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 href='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index.php?c=12/'>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font></a>总目录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


凡发布过激政治、宗教、人身攻击言论,一律删除。

澳洲长风导航 Site Map
 
 帮助帮助   搜索搜索   会员列表会员列表   团队团队   收藏夹收藏夹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登录登录 

[原创]新古典主义诗歌评论系列(4)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魏晋风度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6/08
文章: 354

积分: 1365


文章时间: 2006-11-16 周四, 下午4:00    标题: [原创]新古典主义诗歌评论系列(4) 引用回复

新古典主义诗歌评论系列(4)

魏晋风度


如果我们以是否具备诗意对现代诗歌加以审视就能觉察,所谓的“诗意”其实在现代已经是一个很含糊的概念,或者,是潜意识里的某种东西。另外,自古以来的诗歌,不独是现代印象抽象诗歌,那不符合我们所指向的诗意的,历来有之。以下这首就是: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但我们又知道,这是很好的理性的讽刺诗歌。因此,当提及“诗意”的时候,而实际上我们回到了王维所建构起来的中国古典审美价值体系里,并且历来就没有走出过这一审美理念的框架。对于中国艺术,我们一般习惯用苏东坡对王维的概括,简言之就是大家极为熟悉的“诗情画意”。因而,当我们用是否具有“诗意”来衡量现代诗歌的时候,深层意识里就藏着王维的这四个字。--而这四个字,实质就是我们强调的所谓“古典意蕴”。在绘画作品上题诗,也恐怕唯中国独有,由此也可知,“古典意蕴”应为文化底蕴和内涵,并非专指诗歌。

假设我们不是孤立地论诗歌,而将其视为整个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那么,由传统所经久沉淀而来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则是“古典意蕴”的理论支撑,既为传统,则和时间没有可以分割的界限。“现代”这一时间概念,好比是水里的盐,而这“水”就是传统。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就此而言更甚。

古典诗歌绝大部分是写景抒情诗,尤其突出的是“山水田园诗”,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处理“情”与“景”的一体关系,以此来蕴涵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等,即“天人合一”。但假使诗歌的这一背景被消解或者遭破坏以致于摧毁,那么,我们说的“诗意”就会被无限削减而走向“水泥”森林,更甚者则可能迈向现代虚幻世界。因此,对现代诗歌进行关照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在注重理性以示和传统创作手法有所区别的时候,现代诗歌正在无限削弱艺术的很本质的“优美”这一特征。假使对优美做形象的阐释,好比现代诗歌正在将园林的一切合理的设置,诸如水、桥、花草树木等等省略而只遗留房子本身。我们都知道,这已经不能叫“园林”。所以,“优美”应该是人性化的,温暖的。也正如一般居所也会点缀花草树木一样。就此可以看出,艺术的优美特性是携带着很多的自然元素的,加以合乎美学的融合使之与人为因素统一。统一之后的这一整体,已经远远超越自然元素本身而转化为一种内在的可以流传的文明基因,并且它具有人格的人性化的温暖关怀,是令人崇尚的,赏心悦目的。

就现代诗歌的技术层面而论,在语言极其丰富而多元的今天,已经能够走得很远。但如果只是“走”是没有价值的。古希腊的古典建筑是严格按照智慧的古希腊人的美学思想来造就的,但是,作为建筑艺术的欣赏,人们欣赏的是“结果”而不是欣赏可以将“美”(无论是优美还是壮美)技术到数学里冰冷的数字的美学原理。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魏晋风度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Aust Winner 澳洲长风论坛总目录 -> 评论与鉴赏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
澳洲长风(www.australianwinner.com)信息部提供论坛管理及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