在荒山野岭,遍地采药。他会接骨,人的和畜的;会治风湿麻木、关节炎、跌打损伤、多年老伤。自己寻的药,不收钱,只要有酒喝。喝足了,就讲“投徐段”,说那几年,董家老头还是元帅的干儿子呢,是在大陆垭行军的时候结成的。接着又讲他打老虎:---我顺手抓住它胡子---
六队以前是专门打铁的生产队,现在只有一两家人还操旧业。原因是打铁赚不了几个钱:有的人虽然未将土地“还林”,但是已经“退耕”了;有的又“农转非”---再说了,人们一套农具,少说也得用上个三年两载。罗五就是个操旧业的铁匠,铁石心肠,大肚皮,却不能容。满脸肉,黑乎乎的,像堆玄铁。他不懂医药,但有一间品种齐全的药铺:有中药、西药、草药、膏药,畜生的药,老鼠药,黄鳝药,除草剂,杀虫霜、敌百灵、敌敌畏、六六粉、三环唑、稻瘟灵、甲胺磷---村里有两句顺口溜:“山里村,交通不便。罗老五,坐地赚钱。”“宁包刘伯的草药,莫贴罗五的膏药。”人们每每提到罗五的老价格,或者是看到他那一身横肉时,刘伯那瘦高的身影就立在大伙儿眼前,大伙儿对刘伯的敬意又多了许多。村里有个教书先生曾说:难道物质财富永远丰富,而精神财富永远匮乏?
八队的陈老支书是以前的村支书,现在是村中大房小事“来宾接待处”的记帐员。老支书老态龙钟,戴着老花镜,骑着鼻梁,要掉不掉的。年轻的时候跟他表妹结婚,两个儿子高大聪明,上完小学就去北京打工,找了不少钱。老支书常跟现任支书说:读啥子书哟,我那两个崽崽,没读啥书,还是活得有模有样的---现任支书长有痔疮,坐立不安,倒是个知识分子。前几年,村校缺老师,他去代过课,村里扫盲,他是主管人。他还算是村长的秘书了,村长歪歪倒倒的写不出来几个字。二队有学生考上了大学,找他出个贫困证明,他说你自己写来,我给盖章,记得末尾要写“山里村民委员会”三队代毛三要开建房用木料的证明,他说你去叫支书写,我给盖章。五队的张二叔和陈老三发生民事纠纷,请他去调解,他说去找支书。还说:群众工作难做呀!
村中还有两位老红军,一队的杨老和九队的文老。单单听这个“*老”的称呼,就知道其资格不同于凡人的“老*”。他们集工、农、兵于一身:早年当兵,负过弹伤;退伍进厂,当过工人;后来务农,直到现在。不过,他们每月都有“皇粮”。两位老人胡子花白,一大把,精神矍铄,是村里人的骄傲。
村里这些年,不少人靠这样那样的途径先富了起来。或正当劳动,或飞来横财。他们打从心里关注人民币是否会贬值;他们打从电视上关注上至联合国下至乡镇领导人的更替;他们走门窜户,希望在下届选举时可以当个村干部,过把官瘾。也有不少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穷了。或自然灾害,或飞来横祸。他们有的跟先富的搞好关系,有以图致富经验;有的则与之绝交,以示马瘦毛不长,人穷志不短---子女成绩差的家长对子女成绩好的家长说,“现在的书,有啥子读法。大学到处都是,还搞扩招,有钱就能读,读了也是白读,陈老支书都是恁个说的---有的不听,孩子读了大学;有的听了,孩子浅读则止,外出打工。有的赚了钱,有的丢了命;有的准备终身光棍,有的已经找了个媳妇回家见公婆,姑娘儿是贵州人、云南人---
山里人每天都忙忙碌碌,每天都爬坡上坎。或为人为己,或一心为己,或为己损人,或专门损人! 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afeisanren |
|
|
返回顶端 |
|
 |
叶英儿
会员等级:6
加入时间: 2006/01/04 文章: 1312 来自: 中国浙江省洞头县职教中心 积分: 9817
:
|
|
返回顶端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