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试从屈赋的书楚语作楚声谈通城话的历史民族价值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随笔杂想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张九紫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7/04/29
文章: 187

积分: 688


文章时间: 2020-9-20 周日, 上午10:05    标题: [原创]试从屈赋的书楚语作楚声谈通城话的历史民族价值 引用回复

试从屈赋的书楚语作楚声谈通城话的历史民族价值
湖北张九紫
一,序言;屈赋语言的历史区域
1、屈原生平及作品篇数
屈原出生于楚国的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自名正则,字灵均,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遭受贵族排挤诽谤,先后流放至汉北,幕阜山区域的鄂州和洞庭湖水系的沅水、湘水、汩水流域。楚国国都郢都被秦军攻破,自沉幕阜山下的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创作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一篇,《天问》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远游》、《卜居》、《渔父》各一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一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美学,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高尚精神。
2、屈赋是由官方语言与楚语楚声构成的瑰丽诗章
屈原任左徒期间,对外力主联齐抗秦,经常从事外交活动,用中原商周文字作为官方语言进行书面交流,深深接受中原礼乐法儒文化的影响。在创作辞赋时,必然用的是当代流行的时代语言,即同中原诸国交流时通用的官方语言,与荆楚本地域方言土语(楚地蛮语)的混合语言,具的历史时代的融合性,是当时楚国末期语言状态的文本记录。屈赋是用楚国文字创作的,大多字是当时周代官方语言文字的变体,属于华夏文字系统,到今天使用的现代汉语仍能识其形,知其义,具有历史承传性的社会意义。但屈赋里有许多文字今天只知形,即汉字的方块形状,不识其字的含义和读音,使人用现代汉语无法读准其字音,识出其意义。为何?是因为屈赋书楚语记楚声的特点,既使其赋具时代性与地域民情风俗性,因为当时楚国诸民族共同体只有楚族语言,没有楚族文字,在书楚语记楚声时,只能用中原商周的文字的读音标读楚声,所以现代人只知其字是汉字字形,不知其真实义。由于从周朝末期到今天,历经很多朝代,语音随时代而变化,使得用现代汉语的读音读那些不知其义的汉字,也非当时的中原字音的楚声。要读懂屈赋里那些是汉字,不是汉字意义,是楚声又非当时战国时代中原官方的读音,到哪里去找这种读懂字声、知其字义的语言呢?除了要了解屈赋里的官方语言文字外,还有用书楚语记楚声的原因。屈原曾任的三闾大夫一职,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主要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王族屈、景、昭三大姓子弟的教育。楚人举国上下好巫傩祭祀、信神鬼,自然信仰崇拜成风,屈原在流放时接触到了楚国多地姓氏民族的土语方言,用浪漫主义手法“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地创作出楚地风情的赋体。用何文字“书楚语,作楚声”呢?楚国是多民族融合的国家,都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只有用商周中原文字的读音“书楚语,作楚声”地书写楚地语言与巫傩祭祀了,那么这种楚语楚声现在又在哪些地方存在呢?
3、屈赋楚语楚声的区域
屈原创作辞赋时,楚国由强盛到开始衰落,是当时中国乃至全世界版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包括湖北省,湖南省全部,河南省、安徽省、江西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重庆市、广西自治区,云南省等部分区域,楚语楚声只有在当时楚国范围的边陲地区去找。屈原足迹到过的地方有汉江流域,长江中游地区的洞庭湖水域及湘江、沅江、资江与汩罗江流域。这些地区是楚语楚声的核心语言区域。楚国在平原及低矮的丘陵地区的各民族,历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共和国二千多年的汉化,及各朝代官方语言的变化,已经没有当年楚语楚声的蛮夷语言了,但是在极边远的湘西、云贵、滇粤交界地区民族成份未变,及相对闭塞幕阜山区的深山沟谷里,虽然原居住的民族主体于元明之际迁走,但是还有许多山沟原居住民族的人未迁走,后来汉化。很多从江苏迁江西,从江西迁来的汉族各姓,还是楚国当时吴越民族汉化的后裔,语言还保存原来吴越语言的读音,加之未迁走的古老民族的一些民众,虽己汉化,但是语言一直保留着原来的蛮夷方言土语,从那些地区的古老语言能一定程度地解读屈赋及《楚辞》中那些字的读音与字意呢,幕阜山区的通城话能一定程度地解读。
4、通城话的语言范围在楚语言区域内
通城县坐落在幕阜山区腹地,处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从具体方位上讲在赣之西,湘之北,鄂之南。从大方位上讲处在长江之南、五岭之北,处在洞庭湖与鄱阳湖之间幕阜山的三角地带,与江西省修水县、湖南省平江县构成三省的小三角地带。从县域方面看与江西修水县,与湖南平江县、临湘市,湖北的崇阳县、赤壁市相邻,属湖北省咸宁市,处在与湖南省岳阳市、江西省九江市的地级市的中等三角地带,处于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沙市、江西省南昌市大金三角地带,处于江南腹地的长江、湘江、赣江怀抱的地带里。这个地带远古有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通城县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十来处,著名的尧家林遗址,经调查应读为寮家陵遗址,距今天约有4500多年历史,属于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文化类型。石家河文化为长江中游地区水稻文明的三苗文化,商时,长江、洞庭湖东南与幕阜山先为句吴部落的边地,后为杨越边地,战国时为荆楚之山地。秦属南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下隽县,简称“隽”。武帝时,属长沙国。建武十三年改长沙国为长沙郡,下隽隶属长沙郡。三国时属吴国,为周瑜封邑。南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公元499年),改下隽县为上隽县,设锡山市(今隽水镇)。梁大同五年(公元539年)废上隽县,分立乐化县、下隽县两县,隶属上隽郡。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乐化、下隽并入蒲圻县,属荆州江夏郡。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分出蒲圻的南境置唐年县(今通城、崇阳境),隶属鄂州。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改锡山市为镇。元和五年(公元810年)更名为通城镇。五代杨行密(公元902年-公元903年),改唐年为宗阳县,南唐又改宗阳县为唐年县。北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改为崇阳县,属鄂州。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分崇阳县南上隽、乐化、天宝3个乡设置通城县。元朝属武昌路,明、清两朝属武昌府。民国21年后,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公元1949年解放,属大冶专员公署。公元1958年11月,通城、崇阳合县。公元1960年1月属武汉市。公元1960年12月,恢复通城县,属孝感专员公署。公元1965年8月属咸宁专员公署,今属咸宁市。不管是从古今地理位置,还是历史地域的行政划分隶属,都是楚国的范围,都是楚国各族的方言区,都是楚国多元民族融合的楚语方言在相对闭塞的地域环境中保存沉淀下来的语言。幕阜山是三省交界的山脉,先有长江、赣江、湘江三条大江河与洞庭湖、鄱阳湖二大湖围绕在水泽之中,与外成为相对隔开的群山环境。再是九岭山脉,幕阜山脉,龙窖山脉三条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组成幕阜山系,与外界隔离为大冲大洞。两条(阳新、通山、崇阳、通城、平江沟谷,德安、武宁、修水、铜鼓、浏阳沟谷)贯通排列,形成一个极为封闭的生存环境,两条沟谷之间有沟壑、山坳横向相通,是历朝历代幕阜山外各民族、各姓氏避难定居之处,语言保留着原来民族与原来姓氏的特点。这个地域是在屈赋的语言区域内。
  二,屈赋楚语楚声源流于长江中下游的历史民族意义
  楚辞“兮”字源流于长江中下游的古楚族与古句吴、杨越交界的幕阜山区。
自古以来,“郢人善歌”闻名于世。周曼丽说:郢是楚国旧都,在今天湖北江陵一带。这个词出自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世称善歌者曰“郢人”。《梦溪笔谈》中记载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都是楚人的音乐。“郢人善歌”的历史远早于北宋,“四面楚歌”的典故出自秦汉时代的霸王项羽。九黎部落为牛耕水稻区域,面积广大,是长江中下游与淮河及黄河下游地区的稻作文明区。之后的三苗国在洞庭湖与鄱阳湖水系及之间的幕阜山系与罗霄山系地区。
