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正文 |
流言蒴语
会员等级:1
加入时间: 2006/07/09 文章: 36
积分: 15
:
|
|
是年夏天,南羊寨蔡家庄。本庄有名的蔡秀才家正在热热闹闹地举办喜事。今天是蔡秀才蔡琛的大喜之日。新娘是北羊寨一大户人家的闺女,唤叫柳儿。前来道喜贺吉的人络绎不绝,把个蔡秀才一家围得水泄不通,整个蔡家庄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中。
适值风华年少意气风发的蔡秀才喜得美艳绝伦的娇娘柳儿,心中自是乐不自禁。更闻豆蔻妙龄的柳儿亦是琴棋书画音律丝弦,无不通晓,日后定能夫唱妇随,书香盈门,岂非终生之幸?蔡秀才的心里荡漾着春风,爽朗之极。
时至夜深,月色如镜,贺喜的人们才依依散去。春宵一刻值千金。文朋诗友们都知趣地散开了。心急如焚的蔡秀才略带点醉意蹬蹬蹬地爬上阁楼,急匆匆地推开门,但见头披大红布的柳儿正端庄地坐在床前,纤纤玉指,细细金莲,嫩柔若杨柳,娇态百媚生,直看得蔡秀才眼睛都直了。
蔡秀才看了个够,才想起该揭开美娇娘的盖头了。正欲举步走近柳儿,听得柳儿脆声如莺啭:“相公,且慢。”柳儿轻盈地站了起来,莲步如风。“久闻相公满腹经纶,博学多才,小女子才疏学浅,天性愚钝,今有一副上联,想向相公请教,可否?”“娘子过谦了,能与娘子吟诗咏词,相携一生,实乃三生有幸。”“咱们有言在许,若对不出下联,不入洞房。相公你且听好。”“娘子但说无妨,蔡琛愿学当年少游对小妹。”
柳儿轻启朱唇,说出上联:
点灯登阁各攻书
“这个容易……这个、这个……”蔡秀才刚想答出下联,蓦然发现这副上联有些奥妙,再仔细琢磨更觉得上联中颇有独到之处。区区七字,却隐含着两组同音同部首的字(指繁体字)。一时抓腮搔头想了许久,竟想不出适合的下联来,额头沁出了些许汗珠。“娘子,且待我明日回复可好?”柳儿不依,娇羞中含着倔犟:“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相公乃知书达理之人,若答不出下联,怎好与我交待?”蔡秀才无奈,怏怏地下了阁楼。
金辉满目,夜色清凉,一排梧桐直立小径旁,随着晚风中轻轻摇曳。或许喝多了酒的缘故,蔡秀才踯躅在梧桐树下,反反复复地嚼着柳儿的上联,脑子里空荡荡的,一时找不到灵感。
“蔡兄,洞房花烛夜乃人生一大乐事,何以独自在林中徘徊?”蔡秀才举头一看,竟是同窗好友袁秀才。“这么晚了袁兄为何还未休息?”蔡秀才颇为奇怪。“今天喝了蔡兄的喜酒,此刻仍在回肠荡气,怎能入眠?倒是蔡兄如此兴致地赏夜望月,却置娇娘独守空房于不顾,莫非有何难言之隐?”
既是苦读寒窗的同乡好友,蔡秀才就把自己被柳儿出联难住的事对袁秀才说了一遍。
袁秀才听了上联,不禁皱起了双眉,竟也没有佳联。袁秀才摇摇头说:“蔡兄亦不必为难,不如这样,咱们再喝两杯,一起找找灵感。”
两秀才搬来桌椅,拿来一瓶好酒,准备两道简单的菜,坐在月下边饮酒边琢磨下联。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两秀才吟诗对酒,把盏斟酌,不知不觉中一瓶酒竟在你来我往中喝了下去。蔡秀才不胜酒力,爬在桌子上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翌日清晨,蔡秀才晕晕乎乎地醒了过来,脑子已清醒了许多。想起柳儿独守了一夜空房,心中甚是不安,三步两步地上了阁楼。轻轻推开新房的门,见柳儿正在梳妆打扮,楚楚动人。蔡秀才愧疚地走到柳儿的后面,顺手拿起木梳,柔情地为柳儿梳理秀发。柳儿红着脸,温柔地说:“相公果然是文采斐然,才智过人,能与相公终生为伴,柳儿今生无悔。”“娘子莫取笑我了。”蔡秀才很尴尬,以为柳儿在为昨晚的对联之事而讥嘲他。柳儿嗔怪道:“相公何出此言?我俩已是夫妻,怎会取笑相公?莫不是那句巧夺天工的下联乃是他人之作,为相公解了围?”蔡秀才不解地说:“昨夜苦思冥想,终未想出恰当的下联,何来巧夺天工之说?”
