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分享]《残荷》的诗美呈现---严家威《残荷》赏析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杨光

会员等级:4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5/15
文章: 437
来自: 中国 云南 昆明
积分: 1581


文章时间: 2006-10-19 周四, 下午7:04    标题: [分享]《残荷》的诗美呈现---严家威《残荷》赏析 引用回复

《残荷》的诗美呈现
---严家威《残荷》赏析
杨光
诗人严家威的长诗结构严谨,语言汪洋恣意,具有较强的思想内涵。其短诗结构更为紧凑,短小精悍,语言诗意凝练,思想含蓄蕴藉,如嚼橄榄,虽小而回味无穷。我从 选了短诗《残荷》作例子欣赏,以管窥豹,也可见豹之全美。希望大家喜欢。
我国的诗歌一向偏爱诗情画意的表达,《残荷》只有短短的八句,却为我们营造了三幅精制小巧,诗意浓厚的现实主义画面。画面背景简洁,主景也不繁复,简单的几笔几画,就勾勒了各自鲜明的特征,栩栩如生的形象便呼之欲出。三幅画相互对比映衬,意境幽远绵长,耐人寻味。
“荷已残了,花瓣上有皱纹 /荷叶是一块抹布”,诗人略去了所有的画面背景,只留下抹布似的荷叶作为衬景。诗人着力渲染残荷的特镜。诗人将“皱纹”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嫁接到残荷身上,形象诗意,韵味浓郁,它使残荷有了令人同情哀怜的人性化处境。此处的“皱纹”一词用得堪称经典。画面的情感基调哀婉伤感,诗歌哀怨的悠悠情思让人吁嘘不已。
“一个色衰的妇人 /正拿着一块拭泪的布 /在风中啜泣”,在对残荷人性化处理的基础上,由物而人,诗人又用饱蘸情感的语言构建了一幅色衰妇人在风中拭泪、啜泣的图画。画面的情感色调同样哀婉伤感,很能触发读者对色衰妇人的同情。
花艳会谢,人美会衰,本是生命的自然历程。但诗人仍然忍不住要发问,“谁能永远地靓丽呢?”诗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借用游鱼的视觉,在不经意间导出了另一种美,另一种价值。“瞅见了深处的藕白”可谓本诗思想主题的点睛之笔,它一下子就提升了诗歌的思想内涵。至此,《残荷》的诗情画意美和思想境界都得到了完美的表达。
本来《残荷》第一、二节对诗歌诗情画意美的完美营造已可以让它跻身于优秀诗歌的行列,加上第三节对诗歌思想意蕴美得上层挖掘,足可使本诗歌提升为不可多得的现代诗歌精品。


附:
残荷

严家威

荷已残了,花瓣上有皱纹
荷叶是一块抹布

一个色衰的妇人
正拿着一块拭泪的布
在风中啜泣

谁能永远地靓丽呢?
几条游鱼
瞅见了深处的藕白

_________________
杨光的语言空间

http://blog.sina.com.cn/languagespace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杨光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