1、《楚人来自甘青》和《楚人的梼杌》两文指出,楚国统治者不是农耕定居民族出身,他们来自青藏川陕之处、具有虎崇拜习俗的羌藏类游牧民族,是典型的原始苯教背景,因此楚文化以招魂祺禳、巫傩盛行为显著特征。《楚辞》几乎都是巫傩跳神中使用的咏歌。语言上有一个奇特现象,用“兮”连接前后文。既然楚人是羌藏类游牧民族背景,原本应该说一种古藏语,这个“兮”应该是古藏语所固有,因为语言无法独自发明创造。《楚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兮”是屈原“书楚语,作楚声”的运用,不是屈原的专用独创,是楚国上层贵族世代延续的歌咏习惯。这种奇怪的表达习惯不见于汉语口语,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人会用“兮”来感叹。徐江伟发现,它原来是藏语的表达习惯。在古藏文中,在古老的苯教仪轨书中,“xi”随处可见。在苯教名目繁多的跳神仪轨中,巫师在献祭中咏唱的长短句皆用“xi”连接。在藏人的说唱史诗中“xi”很常见,同一个句子通常要反复二次,一次带有形容词,一次不带,以形成循环复踏的效果,前后句之间要用“xi”连接。如:1,它用大口兮,它用大口吃草;它用长长的脖子兮,它用长长的脖子喝水……2,他割下了敌人的心脏兮,他割下了野牦牛噶尔瓦的心脏;他为同族报了仇兮,他为伊古当恰木兄弟报了仇……3,如果他活着兮,国土将开放;如果他死了兮,坟墓将开放……4,雄尔巴兮,与天相近;天上的星星兮,悉利利!拉尕尔兮,与山崖相近;岩石的晨星兮,悉利利!墨竹兮,与隆相近;犀利的风兮,普鲁鲁……。苯教跳神几乎都是叫“锅庄”的舞蹈,手拉手围成一个圈,一边举手、抬脚、跺脚,一边旋转歌唱,唱到这“xi”声时,正是举手或跺脚之时,可见它是故意为锅庄舞设计安排的。敦煌出土的吐蕃文书中,赞普与众臣欢宴,名叫“琼保邦色”的大臣有这样的颂唱:“这是苏则兮,他杀死了它,尸体献于赞普之手。洛埃兮,他受到了嘉奖!雉之上兮,在藏地城堡之上,它长有白腹兮,在附近飞翔。这是苏则兮,他杀死了它,双翅进奉赞普之手。洛埃兮,他受到赞普嘉奖……”法国藏学家石泰安说,这种带有“xi”的章句不仅记载于苯教祭神仪轨中,也大量出现在藏文格言集中。如《苏毗族格言》中的格言都是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石泰安的理解是,诗歌中的“兮”是一种自我颂扬和自我陶醉。古代藏人喜欢在一问一答中进行自我吹嘘。因此他把“xi”都翻译成“是啊”,譬如:“这是苏则,是啊!他杀死了它,尸体献于赞普之手。洛埃,是啊!他受到了嘉奖。雉之上,是啊!在藏地城堡之上,它长有白腹,是啊!在附近飞翔。这是苏则,是啊!他杀死了它,双翅进奉赞普之手。洛埃,是啊!他受到赞普嘉奖……”徐江伟以为,古藏文中“xi”与楚辞中的“兮”一样表示虔诚祈祷,而不是自我吹嘘。楚辞中的“兮”只有放到藏语中才能正确解释。藏语“王”读作“xi”,同时也是“天、祖”的意思。在原始苯教中,天、祖、神三者是同义互通的。多用“兮”是在无时无刻地呼唤天祖神灵,求其降临,请其现身,“招魂”是也!因此,“兮”可看成一种语言的指纹符号,一种汉藏语系的语言密DNA。楚人诗歌特征能与古藏人诗歌对接起来,说明楚人是来自青藏川陕之处古羌的一支。
2、在史前神话时期,相传舜帝南游时弹五弦琴以歌《南风》:“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舜帝南巡时,经过江汉流域到洞庭湖,沿湘江而上,是古三苗国地区,商周时为荆楚族与杨越族地区。楚人屈原创作代表作《离骚》与在搜集、加工、改造南方民歌的基础上创作而成《九歌》时,“书楚语,作楚声”自然用到楚人歌中舒展语气的楚语楚声的“兮”字。总之,屈原骚体形式是从民歌“楚声”学习而形成。人们谈论屈原时,称他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浪漫主义的气质,是由荆山楚水滋养出来。自古荆楚包括周边山区的南蛮各民族都有“无歌不插禾”之说,别是说婚丧嫁娶、节日祭祀、娱神乐鬼求平安此等大事。楚人连下地薅草都能唱首《薅草歌》,生产、生活无处不唱歌。湖北五大民歌区,因着南北交界、九省通衢的特殊位置,文化和音乐兼容并蓄,既有南方蛮族民歌的委婉流畅,又有北方民歌的高亢明亮。浪漫主义是楚歌最核心的音乐性格,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由于地理、语言环境的差异,楚国一带自古就有独特的地方音乐,古称南风、南音。有独特的土风歌谣,《说苑》中记载有《楚人歌》、《越人歌》、《沧浪歌》。
  3、鄂城于湖北东部,位于长江流域的幕阜山北端,距今7000多年前,境内就有人类居住。夏商之世属三苗之地,商周为杨越的句吴居住,春秋战国时属楚,属鄂县。三国时,吴王孙权在此建都,晋至南北朝属武昌县。隋朝,改属江夏郡,唐时设驿,属鄂州。五代至北宋时属武昌县,南宋时置镇,属寿昌军。元代先后属寿昌军、武黄散府、武昌县。清代至民国期间先后属武昌县、鄂城县、黄冈县。公元1914年改寿昌县为鄂城县。《越人歌》和楚国其他民间诗歌一起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是中国最早的翻译作品,展现了不同民族人民和谐共处的状况。其古越语发音在汉代刘向的《说苑》中有记载。鄂君子哲在初至封地鄂时,举行舟游。而榜枻越人则以认识新来的领主并为其效劳为荣。在盛会上,越人歌手对鄂君拥楫而歌。一位懂得楚语的越人给子皙翻译道:今夕何夕兮,搴(qiān千,拨)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pi,同"披",覆盖)好兮,不訾(zǐ,说坏话)诟(gòu)耻(耻辱)。心几(jī,同"机")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春秋时期楚国的王子,父亲楚共王)。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子皙被这真诚的歌声感动,按照楚人的礼节,双手扶了扶越人的双肩,又庄重地把一幅绣满美丽花纹的绸缎被面披在他身上。鄂君子皙是楚人,榜枻越人是越人,二人属于不同的民族。楚,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第一大国;越,是先秦时期中国南方一个庞大的族系。楚,一般认为是江汉民族,是从长江而下的古羌部族的分支,从淮夷到丹阳建立楚族。洞庭东南到江淮间是句吴,后为土著扬越人,即榜枻越人的族属。西周春秋时,江淮间的鄂国世为扬越人所居,先于楚人生活在古江淮地区。《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西周初年,得周成王赐封子爵的楚先人熊绎,"仍僻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莱,跋涉山水,以事天子。唯是挑弧、棘矢,以共御王事"。周成王时,中原诸侯纷争,楚人等到了发展的机会。向南一能避开周王室的箝制与中原群雄的干预;二是大江大湖水域阔在,沃野千里,居住在其间的人群社会尚未充分发展,邑落林立,比中原地区内聚力小,便于拓疆开发。《史记•楚世家》说:当周夷王之时(公元前887年--公元858年),王室衰微,诸侯或不朝贡、或相互杀伐。熊渠甚得江汉间的民和,兴兵伐庸、扬越,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至于鄂”,就是攻打到了扬越人控制的幕阜山区的鄂地。立“中子红为鄂王”,建立了一个统治者是楚人的地方政权,被统治者主要是世代居住在鄂国的扬越人。扬越,百越之一。《吕氏春秋•恃君览》载:"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敝凯诸、夫风、余靡之地,缚娄、阳禺、欢兜之国,多无君。"扬越即居处于扬水、汉水之南的百越。扬越不止是百越之一,是先秦时期百越之别称,扬越即百越。楚人占据杨越之地后,扬越人继续在鄂东故地休养生息,保留原有的组织、习俗、自由之身和人格自尊,怡然操着自己的越语,自在地横楫逐波或从事其它行业。越人生活的江淮地区,温热潮湿、雨量充沛,有纵横交错、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海。古越人熟谙水性,"善于舟楫"、"利于水战"。《淮南子•原道训》说越人“陆事寡而水事众”,《汉书•严助传》说越人“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越人善于使舟,多次献舟于中原,帮助中原国家训练水兵。《竹书纪年》中有:周报王时“越王使公师隅来献舟三百”;《汉书•武帝纪》载:汉朝的楼船水师曾大量启用越人为将;《梁书•王僧辩传》记载:南北朝时,梁朝攻击侯景之部,船上“棹手皆越人,去来趣袭,捷过风电”。《说苑•奉使》说:“(越人)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众所周知,越族的突出特征是“断发文身”,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剪发、被发、断发不同于中原民族的束发。文身在身上刺划各种纹样,“以避蛟龙之害”。越人与水打交道,相信水中有龙。担心龙伤害自己,以龙形文身,使彼视己为同类;为祈求神的保护,又信奉水神。有祭祀水神的习俗,祭祀时用船并把船饰以龙的形象(龙舟)。所以越人的文化图腾是龙蛇崇拜。汉语主要由华夏族语发展而来。楚人语言与华夏语言有区别。汉语为单音节,楚语系多音节,语词多双音,如“蟋蟀”、“蚊子”、“怂恿”、“扭泥”等等,本是楚语,亦变成汉语词汇。楚语有发语词“羌”等,有结语词“兮”、“些”等。总的来讲,楚语和华夏族操的汉语属同一语言系统,楚国贵族阶层基本上通晓华夏族通行的汉语。越人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不光与汉语不同,和楚语也有很大的差异。越人语言被中原华夏族称为“鴃舌鸟语”。汉语为一字一音的孤立语,越语为一字数音的胶着语。越人不仅与华夏人不能通话,与近邻的楚人也很难通话,所谓“鸟声禽呼,言语不同。”《淮南子•修务训》中载了越人语言的语音特点:“胡人有知利者,而人谓之駤。越人有重迟者,而人谓之訬,以多者名之。”高诱注云:"訬,轻利急,亦以多者言。訬,善誃者谓之訬”。这说明越人的语言多数是轻利急速,可见,越语是独立的一个语音系统。楚国吞并越国后,包括扬越之前吞并的句吴,其中句吴之地为长江、洞庭湖东南到鄱阳湖之间的地区,幕阜山在中间。楚人通楚、越双语的人逐渐增多。楚国语言除了原楚语外,又融合进了越语。楚国上层贵族流行中原华夏语音,越族一般平民,比如横楫逐波的舟子,有些还只操自己的越语。子晰在船上表示听不懂越语,立马召来了翻译,说明其地同时能操楚、越两族语言的人不少。这是楚、越两族人民相杂而居,日常生活频繁需要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楚国有悠久历史,楚地巫风盛行,楚人以歌舞娱神,使神话大量保存,诗歌音乐迅速发展,使楚地民歌中充满原始的宗教气氛。这些影响使得楚辞具有楚国特有的音调音韵,同时具有深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浓厚的巫文化色彩。楚辞的产生是和楚国地方民歌以及楚地文化传统的熏陶分不开的。“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辞赋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成为楚辞的显著特征,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楚辞即使不能歌唱,也要用“楚声”来诵读。楚辞的许多诗篇都有“乱”辞,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表明楚词与楚乐有亲密关系。楚地盛行的巫教,渗透了楚辞,使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楚辞中充满着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着道地的楚地方言。现在的湖北话分3个主体:西南官话,江淮方言,赣语。西南官话方言区,即武汉、荆州、天门、潜江、荆门、恩施、宜昌、随州城区,十堰大部。这里大多是原楚国楚语区,因贵族都通官话,后汉化成官话方言区。江淮方言区,即黄陂、新洲、孝感、黄冈,十堰市的竹山、竹溪,广水市,黄石市区,鄂城。其中黄冈、黄石、鄂城是古杨越之地的古越语区,楚化后成了楚语区。赣语方言区,即梁子湖、大冶、阳新、咸宁。这里基本保持了古扬越语,江西赣民迁入,也是操古扬越语,因赣而名。本人到过幕阜山区的修水与德安陶渊明故居的有关乡镇村屋,用通城话与他们的本地话能沟通。
