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麻沸散人
会员等级:2
加入时间: 2006/10/16 文章: 60 来自: 中国·重庆 积分: 207
:
|
|
现实之一种
闲暇工夫里,往往免不了对女人有一种浅尝辄止的思索。我常以自己的观点来猜度人世间男人对待女人的态度,认为不外乎有两种:利用和珍惜。利用必不珍惜,珍惜未必不利用。不少女性同胞在没有弄清楚对方有何目的是何居心之前就投入了太多,以致被玩弄感情了还不能自拔,甚而至于酿成一出出的悲剧。面对这样或那样惨不忍睹的情况,惟有女性同胞们自己身临其境且需要辨别的时候,谨而慎之了。
对于珍惜和利用,前者,我不曾有过或者说是不曾抓住过机会;后者,我不曾狠下心来这样去尝试过。况且,我尚缺乏辨别这二者的智慧。天底下包括情情爱爱在内的很多东西,不可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愿望中的那么美好,也不可能都是想象中的那么丑恶。苦短人生中,能够拿出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人、事、物,能够拿出度量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人、事、物,能够慧眼识别可以改变与永远无法改变的人、事、物,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自己为人处事的尺度,则不枉为人了。
我常自问,何为现实?我以为,这也许就是现实之一种吧。
白日梦
午睡的时候,做了两个小梦。
其一:不知道是个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女人,我要跟她上床。女人问我,你为什么要来嫖*?我莫名其妙,回答道,我身为一名作家,应当有丰富的阅历,其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女人怒目圆瞠,责问道,你还真以为自己就是个作家?我被吓醒了过来。
其二:我梦见了素未见过的鲁迅先生。先生的头发还是一根一根的向上立着,模样很孤独,很沧桑。我问,先生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呢?先生吸了一口烟,悠闲的吐着烟圈,语重心长的说道,当时我跟你现在一样,在医学的殿堂里游荡。许多次看电教片的时候,在那手术刀划开皮肤鲜血浸出的一刹那,很多同学惊呼着,麻木着。从那时起,我就觉得,一个人缺乏精神食粮太可怕、太悲哀了。
我正纳闷鲁迅先生为何知道我是学医的,不料一下子醒了过来。
遐想
我总是喜欢让思想在一件事情上停留很久。这可能是我的一个不好的习惯了。
常言道:今日事,今日毕。明日事,今日预。我经常在今天还想着昨天的事儿。我不只对未来没有过美好的憧憬,就是立足于今日,也没有很好的把握。魂不守舍,游荡着去招惹那些味同嚼蜡的陈年烂事。
比如我想到,在很久以前的某一天,我遇到了二位老乡。那是在医院外科见习的时候,在问一位老奶奶病人的病史的短暂之际,得知她也是武隆人。异地遇同乡,颇有亲切之感。待见习任务完成之后,我与她及她的家属攀谈了片刻。老奶奶本来已经在武隆县人民医院确诊为胆总管结石,但是由于当地的医疗资源有限,不能为其进行有效安全的手术。
由此,我又想到了不久前的某一天,当我路过某三级甲等大医院前往出版社时,发现医院周围人山人海,议论纷纷。一打听,才晓得是有个病人准备在外科大楼上跳楼自杀,原因是没有钱治病,而活着又不堪痛苦,倒不如一死了之,以求解脱。
我又想到了家乡当前的医疗状况,又想到自己谨代表着武隆县广大医务人员来医科大学学习麻醉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高考时填报了“定向生”的志愿),却日复一日的蹉跎,汗颜至极。到毕业的那一刻,如果武隆人民不会嫌弃我,还能接受我,我定将在所不辞,以“敢想敢干,实干快干”的武隆精神来赢得父老乡亲的信任和支持。
忆往昔
好久都没有写过一封书信了,突然很想写一封情书一样的信。三年前,我曾经写过一封很长的信,写完了一个作业本,还意犹未尽。我把它亲手交给了信中的女主人。当此之时,她感动万分,只可惜珠玉在先,她早有了心上男人。时值高考前100日,为抒心中悲郁,我在高考倒记时的小册子上记下了这段时日每天的心情。后来,这本小册子在全年级传开了,沸沸扬扬。别人怎么想的我不知道,我自己是很兴奋的,不过从她的表情和态度来猜度,我敢肯定她一定很反感。
三年后的今天,我和她各奔东西。虽然偶尔有些断断续续的联系,并时常提及往事,但她总会说,那个男人,是个军人,早已经在她心中占据了任何男人都不能取代的地位。她还劝我,找一个比她好的,她总是说她自己不怎么样。我心领里她的好意,一位老同学的好意,但我也深知这只不过是她委婉的拒绝。
人们都说感情这事勉强不得,我也不能逆天改命,背道而驰。一切随缘吧!可一切随缘,说来容易,于心于身做到却难。
可能她从不曾知晓,这几年来,她一直是我心中解不开的结。我从此而不能走出她留给我的阴影。
生死路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做的事,而做这些事的时候又都会有自己的目的。只不过,因为某些原因,这些事也许就没有能够做大做好,这些目标未能达到。所以,在旁人看来,觉得做这些事的人是无的放失,瞎混时间。
鲁迅先生说得好: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当地上还没有踩出一条道路来的时候,行人也还少得可怜,没有效仿者,没有一呼百应之势。一旦路被踏出来了,很多人就会慢慢的知道,原来这里不过是一块不起眼的地皮。因此,“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也面无愧色地成为了一句经典名言。
人家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某些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唠唠叨叨。这些人其实多半都是些只看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人。
生命的里程碑,应该描绘得五光十色。一个“生”字固然可喜可贺,一个“死”字诚然可恶可怕。生不如死,死后方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其间的点缀,得*自己挥笔泼墨了。
人生,有生有死。人生路,不过一条生死路。
恋与爱
今天是久违了的儿童节。我祝愿普天下的小弟弟小妹妹都能够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成长。我还是多想些稍微成熟一点的话题。有的人,一辈子,如同男女交欢。于短暂之际,图求快感和满足。男女寻欢之事,本来是充满生机的,不能说是在贪图什么。但仅仅以“物质”和“肉欲”为背景,未免太单调而且枯燥了。我曾经想过,什么是真正的恋爱。或许,当恋爱二字分离开来,不防在一块提的时候,就有真正的恋爱。真正的恋或爱,没有物质的索取,没有肉体的累赘。不让灵魂去忏悔,不让良心来谴责。平平淡淡人相伴,朝朝暮暮心挂牵。恋人亦是常人,树下相约黄昏。谈笑风声怡然,辗转悱恻缠绵。春到同撷相思丫,夏至采莲南塘秋。秋来牵手叶飘落,冬去江水长相流……有或许,幻想中的恋爱,没有经历过恋爱的恋和爱才是真正的恋爱!