听到这里,柳儿脸色陡变,霍地站了起来。一手扶着梳妆台,一手推开蔡秀才:“相公且去招呼客人,柳儿身体有些不适,想休息一会儿。”柳儿突然称病,蔡秀才心生疑窦。这时外面又有许多客人前来道喜,蔡秀才只好唤来侍女照应柳儿,自己忙着应酬去了。
蔡秀才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这天夜里,柳儿突然自缢而亡。转眼间喜事变成了丧事,蔡秀才悲痛欲绝,以头撞墙。蔡家顿时乱作一团,六神无主。有本族长者连忙差人送信到柳儿娘家,柳儿娘家几十名壮汉从北羊寨匆匆赶来蔡家庄,把蔡家闹得人啼马叫,鸡犬不宁。蔡秀才更是被柳家人棍来棒去打得衣褴破烂,鼻青脸肿。本就痛不欲生的蔡秀才被折磨得死去活来,真想一死了之。
只是蔡秀才想死都不行了。“拉蔡琛去见官府!”有人喊了一声,顿时柳家人把蔡秀才五花八绑地扭了起来,押到了县衙。
县太爷久闻蔡秀才的大名,却一直未曾谋面。想不到今日在堂上相见,蔡秀才已成了阶下囚。这是一桩离奇的案子,县太爷也觉蹊跷,一时不知如何审理这个案子。柳家人情绪激烈,断言是蔡秀才害了柳儿,声称要蔡琛以命抵命。蔡秀才跪在堂前,面如土灰,始终是一言不发。县太爷见问不出名堂来,遂决定先把蔡秀才收押大牢再说。
后来县太爷又提审了几次蔡秀才,蔡秀才均供认不讳,承认自己杀了柳儿,愿以命偿命随柳儿而去。蔡秀才越是如此服罪,县太爷越觉得疑虑重重。当县太爷问及蔡秀才杀人的动机时,蔡秀才却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县太爷相信其中必有隐情。
为了查明真相,县太爷微服私访,三次亲临蔡家庄,终于把事情的始末搞了点眉目出来。在县太爷循循善诱下,蔡秀才也如实供出了柳儿出的那副上联。“好一副上联。”县太爷仔细玩味着这句上联,豁然开朗。柳儿的死因一定与这副对联有关。县太爷再次提审蔡秀才,蔡秀才又把当晚与袁秀才对饮的事交待了出来。
袁秀才?这个名字县太爷并不陌生,但在此时浮出水面,县太爷不能不在脑子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莫非?……县太爷决定暂不惊动袁秀才,以免打草惊蛇。
一月余,县衙贴出了告示:蔡秀才与娘子柳儿为了家庭琐事发生口角,不慎失手打死了柳儿,此案经过审理,真相大白。直待秋后问斩蔡秀才云云。这场官司就此平息了下去。
鸿雁南飞,秋风劲吹,一年一度的中秋已至。人们对蔡家的官司已渐渐地淡薄了。中秋之夜,县太爷邀请本县文人墨客聚集县衙,设宴赏月,吟诗作画,共唱太平盛世。文人墨客闻风而动,趋之若鹜。袁秀才亦闻讯而来。
皓月当空,月华若泻。梧桐树下,清风弄影。文人骚客们诗兴大发,对酒当歌,高诵低吟,热闹非凡。酒酣耳热之际,县太爷即景生情,吟出一副上联:
移椅倚桐同观月
县太爷沉吟了半晌,却对不出下句。县太爷环顾众人后,不无自嘲地说:“我给自己出了道难题,实在想不出下句来。好在今宵云集了本地的文人骚客,莫愁无人应答。”
众人正在苦思,坐在一边的袁秀才已接口说道:“这又何难?在下不才,愿赐下联向诸位请教。”袁秀才谦意地向大家一躬身,答道:“点灯登阁各攻书。”
“好,好!”袁秀才的话音甫落,语惊四座。岂料县太爷猛地一拍桌子,厉声喝道:“来人哪,立即将杀人真凶给我捉拿归案!”众人正在面面相觑,早有藏身于屋内的四名捕快立马向袁秀才飞扑过来。
袁秀才吓得象一堆泥似地瘫了下去,浑身瑟瑟打抖。县太爷连夜升堂审讯袁秀才。袁秀才乃一介书生,面对着各种刑具,早已吓得魂丧胆飞,一五一十地把事情原原本本地招了出来。
原来,袁秀才早就听说蔡秀才娶得的柳儿貌若天仙,很想过把眼瘾。奈何新婚之日柳儿披着红纱,袁秀才终是无缘得见,便想偷窥洞房,谁知遇上了被关在门外的蔡秀才。听蔡秀才讲了原委后,袁秀才的脑子便飞速地转了起来,一边陪蔡秀才一边想下联。待蔡秀才喝醉后,袁秀才便悄悄地登上阁楼,借着黑夜上了柳儿的床。柳儿以为来人是蔡秀才,又答出了下联,满心欢喜,便与袁秀才享尽了鱼水之欢。直到第二天,柳儿才得知昨夜与自己同床共寝的竟不是自己的相公,顿时羞愧难当地寻了短见。可怜蔡秀才失了娇娘又蒙冤,万念俱灰之际但求以死解脱,使冤案更趋错综复杂。
元凶归案,冤案昭雪。蔡秀才终于重见天日,县太爷亲自设宴款待,为他压惊。蔡秀才叩谢了县太爷后,落寞而去。 |
|
|
返回顶端 |
|
 |
墨竹淡香
会员等级:6
加入时间: 2006/01/22 文章: 1008 来自: 中国重庆 积分: 8663
:
|
|
返回顶端 |
|
 |
钟敏
澳洲彩虹鹦版主
加入时间: 2006/02/19 文章: 901 来自: 法国 积分: 5462
:
|
|
返回顶端 |
|
 |
杜鹃
银牌版主,屈指可数!
加入时间: 2005/09/25 文章: 12123 来自: 澳洲雪梨 积分: 64730
:
|
|
返回顶端 |
|
 |
|