  4、荆楚十八姓出自的芈姓,本是春秋时期楚国贵族的姓氏,后来分化形成很多的姓氏,多以楚州、朗州、鄂州、岳州、襄阳、牂牁、夷陵、涪陵、九江、溧阳、新丰、丹阳、竟陵、弘农、武陵、彭城为郡望。今江苏省南京市、徐州市,安徽省淮北市、宿州市,青海省西宁市,河南省安阳市,云南省滇池地区,均有芈氏族人分布。荆楚十八姓为伍氏、屈氏、项氏、蓝氏、麻氏、钟氏、左氏、靳氏、景氏、鄂氏、卓氏、能氏、庄氏、慎(真)氏、敖氏、荆氏、红氏、上官氏。项氏,芈姓,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世代楚国将领。他的英雄末路挽歌《垓下歌》就是一首楚语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西楚霸王进行必死战斗前夕所作的绝命词。既洋溢着与伦比的豪气,蕴含着满腔深情;又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短短四句,表现出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
  5、刘邦,出生于沛县(今属江苏),楚国人,字季。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华夏文明的延续,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作出了有突出贡献。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6年)十月,英勇善战,军势甚盛的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刘邦亲自出征击败英布,在得胜还军途中,顺路回到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徐州),把昔日朋友、尊长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歌唱,即兴创作《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在这首诗创作的前几年,新建的汉帝国相继经历了燕王臧荼、韩王信、陈豨的叛乱,如今英布造反被平定,但北面的匈奴虎视眈眈,国内反叛实力伺机而动,整个国家摇摇欲坠。刘邦这时返回到故乡,想起前半生的坎坷换来如今的荣华,各方势力又正欲把他亲手打造的帝国推向深渊,刘邦吟唱这首歌时怀着一股被悲凉掩盖的豪气。
  6、咸宁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朝的典籍《周易》中:“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合,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尚书•大禹谟》说:“野无遗贤,万帮咸宁。”古时咸宁属古句吴国,后属扬越。西周成王时(公元前1030年-公元前993年),咸宁属楚鄂王封地。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分楚地为四郡,咸宁所在的江南属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六年(公元前201年),置江夏郡,内设沙羡县,隶属荆州。咸宁、嘉鱼、蒲圻属之;崇阳、通城属南郡下隽县。三国时属吴,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置蒲圻县。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置永安镇。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升为永安县。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易名咸宁县。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置嘉鱼县。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置通山县。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置崇阳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置通城县。公元1135年崇阳、通城复并,1145年复析。元代时,咸宁、嘉鱼、通城、蒲圻、崇阳属湖广行省武昌路,通山隶江淮行省蕲黄道,不久改隶湖广行省兴国路。明、清时期,辖区均属武昌府。公元1949—公元1952年,咸宁、崇阳、通山、通城属大冶专区;嘉鱼、蒲圻属沔阳专区。公元1965年6月咸宁专区成立,辖咸宁、嘉鱼、蒲圻、通山、崇阳、通城、阳新、鄂城、武昌9县。公元1968年咸宁专区改称咸宁地区。公元1975年11月和公元1979年11月,武昌、鄂城分别划属武汉市、黄冈地区。公元1983年8月,撤销咸宁县,设咸宁市。公元1996年12月,阳新改属黄石市。公元1998年6月,蒲圻市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赤壁市。公元199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咸宁地区和县级咸宁市,设立地级咸宁市。咸宁市设立咸安区,以原县级咸宁市的行政区域为咸安区的行政区域。公元1998年12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复,原咸宁地区的赤壁市由咸宁市代管。幕阜山区长江中游富水流域的通山县古语方言具有楚语楚声的特点。古籍载,通山地域在战国时为楚地,战国之前为句吴与扬越之地,再前为三苗国之地。秦属南郡。汉属江夏郡下雉县。三国属吴之武昌郡阳新县。隋改阳新县为永兴。唐属鄂州永兴县。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南唐(遵北宋年号)始置通山县,以通羊、青山二镇各取一字命名,隶鄂州。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属江南道。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属荆湖北路永兴军,太平兴国二年属江南西道兴国军,太平兴国三年降为羊山镇,不久复为县。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属江西路兴国军,南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再次降为镇,翌年复县。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属江淮行省蕲黄道,至元十九年属江西道,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属湖广省兴国路。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属兴国府,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属武昌府兴国州。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属武昌府。民国期间,通山县始终属湖北省辖。解放后,公元1949年5月属大冶专署。公元1952年6月属孝感专区。公元1958年11月与崇阳、通城合并为崇阳县,公元1959年3月恢复通山县。公元1959年11月属武汉市,公元1962年5月复属孝感专区。公元1965年6月属咸宁地区。通山语言一为楚语,一为赣方言大通片语,保留很多古语言,与幕阜山区的通城话有些语言相同,但很大差别。咸宁市民间孝祭的《迎神歌》用“兮”入歌,歌唱曰:“我迎神兮降自阳,阳魂升兮登天堂。见君蒿兮感凄伦,琅振兮照宗房屋。我求神或父母兮降自阴,阴魂升兮入地冥。酿琥珀兮酌郁金,酬醅觞兮祗目歆。我求神或父母兮到家堂,喜富贵兮爱兰芳。香飘渺兮烛辉煌,返故府兮依灵床”这是典型的楚地民族的《九歌》体。  
7、湘西沅江流域侗族地区的楚辞歌风。当地汉族称侗人为“侗家”或“侗族”。在侗语里,gaeml意思是指“用木条、树枝等作为障碍物进行设防、遮拦、隔离”,用作族称其本意是“生活在被大山阻隔,被森林遮盖的人们”。明清以来,侗族被称为“僚人”、“侗僚”、“峒人”、“洞蛮”、“峒苗”或泛称为“苗”或“夷人”。民国时期称为“侗家”,新中国成立以后称为侗族。对于侗族的历史源流,史学界主要有四种观点:一种认为侗族为土地著民族,是自古以来就劳动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形成的共同体;第二种认为,侗族是从都柳江下游梧州一带溯河而上迁徙到今日侗乡的,南部方言的侗族中都流传有“祖公上河”的迁徙歌谣;第三种认为侗族是从长江下游的温州一带,沿长江与幕阜山地区,经过洞庭湖沿沅江迁徙来的,北部方言的侗族中流传的“祖公进寨”歌有这样的传说;第四种认为侗族的主体成份是土著,在历史过程中融合了从外地迁来的其他民族成份。综括起来,实际上侗族是从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侗族现在居住的地方,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商於(越)地,秦时属于黔中郡和桂林郡,汉代属于武陵郡和郁林郡。魏晋南北朝至隋代被称为“五溪之地”,唐宋时期被称为“溪峒”,从古至今都是少数民族活动的地区。从历代文献看,春秋到秦汉时期,活动的有“越人”、“黔中蛮”、“武陵蛮”;魏晋南北朝,这里的少数民族被侮称为“五溪蛮”或“蛮僚”,唐宋时期,被侮称为“溪峒州蛮”。古代越人是一个庞大的族群,内部分为若干个支系,到了南北朝时,这个族群都被称为“僚”。到唐宋时期,僚人进步分化出包括侗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宋人朱熹《记“三苗”》中说:“顷在湖南时,见说溪峒蛮徭略有四种:曰僚、曰仡、曰伶,而其最捷者曰苗。”“伶”就是前面宋史和陆游著述中提到的“仡伶”和“仡览”。到了明代,尽管侗族已从僚人当中分离出来,但还是有人把侗族称为“僚”。如明末邝露在所著的《赤雅》中说:“侗亦僚类”,清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则说:“峒僚者,岭表溪峒之民,古称山越,唐宋以来,开拓浸广。”把侗、僚、越几种称呼串连起来。侗族形成为单一的民族,大概在隋唐时期。唐代,侗族中的上层人物、酋长或首领开始归附于中央王朝。唐王朝在“峒区”开始设立州郡,建立羁縻政权,任命当地的大姓首领为刺史。当时在侗族地区设立的州郡有羁縻晃州(大体包括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全境以及芷江和贵州天柱的一部分)、叙州潭阳郡(领龙标、潭阳、朗溪三县,包括今湖南的芷江、会同、靖州和贵州的锦屏、天柱、黎平东部)、思州宁夷郡(包括今贵州的岑巩、石阡、玉屏、三穗和镇远东部)、古州乐兴郡(包括今贵州的从江、榕江和黎平的西南部)、融州融水郡(包括今广西三江、融水和龙胜西北部)。唐末五代时期,封建王朝衰落,无力统治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侗族中的大姓土豪自称“峒主”,分管诚、徽二州,辖十个峒,今天的靖州、会同、芷江、绥宁、通道、黎平、锦屏、天柱等地均属“十峒”范围。“峒”作为侗族社会内部的行政区划,峒中的政治、经济、军事都由“峒主”把持。北宋时期,侗族的首领们先后归附封建王朝,向朝廷进贡地方特产,朝廷则让他们世袭土官。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诚州十峒首领杨通宝向宋朝“纳土”。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首领向光普投宋,被封为古州(今新晃和玉屏境内)刺史。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靖州西道杨再立献土地,周围三千余里,户四千五百,人一万一千。朝廷皆封他们为刺史官职,但未给刺史的权力。宋代,由于受汉族经济文化的强大影响,侗族的政治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在王朝势力能影响到的地区,“峒首”们开始创立城池,比附王民,建立学堂。据《文献通考》记载,当时诚州附近的首领已经“创立城寨”,“使之比内地为王民。”住在“峒首”城堡附近的“峒丁”慢慢变为“熟户”,边远山区“峒丁”被称为“生界”。近代两湖地区侗族的民歌:“桃兮兮,花兮兮,花兮铺红白嘛。桃花咧,李花兮,结成堆。早娶妹兮也好呗。滨兮,河湾兮,树红。风吹木叶兮,翻波浪嘛。光烁烁,嫩灿灿,榜外妹兮,花不并蒂恼人兮”。楚地民歌《九歌》的风格仍未变。