理论与实际
一些荒诞不经的遐想。人在口渴的时候,总有能够把长江水一饮而尽的感觉,一旦喝着水了,一、两杯就足矣;男人(女人?)饥渴的时候,总想跟一大堆女人(男人)上床,一旦如愿以偿了,草草了事,也是三、四次足矣。部分人且有力不从心之感了。我主要猜测的是男人中的一部分人,对于女人,我完全不了解,不敢妄自猜度。由此,理论与实际的差别也可以窥见一斑:前面的是理论,后面的是实际。
谈理想
吃午饭的时候突然想到了理想。我在吃饭的时候很少说话的,更不会去谈论理想,我也不会*理想吃饭。偶尔与人提及自己的理想,却时常被人嗤之以鼻,倘若我在吃饭的时候又和盘托出我的理想,岂不令人喷饭也哉?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大牙也只有寥寥的几颗,因为我大谈自己的理想而笑掉别人的大牙,我也将是罪不可赦的。所以,尽管我想到了理想,还是三缄其口欲言又止了。理想变为现实的隶属度有多大,别人固然不知,我亦是不晓,因此得*点实际的本领来谋生计。苟延残喘虽然不是大丈夫所为,但为了满怀的理想能有实现的机会,苟活于世便有了最好的理由。有人说过:死不足惧,但不必轻易言死;生之可贵,但不必苟延残喘。这话说得有气质,却不一定为大多数人所用,活着总比死了有机会!
钱的魅力
昨夜与两位同窗闲聊许久。从谈话中得知,两位同窗把钱的本领看得神通广大,他们认为钱可以带来一切的美好,至少可以让人拥有优越的物质享受。当我谈及我的文学创作理想时,遭遇了他们的笑声,也许是善意的笑吧,也许并没有恶意。记得在过去的黑暗社会里,万恶的金钱就是一切。而在社会主义的今日之高校学子眼里,其认识与旧社会如此雷同,看来钱的确是很重要的了,但是,借问钱以外的事呢,就不重要了吗?话不投机,回去睡觉。睡前看到了一首诗,是宋代毗陵地方一个十六岁的女孩作的。人们知道她能读会写,就将在路上拣到的半个破铜钱以试其才华,全诗为: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 (开元:唐玄宗年号。铜钱上有“开元”字迹。)
功利心
世界上的人,不求钱财的有,不图名利的有,既不求财也不图名的却没有。许多人著书立言,说自己不图钱财,淡泊名利,他口里这样说,心里却想着如何标新立异,通过异常的言语、行动来成就自己成名的伟业。老子已经够生性淡泊的了,当年,当他的学说鲜为人知、少为人用的时候,他也时不时地在《道德经》里大发牢骚,说他的学说是何等的高明,但信奉的人却很少云云。这不正是因为有一种欲望没有得到满足从而由感而发的肺腑之言吗?所以,芸芸众生,为了能更好的生存,要么求钱,要么图名,钱与名又时而协同时而拮抗,都属正常之事。人们又何必故作姿态,去伪装、去吹嘘自己呢? 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afeisanren |
|
|
返回顶端 |
|
 |
小溪清清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4/15 文章: 425 来自: 郓城 积分: 1502
:
|
|
只管播种,别望收获.有了作家的头衔有能怎样?看看现在作家的东西,很少难读的.我看能比上你这几篇文字水平的作家不多!如果说作家,那你现在已经够水平了!多看五四时期的作品,那时候的作家都是大师.现在的混饭的嫌疑很大.哈哈.
陆畅
397889347 _________________ 没道文字浅,没道词意白.只要情谊真,一样能感人. |
|
|
返回顶端 |
|
 |
麻沸散人
会员等级:2
加入时间: 2006/10/16 文章: 60 来自: 中国·重庆 积分: 207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