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柴福善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6/10/11 文章: 113 来自: 中国北京 积分: 264
:
|
|
我读《世说新语》
柴福善
家有几种《世说新语》,作为藏书,当然不可能一一细读。但就疑难处,打开几本于案头,对照之下,疑难往往豁然而解,甚至“豁然”出新意,则意外收获了。
《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以小说家笔法,记述魏晋间事,虽为片断,每每多者百余言,少者十数字,但择典型言行,精彩细节,一代人物,百年风尚,便尽现笔底。“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鲁迅先生所言极是。
别人可从“人欲危己,己辄心动”、“眠中不可妄近”中,品读曹操残忍、狡诈、多疑;也可从“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中,品读刘伶纵酒放达;还可从“东床坦腹”中,品读王羲之自在洒脱,等等。或做正史补充,或做品行借鉴,或做文章内容,或做酒后谈资,不一而同。
我读此书,除上述外,更注重言语。那些如“登峰造极”、“咄咄怪事”等发源于此的成语及所用典故,不消说了。从写作角度,对其中朴实简练又意味隽永的叙述描写,欣赏不已,并默诵于心,运笔时常以为比照。“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读来感觉舒服自然,难以想象写于一千多年前,竟文如白话。想陶渊明《桃花源记》,亦如此。曾览《明史》,当朱棣率兵攻入城中,“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且不说建文帝下落如何,就这无可挑剔的笔法,总令我回味。看来,古人言语间大概也不都之乎者也。
这么说,并非我复古,只是非常喜欢这干净利落朴实自然的语言,且以为是语言的一种极致,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并有意无意作为自己语言的一种追求。一个写作者,应该注意找到自己的语言,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不能写一辈子,没有自家的语言,自己的路数。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93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289
:
|
|
返回顶端 |
|
 |
柴福善
会员等级:3
加入时间: 2006/10/11 文章: 113 来自: 中国北京 积分: 264
:
|
|
谢谢云樵兄光临指导!
支持先生“争做06优秀文学版主”! |
|
|
返回顶端 |
|
 |
云樵
做博主了,别忘了时时更新博客提升排名哦!
性别: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5593 来自: 中国福建 积分: 22289
:
|
|
返回顶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