   三,长江中游幕阜山隽水流域的通城话是楚语楚声的活语遗存
  通城话大体可定为赣方言的一种,以通城话为母语的人分布在湘鄂赣三省的交汇地区,是赣语与湘语交汇现象最明显的地区之一,即是古句吴与扬越语沉积的赣语与古扬越与荆楚语混合的湘语的融合地区之一。通城话有17—20个声母,72个韵母,6(7)个声调,保留有古汉语的入声(有的地方分阳入、阴入,但有的只有入声)。通城话是数千年以来由居住在幕阜山冲洞里的通城人们孕育形成的民族语言,是一种自古到融合沉积各民族语言的历史现实。通城地处幕阜山腹地,是湘语、赣语和北方话的结合部,历史上人口迁徙频繁,使得通城话的成分显得古老而又复杂,造成操通城话的人与外地人在交往时产生严重的障碍。通城话早已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被称为“研究古代文化历史的活化石”。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湖北省长江东南部的幕阜山地域是楚国边境,与东边的句吴国接壤,与南边扬越相邻。后扬越吞并了句吴,占据幕阜山地域,最后楚国纳入其土国版地。通城虽处于楚国境内,通行的却不是纯楚语(今湘语的前身),而是古句吴语与扬越语与荆楚语的混合语。早在唐代时期,人们就察觉到江汉平原中部以东地区并不通行楚言,误称之“吴语”。北宋时,张耒在《齐安行》写:“黄州楚国分三户,葛蔓为城当楼橹。…客樯朝集暮四散,夷言啁啪来湖湘。”“湖湘”指黄州附近的长江西南岸,即湖北东南一带。明代袁宏道在金牛镇亦言“村姑语带蛮”。“夷言”、“蛮”都是指不同于当时官话系统的赣语。通城古属荆州与楚国,由于靠近古楚语发源地,与湘语区接壤。秦属南郡,汉设下隽,隶属长沙国,使得通城话有很多楚语特色词汇。如“伢(孩子)”(湘语、赣语)、“崽(儿童节子)”(赣语、湘语)、“娭毑(老妇人)”(湘语)。近年来,中国各地要求保护本土语言文化的呼声越来越大,发展本地文化,保存本地语言,赣语逐步走上大众传媒。起源于古楚语,混合湘语和赣语的通城话理所当然要保存,具有一定的语言历史与民族研究的价值。
  通城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之幕阜山北麓。东南界江西省修水县,西与西北毗邻湖南省岳阳县、临湘市,北与东北与湖北省崇阳县相邻。位置决定本地了文化是三省历朝历代文化原本的融合,即古吴、楚、越语言文化的历史融合,不属于单一楚的湖北文化、越的湖南文化与吴的江西文化,表现在语言上,不同于湖北大部分地区通行的西南官话,而是赣语和湘语的混合。中国语言分为北方语系和南方语系,随着北方人向南方地域迁徙,北方语言与当地方言融合,行成的8大官话,如东北官话、北方官话、胶辽官话、北京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之间基本能相互听懂。这些官话地区大部分是平原或低矮丘陵,易于其他民族与姓氏入侵。原始的南方语系在难于入侵的山沟闭塞地区发展。南方各种方言大部分应是古吴语,古扬越与古楚语演化而来,包括现在的湘语、赣语、吴语有不少相通之处。赵元任编著的《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将湖北方言分为4个区:占主导的西南官话区,楚语区,赣语区,湘语区。纯粹的古楚语虽然已经不存在了,楚语区是各种方言相交的地方,如幕阜山区就是古句吴语、古扬越语、古楚语相交处,典型代表是通城话。研究者将通城方言归于赣语,还将附近湖南省的岳阳、临湘、平江方言都归于赣语,原因是湖南省这些地区的现代居住者都是从江西迁去的,说着赣语。同时湖北省的通城、崇阳、赤壁现在的大多居民也是从江西迁来的。本人深入幕阜山山脉的龙窖山进行古瑶文化调查,盘踞湖北省通城、崇阳、赤壁与湖南省临湘的龙窖山各乡镇、各姓氏都可用本地话交流,本人称为下隽语言交流。因为大家都说的是一种话,即下隽话。龙窖山里的刘姓、张姓、李姓、黄姓都是从江西迁入通城后,再迁入龙窖山居住的,说着赣方言的通城话。通城方言与赣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本人到过幕阜山区江西省的修水、武宁、德安一些地方,用通城话可以交流,他们说本地话大多也能听懂。但通城话绝不属于纯赣语,临近的咸宁方言,属于赣语,但通城人与咸宁人用本地话根本无法沟通。因为咸宁话是赣语与西南官话的衍生物,通城话是湘语与赣语的衍生物。赣语与湘语的最大不同在于演化过程中浊音清化的不同。赣语的共同点是:古代的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为送气的清音,无论平仄;而湘语则相反,全部或大部分演变为对应部位的不送气清音。通城方言在这两者之间选择,部分取于赣语,部分取于湘语,取于湘语的更多些。通城话是中国古语言的活化石,是集湘语、赣语于一体的混合语。东边听到的通城话会跟西边、北边的通城话有一些明显的不同,原因由于是地处交界的四周地域语言的影响,总体上通城话按乡镇可分出三种不同的口音:隽水、五里牌、樊店、杨部、双龙等地基本为同一种口音(通城声);北港 、大坪、 石南、程丰等地为基本同一种口音(湖南声);塘湖、麦市、沙堆、马港、关刀、四庄等乡镇为同一种口音(崇阳声)。不管是北港 、大坪、 石南、程丰等地打的“湖南声”,还是塘湖、麦市、沙堆、马港、关刀、四庄等地打的“崇阳声”,相比真正的“湖南话”(带有临湘话、巴陵话)和“崇阳话”,又更有“通城话”的成分和特色,三种口音尽管存在一定差异,总的来说都是以“通城声”为基准,都属于通城话。通城词汇几乎没有卷舌音,缺少zh,ch,sh,r,k,n,等6个,另增Ŋ,ŋ两个,总数还是比普通话少四个体。通城人把汉语的说话叫“打港”与“哇事”,把人烦人叫“讨嫌”,把人综合素质低叫“二丐货忒”,说人玩世不恭叫“搞忒戏”,说偷情叫“捞人(偷人)”,把鸡巴叫“卵”,把母猪叫“草猪者”,把南瓜叫“北瓜”,把稀饭叫“粥”,把天黑了叫“密暗特”,通城人说天亮了叫“天光”,把调皮捣蛋的人叫“畈伢鬼特”,把聪明叫“外俺”,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叫“嗲嗲”,把娶媳妇叫“接姑特”,把茅房叫“茅屎”,把解搀叫“打牙祭”,把谈恋爱叫“哇姑特”,把要饭叫“讨米各”,把红薯叫“茴驼”,把闹新房叫“叼新假假”,把小孩满周岁叫“妈周”,把傻瓜叫“缩把”,把毛巾叫“服特”,把老婆婆叫“挨家”,把老头子叫“老脚”,把年轻人叫“后生噶”,把老公叫“老脚“,把老婆叫“姑特”,把傻子叫“二该货特”,把大便叫“把把”,把吃早点叫“过枣”,把爆米花叫“米婆特”,把说是真的吗叫“什猛哪”,把膝盖叫“舌条跟特”,把回家叫“切围”,把接吻叫“捉几”,把虱子叫“色婆”,把小孩子叫“唛戏崽哩”,把骂睡懒觉的人叫“摊尸”,把辫子叫“顶带特”,把长得漂亮叫“长得排子”,把姐姐叫“假假”,吃饭叫“相夜”, 把非常有钱叫“点把有钱”,把学校叫“壳堂”,把欺负叫“惦念”等等,汉字读音与汉字意义完全不同,本人在武汉师范学院读书时,同学们都问我是哪里人,竟说的是鸟话,这个鸟就是古越语“轻利急速”的特点。
  1、通城话是古下隽县地方语言的保存。通城话源于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的古三苗语言,因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通城县有上十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后融古句吴、古扬越、古楚语与汉语的一种历史性混合语言。现在学者认为通城话即是赣语,又是湘语,湘语占多,原因是战国时期属楚地,秦属南郡,汉属下隽县。笔者到过湖南省的临湘、汩罗、长沙与常德桃源县,基本可以用通城话与他们的本地话沟通,原因是这些地区的语言都是古长沙国与长沙郡的语言,即古杨越与古楚语的湘语。湖南方言将岳阳,平江,临湘,汩罗,桃源等地划为湘方言区,大致为长沙郡地区。通城话与湖北省的崇阳话,赤壁话,湖南省的临湘话,平江话,岳阳话都可直接用本地交流,因为这些县市都是幕阜山与洞庭湖边的古下隽区域,形成了下隽语言(话),即通城话。下隽,古县名。西汉时设置,因隽水得名,治今湖北省今崇阳肖岭暇心畈(通城西北)。据《水经注》记载:沅水东至下隽县西,澧水东至下隽县西北入洞庭。在今洞庭湖东北岸。地当在今岳阳、临湘和湖北崇阳,通城等县。西汉时属长沙国、南朝属隽州,语言,楚语,即现在的湘语湘方言。《后汉书》:马援军次下隽,章怀注云:“在沅陵县”,故城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后汉书》:马援传援征五溪,军次下隽,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马援率大军到达武陵临乡,击“蛮夷”,胜之,余众逃进竹林中。马援驻军下隽县,决定选择“路近而水险”进军壶头山的路线,以为取得壶头山,就扼住“蛮夷”的咽喉,充县之敌可不攻自破。三月,汉军进至壶头山下,“蛮夷”乘高守隘,水流湍急,船不得上。适值暑热,士卒多疫死,马援也病,遂困。乃凿岸为室,以避暑气。“蛮夷”往往升险鼓噪,马援辄曳足以观之。不久,马援病死。耿舒代替马援监督诸军。考元和志及续通典,俱以下隽故县在湖北蒲圻,李洛谓在湖北通城县西,今依后汉书章怀注及通典。在今岳阳、临湘和湖北崇阳,通城等县。《读史方舆纪要》:“故城在今沅江县东。一说在今通城县西。”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义阳蛮族张昌起义,为陶侃所败,逃入此县山中,次年被害。南朝梁陈时曾为隽州及上隽郡治所。 隋开皇九年并入蒲坼。据《湖南历代郡国州县考》;引“下隽”自东汉到南朝,齐时期记载如下:东汉:长沙郡,治临湘,西汉长沙王国。领县十三。三国:“下隽”,两汉故县。今岳阳临湘和湖北崇阳,通城县地。内蒲圻,下隽在今湖北。属地在今湖南境的八县。西晋:巴陵,吴为下隽县境之巴陵邸阁。晋升县。今岳阳市和岳阳,临湘县地。故城在今岳阳市。东晋:长沙郡,治同西晋。详见前,领县十,属地在今湖南境的八县。南宋:巴陵太守,治巴陵,今岳阳市,元嘉十六年(公元436年)立,领县四,内蒲圻,下隽,沙阳在今湖北。属地今湖南境一县。南宋:巴陵,西晋故县,原长沙郡,今岳阳市和岳阳、临湘县地(公元420年—公元479年)。南朝•齐,巴陵郡,治巴陵,今岳阳市。南宋故郡,领县四,属地在今湖南境的一县(公元479—502年)巴陵。辖地涵今方圆几百里的今湖北崇阳、通城和湖南岳阳、临湘、华容、湘阴、南县、赤山等地,县治在今崇阳县肖岭乡暇心畈,清朝同治年间,还留有痕迹。据同治五年《崇阳县志》记载;“汉下隽县治位于邑西暇心畈,今沿沟里许,有城址可寻,其东曰东关,西曰西关,南为风城岭,崩处出铠甲戈矛之属,西北泉陂市,遗墟长二里许,弥望皆荒冢,为古达岳州驿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地农民还在稻田里挖出了连接在一起的陶管和特别宽厚的瓦片。
2、屈赋中的楚声“兮”、“只”与“些”等语气词至今在通城话中流行
楚国文字指楚地当时所使用的文字,是由西周文字发展而来,是华夏文字系统,见于文献记载的楚语特别词汇不多。文字,在人类文化史上是发蒙启昧的关键,是一个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诸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字风格,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西周时的楚国文字,与中原诸国的文字还没有多大区别。楚公家钟铭文与宗周钟的铭文风格类似,气势浑厚、规整、略显波折。春秋至战国中期,楚国文字形体逐渐趋向修长,笔划细而首尾如一,排列比较整齐美观,笔势圆转流畅,风格自由奔放。如王孙浩钟、王孙遗者钟、楚王熊章作曾侯乙博等。从下寺2号楚墓出土的王子午鼎与山东大店2号墓出土编钟铭文的对照,发现楚字的特色,略具虫形,是虫书的雏形。战国中期后,竹简、帛书式的手写体据主导地位,铜器铸铭、刻铭均受其影响。字形趋扁平、体势简略,横笔昂首,首粗尾细,有的波势挑法,己具后世隶书雏形。如江陵望山天星观竹简、荆门包山竹简、长沙楚帛书等等。春秋末,在篆书的基础上,附加鸟形装饰,使文字艺术化,是“鸟篆”的起源。如楚王孙鱼铜戈铭文共有六个字,均附有鸟形,富有情趣,表现了楚人对鸟类的特别钟爱。楚文字从形体上看与中原古文字有渊源关系,但又不尽相同于中原甲骨文、铭文、篆文一脉相承的“古篆体系”。楚人由于寻求变化,在“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春秋战国时代,按照自己的生活和语言特点独立创造了不少新字。如见于铜贝(亦称蚁鼻钱)的“聚”;见于江陵望山楚简的“歇”;见于楚帛和金铭的“蔓”;见于楚简及铭文的“戴’等字,既不见于他国,也不载于先代“古篆”,突破了中原古代文字的范围。这些新字虽使今人很难释读,在当初却生动地记录了楚人的语言,表现了楚人的新变精神和创造意识。楚国有几个常用的虚字,几乎成了楚辞语言形式上的重要标志。如“兮”、“些”、“只”等,读起来常有一种悲楚凄厉之感,形成楚辞特有的韵调,可说成了楚辞外部形式的标志。
1)、“兮”是屈赋中“书楚语,作楚声”的语气词在通城话中有保存。《离骚》、《九歌》、《九章》、《远游》是运用“兮”字作舒缓语气的典型作品,《招魂》在开篇与结尾也运用了“兮”字,舒缓语气。作为古语言活化石的通城话,既有古句吴语,古扬越语,古楚语的赣语与湘语的混合语,是否也有“兮”字在话中呢。本人有一从事古玩多年的同学,他说通城左港一带人的口语里有“兮”字,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某人做事做差劲的话是“乌不拉兮”。左港在石南镇与程丰乡之间的一条港,程丰一带是通城新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地方,是通城县本地打湘语声的方言口语。左港由于左氏居住而得名,靠近湖南省平江县。左姓是楚姓十八姓之一,带有楚语“兮”字语声。通城左港的左姓是外迁而来的,迁之时,定是找到通城这块特殊的赣语湘语混合地,而且是在打湘语声的湖南边境处。湖北省潜江南门外左家台左代华寻访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自然左氏村,通过DNA鉴定24个以上的左家村落,没有找到与潜江南门外左家台相匹配的信息,但是根据26份“口腔拭子”的DNA鉴定数据,北京中正司法鉴定所另外提供了三份检测结果:江西省永新县怀忠镇左坊、永新县芦溪乡合东村、安福县甘洛乡夏塘这三个地方的左家,来自同一个左氏家族。江西省余干县江埠乡毛坊、湖北省通城县石南镇花亭村杨山村、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豹澥大左小左村这三个地方的左家,来自同一个左氏家族。湖北省江陵县八岭山左家与潜江张金镇左家,来自同一个左氏家族。这三份检测报告结论完全正确,因为其结论与这几个地方的《左氏家谱》的源流记载完全一致。这是通过DNA现代技术来溯源,完全可信的一条重要的寻根途径。从这份鉴定看出通城县的左姓,是从江西省余干县迁湖北省江夏区,再迁入湖北省通城县的。江夏区与通城县是在幕阜山区域内,是古句吴与古扬越与古楚国范围。江西省余县是古句吴,古扬越与古楚国范围。据有关资料,荆楚十八姓源于楚国。以下姓氏是楚人后代居住地:伍姓:羽音。安定郡,系出芈姓。楚公族有伍氏。伍举、伍奢,世为楚卿。伍员之祖与父也。屈姓:宫音。临淮郡,系出芈姓。楚武王子瑕封于屈,后以为氏。楚有屈原,又有屈突,复姓也。项姓:商音。辽西郡,系出芈姓。楚公子燕,封项城,姓项氏,又姬姓。齐桓公灭项,子孙以国为氏。楚有项羽。蓝姓:徵音。汝南郡,系出芈姓。楚公子亹封于蓝,谓之蓝尹,后以邑为氏。亹,音尾。麻姓:商音。上谷郡,系出熊姓。楚公族熊婴奔齐,更姓麻氏,隋有麻叔谋。钟姓:角音。颍川郡,系出芈氏。楚公族钟建封于钟吾,其后为钟吾氏,或为钟氏。楚有钟仪、钟子期,魏有钟繇。左姓:商音。济阳郡,系出有熊氏。鬻熊之后倚相,为楚威王左史,后为有左氏。鲁有左丘明,汉有左雄,晋有左思。靳姓:徵音。西河郡,系出芈姓。楚公族大夫靳尚之后。汉有靳歙。景姓:角音。晋阳郡,系出芈姓。楚公族斗、蒍、苏、昭、屈、庄、景,皆芈姓之后。有景差、景丑。蒍,音委。鄂姓:商音。武昌郡,系出姬姓(芈姓)。晋侯光居于鄂,号鄂后。子孙以为氏,又楚子熊红僭称鄂主,后为鄂氏。卓姓:徵音。西河郡,系出芈姓。楚威王子公子卓后。汉有卓茂。能姓音柰:商音。太原郡,系出熊姓。熊绎子挚封于夔,支子别姓能氏。庄姓:徵音。天水郡,系出芊姓。楚庄王之裔,以谥为氏。后有庄周、庄桥,齐有庄贾。慎(真)姓:徵音。天水郡,系出芈姓。白以胜之后,封于慎,为慎氏。鲁有慎子。宗孝宗讳慎,慎德秀改为真氏。敖姓:宫音。谯郡,颛顼师大敖之后,又系出芈姓。楚国之君,凡被废弑不成君者曰敖。如若敖、堵敖之类。其后为敖氏。荆姓:角音。广陵郡,系出芈姓。楚国熊绎之后。战国末期侠客荆轲,宋有荆嗣。红姓:宫音。平昌郡,系出熊氏。楚子熊渠长子红为鄂王,其支子以父字为氏。上官姓:羽音。天水郡,系出芈姓。楚公族大夫上官子兰之后。汉有上官桀。江西省余干县,湖北省江夏区,湖北省通城县都是楚国区域内,楚语语气词“兮”在左族家族一直保存到现在。 
2)、楚语语气词除了“兮”外,还有“些”与“只”等语气词.今在通城话中流行。先看“些”字在古楚屈原赋里与通城话中运用。以《招魂》为例:“巫阳焉乃下招曰: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讬些。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归来兮!不可以讬些。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归来兮!不可久淫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旋入雷渊,爢散而不可止些。幸而得脱,其外旷宇些。赤蚁若象,玄蜂若壶些。五谷不生,丛菅是食些。其土烂人,求水无所得些。彷徉无所倚,广大无所极些。归来兮!恐自遗贼些。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归来兮!不可以久些。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豺狼从目,往来侁侁些。悬人以嬉,投之深渊些。致命于帝,然后得瞑些。归来!往恐危身些。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敦脄血拇,逐人伂駓駓些。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此皆甘人,归来!恐自遗灾些。魂兮归来!入修门些。工祝招君,背行先些。秦篝齐缕,郑绵络些。招具该备,永啸呼些。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天地四方,多贼奸些。像设君室,静闲安些。高堂邃宇,槛层轩些。层台累榭,临高山些。网户朱缀,刻方连些。冬有穾厦,夏室寒些。川谷径复,流潺湲些。光风转蕙,氾崇兰些。经堂入奥,朱尘筵些。砥室翠翘,挂曲琼些。翡翠珠被,烂齐光些。蒻阿拂壁,罗帱张些。纂组绮缟,结琦璜些。室中之观,多珍怪些。兰膏明烛,华容备些。二八侍宿,射递代些。九侯淑女,多迅众些。盛鬋不同制,实满宫些。容态好比,顺弥代些。弱颜固植,謇其有意些。姱容修态,絚洞房些。蛾眉曼睩,目腾光些。靡颜腻理,遗视矊些。离榭修幕,侍君之闲些。悲帷翠帐,饰高堂些。红壁沙版,玄玉梁些。仰观刻桷,画龙蛇些。坐堂伏槛,临曲池些。芙蓉始发,杂芰荷些。紫茎屏风,文缘波些。文异豹饰,侍陂陁些。轩辌既低,步骑罗些。兰薄户树,琼木篱些。魂兮归来!何远为些?室家遂宗,食多方些。稻粢穱麦,挐黄梁些。大苦醎酸,辛甘行些。肥牛之腱,臑若芳些。和酸若苦,陈吴羹些。胹鳖炮羔,有柘浆些。鹄酸臇凫,煎鸿鸧些。露鸡臛蠵,厉而不爽些。粔籹蜜饵,有餦餭些。瑶浆蜜勺,实羽觞些。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华酌既陈,有琼浆些。归来反故室,敬而无妨些。肴羞未通,女乐罗些。敶钟按鼓,造新歌些。涉江采菱,发扬荷些。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嬉光眇视,目曾波些。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长发曼鬋,艳陆离些。二八齐容,起郑舞些。衽若交竿,抚案下些。竽瑟狂会,搷鸣鼓些。宫庭震惊,发激楚些。吴歈蔡讴,奏大吕些。士女杂坐,乱而不分些。放敶组缨,班其相纷些。郑卫妖玩,来杂陈些。激楚之结,独秀先些。菎蔽象棋,有六簙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晋制犀比,费白日些。铿钟摇簴,揳梓瑟些。娱酒不废,沈日夜些。兰膏明烛,华灯错些。结撰至思,兰芳假些。人有所极,同心赋些。酎饮尽欢,乐先故些。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在今天,故楚地的方言土话中,大多将“些”字读作xiā 。古楚地幕阜山里的通城话中有大量的“些”字在语言中留存,比如好些,差些;高些,矮些;大些,小些;多些,少些;胖些,瘦些;真些,假些等等是形容词的形容状态的语气词。上些,下些;里些,外些;左些,右些;往东些,往西些;往南些,往北些等等是方位名词的的方位位置的语气词。虽然通城话中的“些”字与屈原《招魂》中的“些”读音相同,语气作用相同,就现所了解的情况与《招魂》中相比,语气的程度只限于形容词与方位名词。
再看“只”字在古楚屈赋里与通城话中使用。以《大招》为例:“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春气奋发,万物遽只。冥凌浃行,魂无逃只。魂魄归来!无远遥只。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只。东有大海,溺水浟浟只。螭龙并流,上下悠悠只。雾雨淫淫,白皓胶只。魂乎无东!汤谷寂寥只。魂乎无南!南有炎火千里,蝮蛇蜒只。山林险隘,虎豹蜿只。鰅鳙短狐,王虺骞只。魂乎无南!蜮伤躬只;魂乎无西!西方流沙,漭洋洋只。豕首纵目,被发鬤只。长爪踞牙,诶笑狂只。魂乎无西!多害伤只。魂乎无北!北有寒山,趠龙赩只。代水不可涉,深不可测只。天白颢颢,寒凝凝只。魂乎无往!盈北极只。魂魄归来!闲以静只。自恣荆楚,安以定只。逞志究欲,心意安只。穷身永乐,年寿延只。魂乎归来!乐不可言只。五谷六仞,设菰梁只。鼎臑盈望,和致芳只。内鸧鸽鹄,味豺羹只。魂乎归来!恣所尝只。鲜蠵甘鸡,和楚酪只。醢豚苦狗,脍苴蒪只。吴酸蒿蒌,不沾薄只。魂兮归来!恣所择只。炙鸹烝凫,煔鹑敶只。煎鰿膗雀,遽爽存只。魂乎归来!丽以先只。四酎并孰,不涩嗌只。清馨冻饮,不歠役只。吴醴白蘖,和楚沥只。魂乎归来!不遽惕只。代秦郑卫,鸣竽张只。伏戏《驾辩》,楚《劳商》只。讴和《扬阿》,赵萧倡只。魂乎归来!定空桑只。二八接舞,投诗赋只。叩钟调磬,娱人乱只。四上竞气,极声变只。魂乎归来!听歌譔只。朱唇皓齿,嫭以姱只。比德好闲,习以都只。丰肉微骨,调以娱只。魂乎归来!安以舒只。嫮目宜笑,娥眉曼只。容则秀雅,稚朱颜只。魂乎归来!静以安只。姱修滂浩,丽以佳只。曾颊倚耳,曲眉规只。滂心绰态,姣丽施只。小腰秀颈,若鲜卑只。魂乎归来!思怨移只。易中利心,以动作只。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长袂拂面,善留客只。魂乎归来!以娱昔只。青色直眉,美目媔只。靥辅奇牙,宜笑嘕只。丰肉微骨,体便娟只。魂乎归来!恣所便只。夏屋广大,沙堂秀只。南房小坛,观绝霤只。曲屋步壛,宜扰畜只。腾驾步游,猎春囿只。琼轂错衡,英华假只。茝兰桂树,郁弥路只。魂乎归来!恣志虑只。孔雀盈园,畜鸾皇只!鵾鸿群晨,杂鶖鸧只。鸿鹄代游,曼骕驦只。魂乎归来!凤凰翔只。曼泽怡面,血气盛只。永宜厥身,保寿命只。室家盈廷,爵禄盛只。魂乎归来!居室定只。接径千里,出若云只。三圭重侯,听类神只。察笃夭隐,孤寡存只。魂兮归来!正始昆只。田邑千畛,人阜昌只。美冒众流,德泽章只。先威后文,善美明只。魂乎归来!赏罚当只。名声若日,照四海只。德誉配天,万民理只。北至幽陵,南交阯只。西薄羊肠,东穷海只。魂乎归来!尚贤士只。发政献行,禁苛暴只。举杰压陛,诛讥罢只。直赢在位,近禹麾只。豪杰执政,流泽施只。魂乎来归!国家为只。雄雄赫赫,天德明只。三公穆穆,登降堂只。诸侯毕极,立九卿只。昭既设,大侯张只。执弓挟矢,揖辞让只。魂乎来归!尚三王只。”“只”在屈赋《大招》里应读 dǎ,为句末语气助词。在通城话中有三种用法,一是量词,比如一只(dà )鸡,一只(dà)狗,一只(dà])猪,一只(dà)碗,一只(dà)树等等;二是为动词后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了”,吃(qia)只(dǎ),走(jiao)只(dǎ),死只(dǎ),哭只(dǎ),等等;三是是形容词后的语气助词,如,好只(dǎ),熟只(dǎ),黄只(dǎ),黑只(dǎ),红只(dǎ)等等。
3)、屈赋的楚语楚声至今还活在通城话中流行。楚人楚语是汉人汉语的主体,楚韵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地楚人的语音。楚地的楚人楚语西起汉中、丹凤,北至伊川、登丰、汝阳、汝州、陉山、长葛、太尉、陈留、菏泽、济宁、泰安、莱抚、青州、青岛,东尽黄海东海之滨。中心腹地是中州地域,江汉和淮河地区,江苏南部,浙江和两广粤语实是楚越(粤)混合语。其中江苏南部更接近于南京的楚语楚音,前面谈到项羽的《垓下》与刘邦的《大风歌》都是地地道道的楚语楚音,是当时苏州、江苏南部一带的语言与安微徐州一带的语言。先秦时期,湖北叫做荆蛮族,前面谈到来自古羌族的一支,东下为淮夷,后在丹阳,建立楚国。楚国强大后,四处征战,占领了南方的湖南,征服的杨越人成了楚人。楚国贵族与楚国平民都是融合在一起的楚人民众。秦国占领楚国都城郢,楚国被迫将都城向东北迁移到“陈”,楚国贵族部分也迁移到“陈”。留在湖北的楚人(荆蛮)后来都成了“秦人”,与东迁楚人的一起,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民族,汉朝时命名为汉族。留在湖南的楚族人、扬越人成为长沙蛮,尽管生活在秦汉的统治区域内,没有融合入汉族,屡次反抗中央朝庭,直到大约唐宋时才又被征服,部分又融入汉族。但是深山里的长沙蛮演变为苗、瑶、畲等民族。屈赋是一种南方特色的地域文学,创作者用的是当时战国时期的语言,是官方语言与楚地各地方言的混合语言,即华夏商周的官方语言与楚地各蛮族部落的地方语言的综合写作,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华夏商周语言后来演变为今天的汉语,楚地各蛮族语言后来演变为苗、瑶、畲等语言。《离骚》、《九歌》中有很多用现代汉语读不懂,但有一部分能用通城话读懂。现以《离骚》中的部分词作出三层意思的说明。一是说明楚语仍存留活用在楚地山民间,二是说明通城话具有古语活化石的语言价值,三说明通城话具有古老多民族融合的社会历史意义。《离骚》中的辞句有通城话的读音,如“忳郁邑余侘傺兮”的“忳”用通城话读“tn”,即痛的意思。如“长余佩之陆离” 的“陆离”,写衣裳的摆动,通城话读“育离”。对深水的波动,通城语言为“育离育离”。“日忽忽其将暮”的“日忽忽”是描写日光变化速度的,通城话读为“逆忽忽”,是“逆头忽忽”的意思。如《九歌》中一些词语有通城话的读音,如“横大江兮洞庭”的“横”,通城话读Wwang。如“灵连蜷兮既留”的“既留”是形容动作快,与通城话读的“急留”相同。“子交手兮东行”的“交手”就是通城话读音,意为拉手。《天问》中的一些词有通城话有读音,如“天何所沓”的“沓”,通城话读“搭”,是搭桥,搭房子的意思。“九州安错?川谷何洿?的“洿”,是塌陷的意思,通城话读“瓦”。《九章》中《抽思》也有通城话的读音,如:“初吾所陈之耿著”的“耿著”,相当于那么多,几多,通城话读“耿多”。“好姱佳丽兮,牉独处此异域”的“牉独”是独自一个人意思,通城话读“彭独”。“长濑湍流,沂江潭兮”的“沂”是水从高处向下重重坠落,通城话读“zao”。
四,结论:从屈赋书楚语作楚声看通城话的古语言活化石的历史民族意义
最近读苗族专家麻荣远与吴心源的著作《破解易经新视觉》,他们在第五章第一节谈到《楚辞》的苗语解读,认为《楚辞》是中国古代最难读懂的诗歌,即使是最负盛名的姜亮夫先生也只能看懂大约百分之六十,因为屈赋是用当时的楚国语言创作,既有官方使用的商周华夏语的汉语,也有南蛮各民族的地方土语,即长江中下游流域在水田上种稻谷的苗族族群的苗语。有的整体句是汉语,有的整句是苗语,有的是汉语中夹杂苗语,有的是苗语夹杂汉语。“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名余以嘉名。”中的“孟陬”,苗语bleidjut的音假;“初度”苗语qouddoub的音假。苗语常qouddoubqoudxid连称,即初世初生(或出生、出世)。屈赋的部分楚语楚声,用现代汉语读不懂的,用现在的苗语可以解读。
1、屈赋的楚语楚声与现今苗语及通城话的关联性
《离骚》汉语意是什么,通城话的音义是什么,那么苗语音义又是什么呢?《离骚》两字的题解,难倒了千百年来的研究者,有的理解为“牢商”,有的理解为“牢愁”,有的理解为“牢骚”,但是《离骚》两字用通城话“提sa”读,能切近音义。通城话“提sa”的语言环境是:你有么意见,提sa,即你有么意见,说呀。sa,语气词。《离骚》全文就是屈原提出自己的想法,都有把离骚的对象所干的不德不义之事一一说出来,然后诅咒,通城民间与苗族现在仍有这种风俗20世纪80年代初,龙海清与龙文玉两位先生在其著作《屈原族别初探》中首次提出“离骚”一词来自苗语liessheut,意为“要诉说”。与通城话读音有别,但意义相近。“女媭之婵媛兮”的“婵媛”古来众说纷纷,王逸解述为“牵引”,朱熹解读为“眷恋牵持”,钱杲之解释“淑美”,汪瑗解释为“妖娆貌”,王夫之解释为“婉如相爱”。通城话读“层怨”即发怨恨之气。“申申其詈言”的“申申”通城话读“声声”为声貌词语,形容抱怨之气又尖又细。游国恩在198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游国恩学术论文集》中说:“婵媛者,盖啴咺之借字”,并引用《方言》:凡怒而噎噫谓之胁阋,南楚江湘之间渭之啴咺”。所谓“啴咺”正是“南楚江湘之间”的苗语”dandghand”,读若“诞干”,即“以脾气”的意思。“申申”苗语“reibreib”,声貌词语。苗语与通城话读声虽不相同同,但语义相同或相近。只略举二例说,《离骚》解读不懂的语言,可用苗语与通城话解读,虽然苗与通城话语音不同,但意义相同,是语音产生了分化。
2、通城话与古瑶语言
千家峒是海内外几百万瑶族的圣地,是瑶族的发祥地,地处湖南与湖北两省交界处的龙窖山,记载,早在唐代,杜甫诗中已有洞庭湖畔“莫瑶”的诗句。通城县距离洞庭湖仅100公里。北宋范致明在《岳阳风土记》记载,龙窖山(今通城药姑山)居住着“山徭人”:龙窖山,山极深远,其间居民谓之鸟乡,语言殊离,以耕畲为业,非市盐茶不入市邑,亦无贡赋,盖山瑶人也。说明早在唐宋时期,通城县已经生活着瑶族。清•乾隆《通城县志》载:“元代前,通城为汉瑶杂居地,后因战乱,瑶民渐入湖南。”本人在《龙窖(药姑)山瑶族千家峒母性文化遗存》中谈到了汉语与瑶语的关系。汉族使用的是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使用的是汉字,现在平江、通城、修水、临湘、崇阳,赤壁等地方与现在江永瑶族的语言读音相同或相近,是瑶族语言遗存下来的活化石,如“琅场”,广西、湖南两地瑶族与通城话读音相同,词义相近。“青蛙”,瑶族称“麻蝈”,龙窖山临湘保留有这种称呼。“箩筐”,广西、湖南两地瑶族与通城话都读“罗强(去qiang)”。“方子”,指棺材,广西、湖南两地瑶族与通城话读音相同。“闹鱼”,广西、湖南两地瑶族与通城一样将茶箍饼毒鱼的捕鱼活动,读音与通城话相同。“熬洒”,广西、湖南两地瑶族一样为做米洒。“盘缠”,广西、湖南两瑶族与通城话读音、词义一致。又如“吵烦嗯那家”与通城话语音、语义一致。楚地瑶族语言是楚地方言之一,秦汉之后,这种语言在幕阜山区,通过瑶人汉化的人群保存在这个地域。广西、湖南两地的瑶族是勉语与通城话中词语有一些读音与词义相同或相近,瑶族中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东山乡为代表的标敏瑶方言与通城话更为接近。2001年广西瑶学会认定龙窖山为瑶族早期千家峒,近年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湖北省咸宁市为古瑶文化之乡,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为古瑶文化传承基地。因此,通城县不仅是古瑶民俗文化之乡与传承基地,同时也是古瑶语言遗留之乡与传承基地。
3、楚语楚声包括的苗、瑶、畲、侗、汉族(客家)语言
楚地地域广大,包括长江中下游的汉江、湘江、赣江与淮河流域与黄河下游地区。先为九黎同盟,后为三苗方国,在商周时为古扬越,古句吴与古荆楚先民。楚立国后融合了众多部族。在楚地众多部落民族中,都广泛流传着属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性质的盘瓠传说。湘西苗族、瑶族、畲族都有共同的盘瓠先祖崇拜。畲族传说盘瓠与三主公婚后迁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长子姓盘,次子姓蓝,三子姓雷,四女姓钟,子孙逐渐繁衍成为畲族。传说家喻户晓,载入族谱,绘成连环式画像,称为“祖图”,在节日里悬挂出来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每一家族有一根祖杖,祖杖雕刻作龙头,是畲族图腾的主要标志。
1)、苗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禹伐“三苗”的残酷战争,中原文献中不再有“三苗”的记载。荆楚、楚荆、荆蛮、南蛮等不同的呼唤,都是泛指苗族人们的共同体,他的前身,还是三苗。历商、周至战国后期,三苗后裔在“荆”、“楚”、“蛮”的抽象掩盖下,又出现于史册 。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在南北朝时期,苗才从若干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的民族名称于世 。
2)、瑶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传说为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瑶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族名称比较复杂,有的自称为“勉”,有的自称为“布努”、“金门”、“瑙格劳”、“拉珈”、“炳多优”、“唔奈”、“藻敏”等。因起源传说、生产方式、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有“盘瑶”、“过山瑶”、“茶山瑶”、“红头瑶”、“花瑶”、“花蓝瑶”、“蓝靛蓝”、“白裤瑶”、“平地瑶”等30余种不同称呼。按照语言、习俗和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瑶族大体上划分为四大支系:操勉语的盘瑶支系,又称瑶语支系;操苗瑶语族苗语支的布努瑶(包括布努瑶、白裤瑶、花蓝瑶、花瑶和部分红瑶),又称苗语支系;操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的茶山瑶和那溪瑶支系,又称侗水语支系;操汉语(客家)方言的平地瑶支系。秦汉时期,瑶族先民以长沙、武陵或五溪为居住中心。在汉文史料中,与其他少数民族(主要是苗族)合称“武陵蛮”、“五溪蛮”。南北朝时期,部分瑶族被称为“莫徭”,以衡阳、零陵等郡为居住中心。《梁书•张缵传》说:“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这里的“莫徭”,指的就是瑶族。隋唐时期,瑶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湖南大部、广西东北部和广东北部山区。唐末五代时期,湖南资江中下游,以及湘、黔之间的五溪地区,有较多的瑶族居住。宋代,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境内,已有一定数量的瑶民向两广北部深入。元代,迫于战争瑶族不得不大量南迁,不断深入两广腹地。明代,两广成为瑶族主要分布区。明末清初,部分瑶族又从两广向云贵迁徙,瑶族遍及南方六省(区),形成了今天的分布局面,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明中叶以后,部分瑶族由广西、云南进入越南、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成为他国居民。
3)、畲族是中国南方的游耕民族。唐代起,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畲(She),意为刀耕火种。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通用汉文,唱畲歌。99%的畲族所操语言接近于客家语,但语音上与客家语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普遍认为畲族和瑶族同源,属于广义的瑶族:盘瓠传说、盘王图腾及盘、蓝、雷、钟四大姓相同,一些语词相同,而且自古来畲族的他称和部分自称中都有“畲瑶”、“瑶”、“瑶家”、“山瑶”、“瑶人”等称呼,跟瑶族密不可分。“畲”字读音有二,读yú(余),指刚开垦的田;读shē(奢),意为刀耕火耘。“畲”字衍化为族称,始于南宋时期。据刘克庄《漳州谕畲》载:“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畲”作为族称,是由于当时畲民到处开荒种地的游耕经济生活特点而被命名。因此《龙泉县志》说:“(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清后,许多人不了解畲民的民族成分,以“苗族”、瑶族”、“瑶僮”和“苗民”等称呼畲族。 畲族来源众说纷纭,有人主张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又称“五溪蛮”),与瑶族同源。有人主张“越族后裔说”、“东夷后裔说”、“河南夷的一支”和“南蛮族的一支”等。众说纷纭的畲族族源说明畲族在历史曲折发展和民族形成过程中,同蛮、越、闽、夷以及汉等各族群体彼此互动、混化、交融的关系。畲族族源虽然很多,但概括起来就是外来说和土著说。外来说认为畲族源于汉晋时代的“长沙武陵蛮”,持这种观点的主要论据是“武陵蛮”和畲族有共同的盘瓠图腾信奉。土著说认为畲族源于周代的“闽”人,“闽”是福建的土著,遗裔就是今天的畲族。不管外来说,还是土著说,一句话畲族源于古吴越族。
4)、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族先民在先秦以前的文献中被称为“黔首”,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与侗族杂居的水族称侗族为gaeml,苗族称为daxgul。当地汉族称为“侗家”或“侗族”。明清以来,侗族被称为“僚人”、“侗僚”、“峒人”、“洞蛮”、“峒苗”或泛称为“苗”或“夷人”。民国时期称为“侗家”,新中国成立后称为侗族。侗族源流,史学界有四种不同看法:一是土著民族,是自古以来劳动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二是从都柳江下游梧州一带溯河而上迁徙到今日的侗乡,因为南部方言的侗族中都流传有“祖公上河”的迁徙歌谣;三是从长江下游的一带经过洞庭湖沿沅江迁徙而来,因为北部方言的侗族中流传的“祖公进寨”歌的传说;四是土著在长期历史发展中融合从外地迁来的其他民族成份。一句话侗族是从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的。侗族现在居住地,从历代文献看,春秋到秦汉,这里活动着“越人”、“黔中蛮”、“武陵蛮”;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这里的少数民族被侮为“五溪蛮”或“蛮僚”,唐宋时被侮称为“溪峒州蛮”。古代越人是一个庞大族群,内部分为若干个支系,到南北朝时期都被称为“僚”。到唐宋时期,僚人进步分化出包括侗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宋人朱熹《记“三苗”》中说:“顷在湖南时,见说溪峒蛮徭略有四种:曰僚、曰仡、曰伶,而其最捷者曰苗。”隋唐时期,侗族形成单一民族。唐末,封建王朝衰落,侗族大姓土豪自称“峒主”,分管诚、徽二州,辖十个峒,今天的靖州、会同、芷江、绥宁、通道、黎平、锦屏、天柱等地均属“十峒”范围。“峒”作为侗族社会内部的行政区划,峒中的政治、经济、军事都由“峒主”把持,“峒”同时是瑶族行政区区划。北宋时,侗族的“峒首‘领先后归附封建王朝,向朝廷进贡地方特产,朝廷则让他们世袭土官。据《文献通考》记载,当时诚州附近的首领已经“创立城寨”,“使之比内地为王民。”那些住在“峒首”城堡附近的“峒丁”慢慢地变为“熟户”,那些边远山区的“峒丁”被称为“生界”。元朝对侗族统治沿袭唐宋的“羁縻”政策,征服“九溪十八峒”。明代,侗族从僚人中分离出来,还有人把侗族称为“僚”。如明末邝露在所著《赤雅》中说:“侗亦僚类”。清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则说:“峒僚者,岭表溪峒之民,古称山越,唐宋以来,开拓浸广。”从而把侗、僚、越几种称呼串连了起来。
居住地从自然村落到行政管理村落有洞(峒)之称的民族是苗、瑶、侗族,地域范围在长江以南。“洞“为自然村,两山之间,有水有地,可供人居住生活的山间平畈与盆地。“峒 ”是行政管理名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十八洞村,位于湖南省西部,武陵山脉中段,湘黔渝交界处的湘西花垣县,是苗族村。瑶族的自然村称“洞”,行政管理单位为“峒 ”,幕阜山区的咸宁市通城县是古瑶发祥地,有三溪九港十八洞之称。这些“洞”(峒)中居住的民族与民众的语言在封闭状态下,少受汉族语言入侵,同化的程度较少,保持独立的稳定性较高。“洞”(峒 )之间的民族民众还具有交互性,瑶族各分支的语言有操苗语、侗语与客家语现象己作出说明。
4、汉语、苗语“共同基础”的“上古汉语”与苗、瑶、畲语的分家
1)、汉语、苗语“共同基础”的“上古汉语”。前面谈到苗语“兮”源于古羌族读音,苗族远古源于古羌族的一支。历史传说表明,汉族远古先民,实包括来自羌、夷、苗、黎等氏族部落集团的人,有虞舜出自东夷,夏禹出自羌、戎的记述。还有一些传说中的人物,按不同记述,可解释成亦羌、亦夷、亦苗黎。苗族民族语是汉藏语系,汉族语言也是汉藏语系,语言有着“共同基础”。经过多方的研究和考察后,在麻荣远与吴心源《破解易经新视觉》书中,一些特殊的语言事实可以作为有效的基本证据:“骈偶对应”指苗语、汉语的单位音节词分别是一对双声或叠韵结构的上下字的语言现象,如lianx、xanb、xan分别是“关联”、“新鲜”、“娴熟”的上或下字,而意义恰与“关”、“新”、“熟”相同。“平行同谓”是指两个以上所指共享一个能指的现象,汉语有同谓关系的字,苗语也平行地有同样的关系,如汉语的日、月,既是天上两个发光的星体,同时又是计时单位,苗语的hneb和hlat也平行地有同样的关系。“平行同指”是指两个不同能指表示同一个或两个相关的所指的语言现象。汉语某个同指,苗语平行地也有一个同指与之对应。汉语“重”与苗语hned同指。汉语“轻”与苗语xenb同指。交互同指(交互同谓)是指汉语与苗语的两对平行同谓,所指交互相同的现象。汉语“短”和苗语了led同指,但苗语dant与汉语“拦”之所谓交互与之相同。“苗汉同体”是某字跨越在苗语、汉语之间。如汉语“風”,从“凡”,从“虫”。“凡”即苗语planb.“虫”苗语为gib,与git的“風”同音。Planbgit边读就是刮风或风。谈到“上古汉语和苗、汉语的“共同基础”。古汉语语法学家杨伯峻先生于1955年,由大众出版社出版的《文言语法》中论及汉语稳固性时说:汉族语言虽然经历了以千年计的很长时期的变化,仍然是万变不离其宗的。璧如:以词序为主的情况并没有变,双宾语的内容一秩序并没有变,连动式、兼语式的基本情况没用变。复合句的语法的情况并没有变。这些主要情况的稳固性便使得文言的语法体系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体系基本上是一致。关于汉语与古汉语的关系的论述一字不差在同样适用于苗语。“上古汉语”,广义上就是许多具多近亲关系的方国语言的总和,狭义上说是指先秦时代的书面综合体,它是众多方国语言为基础,但又不能全面地记录所有方国语言,也说不上以哪一方国语言为基础为主。所谓具有近亲关系的方国语言,包括苗语或其他一些民族语言在内,这就是麻荣远与吴心源的上古汉语观,即汉语、苗语“共同基础”的语言。
2)、汉语、苗语在汉代分为两种不同语言。汉语与苗语之间有许多相同和相似之点,同时又有许多差别。这种差别使汉语与苗语成为单独的语言,成为单独语言的年代在何时呢?根据麻荣远与吴心源的研究,表述如下。语言是由语音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构成,任何语言的差别包含三大要素的差别,主要是语法方面的差别。只要语法形态方面的基本差别存在,才能阻碍苗语衍变成为一种汉语方言,这种差别保存下去,衍变今后也不会发生。这种差别叫做“分化”,使“上古汉语”分化为汉语与苗语的独立语言。通过比较,确认汉语、苗语语法形态之间九大基本差别:一苗语的名词、形容词、副词、补词都有专门的词头,或称前附加。二汉语的动词有表示进行的“着”尾,复数人称代词有“们”尾;部分名词有“子”尾。三汉语有序数助词“第”,构成序数词。四汉语有前置指示系统,苗语后置。五汉语的复合词用偏正式结构,苗语多用正偏式。六汉语的中心词一般有前置的形容词或名词性定语,苗语一般后置。七汉语的形容词、动词加后置助词构成名词性短语,苗语加前置助词。八方位名词和普通名词组合时,汉语方们后置,苗语方位前置。九苗有命令式,有敦促式,汉语却没有。以上九大语法差别产生的时间是在汉代以后,产生变异的主动方在汉语。如《诗经》词头系统发达,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有词头,汉代发后只剩下个别的了。如“阿母大拊掌”、“阿爷无大儿”中的“阿”;“子尾”先秦文献中很少发现;“着尾”到南北朝才开始出现;“们尾”在唐朝才开始出现;序数助词“第”产生汉代;汉代以前既有前置定语,也有后置定语,名词性定语都是后置。汉代以前称帝尧、帝舜、帝俊、帝颛顼,汉代以后称汉文帝、汉武帝等;方位名词汉代以前前置,汉代以后才后置。苗语之所以为苗语,差别于汉语,多是由于苗语保持了先秦时代的语言传统。秦始皇虽然统一中国,但秦朝为时太短,对语言的变化影响有限,所以苗语、汉语分化的时代应从汉代开始。
3)、苗语、瑶语、畲语分族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秦汉时期,瑶族先民居住在以长沙、武陵或五溪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汉文史料中,与苗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合称为“长沙蛮”、“武陵蛮”、“五溪蛮”。南北朝时期,部分瑶族被称为“莫徭”,以衡阳、零陵等郡为居住中心。《梁书•张缵传》说:“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莫徭”一词的出现,说明莫瑶从苗族中分离出来的时间,为魏晋南北朝时间。在此时期,莫瑶、苗族与畲族都从“长沙蛮”“武陵蛮”“五溪蛮”中独立地分离出来,从此语言也开始分离。
瑶族名称一般认为来自南北朝之后,隋代之前的“莫徭”。畲族名称同时出现于南宋刘克庄的《漳州谕畲》中。约在隋、唐之际,聚居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包括畲民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僚”、“峒蛮”、“峒僚”、“蛮”等,未见有称“莫徭”的。可见“莫瑶”与“畲”的分离,应与“莫瑶”一样应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同从苗族中分离出来的。苗族形成自己的独立语言,瑶语随着瑶族从苗族中分离出来后,也苗语分离出来,有部分瑶族操苗语,部分瑶民操客家语,部分瑶民操侗水语,畲语随着从苗族分离后,再从瑶族分离时,与平地瑶一样操说客家话。
5、苗族、瑶族、畲族与江淮流域汉化民众同源祖族
1)、共同的三苗盘匏传说。屈赋《离骚》开篇句有: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汉语理解是说屈原自己是帝高阳的后代,己逝父亲叫做伯庸。麻荣远与吴心源文章中说到这里把“帝高阳”当成名词短语,从语法结构看就成了一个孤立的名词性结构“帝高阳之苗裔”与下句的主语“朕皇考”没有关联,得不出郭沫若先生翻译“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号叫伯庸的是我己故父亲”的译意来。他们认为这个“帝”是苗语nded“太”(或ned“奶”)的音假,有“头目”、“首脑”、“母(雌性)”的意思。一个山寨、一个部落、一个共同体的头目(土匪头子)都可称nded“帝”,连牛群、羊群、猴群的中领头的都可称为(ghed)nded,这是本义第一义。第二义是“母”。苗族称母为nded“太”、“奶”或者miL“闵”、“芈”。第三义是除人之外的动植物的雌性,相当于“母”。Ndedyulyi就是母牛。人类社会始于母系,为首头领是女性,所以为首的nded。“帝”即是人母,又是共同体的头目。母系为父系代替,对头目的称呼nded“帝”沿袭下来,性别变成男性,作为人母的nded也同样延续下来。苗语nded这两个意义的同一,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正是母系社会语言残余在语言中的反映。《路史。后记》:“帝女游华胥之渊”,《春秋元命苞》:“女登游华阳”中的“帝女”与“女登”都是女性,都是“帝”的佐证。上句之“帝”不训帝王而是训母,与下句之“皇”不训“皇上”而训父正好相对应。所以这两句的意思为:祖母是高阳的苗裔呀,我的皇考叫伯庸。介绍了母系又介绍了父系,同苗人父母同举时先母后父的习惯相符合。“帝”与“皇”不是指真正的生身父母,而是都是传说中的始祖母与始祖父,始祖母出身高贵,始祖父出身平庸。操腊乙话的苗族。有奶贵玛狗的传说。奶贵指明她出身高贵、神圣,直译就是圣母。娘家是匠讼历岘,匠沙历州。历岘、历州是历山、雷泽的谐音,是被称为神明之子舜所耕历所渔之地。舜与高辛氏己被王国维与郭沫若多人证明为一个人,所以奶贵就是高辛氏之女,麻阳苗族及说“话湘”的泸溪苗族把三公主称为高辛氏之女,辛女的合文正好构成“妾”字 。奶贵玛狗的传说是由熊盈族,即东部苗族的自称,为追寻出身引出的玛狗的故事。玛狗不可能是任何人类的先祖,犬是人类生存过程的保护神,是原始民族在原始阶段对保护神的原始崇拜。玛狗受人贱视,但最新的历法与最优的文字隐藏其胸腔中,提示文字与历法的发明可能和熊盈族的祖先有关。据传说这些文字与历法是代币代喀拿去了。代币代喀现在指汉族。汉族,苗语称zhal。《说文》有:“币,周答切,周也。”“币”与“zhal”。在古代,“zhdl”、“币”,同音,指周人,后来指称汉族。奶贵玛狗的传说不书写成汉字,只在椎牛祭祖的隆重节日里,只有二三十人围坐火塘聆听。《大戴记》说楚的祖先陆终氏“取于鬼方氏-------谓之女聩氏,产六子。”“鬼”“贵”同音,有高贵之意。女聩出身之高贵神圣如苗族的熊盈族传说的奶贵一样。奶贵产六子,女聩产的也是六子,三主公产的也是六子。女、母、奶、娘相通。高辛氏即帝喾。“喾”与“鬼”同音。“聩方”即“鬼方”,女聩就是奶贵,从而辛女,奶贵、女聩同出一源。瑶族、畲族的传说是盘匏前身是一条虫,放在盘里化为锦犬。“伯”通“霸”,“霸”通“爸”。“庸”,苗语是河道的意思,汉语称“沟”。“沟”和苗语gous同音,苗语gous是终极的意思,于是陆络与伯庸可通。“庸”通“沟”,“沟”与“狗”同音,那么“伯庸”即是“爸狗”,就是苗族所说的“玛狗”,瑶族、畲族传说的盘匏。根据王国维在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观堂集铭》中考证。椎牛祖祭是楚贵族的三大祭祀之一,东部苗族的熊盈族保存这种祭祀,熊盈苗族是楚贵族后裔,由此类推,楚贵族也应有奶贵玛狗的传说,难怪幕阜山汉族有盘匏与公主的传说,说明幕阜山汉族民众是楚族汉化后裔。熊盈族的苗族的盘匏传说是秘本,瑶族、畲族是公开版本。所以楚族源于母姓的“芈”姓。“芈”是中国非常古老的姓氏,祖源地丹阳在湖北荆山一带,是周朝时楚国贵族的祖姓,已经分衍为诸多其他姓氏,读音为miē或mǐ。苗族与楚族同源一族,即南蛮族,前推为在水田上种植稻谷的三苗部落同盟。
2)、共同的九黎蚩尤故事。从三苗方国前推为九黎部落同盟。苗族流传这么一个古老的故事:很久以前,在大河入海口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九片稻田,为看守这九处田野,有个名字叫乃的老祖母,人称巫乃,德高望重,她把九个孙子安排在这九个地方。他们耕作有方,春耕季节碧波荡漾,金秋时候谷粮满仓。龙来龙有水喝,鸟来鸟有谷吃,天下昌荣,重熙累盛。巫乃很高兴,把九个孙子看守稻田的所在地的地名分别赐名九个孙子,并让他们各自拥有这些地方,叫:仌黎,卧黎、而黎、醠黎、窝黎、品黎、更黎、屋黎、雵黎。世称九黎。从此,苗人的子子孙孙都与黎有关。史书古籍中有记载九黎,九黎是苗语音译。九是苗语中的九,黎是苗语中的稻田(田野),九黎是九片稻田或九丘稻田,九个以黎命名的兄弟就叫九黎。九黎的含义既指九片稻田,也指九个人,延伸为九个氏族。《战国策•秦策一》高诱注:“蚩尤,九黎民之君子也。”《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孔国安语道:“九黎君,号蚩尤是也。”《尚书.吕刑》郑玄注:“苗民即九黎之后。”《国语•楚语》曰:“三苗复九黎之德。”《黔记•卷五十九诸夷》:“苗人,古三苗之裔也。”这些记载基本上直接阐述了九黎和苗人的源流关系,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印证,譬如《山海经》中写道:“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晋时郭璞注解说:“蚩尤为黄帝所得,械而杀之,已摘弃其械,化而为树也。”又如《史记•轩辕本纪》:“杀蚩尤于黎山之丘,掷械于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其械后华为枫木之林。”此传说与蚩尤血传说有关,因为枫树叶是红色的,像血。此类记载的根据来源于苗族文化。《苗族古歌》里有一首《枫木歌》,歌唱的内容是苗族的来源、人类始祖等是从枫树中产生而来。苗族是蚩尤九黎的后裔。因稻田的苗语叫黎,故黎民就是种田人的意思,而种田人都是老百姓,于是有黎民百姓一说。实际上,无论是三苗的“苗”,还是苗族的“苗”,都有种田人(黎民)的涵义。《说文解字》认为:“苗,草生于田者。从艸从田。”此中的所谓草,就是稻作谷物。苗族自称为蚩人,瑶族自称为尤人。蚩尤是苗族、瑶族合称的九黎部落的首领。
  3)、共同的伏羲女娲的神话。伏羲、女娲兄妹结婚传说,流布于江南众多民族与汉族,它起源于苗族。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张九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随笔杂想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